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对联雅居
收起左侧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5 14:10
  •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5-8-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这个贴子最后由蕙芯在 2005/08/03 11:45am 第 2 次编辑]

    对句: 钟鼓齐鸣孤寺月 [蕙芯]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歌舞同留千榭影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舟月同寻千古梦 [江飞雪]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色酒同干双盏月 [实根]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423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南云北飘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霞鹜同迎千里客 [庸附风雅]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咳,化而凑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下面引用由南云北飘2005/08/02 11:58am 发表的内容:
    出句匠气十足,改“兑”为“品”或可一救。不知是斑竹走眼,还是在下糊涂,呵呵。
    权当锣边,且待斑竹评点。
    先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创作最忌悉数倒出,不留余地;评论最忌含糊其词,不着边际.一句“匠气十足”,是很麻烦的,哪里匠气,先生并未说出,只是来个否定。在我并不觉得“品”便好于原作的“兑”。为什么也不解释,任凭先生想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莲舟齐映满塘彩 [青衣百合]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依侬之浅薄之见,先生之所以用“兑”,是借诗的浓情和茶的浓香来勾兑出一江浓浓的秋意,所以是绝不能用“品”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 舞酒同邀千里月 [凡心一点去]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山云海在 2005/08/02 09:46pm 第 1 次编辑]

    对句: 风雨同游千古梦 [天山云海]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南云北飘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句:笛酒同酬千古月 [风之影]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下面引用由南云北飘2005/08/02 09:50pm 发表的内容:
    只是个人理解,自然不一定正确。展开说说本也无妨,只是怕耽误大家时间。既然接受批评,就仔细说说,呵呵。
    诗兑一江秋,通不通?姑且认为是诗意与秋意相对,但多少有点牵强,是为匠气之说。
    茶兑一江秋,通不通 ...
    偶亦觉得句中“兑”字有刻意求巧求奇的痕迹,不太自然。这是不是就是先生所说的匠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8-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花草悄织满目翠
        诗茶共兑一江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8-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对不起,又忘了,
       对句: 花草悄织满目翠[不速客]
       出句:诗茶共兑一江秋 [千语千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下面引用由南云北飘2005/08/02 09:50pm 发表的内容:
    只是个人理解,自然不一定正确。展开说说本也无妨,只是怕耽误大家时间。既然接受批评,就仔细说说,呵呵。
    诗兑一江秋,通不通?姑且认为是诗意与秋意相对,但多少有点牵强,是为匠气之说。
    茶兑一江秋,通不通 ...
    所谓茶中有山水,江水为茶,佐以诗意,便成一江秋,有何不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下面引用由南云北飘2005/08/02 09:50pm 发表的内容:
    只是个人理解,自然不一定正确。展开说说本也无妨,只是怕耽误大家时间。既然接受批评,就仔细说说,呵呵。
    诗兑一江秋,通不通?姑且认为是诗意与秋意相对,但多少有点牵强,是为匠气之说。
    茶兑一江秋,通不通 ...
    这样理解怕不行罢?照此思路下去,大半句子都可以审出问题来.太穿凿了.前面有"诗"字,焉能就理解后面的"茶"为春天之物?在我看,这里的茶乃是古人喜欢的"诗酒茶'的茶,是用来喝的,大概不必分季节的.南云北飘先生的理解未免有些"南辕北辙"了罢.至于先生说的"品",当然也是说的过去的,意思也通,可是未免失之浅显.
    先生还说"通不通?".通不通呢?我看是通的.诗茶共叙,以诗意茶兴与之,换来秋色满目,问题不大.既然月色可"赊",那么秋色又如何不可"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8]诗茶共兑一江秋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花乱坠在 2005/08/03 11:25am 第 1 次编辑]

    老师还没开始讲课,同学们讨论得已经这么热烈了,象俺那样喜欢起哄的家伙怎么憋得住?哪怕被轰出走廊,也要先插把嘴了!
    这句俺凑了两天的字,都凑不出一个对句来。
    感觉出句出彩就出在这兑字上!
    一江秋虽也大气,但若非这一兑字,出句也就平常无奇。秋,本是百感交杂的季节~~
    成功的喜悦、伤天的感叹、回首的唏嘘、偷闲的逸致~~无不包融在这无边的秋韵,非那兑字,实难道尽这万千感触~~
    若说“诗意与秋意相对,多少有点牵强”,那“红叶题诗”岂不败笔?
    至于“茶为春天之物,兑秋是否合适?茶至秋时已失香,若以陈茶兑秋,岂不是又伤了境?”,则是南云联友于茶是外行了~~贴段资料供参考:
    茶树在一年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影响和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各季节采制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茶温度适中,雨水多,加上茶树经过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茶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芽头嫩叶毫毛多,内含物质如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丰富。使滋味鲜爽、香气浓烈,因此春茶是一年当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我国的许多名茶,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都是开春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新梢生长迅速,使能溶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减少,氨基酸和全氮量均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相反,苦涩味加重,成茶色泽不一。秋茶气候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滋味、香气显得平和。然而,对红茶品质而言,夏茶干茶和汤色会显得更加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由于氨基酸减少而不够鲜爽;对乌龙茶来说,秋冬的干爽气候,有利加工。因此广东乌龙茶在秋冬香气更高
    2002年11月,南京市场曾推出一种名叫金奖观音王的茶叶,售价每斤高达16万元。这道天价的铁观音,正是秋茶~~
    最贵的茶,一颗茶叶卖到2000RMB的,是那60年陈的云南普洱~~
    以前北方人单喜绿茶花茶,如今喝功夫茶的也多起来了。嗜好功夫茶的家伙都有同一毛病,几乎非秋茶不喝~~单乌龙茶而言,春茶只是卖相好,4、5泡便寡然,唯秋后高山茶,方能“七泡有余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5 02:57 , Processed in 0.079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