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孤独的心
收起左侧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1 俄土战争
沙俄南下战略又一步
    1787—1791年的俄土战争,是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后期对土耳其发动的又一次
大规模扩张战争。这次战争与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一脉相承,都是俄国传统南下政
策的继续。
    1787年,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米亚,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的属地,并对出入
海峡的俄商船进行检查。俄国拒绝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遂出动军队对俄开战。
    1787年9月2日,土耳其舰队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国护卫舰发起攻击,俄军舰队
和要塞炮兵还击,战争首先从海上打响。9月25日夜,小股土耳其部队在舰队支援下,
企图在金布恩登陆,被俄军击溃,登陆未遂。
    10月12日,土军从奥恰科夫获得增援后,再次攻击金布恩。经多次争夺,土军遭到
俄军苏沃洛夫军团重创,几乎遭全歼。金布恩之战的失利,打乱了土耳其的战略计划,
为俄军集结主力发动进攻争取了时间。
    1788年1月,奥地利正式对土耳其宣战。同年5月,俄军主力编组完成,黑海舰队力
量加强。俄军计划攻占奥恰科夫。6月下旬,俄波将金元帅率领5万人渡过布格河,从陆
上包围奥恰科夫,同时以舰队海上袭扰,对其长围久困。
    奥恰科夫攻防战以海战开始。6月中、下旬先后发生3次海战,土军损失各型舰艇共
32艘,其余舰艇或逃往黑海西岸,或避入奥恰科夫。土耳其统帅部为挽回败局,调兵增
援。俄土两舰队海上遭遇。7月14日,双方舰队在费多尼亚岛交战。
    俄军乌沙科夫率舰全速出击,抢占上风位置,从而使土舰队处于俄舰队夹击之中。
俄军击毁土舰1艘,其余土舰先后撤回黑海西部沿海。
    在奥恰科夫陆战场上,俄军继续围困要塞。直到1788年12月17日,俄军兵分6路强
攻奥恰科夫,经数小时战斗,俄军夺占奥恰科夫,毙俘土军1.35万人,缴获火炮310门。
    1788年夏,正值俄军围困奥恰科夫之时,土耳其盟国瑞典参战,俄国遭土耳其和瑞
典南北夹击。俄力图避免两线作战,但无济于事。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俄以次要兵力
在北线实施防御,把主力放在南线,以对付土耳其。俄军波罗的海舰队一部,7月上旬,
奉令出海寻歼瑞典舰队。7月16日,俄瑞双方在霍格兰岛附近遭遇,各自俘获对方战舰1
艘,打成平手。海上交战的同时,瑞典地面部队分两路向彼得堡方向进军,由于瑞军内
部芬兰籍官兵发生“骚动”,拒绝越境作战,瑞军进攻计划破产,撤回本土。
    1789年春,俄军对土耳其作战的部队合编为南方集团军,由波将金指挥。波将金
1789年作战计划是:主力集团首先攻占比萨拉比亚,尔后聚歼土军于宾杰拉地区;牵制
集团配合主力行动,并与奥地利军队保持联系。为配合俄军作战,奥军主要在塞尔维亚
和克罗地亚行动。
    1789年的土耳其作战计划规定:在多瑙河下游集结15万大军,北上歼灭俄军主力于
宾杰拉地区。为免除后顾之忧,保证主力机动自由,土军统帅部派出牵制部队于福克沙
尼方向,以切断俄奥两军的联系。
    1789年6月下旬,集中于多瑙河下游一带的土军主力大举北上,进抵福克沙尼。7月
下旬,俄、奥两军在阿茹得会师,随时准备攻击进驻福克沙尼的土军。俄军指挥为苏沃
洛夫。
    俄军作战方案是:俄奥联军从行进间强渡普特纳河,对福克沙尼实施进攻。8月1日,
联军与土军在福克沙尼发生激战。经10小时激战,土军阵亡1500人,联军伤亡约300至
400人。战斗结束后,俄军撤回原驻地。与此同时,波将金指挥的南方集团军主力正向
德涅斯特河推进,企图迂回宾杰拉,但行动迟缓。土军趁机加紧准备发动进攻,计划主
攻方向指向联军接合部,歼灭苏沃洛夫部队,尔后回头攻击俄军主力。
    另一支牵制部队进驻伊兹梅尔。
    1789年9月中旬,土军主力进逼福克沙尼。9月21日,苏沃洛夫部隐蔽进至福克沙尼,
与奥军会合。当日夜10时,联军在距土军7—8公里处乘夜偷渡雷姆纳河。22日晨,雷姆
尼克会战打响,双方激战达12小时。土军遭重创,放弃阵地溃逃,伤亡、溺毙者达1万
余人。
    雷姆尼克一战打乱了土耳其的整个作战计划。俄军在此役之后,攻克宾杰拉,并且
不战而夺取阿克尔曼,控制整个摩尔多瓦。
    俄军为迫使土耳其停战议和,计划在多瑙河左岸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并做好打到
右岸的准备。土军依托沿岸一系列坚固设防的要塞进行战略防御。伊兹梅尔在诸要塞中,
战略地位最为重要。伊兹梅尔控制着多瑙河下游,直接威胁俄军翼侧和后方,不拔除伊
兹梅尔,俄军难以在多瑙河左岸行动;该地集中土军精锐部队,一旦被歼,土军战斗力
锐减。攻克伊兹梅尔不仅震撼土耳其,也有助于提高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因此,伊兹梅
尔势在必克。
    1790年3月,乌沙科夫就任黑海舰队司令,先后在锡诺普海域、刻赤海峡和腾得拉
岛海域海战中连续突击,击败土耳其舰队,牵制土海军力量。然而,波将金指挥的地面
部队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9月,奥地利单独与土耳其缔结和约,从而增加了俄军的
困难。
    1790年10月中旬,俄军向伊兹梅尔开进。12月上旬,两次围攻伊兹梅尔,均未奏效。
波将金指派苏沃洛夫指挥伊兹梅尔地区的俄军(地面部队3.1万人、火炮600门,多瑙
河区舰队小型舰艇200余艘、舰炮约400门)。
    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是:地面部队编成三个集团,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
猛攻。从作战部署看,主攻方向指向防御较薄弱的南面,俄军在该方向集中了三分之二
的兵力和四分之三的火炮。
    1790年12月22日凌晨3时,俄军在夜幕和浓雾掩护下秘密接近城墙。5时30分,按统
一号令,兵分三路同时发起622《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攻击,多瑙河区舰队输送地面
部队上陆,并以舰炮支援。8时,外城被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16时战斗结束。
土耳其守军阵亡2.6万人,被俘9000人。俄军伤亡约1万人。伊兹梅尔一战基本上决定
了俄土战争的结局。
    1791年夏,苏沃洛夫部将库图佐夫两次打败土军地面部队,6月15日,在巴格达附
近击溃土军2.3万人。同时,乌沙科夫两次打败土耳其舰队。8月11日,在卡拉克里亚
海角,趁土舰队官兵多数在岸上度伊斯兰教节日之际,发动突然袭击,重创土舰队。双
方军事行动至此基本结束。
    1792年1月,俄土签订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米亚,宣布放弃格鲁吉
亚。至此,整个黑海北岸广大地区划归俄国版图。
    1787—1791年俄土战争的结束,沙俄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为进一步向巴尔干、
地中海和中亚方向侵略扩张创造了有利态势。俄军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在于叶卡特琳
娜二世善于把外交和军事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战前进行充分的外交准备,拼凑军事同
盟,孤立敌人,避免两线作战。俄国面对土耳其和瑞典两个对手,始终把主力用在南线
对付土耳其,而在次要方向的北线,只用少量兵力进行防御。
    这次俄土战争也充分展示了俄国统治集团内部军事思想上的斗争。在较长时期,革
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一直不断。从总体上说,保守派占优势,18世纪后半期,以苏沃洛
夫和乌沙科夫为代表的革新势力已崭露头角。他们两人在作战中相互配合,进一步发展
了地面和海上作战的基本原则。苏沃洛夫的进攻思想充分反映了沙皇政府的扩张政策对
军事的要求。这种思想,较之西欧盛行一时的避免决战、依靠“机动”取胜的消极作战
思想略胜一筹。然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决定了革新派在对外战争中虽然打胜仗较多,但
在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却往往败北,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2 法国革命战争
又一个皇帝人头落地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
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而1789年至
1794年由法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反对外来干涉所进行的革命战争,则
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法兰西共和国的诞生鸣响了礼炮。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极端腐朽,遭到了人民的强烈反抗。1789年7月14
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克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代表大资产阶级和
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上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国君主们视其为洪水猛
兽,为置之于死地,结成了反法同盟,宣布支持法国路易十六的君主政体,并在法国周
围边境地区集结兵力,做好了战争准备。1792年4月法国向奥、普宣战。
    战争开始后,法国人民热情很高,但在新召募的军队组建之前,作战的主力仍是原
法军。部署在敦刻尔克至巴塞尔的法军有三个军团,约15万人,计划分三路进攻比利时,
企图趁奥军尚未充分动员和展开之机,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但由于法军战备水平低,
机动能力差,指挥欠协调等原因,4月28日法军北方军团刚越过法比边界与敌军遭遇,
就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前线的失败激起了法国人民对国王和君主立宪派的强烈不满。
8月,普鲁士的不伦瑞克公爵率领14万普奥联军向法国东北部边境逼近。8月10日,爱国
热情高涨的巴黎人民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国王和君主立宪派政体,随后成立法兰
西共和国。这时,普奥联军越过法国边境,先后占领了隆维要塞和凡尔登要塞,并迅速
向巴黎推进。法国军民英勇抗击,新征召的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在迪穆里耶和克
勒曼将军的指挥下,法军2个军团5万余人在沙隆大道上的瓦尔米附近设防。9月20日晨,
普奥联军约4万人绕过法军阵地,在瓦尔米西南展开,对法军进行炮击。法军抢占瓦尔
米附近的小丘,实施炮火反击,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炮战。
    当时在场的诗人歌德写道:这场炮击的激烈情形是无法形容的。联军组织两次冲击
都未达到击溃法军的目的,被迫停止进攻。中午,炮战达到高潮,整个战场都在发抖,
双方发射了2万多发炮弹,但由于火炮射程有限,双方伤亡不大。以后联军后勤补给困
难,加之天气不好,未再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9月30日,联军开始撤退,法军展开全
线出击,将联军赶出了国境,随后攻占了比利时的冉马普、蒙斯和列日等地,把普奥联
军赶过了莱茵河。瓦尔米会战是革命的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盟的第一次胜利,它对挽救
法国革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793年1月21日,革命的法国人民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这一消息传出,使欧
洲各国君主如做了一场噩梦,而法军占领比利时并威胁荷兰。更引起其惴惴不安。原来
还在犹豫或保持中立的国家都纷纷参加普奥联盟,结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3月,反法
联盟军再次入侵法国。共和国四面都受到外敌的威胁:在西部阿尔卑斯山与4.5万奥地
利、撒丁联军作战;在南部比利牛斯山区同5万西班牙军队作战;在莱茵河下游和比利
时同奥、英、荷、德的7万军队作战;在默兹河与摩泽尔河之间同3万多奥军作战;在莱
茵河中、下游地区与11万奥、普、德军作战。与此同时,国内王党叛乱四起,叛军在旺
代组成3个军团,打败了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在这关键时刻,又发生了法军将领迪穆里
耶叛变事件,使共和国处境更加恶化。迪穆里耶本来就是个君主立宪派人物,对处死路
易十六非常不满,企图拥兵首先征服荷兰,把荷兰和比利时合并为一个国家,然后率军
返回巴黎,发动政变,拥立一个新国王。因此,他不顾共和国的险恶处境,率领法军2
万人远征荷兰。正当他向多尔德雷赫特发动进攻时,配合其进攻的法军右翼在默兹河下
游遭奥军从侧后的猛攻,迫使法军撤出荷兰,退回比利时。3月底,奥军占领布鲁塞尔,
法军又全部退出比利时和莱茵河左岸。迪穆里耶暗中与奥军勾结,最后叛国投敌。法军
几个月的战果,转眼丧失殆尽。
    前线不断传来失败的消息,使法国国内叛乱愈演愈烈,投机商哄抬物价,人民群众
生活日益恶化。6月2日,愤怒的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
治,由雅各宾派执政,使法国大革命沿着上升的路线到达了顶峰。雅各宾派上台后,面
对更加恶劣的国内外形势,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治上,实行土地改革,广泛动
员民众镇压叛乱;在经济上,严禁屯积垄断,实行全面限价;在军事上,实行全民皆兵,
建立军师编制,用新技术武装军队,从下层官兵中选拔高级将领,改进战略战术等。共
和国很快就动员了120万人,编成14个军。共和军首先向国内叛军发起进攻,西北部叛
军被迅速镇压了下去。不久,共和军又攻占了叛乱中心里昂,迫使叛军投降。在南方,
共和军两次打败叛军,并乘胜进攻马赛。但逃往土伦的保王党人把该城献给了英国,英
国马上调兵防守,迫使共和军退回马赛。克勒曼将军率领的阿尔卑斯军团包围了里昂。
12月19日,共和军收复土伦,在这次战斗中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特表现出色,被破
格晋升为准将。在对外战争中,共和军也取得了重大胜利。9月6日,乌夏尔将军率领4.
2万人在翁斯科特击败了英国—汉诺威军队1.3万人,取得了雅各宾派执政以来的首次
胜利。法军虽训练不足,协同很差,但凭借着高昂的热情和顽强的斗志打败了反法联军。
可是,乌夏尔未能及时扩张战果,在随后的梅嫩之战中战败,被撤职送上了断头台。10
月15日,接替乌夏尔的儒尔当指挥5万共和军在瓦迪尼大败奥军,迫使其放弃对莫伯日
的包围向东撤退。此后,法军在北部边境掌握了主动,在摩泽尔河和阿尔卑斯山方向也
转入了进攻。1794年,双方都制定了新的进攻计划。联军企图向索姆河方向进攻,威胁
巴黎;共和军则计划乘胜追击,再度征服比利时。5、6月间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交战。6
月26日,法军与奥军在弗勒吕斯进行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法军击退了奥军。此战后,
法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法军乘胜追击,大踏步前进。
    联军向安特卫普、布雷达方向节节败退。7月10日,法军攻占布鲁塞尔;27日攻占
安特卫普。英军被迫从海上撤回本土。
    儒尔当乘胜挥师渡过莱茵河,围攻美因兹,并攻入荷兰。在阿尔卑斯山方向,法军
先因作战经验不足,屡遭败绩。后调整军事制度和编制,任用得力将领后,形势大为改
观,不但把西班牙军队赶出了法国,还攻入西班牙,占领了圣塞瓦斯蒂安等地。正当革
命军队乘胜前进之时,法国国内发生“热月政变”,雅各宾政权被推翻,政权落入大资
产阶级手中,法国革命高潮结束。1795年,法国先后与反法联盟中的一些国家签订了和
约。10月26日,法国督政府成立后,法军只需对付奥地利、撒丁和英国了。
    法国革命战争是革命的法兰西反对外国武装干涉,镇压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18世
纪末,整个欧洲还是封建势力占主导地位,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顽固,法国革命所
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既有欧洲的反法联盟,又有国内王党和教会势力,斗争异常激烈
复杂。但法国大革命以深刻的政治经济变革,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并在战争中
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封建统治。首先,法国革命战争
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为保卫
共和国和自由而战,他们召之即来,男儿奔赴前线,效命疆场;妇女赶制军服,救护伤
员;工人拼命工作,制造武器;农民筹备军粮,前送物资。法军广大官兵士气高昂,斗
志旺盛,作战勇敢。而反法联盟的主要国家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政治上极端腐朽落
后,人民备受封建压迫和奴役,没有作战积极性,军队成员多数是用金钱雇佣来的,战
斗力很低。因此,法军越战越勇,节节胜利,每次向反法势力反击时,都将革命向欧洲
纵深推进一步,有力地打击了反动的封建势力。其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改革了军
事制度,以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了雇佣兵制。1793年6月,雅各宾党人上台后,即颁布
“全民皆兵”的法令,号召法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起来参加保卫祖国,保卫自由的斗
争。凡年满18岁至25岁的法国公民都迅速地武装了起来。共和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动员
了120万人,组成14个军,建成了编制完善、指挥统一、行动迅速、作战勇敢的具有现
代特色的民族军队。这是欧洲近代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之一,对取得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不
可估量的作用。
    这一作法不但对世界各国兵役制度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为实行新的战
略战术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第三,共和军实行新的战略战术,向敌人实施主动的进攻。
当时消极被动的机动战略和警戒线战略被实行雇佣兵制的国家普遍采用,这些原则在法
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被废弃了。共和军实行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进攻的主要目标不是领
土、城市和要塞,而是敌人的军队。新战略的积极性和坚决性充分体现为建立进攻的军
队集团和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通过一次决定性交战粉碎敌军。共和军在战术上
也有了新的发展,放弃了机械死板的线式战斗队形,开始采用纵队和散开队形,增强了
突击力,调动了各级指挥官的主动性,取得了重大战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3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不可抗拒的“多洛雷斯呼声”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将拉丁美洲劫为殖民地后,从15世纪末开始,通过政治、军事、
经济和宗教机构,对拉丁美洲人民和资源进行残酷地剥削和掠夺。西班牙掠去了约250
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
元的金刚石。
    教会是宗主国在美洲的重要支柱。殖民者刚踏上美洲的土地,教会就接踵而来。它
与殖民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镇压和剥削殖民地人民。19世纪初,墨西哥教会拥有
的财产占全国不动产的二分之一,占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一。
    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
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为获取黄金,殖民者对当地人民进行了
绝灭人性的屠杀。据记载,在墨西哥和秘鲁矿井的周围终年躺满着印第安人的尸体。大
规模的屠杀很快使西印度群岛上的居民几乎绝迹,这种现象接着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
有人估计在西班牙人入侵后12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杀了好几百万。西班牙殖民
者为了补充劳动力,又从非洲输入黑人供他们驱使。300多年间,被贩运来的黑人奴隶,
最低限度也有1000万人。
    随着欧洲大国争霸的日趋激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势便江河日下,美洲人民风起
云涌的斗争像巨浪一样冲击着腐朽的殖民统治。最早起来反对欧洲殖民统治并取得成功
的是海地人民。海地岛于1492年为哥伦布发现,随即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697年,海
地岛的西部转归法国所有,东部仍属于西班牙。白人只有4万左右,最底层的50万黑人
奴隶一向受到最残酷的压迫。1781年8月22日,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海地的
黑人终于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首先赶走西班牙殖民者,接着又在1798年10月迫使法国
撤走它全部的侵略军。到这时候,忙于欧洲战争的法国无法再进行干预,起义队伍事实
上已经控制了整个海地岛的局势。1810年,起义军把西班牙人从海地岛的东部清除了出
去,解放了整个岛屿。
    海地人民的胜利,使法国大资产阶级特别是1799年通过政变上台的拿破仑大为恐慌。
拿破仑久已梦想以海地为跳板,建立一个美洲帝国,现在看到黑人起义打乱了他的计划,
恼羞成怒,悍然在1802年派出两万多人的远征军前去海地“平乱”。经过几个月的激烈
战斗,侵略军伤亡惨重。但黑人由于缺少枪支和弹药,也不得不撤出许多战略要地。到
最后,侵略者竟运用诡计,借谈判的机会逮捕了起义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并把他押
送法国,最后死于狱中,因而激起了海地人民更大的反抗。全体黑人手执武器,奋起保
卫祖国。1802年底,侵略者只得龟缩到几个大城市中去,在1803年底遭到全军覆灭的命
运。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诞生了。海地革命的
胜利为拉丁美洲被压迫人民作出了榜样,它动摇了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揭开了拉丁美
洲独立战争的序幕。
    1810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到处树起独立大旗,拉丁美洲大陆的独立战争如
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战争有三个中心,即墨西哥、委内瑞拉和智利。
    1810年9月16日,在墨西哥北部的一个偏远村落多洛雷斯,几千名印第安人揭竿而
起,发出了“独立万岁!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的怒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多洛
雷斯呼声”,领导这次起义的是47岁的教士伊达尔哥。
    南美北部的独立运动是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这个地区的革命运动以及整个南美的
解放战争都是和玻利瓦尔的名字分不开的。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在加
拉加斯一个克利奥尔人大地主家庭,从小就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
    后来他又漫游欧洲,足迹遍及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百折不挠的玻利瓦尔经辗转
来到委内瑞拉,经过他领导的一系列战斗,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终于诞生了。但是玻利
瓦尔并没有能巩固自己的基地,得到增援的殖民军迫使他放弃加拉加斯,委内瑞拉第二
共和国又被扼杀。
    到了1815年,随着拿破仑帝国的瓦解,回到西班牙王位的斐迪南七世在“神圣同盟”
的支持下,增派一支多达万余人的政府军前往西属美洲。他们横行在新格兰那达、委内
瑞拉,到处散布死亡和恐怖。拉丁美洲各地的独立斗争都遭受挫折,殖民统治的阴影又
笼罩了整个拉丁美洲。
    1815年后,西属美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进入了更艰苦的阶段。玻利瓦尔在失败后流
亡牙买加。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斗争,而是从挫折中他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尽管
前途曲折,但殖民者终究是可以被打败的。1816年12月,玻利瓦尔带着一批勇士在委内
瑞拉重新登陆,他随即宣布解放奴隶。
    接着玻利瓦尔在奥里诺科河畔建立起军事基地,并扩建了自己的队伍。经长距离的
艰苦的远行军,于1819年8月初,他的军队同西班牙殖民军在波耶加展开激烈的战斗,
取得了胜利,然后挥师直捣波哥大并占领该地。1819年12月,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宣告成
立(1830年又分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玻利瓦尔被选为这个共和国的总
统和最高统帅。
    1821年初,玻利瓦尔利用西班牙国内发生革命的有利局势并经过充分的准备,再次
越过安第斯山,进兵委内瑞拉的北部。在卡拉博博平原,他以优势的兵力击溃了殖民军,
乘胜解放加拉加斯。继之起义军在皮钦查战役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迎来了厄瓜多尔全境
的解放。
    就在玻利瓦尔连年征战的时候,圣马丁在南美南部接连获胜的捷报也频频传来。对
西班牙殖民军实行南北夹攻,最后一击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1817年初,圣马丁带着他的远征军(其中三分之一是黑人)开始了翻越安第斯山的
壮举。1818年4月5日在沃依金斯为首的爱国军的协助下,他们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大败
殖民军,1818年智利宣告独立。
    圣马丁在进军智利以前就制定好了直捣殖民者老巢——
    秘鲁的计划。1820年8月,圣马丁为了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率军从智利经海上
前往秘鲁。北上军队顺利登陆,占领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821年7月,秘鲁独立,圣
马丁被授予共和国“保护者”的称号。
    1822年7月下旬,南美独立战争的两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终于在瓜亚基尔港会面了。
圣马丁隐退,完成全部解放秘鲁的任务落到玻利瓦尔肩上。1823年9月,他率领的委内
瑞拉和哥伦比亚军6000人进入秘鲁境内。他们同阿根廷和智利军4000人联合起来,于
1824年8月6日在胡宁平原一举击溃敌人。同年12月9日,在阿亚库巧展开了“一次最终
保证了西属南美洲独立的会战”。玻利瓦尔的战友苏克雷以少胜多,1825年秘鲁获得解
放。为了纪念玻利瓦尔,改名玻利维亚。
    1815年后,墨西哥的局势保持了相对的平静,但人数不等的游击队一直活跃在各地,
“土地和自由”的口号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1820年西班牙发生革命,墨西哥政局出现
了生机。掌握兵权的伊都德将军乘机出来活动,提出“宗教、联合和独立”的口号,在
1821年宣布了墨西哥的独立。
    在墨西哥的革命影响下,中美洲其他一些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并在1823年成立“中
美联合省”。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而独立。
    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国旗在秘鲁的卡亚俄港黯然下降。300多年的黑暗统治结束
了,西属美洲大陆殖民地取得独立,在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在比欧洲还要大得多的辽阔土地上进行的,从海地开始前后持
续了36年,席卷整个大陆,在美洲以及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独立的
国家摆脱了落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控制,打碎了殖民枷锁,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
路扫清了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4 拿破仑战争
从土伦到滑铁卢
    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历史人物——拿破仑,从1784年15岁入军校到1799年发动政变,
建立以拿破仑为皇帝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他1815年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其
整个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因打仗有出色的才能而崛起,因打仗失败而跌落。
    处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一个充满血雨腥风的历史时期,拿破仑似乎命里注定一生
要与打仗为伍,他曾率法军先后7次反击以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
组织指挥过一系列战斗,仅大的战役就达60次左右。因此,他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巨
人”。
    拿破仑·波拿巴特,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没落
贵族家庭。父亲卡尔洛·波拿巴特是个律师,母亲莉蒂西亚·拉莫利诺出身于意大利贵
族。
    在拿破仑出生前一年(1768年),热那亚共和国以200万法郎将科西嘉卖给了法国。
拿破仑是波拿巴特家的次子,按意大利文,拿破仑一词是“荒野雄狮”的意思。1779年,
拿破仑10岁时,以国家公费生的身分进入了法国内地香槟省的布利安陆军小学,学习成
绩以历史、地理、数学为优。1784年,拿破仑升入巴黎军校。1785年10月30日,拿破仑
正式被任命为拉费尔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他对炮兵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曾
阅读了这方面许多书籍,研读了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等历史上著名统帅的传记,还
读了有关欧洲的历史、地理、宗教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书籍,使他年轻时就较快地成熟
起来。
    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大革命。
    1792年,法国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国王,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对此,欧洲封建
阶级公然进行武装干涉,国内王党分子纷纷发动叛乱。1793年8月,盘踞在土伦城内的
保王党引狼入室,将土伦拱手交给了英国和西班牙干涉军。10月15日,土伦前线总指挥
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从正面夺取土伦的作战计划。对此,拿破仑列举数条理由,认为
这一计划是行不通的,他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案,即首先集中主要兵力,攻占港湾西岸
的莫格内夫堡,夺取长卡半岛,然后集中大量火炮,猛烈轰击停泊在内港、外港中的英
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与土伦守敌之间的联系。如能这样,则土伦守敌在一无退路、二
无援兵、三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不攻自破。这一大胆而又新颖的作战计划,显示了他
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与会人员惊叹不已,拿破仑因此被任命为攻城炮兵的
副指挥官。战争情况正像拿破仑预料的那样,战斗开始的当天晚上,英国舰队全部逃离
土伦港,法军很快收复了土伦。
    拿破仑在土伦崭露头角,1794年1月14日,他被任为少将炮兵旅长,为其一生军事
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
    1793年春,英、奥、普、荷、西和意大利的一些小国萨丁尼亚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
盟军,联合进攻法国。战至1794年初,法国基本抵抗住了联军的进攻,并将战争推至法
国境外,迫使普、西、荷兰退出反法联盟。1795年,英、俄、奥三国战略企图分歧,难
以确定统一的对法军事方针和行动,因而使战争进展缓慢。拿破仑1796年3月2日,受命
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年仅27岁,开始了他独当一面的战役指挥。这也是他一生征战的
开始。
    拿破仑率3万余人,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沿海山脉的有名“天险”,对奥萨联军实行
中间突破,在蒙特诺特、洛迪、卡斯特莱奥内、阿科莱、里沃利等会战中,接连获胜,
迫使奥地利于1797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在一年多意大利之战中,法军共俘敌15万名,缴获军旗170面,大炮550门,野战炮600
门,并获舰船51艘等。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不少地区,统治了北意大利,并使“自由、
平等”的口号和制度在意大利半岛流行起来。意大利之战,拿破仑在军事上有许多成功
之处,如:打破了畏惧山地战的传统思想,他指挥部队敢于翻越人迹罕至的“天险”,
收到了出奇之效,同时发展了山地战经验;能正确处理攻城和野战的关系,法军曾围攻
曼图亚要塞达7个月之久,但没有强攻硬打,而把重点放在打击奥国援军,在野战中予
以歼灭;培养了部队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其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赢得战争。这些,
恩格斯针对拿破仑军队突破阿尔卑斯出情况说:“从拿破仑在1796年进行第一次阿尔卑
斯战局和他在1797年越过朱利恩阿尔卑斯山脉向维也纳进军直到1801年为止,整个战争
历史证明:阿尔卑斯山的山岭和深谷已再不能使现代军队望而生畏了。”
    1798年5月,拿破仑率法军远征埃及。同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那不
勒斯和土耳其等国,结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企图推翻法国督政府,夺回被法国占去的领
土。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国,11月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新政
府。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利,6月14日进行马伦戈会战,大败奥军。12月,
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1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
盟随之解体。
    1805年4—8月,英、俄、奥、瑞典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预期用50
万联军打败法国。拿破仑率法军大败俄奥联军。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离
奥地利,第三次反法联盟失败。
    1806年9月,英、俄、普、萨克森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企图将法军从
其侵占的地区逐出。10月14日,法军与普萨联军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及与俄在埃劳、弗
里德兰会战,法军均获胜利,第四次反法联盟随即崩溃。
    1807年11月,法军入侵葡萄牙;翌年3—4月,法军抢占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并占领
马德里。1809年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4月中、下旬,法军5战5胜,
击退进到巴伐利亚境内的奥军;5月13日再占维也纳。同年10月14日,法奥签订《申布
伦和约》,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
    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60多万人入侵俄国。战争初期,俄军被迫后撤。8月17日
进行斯摩棱斯克会战后,俄军继续后退。9月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俄军于10月18日开
始反攻;翌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到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
俄战争,以丧失50多万人的惨败告终。
    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
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于8月加入)。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拿破仑多
处转战,接连获得小胜,但是挡不住联军的多路逼进。3月30日,巴黎守军投降。4月6
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秘密逃
回法国,20日进入巴黎,重新掌握政权(史称“百日”王朝)。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
英、普、奥、瑞典等国代表,当即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决定出兵70万,分5路进攻法
国。6月,拿破仑率法军主动出击;16日进行利尼会战,普军失利后退;18日进行滑铁
卢会战,英军在普军配合下彻底击败法军。拿破仑逃回巴黎,22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
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
    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
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著名的意大利、马伦哥、奥斯特利茨、耶拿、弗
里德兰、阿斯佩恩和瓦格拉姆、博罗季诺、莱比锡、滑铁卢之战等,在战争史上都有较
高的地位。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
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和掠夺别的民族和兼并别国领土的反动目的,
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拿破仑继承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和志愿
兵制,广泛地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能征善战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军队,
兵力最多时达百万之余,恩格斯曾经指出:“拿破仑的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
战争和战略上唯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而这样广大的武装群众之出现只是
由于革命才成为可能。”拿破仑“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将帅,平时注重教育训练,
积极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骑兵。在世界军事史上,从拿破仑开始才将炮兵正式
定为一个兵种,并得到非常成功的运用,对世界炮兵发展起了重大推进作用。这些对资
产阶级军队建设及其作战理论发展都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拿破仑在战争指导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击多,力求以一两次总决战决定战
争的结局;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采取以纵队和各兵种密切协同的散
开队形相结合的纵深战斗队形,不断加强军队的突击力;以积极进攻作为主要的作战类
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对作战指挥有过许多创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组建参谋部等。
这些把资产阶级作战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引起了西方军事界广泛关注。近200年来,
许多国家的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怀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对拿破仑战争及其军事思想进行
反复研究,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这两位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学家都是拿破仑战争杰出的
研究者和解释者。正是他们的研究,才使拿破仑战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影响不断扩大。
一些国家和军事院校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作为教材。后来西方许多国家所进
行的战争,都曾受到拿破仑战争思想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5 奥斯特利茨三皇会战
“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05年12月2日,法军与俄奥联军在奥斯特利
茨(今捷克与斯洛伐克的斯拉夫科夫)地域进行了一次决定性战役,史称“三皇会战”。
    1805年,正值拿破仑积极准备进攻英国本土之际,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英国、奥
地利、俄国、瑞典和西西里王国等)也已做好进攻准备。8月,拿破仑因海战失利,遂
即放弃登陆英国的企图。拿破仑获悉奥军西进、俄军拟与奥军会师的情报后,遂定下决
心,改变部署,率军东进,在俄奥军会师前,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法军(17.6万人)挥师东进,以强行军速度,25天穿越法国本土。由于法军行动
突然、神速,驻守在乌尔姆附近的奥军猝不及防,连遭法军重创。10月中旬,法军向乌
尔姆发动进攻,20日,奥军6万人投降,法军大胜。法军乘乌尔姆大捷之余威,11月13
日,一举攻占维也纳。奥军放弃维也纳后,向北转移。11月下旬,获俄援军加强的俄奥
联军(8.7万人)经数次战斗,退至维也纳以北的布尔诺、沃洛莫茨一线,在奥尔米茨
地区占领阵地。拿破仑率法军尾追联军,追至布吕恩地区后,迫于形势停止前进,并抓
紧时机调集兵力(增至7.3万人),在布尔诺以东占领阵地。
    当法军停止前进,选择有利地形准备阵地战时,俄奥联军乘机进入奥斯特利茨以西
地区,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决意在援军到达前不采取积极的行动。拿破仑抓住这一时机,
散布法军兵力薄弱,假意进行谈判,故意示弱以诱联军进攻。俄奥联军对法军作战企图
估计错误,正在军中的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强令库图佐夫不待后续部队到达立即投入进
攻。联军于11月27日,兵分5路按计划开始向布吕恩以东地区开进,企图从南面迂回法
军。为诱使联军加速发起进攻,拿破仑故意命令前沿部队后撤,放弃利于防御的普拉岑
高地,诱使联军迂回,以便乘联军运动之际,攻击联军的侧后。联军抵达奥斯特利茨地
域展开后,误认为法军惧战收缩,于12月2日仓促发起进攻。
    12月2日晨7时,俄奥联军在宽12公里的正面展开进攻,将主力集中于左翼,以求切
断法军退向维也纳的道路,造成围歼态势。奥斯特利茨西南部有一由湖泊和渔塘组成的
水网沼泽地带,与利塔瓦河相连,形成许多隘路。拿破仑对俄奥联军的作战意图判断正
确,在其右翼利用河流、水网沼泽地带的有利地形,设置阵地,以较少兵力阻击联军主
力的进攻,几乎牵制了联军约一半兵力。而将法军主力集中在中央和左翼阵地,形成兵
力上的优势。
    奥斯特利茨会战开始后,法军在右翼以1万人的兵力牵制俄奥联军4万人,顶住了联
军的进攻。俄奥联军为了保障左翼的进攻,把配置在普拉岑高地的纵队撤出,造成了中
央兵力的空虚。普拉岑高地位于整个战场的中央,地位十分重要。法军很好地把握这一
战机,将主力近6万兵力集中在该方向上,而联军仅4万人。法军形成兵力优势,于9时,
以大纵深战斗队形向俄奥联军战斗队形中央发起攻击。联军面对锐利的攻势,伤亡惨重,
节节败退。至11时,俄奥联军中央被突破,普拉岑高地被法军夺回。接着,法军完成中
央突破,将联军拦腰切断,全线转入进攻。法军向联军左翼侧后实施主要突击。配置在
中央和右翼的联军不敌法军的猛攻,开始退却。联军主力在普拉岑高地以南地区进行艰
苦的战斗,被迫仓皇后撤,退至湖泊、水网沼泽地带,遭重创。结果,联军伤亡1.2万
人,被俘1.5万人,法军损失不足万人。在会战过程中,俄国沙皇和奥国皇帝狼狈而逃;
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兵败负伤,险成俘虏。
    法军奥斯特利茨会战的胜利使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奥皇弗兰茨又一次向拿破仑求
和,于12月15日签订了《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再次丧失大片领土和属地,付出大宗
赔款。
    会战后,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随即瓦解,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邦联,
奥皇被迫解散“神圣罗马帝国”。
    奥斯特利茨会战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在总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拿破
仑巧妙地运用了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突击方向的原则,成功地选择了实施冲击的时机;
在会战过程中,他还保持了适当的预备队,并在关键时刻夺占了要害阵地,实施了有效
的突击,适时地进行了追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相反,俄奥联军则在计划、组织
和实施作战行动时一再严重失算:对法军情况侦察不够;对拿破仑作战企图判断错误;
对军队缺乏统一的指挥,加之俄沙皇的干预,尽管俄军英勇奋战,终未能挽回败局。
    恩格斯在《奥斯特利茨》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奥斯特利茨会战和拿破仑的才能。他写
道:“奥斯特利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
仑的无以伦比的军事天才。因为,尽管指挥失误无疑是同盟国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他
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
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
利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6 博罗季诺会战
拿破仑饮恨莫斯科城下
    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
附近进行了一次重大会战。
    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
决心入侵俄国,以图称霸欧洲。
    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
期,俄军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
8月16—18日,俄法军在斯摩棱斯克激战。俄军抵挡不住法军进攻的锐势,放弃斯摩棱
斯克,向莫斯科撤退。8月29日,新任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抵达前线,率军继续后撤。
    9月3日,俄军在博罗季诺附近预先选定阵地,以切断法军通往莫斯科的两条主要通
道,库图佐夫决心依托阵地与拿破仑军队进行一次决战。9月4日,库图佐夫向亚历山大
一世报告说,阵地选在莫扎伊斯克前方的博罗季诺村。博罗季诺阵地正面宽8公里,前
沿位于马斯洛沃、戈尔基、博罗季诺、谢苗诺夫斯科耶一线;右翼在马斯洛沃村附近,
紧靠莫斯科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央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后
方有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隐蔽配置军队和实施机动。阵地构筑有完备的工事,迫使法军
在对其不利的地形上与俄军交战。
    9月7日,双方激战开始。拿破仑率法军(约13万人)向俄军(约12万人)发起猛烈
进致,交战开始时,俄军在炮兵方面,特别是在大口径火炮方面略占优势。俄军有火炮
640门,法军有火炮587门。库图佐夫的作战企图是,以积极防御的手段尽量杀伤敌人,
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为尔后交战和歼灭法军保存实力。拿破仑的战略主张,是以一次总
决战粉碎俄军。面对俄军的防御,法军难以从两翼包抄,决定在博罗季诺会战中采取正
面突击,以求在狭窄地段上突破俄军防线,揳入俄军后方,将俄军逼至莫斯科河加以歼
灭,从而打开通向莫斯科的大门。
    在博罗季诺会战前,俄法军于9月5日,为争夺多面堡展开激战。结果,俄军顽强抗
击了法军的进攻,为俄军赢得了在主阵地完成防御的时间。
    9月7日拂晓,博罗季诺会战以双方炮战开始。法军向博罗季诺村发起进攻。在法军
优势兵力的猛攻下,俄军渡过科洛查河,退守防御。法军尾随其后渡河,遭俄军反冲击,
受重创,一部被迫退守科洛查河西岸。清晨6时许,法军开始向俄军防守的巴格拉季昂
棱堡进行冲击。7时,法军再次发起进攻,攻占了左面一个棱堡,俄军以勇猛的反冲击
将其击退。
    双方遂派增援部队。8时,法军对巴格拉季昂棱堡发起第三次冲击,攻占了左右两
座棱堡。从9时至11时,法军先后四次对棱堡发起冲击,均未奏效。12时许,法军开始
了对棱堡的第八次冲击。拿破仑以4.5万军队和400门火炮对付在狭窄地段(1.5公里)
上的俄国1.8万军队和300门火炮。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俄军巴格拉季昂将
军在一次激战中,身负致命重伤。最终,法军夺得阵地,遂占领博罗季诺。
    拿破仑由于不敢轻易将最后的预备队——近卫军投入战斗,因而无力扩张战果。俄
军顽强抵抗,由于无法补充军队的损失,不能投入全部预备队,只得撤回内地,敞开了
莫斯科的大门。拿破仑于9月14日进入莫斯科。
    此役双方损失惨重:俄军伤亡5.2万人,法军伤亡5万以上(一说俄军4.4万人,
法军3万余人)。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
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博罗季诺会战中,俄国库图佐夫将军显示出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俄军战斗队形
成纵深配置,战斗队形的总纵深为3—4公里,步兵同骑兵和炮兵之间配合密切,保障了
防御的坚固性;俄军各部队拥有较强的预备队并建立有总预备队。
    库图佐夫十分重视预备队和总预备队的作用,指出“预备队尽可能保存得久一些,
因为一个将军,只要他手中还握有预备队,就不会战败”。在会战中,双方战斗队形编
成基本相同,显示了纵队和散开队形战术的特征;在冲击或反冲击之前,巧妙使用炮兵,
先以炮兵火力进行猛烈射击,实施火力准备,而后再以密集的步兵和骑兵队形实施突击。
    俄军撤回内地后,积聚力量,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10月18日,俄军开始反攻;19
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法军11月的维亚济马交战失利,对其士气影响极
大,加速了法军的瓦解。战至12月,法军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丧失50
多万人的惨败而告终。
    博罗季诺会战对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的整个进程有重大影响。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战
争进程发生根本性转折,但标志拿破仑军队覆灭的开始。拿破仑后来曾写道:“在我一
生的作战中,最令我胆战心惊的,莫过于莫斯科城下之战。作战中,法军本应取胜,而
俄军却博得了不可战胜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7 第二次美英战争
英军火烧华盛顿
    美国在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获胜后,英国不甘心其失败,一直在虎视眈眈,妄
图卷土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自己的殖民地。从1783年后,英国不断从经济、军事和政
治上对美国施加压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还在公海上任意劫持美国商船,捕捉美
国水手。美国有近6000艘商船和近万名水手被英国扣押,损失惨重。而在另一方面,美
国统治集团也对富饶广袤的加拿大垂涎三尺,想以武力吞并。于是,1812年6月18日,
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美国通过紧急扩军,使正规军和民兵改编的志愿兵达到6.5万人,海军
拥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而英国正在欧洲与法国打得难分难解,无暇
顾及美洲。在加拿大,只有7000名英军和1万民兵,还拉拢了一些印第安人作为同盟者。
美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占了绝对优势。从理论上,美国打败英军夺取加拿大是轻而易举
的事,但战争发展却出人意料。
    1812年6月至1813年初,是美国战略进攻时期。在海上,美国战舰和私掠船在大西
洋上全面出击,战果辉煌,仅几个月时间,便击沉英舰3艘,俘获英舰船500艘以上。但
在陆地上,美军却连吃败仗。陆战主要在美加边境的西北部展开。美军发动了3路攻势,
企图入侵加拿大。英将布罗克率军于7、8月击退了美军的西路进攻,并攻占了美国西部
的几个重要堡垒。美军不堪一击,底特律的2500名守军不发一枪,便向700名英军缴械
投降。接着,英军转到中路,于10月12日夜以1000军队击溃了3000美军的进攻,许多美
军士兵还未交火,便四散逃跑,而纽约民兵则袖手旁观,按兵不动。11月东路美军的攻
势也因民兵不配合半途而废。美军的失利,除了作战计划有误外,主要原因是军事将领
老朽无能。
    高级将领平均年龄60岁以上,总统麦迪逊身为总司令却不懂军事,陆军部长尤斯蒂
斯也指挥不力。如宣战当天,让赫尔赶到底特律,却不告诉他战争已经开始,使他被英
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迪尔伯恩已60岁,还从未指挥过一个团,却让他担任西北战区司令,
他连底特律是否属自己管辖都不知道。此外,美军缺乏训练,纪律松弛。民兵本位思想
严重,只想守家卫土,不愿支援正规军作战。后勤供应不足也大大影响了美军的战斗力。
    从1813年初至1814年初,英军转守为攻,大批英国海军赶到北美,控制了制海权。
英国海军封锁了美国东海岸,1813年捕获了美国船只200多艘。美国舰船避在港内,难
有作为,仅有个别美舰突破了封锁在外海作战。这期间,双方主要在通往加拿大的门户
——五大湖区展开激烈争夺。
    美国吸取了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改组了指挥机构。由阿姆斯特朗担任陆军部长,
成立了总参谋部,提高了指挥效率。1813年初,美军三路反攻底特律,英军击溃了其中
两路,美军损失900人。在五大湖区,9月10日,美军司令佩理率9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在
伊利湖同英国舰队激战,迫使由6艘军舰组成的英国舰队竖起白旗。这是英国海军史上
仅有的一次舰队投降事件。美军控制了伊利湖后,打开了通往安大略湖的通道,切断了
英军供应线,英军被迫撤出底特律。美将哈利逊指挥3500人乘胜追击,10月5日在泰晤
士河畔的莫拉维安追上了英国同印第安人联军1600人。经激战,美军歼敌500多人,生
俘英军600人。美军在战斗中残忍地杀害了著名的印第安人领袖特库姆塞(又译杜堪
士),并将尸体身上的皮剥下来制成了剃刀皮带。接着,美军兵分两路,共1.3万人向
加拿大首府蒙特利尔发起钳形攻势,但被2000名英印联军击溃。到年终,英军反攻,把
美军赶出了加拿大。
    这期间,战争还扩大到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1813年春天,英国陆海军对缅因州至弗吉尼亚的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和攻击。美军在
诺福克保卫战中获胜,击退了2000英军的进攻。但在佛罗里达的米克斯堡之战中,美军
被印第安人打败,死400多人,被俘500多人。
    1814—1815年1月,美军粉碎了英军的进攻,取得战争胜利。1814年初,美军进一
步改组指挥机构,大胆提拔年轻军官取代老朽无能的将领,立有战功的布朗、伊泽比、
斯科特、杰克逊等人被委以要职。高级将领年龄从60岁降至36岁。此外,美军加紧了对
军队的训练。北部军区副司令斯科特认为,战胜英国,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训练。他从
3月至6月对3000名军人进行了严格而紧张的训练,使部队的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这期间,英国从欧洲战场脱身,大举增兵北美。一方面继续用海军严密封锁美国沿
海,使美国的外贸和渔业几乎全部中断。另一方面,双方在各战场展开激战。在五大湖
区,美军7月5日和7月25日在奇普瓦和隆迪斯兰两次同英正规军正面交锋,并展开白刃
战。美军经强化训练,战斗素质大大提高,把英军打得溃不成军。英军大为震惊,大叫:
“啊,这是正规军!”两战美军伤亡近1200人,英军损失近1500人。
    9月11日,美五大湖区舰队司令麦克多诺指挥14艘美舰同两倍于己的英舰队交战,
击毙英舰队司令,俘英舰4艘,取得“麦克多诺大捷”(又称普拉茨堡战役),从而消
除了英军从加拿大入侵的威胁。
    在东海岸,英将罗斯8月19日率军4000人登陆,直奔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
和民兵7000人迎击。但英军300人的先头部队一发起冲锋,美军便溃不成军。麦迪逊总
统及政府成员仓皇出逃。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华盛顿,将白宫等政府建筑付之一炬。
9月12日至14日,英军又进攻巴尔的摩。美军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抗击。这时,有一个美
国律师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被关在英军营中,他目睹了麦克亨利堡垒激战的场面,
特别是看到了堡垒上空硝烟中飘扬的星条旗,不禁热血沸腾,以激动的心情谱写出了传
世之曲《星条旗永不落》,“我们一定得胜,正义属于我方……星条旗将永远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这首歌曲使军民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奋勇战斗,击
退了英军进攻,并击毙了英军司令罗斯。后来这首歌又传遍美国各地,并成为美国的国
歌。
    1815年1月,美军取得了新奥尔良大捷。当时英军出动7500人,想夺取南方重要港
口新奥尔良。防守该城的是美军名将安德鲁·杰克逊。他手下只有6000人,大部分是民
兵,他决定用防御战挫败英军进攻。他精心组织防御,令部下用棉布包上沙子垒起高墙,
并组建了美国第一支黑人部队。1月8日,5000多名英军排成整齐队形敲着军鼓发起冲锋。
英军的猛烈炮火打在沙包上,毫无杀伤力。杰克逊大喊:“我们要让新奥尔良变成英国
人啃不动的硬核桃!”他沉着地等英军离得很近才下令开火。美军躲在坚固的工事后面
发射猛烈的火力,英军像割下的稻草一排排倒下,尸横遍野,三个纵队指挥官均身负重
伤,司令帕克南爵士也饮弹毙命。英军死伤2000多人,狼狈溃逃,美军乘胜追击,又俘
虏500余人。美军仅伤亡70多人,取得辉煌胜利。
    英军在战场上连连失败,被迫求和。根据双方1814年12月签订的《根特和约》,英
国承认美国独立,同时,美国也放弃对加拿大的领土要求。第二次美英战争以美国胜利
而告终。
    美国胜利的原因,在于这场战争具有捍卫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美国
的对外扩张企图是次要的),也在于美国军民英勇奋战的结果。
    这场战争与独立战争不同,仅仅是一场有限战争。双方参战的规模不大,多是营团
规模的战斗。双方伤亡也不大,美国伤亡总数为5700人,英军与此相当。在战争中,海
军起了决定性作用。英国海军的海上封锁使美国蒙受了严重损失,而美海军的胜利使美
国控制了五大湖区。在战争中,双方均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如空心爆破弹、火箭、世
界第一艘蒸汽战舰、水雷等等。在战术上英军使用了两栖登陆战术,步兵使用战壕来隐
蔽,而美国工兵则在构筑工事、架桥铺路中大显身手。
    这场战争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彻底摆脱了英国政治和经济的压迫,赢得了
真正独立,从而为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扫清了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8 希腊独立战争
结束异族400年的军事占领
    19世纪20年代,希腊人民开展了一场反抗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这场
战争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希腊近400年的军事封建统治,是希腊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希腊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广大人民饱受痛苦和磨难。土耳其封建主残酷
压迫希腊人民,强迫他们履行各种封建义务,激起广大希腊人民的强烈反抗。另一方面,
奥斯曼帝国统治集团内部昏庸无能,封建军事专制制度严重制约希腊迅速发展的资本主
义经济。同时,土耳其境内暴动、反叛活动此起彼伏,这一切都给希腊独立战争创造了
良好的时机。
    战争第一阶段(1821年3月—1822年1月),希腊全民奋起,其中农民和新兴民族资
产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力量。1821年3月4日,侨居俄国的希腊“友谊社”总负责人依普希
兰狄斯越过俄国国界,率领起义军在罗马尼亚的雅西号召希腊人民起义。3月23日,起
义波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各区。4月7日,斯佩采岛宣布起义,支援伯罗奔尼撒半岛起
义。4月22日,普萨拉宣布起义;28日,伊德拉岛起义军民控制科林斯地区。5月7日,
阿提卡地区的武装村民冲进雅典,迫使土军退守科林斯城。至此,起义军几乎席卷整个
希腊的大部分陆地和爱琴海许多岛屿。6月,依普希兰狄斯率起义军进入希腊时,在德
拉戈尚与土军交战,被土军打败,依普希兰狄斯逃亡奥地利,不久被捕。7月,战斗日
趋激烈。10月5日,希腊军民攻占特里波利斯城。起义军不久几乎全部解放伯罗奔尼撒
半岛。1822年1月,起义军在厄皮道尔召开首届国民议会,宣布希腊独立,成立国民政
府。
    战争第二阶段(1822年6月—1827年6月),起义军暂时失挫。土耳其政府不甘心失
败,面对希腊人民的胜利,开始对起义军血腥镇压。开俄斯岛军民10万人,一次就被土
耳其军队血洗2.3万人,4.7万人被出卖当奴隶。1822年6月,土耳其军队对伯罗奔尼
撒半岛发动大规模反攻。土军出动近3万人,未遇抵抗,就到达科林斯卫城。随后,向
南深入伯罗奔尼撒内地,遭农民起义军的伏击,伤亡很大,溃不成军,除少数逃脱外,
全部被歼。
    在海上,希腊小船敢于与装有大炮的土舰作战。一水兵驾驶一艘着火的船冲进土舰
停泊场,烧毁1艘军舰,其余土舰全部逃入达达尼尔海峡。
    希腊军民的胜利严重挫伤了土军的士气,士兵害怕送命,拒绝参战,土军陷入一片
混乱。然而,希腊起义军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军政首脑忙于权力之争,贻误了有利
战机。起义军未能乘土军混乱之际,扩大战果,解放中、北部地区,以赢得独立战争的
胜利。1824年4月,希腊召开第二届国民议会,科罗克特洛尼斯被解除总司令职务。以
科为代表的“民主派”不服,拒绝承认政府。希腊出现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伯罗奔尼撒的封建势力乘机联合“民主派”,反对“亲欧派”。
    经过两次激烈的武装冲突,“民主派”遭失败,科罗克特洛尼斯本人被捕。希腊内
部战争结束,起义军力量蒙受重大损失。
    1824年7月,土耳其统治者与其藩臣埃及统治者签订协定,共同镇压希腊人民起义。
1825年2月,埃及陆海军9万大军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登陆。希腊军队虽英勇抵抗,仍
未能阻挡埃军的进攻。希腊政府迫于社会舆论压力,释放科罗克特洛尼斯,再次委任其
为总司令,但是,战局已难扭转,埃军占领特里波利斯及半岛绝大部分地区。1825年5
月,土埃军近4万人联合围攻希腊西部重镇——米索隆基市。经11个月的围攻和封锁,
守城军民顽强战斗,宁死不屈。1826年4月22日,守城军民英勇突围,仅有300多居民生
还。
    1827年6月,科林斯地区以北的希腊国土落入土耳其军之手。自由希腊仅保留伯罗
奔尼撒一部分国土和爱琴海上的若干岛屿。但是希腊人民的斗争并没有结束。
    战争第三阶段(1827—1829年),战争国际化。由于希腊独立战争曲折的发展历程,
世界舆论加大,对欧洲大国利益的影响加深,促使俄、英、法等国的关注,尤其是沙俄
政府。
    早在1825年,俄国政府为巩固俄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就认为必须支援希腊人的独
立战争。俄国一旦占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无论在贸易和政治方面,无疑
都是对英国实力的一个沉重打击。英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也不愿意让俄国单独进
行干预。于是,英国先与俄国达成某些让步,以此牵制俄国的行动。1826年4月4日,两
国在彼得堡签订关于联合调处希土停战和希向土纳贡获取自治的议定书。议定书规定,
英俄两国都不在希腊谋取特权。
    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斗争的严峻形势,希腊政府内部两派斗争暂时缓解。
1827年4月,在特莱辛召开第三届国民议会,各派达成妥协,一致选举卡波狄斯特里亚
为总统。
    该总统曾任职于俄国政府,他的当选进一步证明俄国对希腊政治的影响,从而,加
速了欧洲列强对希腊战争的干涉。
    1827年7月6日,英、法两国与俄国在伦敦签订三国协约,重申1826年彼得堡议定书
的条款,并补充规定,要求希土双方立即停火,否则三国将共同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希腊
战争。土耳其当局驳斥伦敦协约的一切条件,拒绝停止军事行动。1827年10月20日,英、
法、俄三国舰队与埃土舰队在纳瓦里诺海湾进行交战。经4小时激烈海战,埃土联合舰
队遭重创。1828年4月,俄土战争相继爆发,俄军穿过巴尔干半岛,进入马里查河谷,
攻占阿德里安堡。1829年,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订《阿德里安堡条约》,接受俄、英、
法三国伦敦协约。
    希腊起义军利用俄土战争之际,先后解放了部分国土。
    1829年5月14日,解放米索隆基市;9月,起义军在别特拉与土军交战,大获全胜。
1830年4月,土耳其政府接受英、法、俄于1830年2月3日新的伦敦议定书,承认希腊独
立。
    希腊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大起义,是一场反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以希腊
人民的胜利、奥斯曼帝国的失败而结束。
    这场希腊独立战争几乎席卷全国各地,不仅有陆上交战,而且有海战。战争历时8
年半之久,作战双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战争过程中,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全希
腊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几乎都积极投入战斗。起义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熟悉
地形的优势,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采用伏击或奇袭战法,大量消耗土军
有生力量。在战争初期,起义军以陆战为主,后期,特别是英法俄三国向土宣战后,海
战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为最后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希腊独立战争经历了曲折而又艰难的历程。胜利的取得,首先是希腊人民浴血奋战
的结果,其次,有利的国际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战争始终得到欧洲进步人士的同
情和支持。随着战事的发展和变化,欧洲列强出于各自的目的参与战争,客观上牵制了
土军力量,削弱了土军的战斗力,为希腊人民争取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
    希腊独立战争的胜利,为希腊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巴尔干半岛其他
国家的人民受到了鼓舞,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9 英缅战争
伊洛瓦底江饮恨在英国铁蹄下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位于中印两国之间,是连接南亚与东南亚的纽带,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70年代,缅甸就成为欧洲殖民者争夺的目
标。
    18世纪中叶,英国取得对印度的控制权后,即觊觎缅甸,多次派人前往缅甸谈判,
企图迫使缅甸与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并以此为名进行侦察活动,积极为其对缅甸殖民扩
张做准备。19世纪初,英国逐步在印度站稳脚跟,为了打通印度与马来半岛英属殖民地
的联系,并打开从西南入侵中国的门户,进一步扩大其对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便把侵
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缅甸。在1824年至1885年的60多年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者连续对
缅甸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最终侵占缅甸全境,使缅甸沦为英属殖民地。
    第一次英缅战争发生于1824—1826年。英国殖民者在多次诱迫缅甸缔结不平等条约
失败后,即不断在阿拉干、曼尼普尔、卡恰尔和阿萨姆等地区挑起事端,恶化边境形势,
为其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口实。1824年3月5日,英印殖民当局以缅甸出兵卡恰尔,进攻有
争议的内夫河口刷浦黎岛英守军,威胁了英属印度的安全为借口,对缅甸发动了第一次
侵略战争。
    入侵英军分为三路:第一路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北方的阿萨姆地区,第二路进攻
西南部的阿拉干地区,第三路从海上进攻缅甸南部。战争首先在阿萨姆打响,英军在遭
到缅军顽强抵抗,付出沉重代价后,于1825年1月攻占阿萨姆首府。而在阿拉干方向,
缅军在班都拉将军的指挥下,于1824年5月初,渡过内夫河,主动出击,一举攻下英印
吉大港地区重镇拉特纳帕兰和拉木。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震惊,唯恐缅军乘胜进攻吉大港,
急忙调兵增援。但由于5月间从海上进攻缅甸的英军攻占了仰光,缅军主力奉命回师南
下,阿拉干战场形势转而对英军有利,英军转守为攻,于1825年3月攻占阿拉干首府,
随后控制了阿拉干全境。从海上进攻伊洛瓦底江流域是这次战争英军主要作战方向。
1824年5月9日,英军一支由66艘战舰、1.1万人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安达曼群岛驶向缅甸
南部沿海,乘缅军主力尚在西部边境地区,南部沿海兵力空虚之机,在仰光登陆,攻占
了仰光、勃古等海岸城市,从南面直接威胁缅甸中心地区。缅甸政府急调部队据守仰光
以北阵地,并召班都拉率军回师南线。11月,缅军6万多人冒大雨和酷热,翻山越岭,
赶回仰光前线。12月1日,班都拉率部向驻守仰光的英军发起总攻,但由于双方武器装
备差距太大,缅军最好的武器也只是18世纪的滑膛枪。英军以逸待劳,缅军长途跋涉,
疲惫不堪,又加之英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因此,缅军几次进攻失利,伤亡惨重,被迫
退守仰光西北掘壕固守。
    1825年3月,英军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对班都拉劝降不成,即对缅军阵地发起猛攻。
班都拉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身亡,缅军陷入混乱,英军趁机攻占了缅军阵
地。4月3日,英军又占卑谬,因进入雨季,不敢继续北上。班都拉之死和英军不断入侵
缅甸腹地,动摇了缅甸统治者的抗英决心,缅王接受议和派建议,于9月派人与英方谈
判。英方提出的割地、赔款等苛刻条件引起缅方义愤。10月,缅政府重新组织1万多人
的部队,向卑谬的英军发起反攻。缅军虽给敌以有力打击,但英军大批援军赶到后,反
攻仍遭失败。
    1826年2月,英军长驱直入,占领蒲甘,逼近缅甸首都,缅甸政府被迫接受英方提
出的谈判条件,于2月24日与英殖民者缔结了和约。至此长达两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缅战
争结束。根据条约,缅方割让阿拉干和丹那沙林两地给英方,赔款100万英镑。战争给
缅甸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独立的缅甸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殖民当局
虽然取得了进一步入侵缅甸的桥头堡,但在缅甸人民的顽强抗击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
价,侵缅英军4万多人,约有1.5万人葬身战场,消耗战费1300万英镑。
    第二次英缅战争起于1852年。英殖民当局在取得第一次英缅战争胜利后,侵略野心
恶性膨胀,不但不满足于割地赔款,还想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在与缅甸进行多
次缔结商约的谈判未果后,以缅甸整治仰光港口,惩处英商违法犯罪活动“虐待英商”
为借口,派分舰队进至缅甸沿海地区,掠走缅甸商船,杀害缅方船员,炮击岸防工事,
进行海上封锁。同时,还向缅甸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挟缅方作出更大让步。缅方拒绝
了英方无理要求,英国将领戈德温遂于4月初率2万余人从丹那沙林向缅甸发起进攻。此
次缅甸政府没有像第一次英缅战争那样组织积极抵抗,英军仅用了8个月就侵占了下缅
甸地区。不堪忍受英国殖民统治的缅甸各族人民展开了长期顽强的斗争,英殖民当局用
了5年时间才控制了这一地区。1862年,英国殖民者把阿拉干、丹那沙林和勃固三个地
区合并组成“英属缅甸”,加强了对下缅甸的殖民统治。
    1885年英殖民者又发动了第三次英缅战争。19世纪中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
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列强为扩大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竭
尽全力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英殖民者为将缅甸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防止别国插手,
于1885年10月22日,借口缅甸政府对英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贩运柚木偷税漏税活动处以
罚款,是迫害英国商人,向缅甸政府发出最后通牒。11月9日,缅甸政府部分答应了英
方要求。尽管如此,早已准备好的英军还是发动了第三次英缅战争。11月14日,装备精
良的英军1万多人,沿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方向发起进攻。由于缅甸政府没有必要的思
想和军事准备,英军未遇多大抵抗,仅用了14天就占领了曼德勒。1886年1月1日,上缅
甸被宣布为英属殖民地。英国殖民者的强盗行径激起了缅甸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
抗英斗争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英军占领曼德勒以后,增兵4万
人,耗费大量军费,花了10年时间,才把各地的抗英斗争镇压下去。中国人民曾协助缅
甸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第三次英缅战争中,云南地方官曾派腾越都司李文秀到缅甸了
解战况。后来李文秀率部500余人去缅甸参加抗英斗争,最后战死疆场。
    英缅战争对缅甸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断了缅甸封建专制王朝独立
发展的进程,使缅甸从一个独立的国家沦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为英国大量掠夺缅甸资
源,扩大殖民侵略,打开了通路。纵观3次英缅战争,缅甸之所以失败,固然有其是一
个落后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技术上都比不上英国殖民主义者等原因。但战争指
导上的失误则是缅甸失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缅甸统治阶级内部缺乏坚持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未能组织有效的
抵抗。第一次英缅战争,缅甸政府尚能积极备战,组织抗击英军入侵,虽然双方武器装
备差距很大,但在3个方向上均给英军以重创,迫使敌进行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战争,付
出了惨痛代价才占领了阿拉干和丹那沙林地区。而这次战争的失利也在于,缅甸统治集
团内部对战和问题始终未形成一致意见,总是幻想侵略者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
在英军进攻的紧要关头,主和派就占了上风,使缅甸政府丧失继续抵抗的信心,被迫签
约求和。到了第二、三次英缅战争,缅甸政府表现得更为软弱,既无必要的思想和军事
准备,又无实际组织大规模抵抗的能力,以妥协苛且偷安。结果,英军在两次战争中分
别只用了8个月和14天就占领了下缅甸和上缅甸。而战后英军用了10年的时间才平息了
各地抗英游击战争,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如果各族人民规模浩大的抗英斗争能有一个坚
强统一的领导,缅甸一定能够打败英国侵略者的。
    其次,缅甸统治者在战略上顾此失彼,缺乏统一运筹能力。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英
军以英属印度为基地,在战略上采取声东击西,先在阿萨姆挑起战火,吸引缅军主力于
西线,而后乘缅甸南线兵力空虚,利用海上优势,以1万多人在南部沿海登陆,轻而易
举地拿下了仰光。此时,缅军在西线集结了6万多人的部队,并在班都拉的率领下主动
出击入侵之敌,一举攻占了吉大港地区的两个重镇,引起了敌极大恐慌。
    这时缅甸政府如能以少量部队在南线牵制英军,阻敌北上,并指挥主力部队乘胜向
吉大港、孟加拉方向进攻,必将扭转被动局面。可缅甸统治者却舍近求远,急将主力调
回南线。6万大军冒大雨和酷热,翻山越岭,用了4个月时间,行程500多公里,赶到仰
光前线,对英军发起总攻。而英军则利用这段时间调整部署,增援仰光方向,以优势武
器装备,以逸待劳,很快就击退了缅军的进攻。此役,缅军伤亡5000多人,英军只损失
不到400人,使缅方在军事上遭受严重挫折,已无力挽回败局。
    第三,缅甸统治者对英国殖民者的侵略企图缺乏警惕和戒备。英殖民当局为扩大殖
民统治,总是以谈判、经商、探险等和平手段为掩护,深入对方境内进行侦察、间谍活
动,为其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对此缅甸政府缺乏应有的防备,给了敌以可乘之机。如:
早在1795—1811年,英国就通过东印度公司6次派遣使者进入缅甸,一方面企图诱迫缅
甸当局签订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深入了解缅甸社会各方面情况,积极为英国对缅甸殖
民扩张出谋划策;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后,英印总督派往缅甸的大使,利用其可参加缅
王早朝的特权,暗中了解和掌握了缅甸统治集团内的大量情况,并借机组织间谍活动,
给英国当局进一步在缅甸扩张提供了重要情报;英印政府占领下缅甸后,即加紧向上缅
甸渗透,英印驻缅甸总督亲自率代表团到上缅甸访问。他们在上缅甸逗留长达两个月,
虽未达成任何协议,却收集到了大量缅甸的政治、经济、交通、资源、气候等重要情报。
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后,英军就拿着事先绘制的伊洛瓦底江沿岸缅军要塞分布和地形图
作战,掌握了战场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0 爪哇人民起义
“千岛之国”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怒火
    爪哇人民大起义是19世纪初期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爆发的由爱国封建主蒂博尼哥罗领
导的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这次战争虽然以起义者的失败而告
终,但它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序幕。
    爪哇是“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岛屿,呈狭长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除生产稻谷、玉米、橡胶、甘蔗、椰子外,还盛产著名的金鸡纳霜、咖啡、油棕、可可、
各种香料等热带作物。16世纪初,贪婪的西方殖民者接踵而至。
    1602年荷兰三级会议批准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并授予该公司拥有东起好望角、
西至麦哲伦海峡广大地域内的贸易垄断权,还准予在该区域内招募军队、建筑炮台、发
行货币、任免官吏,以及向外国宣战和缔结条约。从此荷兰殖民者对东南亚展开了一系
列罪恶的武装侵略和野蛮掠夺活动。由于安汶岛和班达岛的居民暗中反对东印度公司压
低香料收购价格,将豆蔻等卖给其他国家的商人,荷兰殖民者把班达岛1.5万居民杀戮
殆尽,安汶岛居民也从15万减至5万人。1619年,荷兰侵占雅加达,并以此作为侵占整
个爪哇岛和其他岛屿的中心据点。爪哇岛上的马打兰王国、万丹王国等土著政权先后沦
为荷兰的殖民地或保护国。荷兰殖民者还大搞肮脏的奴隶贸易,甚至到中国东南沿海劫
虏居民为奴。为了适应资本原始积累和商人集团的利益,东印度公司采取垄断贸易制、
强迫供应制、强迫种植制以及奴隶劳役制等超经济剥削手段,对爪哇人民进行了敲骨吸
髓的压榨。为反抗殖民统治,爪哇人民展开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如1666—1669年望
加锡人民反荷斗争、1676—1679年特鲁诺佐约领导的反荷起义、1683—1707年著名的苏
拉巴蒂反荷大起义、1750—1755年的万丹人民起义。1798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印尼由荷
兰政府直接统治。
    1806年,拿破仑占领荷兰,爪哇成为法国属地。1811年英国侵略军占领爪哇,并于
1816年将爪哇归还荷兰。但这时的爪哇已不是荷兰一家独霸的天下,停泊在爪哇各港口
的商船中,英、美两国居多,荷兰被远远甩在后边。缺乏本国工业基础的荷兰无力与工
业发达的英美等国竞争,加上刚摆脱拿破仑的控制,国库空虚,迫切希望从海外殖民地
广进财源。
    为此,荷兰殖民者决定以百倍的疯狂从爪哇这块失而复得的肥肉上吸吮脂膏。于是,
荷兰殖民当局又重操东印度公司时代的剥削手法,继续推行竭泽而渔的野蛮掠夺政策。
殖民者巧立各种苛捐杂税,到处设关立卡。殖民者还严格限制封建王公的权力,并蚕食
其领地,禁止封建主把土地租给外国种植园主,预收的租金也必须退还,这严重侵害了
封建主们的利益,引起他们极大的不满。1825年7月20日晚,殖民当局不顾日惹苏丹之
子蒂博尼哥罗的反对,用大炮把其领地上的穆斯林坟墓轰平开路。具有反荷思想的蒂博
尼哥罗逃往斯拉朗,在那里树起了起义大旗。
    蒂博尼哥罗及其叔父莽古甫美在斯拉朗成立起义总指挥部,号召人民进行一场“反
对一切欧洲人”的圣战。不满殖民政策的77名封建王公贵族也携家带众加入起义军。伊
斯兰教学者奇阿依·摩佐带着一大群伊斯兰教学生投奔起义军。
    起义军很快发展到6万多人。
    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民大起义分三个阶段。起义军采用游击战术,多次击败殖
民军,并于1825年10月成立爪哇伊斯兰教王国。蒂博尼哥罗为苏丹,他的叔父莽古甫美
为最高顾问,奇阿依·摩佐为宗教顾问,雅贝依亲王为统帅。起义的高潮到来了。1826
年4月,起义军开辟了东北、南部和中部3个战场,并取得赫赫战果,有效控制了明诺列
和婆罗浮屠,直到勃罗科河之间的地区,切断了孤守明诺列的荷军与马吉冷荷军的联系。
1826年6月,起义军为坚守勃列列,与具有强大火力的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最后全部
壮烈牺牲。7月,起义军德克梭大本营在敌人猛攻之下失守。此后,为避免同敌人主力
决战,起义军多次转移,但一有机会就会反退为攻。7月30日,蒂博尼哥罗消灭了从巴
拉斯开往登柏尔的荷兰军队,8月2日又在日惹地区全歼了梭罗王的土著附庸军队。8月,
他又利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发动了德朗古和格基宛两个战役,不仅唤起了梭罗东部地区的
反荷起义,而且占领了德朗古地区,使日惹首府成为一座孤城。至此,起义军几乎解放
了整个日惹和梭罗以西地区,起义发展到顶峰。
    1826年9月底,年轻的义军指挥官申托特率部队在卡窝克西部地区击败了荷军和附
庸军的进攻。10月15日,在宗教顾问摩佐的劝促下,起义军在卡窝克同荷军展开了一次
大规模的阵地战,虽然起义军将士浴血奋战。但无法抵抗敌军猛烈的炮火。起义军主力
伤亡惨重,蒂博尼哥罗也受伤,被迫撤退。卡窝克一战是起义军攻势的失利,标志着起
义高潮已经过去,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起义军仍然坚持游击战,在1826年12月的葛都战役中打得殖民军七零八
落。在西部战场,战斗也十分激烈。但是,有两个因素使起义军处于越来越被动和不利
的局面。卡窝克战役的失利,使一些王族首领意气消沉,在荷兰殖民者拉拢劝降的攻势
下,纷纷叛变。掌握葛都战区指挥权的王族三兄弟首先叛变投敌,紧接着东部战场的两
名起义军将领也率部投降。与此同时,荷兰殖民军头子科克通过两年的较量找到了对付
游击战的有效办法,即堡垒战术。随着一批批装备精良的援军源源而来,科克于1827年
7月开始实施围剿起义军的新战略,妄图把起义军封锁在勃罗科河以西和波科宛多河以
东的狭长地带并加以歼灭。
    在同起义军进行两次停战谈判失败后,荷军加强攻势,划分三个战区,大力推行堡
垒作战办法。荷军在游击区各要道先后修筑了200多个堡垒,并派出14支骑兵队来回巡
逻。蒂博尼哥罗在卡窝克战役失利后重新组织起义军队伍,把队伍分成若干支,每支有
自己的名称、旗帜,成为相持阶段坚持游击区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在敌人强大攻势面
前,起义军多次重创荷军,跳出围追堵截的封锁网,突破敌人的防线,取得无数次胜利。
1828年12月,申托特率领起义军猛烈袭击了驻守囊固朗堡垒的荷军,击毙了荷军将领范
·印恩和土著附庸军指挥官勃朗维达纳。这是起义军在艰难岁月里取得的名震遐迩的大
胜仗。申托特在战役中展示出非凡的军事才干,蒂博尼哥罗遂任命他为起义军总司令。
    1828年底,就在申托特获胜的同时,起义军的高级领导、宗教顾问摩佐叛变投敌,
这一事件标志着起义军走向低谷。在摩佐的带动和荷兰殖民军的诱降攻势下,起义军的
许多高级将领接二连三地向荷军投降。1829年9月,已是古稀之年、身为起义军最高顾
问的莽古甫美投向敌人怀抱。10月24日,连在战场上威震敌胆的申托特也变节投敌。掌
握后期起义军最高作战指挥权的申托特的投降,使起义军遭受了灭顶之灾。此后,虽然
蒂博尼哥罗仍机智英勇地同敌人周旋,但起义军面临的困难形势日益严重。起义军最坚
定的将领雅贝依在残酷的围剿中战死沙场,被荷军五马分尸,起义军其他首领有的壮烈
牺牲,有的落入敌人的魔掌,有的投敌叛变,蒂博尼哥罗身边的义军将领越来越少,起
义军的力量一天天被削弱。
    1830年2月,蒂博尼哥罗也产生了同敌人谈判的幻想。
    从2月16日到3月28日,他一步步走入敌人的圈套。当他在谈判桌上提出建立独立国
家的要求时,立即被逮捕。5月3日,他同家人一起被流放到苏拉威西岛。轰轰烈烈的爪
哇人民大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爪哇人民大起义在初期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战果,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包括华侨的大
力支持和土著附庸军队的消极厌战。同时,起义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也是重要
原因。
    当起义烈火迅猛燃烧时,蒂博尼哥罗就清醒地认识到,他面对的敌人是一支训练有
素、装备精良的殖民军,它还有一批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起义军人多势众,有满腔
的怒火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能压倒敌人的重要因素,但起义军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
练,武器主要是木棒、竹矛、刀剑等冷兵器,缺乏大炮等重型武器和枪支弹药,因此无
法同敌人展开大规模的正面作战(包括阵地战、攻坚战)。蒂博尼哥罗确立了游击战的
军事路线,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或利用有利地形打伏击战,或打夜袭战,或拖垮敌军
然后突然包抄猛击。这种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使荷军疲于奔命,士气消沉,敌军由于疲劳
过度死亡的竟比战死的还多。
    但是这种战略战术要求起义军逐步向正规军过渡,不断建立根据地,从人民群众中
补充兵源和给养。一旦变成纯粹的消耗战,不能向新的军事水平发展,起义军的战果就
无法巩固和扩大,革命力量也会因敌人的军事和心理攻势而不断遭到削弱。蒂博尼哥罗
恰好走上了这一由轰轰烈烈到被动失败的道路。
    爪哇人民大起义之所以由强转弱、最终失败,除了上述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存在根本
缺陷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1.兵力对比上敌我悬殊。荷军除调遣大批武
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援军(最多时达2.1万人)外,还在游击区修筑了数百个堡垒,将
起义军的活动区分割、封锁。2.起义领袖蒂博尼哥罗是一个伊斯兰教徒,他把起义纳
入排斥异教徒的“圣战”范围内,限制了不同信仰的居民一同参加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甚至被殖民者所利用。3.蒂博尼哥罗虽然爱国反荷,但他囿于封建主阶级本质的束缚,
没有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进行政治和经济革命,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因而无法把民族解放战争从一个胜利推向另一个胜利,只能成为昙花一现。4.起义缺
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许多地区的起义是自发的,他们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拳头,易被
分割和各个击破。起义军虽以游击战为主,但却没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一旦革命
高潮过去,失去战争主动权,起义军就被迫四处逃散。5.封建王公贵族纷纷投降叛变,
加速了起义失败。
    虽然爪哇人民大起义失败了,但它消灭荷军1.5万多人,使敌人耗资2000万盾,烧
毁了无数种植园,惩办了许多殖民官吏,强烈地震撼了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为亚洲人民
的民族解放斗争树立了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1 英国阿富汗战争
英国殖民军兵败兴都库什山
    阿富汗是南亚西北端的一个内陆国家,东南接南亚次大陆,可下印度洋;西北邻中
亚和西亚,能抵地中海。全国五分之四的面积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兴都
库什山横陈境内,是中亚与南亚间的重大障碍。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
为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建立
从北非到印度的势力范围带,把矛头指向了阿富汗。而野心勃勃的沙俄为南下印度洋,
夺取暖洋出海口,也对阿富汗垂涎三尺。南北两大势力不断在阿富汗发生碰撞。英殖民
者为与沙俄争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不惜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从1839年至1919年连
续对阿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抗击下,入侵者碰得头破血流,遭
到惨败的可耻下场。兴都库什山成了英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一次英阿战争发生于1839年。19世纪30年代,阿富汗经旷日持久的封建割据和内
战,终于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统一了全国。这时,已控制了大半个印度的英殖民者为把
阿拉入其军事同盟,不断对阿进行间谍活动。沙俄也加紧对阿渗透,并骗取了阿统治者
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随即以“俄国威胁”为幌子,加紧进行战争准备,决心出
兵阿富汗,推翻阿亲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权。
    1839年4月,英军3万多人经长途跋涉,先后到达奎达,而后越过霍贾克山口侵入阿
富汗西南部;英军另一路强行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英军主力作战。阿军仅有1.5万人,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远不及英军。英军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兹尼,兵临喀
布尔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难,英国随在喀布尔建
立傀儡政权。为回击英国侵略军,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开抗英游击战争。各地游击
队依托有利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袭击英军哨所,切断敌交通补给线,收复重要
城镇。英军在阿游击队沉重打击下,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各地游击队举行联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尔
市民手执各种原始武器冲向预定目标。起义军英勇作战,势不可当,当晚就占领了喀布
尔全城。第二天起义军向城外的英军据点进攻,英殖民军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
武器反对我们了”。战至9日,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的全部据点,
后又击毙英国公使麦克诺顿,英军被迫同意从喀布尔撤军。英军残部及随行人员和家属
1.6万人在向贾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
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此后,抗英武装又包围了贾拉拉巴
德和坎大哈,收复了加兹尼,英傀儡政权彻底垮台。
    英殖民者不甘心失败,增调援军,首先解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围,尔后从东、
南两个方向大举进攻喀布尔。1842年9月,阿军经浴血奋战,终因力量悬殊,主动撤离
了喀布尔。英军重占喀布尔后烧杀抢掠,疯狂报复。但阿人民并没有屈服,抗英斗争更
加高涨。英军唯恐再遭惨败,在救出人质后,慌忙于10月12日撤回印度。历时三年半的
第一次英阿战争,使英殖民者损失了3万余人,耗资1.5亿英镑,结果以阿富汗人民大
获全胜而告终。以后30多年英国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
    1879—1881年英殖民者又进行了第二次侵阿战争。19世纪70年代,英俄两国在阿富
汗南北两翼不断进行侵略扩张,将边界向前推进直接与阿领土接壤,对阿构成新的直接
威胁。
    阿为寻求庇护,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条款的条约草案,拒绝了英国使
团来访。英殖民当局不能容忍阿与俄结盟,便以使团遭拒为借口出兵侵阿。1878年11月,
英殖民军3.5万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统治者一心指望俄国援助,采取不抵抗政策,
有意将5万人的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企图让英军深入国境,迫使沙俄实现出兵援助的
诺言。由于阿实行这一指导思想,使得阿军防守十分薄弱。南路殖民军向坎大哈推进,
一路未遇抵抗,于1879年1月8日轻取该城;
    中路殖民军在派瓦尔山口受阻,后迂回阿军侧后迫其后撤;北路殖民军在开伯尔山
口遭阿军炮火猛烈轰击前进受阻,但当夜阿军奉命撤退,殖民军顺利占领了贾拉拉巴德。
阿大片国土沦丧,请求俄国出兵。但沙俄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愿在阿与英国摊牌,因
而拒绝出兵。阿富汗迫不得已于5月26日同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甘达马克条约》,
阿成为英国的附属国。
    《甘达马克条约》的签订激起阿国内一片义愤。9月8日,喀布尔爆发人民起义,愤
怒的士兵和群众包围殖民者官邸,杀死了英国总督。喀布尔的人民起义点燃了全国抗英
烈火,许多部族纷纷组织抗英游击队。在喀布尔市郊,不少农村妇女拿着铁锨、斧头、
马刀参加抗英军作战,使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10月12日,殖民军再度占
领喀布尔,对爱国者和广大市民进行疯狂的报复。各地抗英武装以加兹尼为基地,对喀
布尔形成包围,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并挫败了殖民军对加兹尼的进攻,给敌以重创。
1880年7月27日,抗英军2.5万人在坎大哈附近与殖民军一个旅遭遇,打响了著名的迈
万德会战。抗英军在兵力火力上均占优势,战斗开始后,抗英军首先以炮火压制敌两翼
的炮兵和骑兵,掩护步兵前进。尔后步、骑兵紧密配合,乘势发起猛攻,打得殖民军溃
不成军,只是援军赶到才免遭全歼。抗英军乘胜向坎大哈进军,喀布尔殖民军也被10万
起义军包围,英殖民当局调来大量增援部队才把抗英军镇压下去。在阿人民的英勇抗击
下,英殖民军到处挨打,四处碰壁,被迫同阿富汗统治者签订妥协性协定,同意阿内政
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1881年4月,殖民军放弃了侵占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
汗。
    1919年爆发了第三次英阿战争。19世纪末,阿富汗国内安定,经济复苏,民族资本
主义开始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牵制了英国很大力量;俄
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国际国内形势对阿摆脱英国外交控制,争取彻底独立十分有利。
1919年2月,阿改革派代表人物控制政权后,宣布阿富汗独立,不承认任何外国特权,
并采取联苏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拒不放弃它在阿享有的特权,在阿边境集结兵力,准
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5月3日,英军袭击开伯尔山口阿边防军,接着,英国侵略军3.4万人分为三路入侵
阿富汗,主力在北线经开伯尔山口向贾拉拉巴德方向进攻,一部在南线向防守薄弱的坎
大哈出击,另一部在科哈特地区取守势。阿军4万人分三路在开伯尔、加兹尼和坎大哈
迎击敌人。英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还拥有少量装甲车和作战飞机;而阿军训练很差,
装备落后,刀、剑是主要兵器,为数不多的枪炮不但陈旧,而且弹药不足,英军在兵力
兵器上占有绝对优势。尽管如此,阿富汗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士气高昂,作战英勇,
并得到了印阿边境少数民族起义军的大力支援,扭转了被动局面。5月6日,开伯尔方向
阿军以3个步兵营攻占了敌巴格要塞,抢占了朗迪科塔尔要塞周围有利地形,但未乘敌
兵力空虚之机攻下要塞,坐失战机。英军增援部队迅即赶到,在皇家空军的支援下,夺
回了巴格要塞,阿军且战且退。英军又集中轰炸了贾拉拉巴德和喀布尔,引起阿军和市
民恐慌。英军正准备向贾拉拉巴德进攻时,得知阿军在中路主动出击,被迫分兵增援。
    加兹尼方向阿军行动迅速,5月19日进至边境重镇马敦,居高临下,迫敌后撤。随
即抄小路直插塔尔城下,直接威胁敌设在科哈特的大本营,打乱了英军部署。阿军以炮
火猛轰塔尔城,但由于步炮协同不利,未能攻下该城。英援军赶到后,阿军为保存实力,
主动撤出战斗。南线阿军取守势,在优势之敌进攻面前,顽强坚守,给敌以重大杀伤,
迫其停止进攻。
    阿军的英勇抗击和印度解放运动的高涨,使英侵略军处境困难,被迫放弃了继续作
战的计划。6月3日,双方停火,进行谈判。1921年11月22日,英阿签订和约,英国承认
阿富汗独立。至此,阿富汗人民抗英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1839—1919年间,阿富汗进行的3次抗英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正
义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被一个弱小落后的
国家所击败,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它雄辩地证明,任何强国要想以武力征服一个生
命力旺盛,民族意识强烈,反抗精神顽强的民族,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它也为殖民地半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当然,英国在阿富汗进行的是殖民扩张的非正义战争,
是必定要失败的,但反思当时英国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到处得手,而在阿富汗却碰得头破
血流,这不能不给人以历史的启迪。
    从英国殖民者方面看,其不惜三番五次出兵一个贫穷的山地国家,企图将其纳入自
己的势力范围,是出于与沙俄争夺对中亚控制权的战略需要。虽然英侵略军在兵力装备
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弱点也十分明显。首先,英军劳师远征,后勤供应不济,交通补
给线长,易受攻击,又无法就地筹措作战物资,难于支持长期战争;其次,英军对阿地
形气候不适应,不熟悉山地作战,对阿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各种困难估计不足,在实行外
线作战时,对活跃于深山密林的阿抗英游击队束手无策,处处被动挨打;第三,英军士
兵主要是雇佣兵,士气低落,一有机会就逃跑甚至倒戈,战斗力不强。这些都是造成英
军不敢长期作战和对阿实行军事占领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2 祖鲁战争
以长矛枪炮的悲壮篇章
    祖鲁战争指19世纪30—80年代南非祖鲁人为反抗荷兰后裔布尔人和英国殖民者的侵
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战争结果虽然是祖鲁王国灭亡,英
国确立了对南非的殖民统治,但祖鲁人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赢
得了世界人民的称赞,在南非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祖鲁人是南非土著居民南班图人的一支,居住在南非的纳塔尔、斯威士兰和莫桑比
克的一些地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南班图人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部落联盟兴起和国
家产生的社会发展阶段。1817年,南班图人部落联盟的酋长丁吉斯瓦约战死,祖鲁人恰
卡(1787—1828年)成为首领。他在军事上继承和发展了丁吉斯瓦约的改革,建立了一
支约10万人的军队,以长矛和盾牌为武器,采用方阵、两面包抄等战术;在政治上把
3000多个分散部落约50万人统一起来,削弱各部落酋长的权力,各地由军事长官治理。
这样,恰卡建立了祖鲁王国,英国人称其为祖鲁帝国或祖鲁兰。1828年,丁干(1797—
1840年)上台执政,继承了恰卡的事业,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保持了祖鲁国家的统一。
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祖鲁人进行了反对布尔殖民主义者的战争。
    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非建立了第一个白人定居点。随着荷兰移民的增加,
定居点发展成为开普敦,又以开普敦为中心扩大为开普殖民地。荷兰移民掠夺土著人的
土地,建起了农场和牧场,驱赶黑人劳动,自己成为奴隶主。荷兰移民的后裔被称为布
尔人(意为“农民”)。1785、1806年,英国两次占领开普殖民地,1815年正式把南非
据为己有。英国人在开普殖民地建起自己的统治机构,剥夺了布尔人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规定英语为官方语言,废除荷兰货币改为英镑,丈量土地、按地征租、废除奴隶制,所
有这些措施都引起了布尔人的不满。
    英国人同布尔人之间矛盾的发展,导致了布尔人的一次人迁徙。从1836年开始,布
尔人赶着大车,浩浩荡荡向北和东北方向寻找新的居住地。布尔人的大迁徙一方面是对
英国压迫的逃亡,另一方面却是对南非土著居民的一次掠夺性远征。布尔人远征的重要
目标是祖鲁王国,这里既可夺得土著人的土地,也能占据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1837年,
布尔人越过德拉肯斯堡山脉,源源不断地开进祖鲁王国,从而发生了祖鲁人反抗布尔人
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祖鲁战争”。
    1838年2月6日,为了惩罚布尔人通过欺骗手段夺取祖鲁人土地的做法,丁干下令将
70多名布尔人逮捕处死。随后,祖鲁军队四处搜索、袭击已居住在纳塔尔西部的布尔人,
大约有300多名布尔人被杀死。
    3月,海边纳塔尔港的英国殖民者派兵支援布尔人。很快,丁干的弟弟姆潘达率军
打败了英国援军。与此同时,布尔人的两支援军也先后被祖鲁人打败。布尔人遭到殖民
远征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实力减少十分之一,领导层出现分裂,布尔人四外逃散。
    在取得对布尔人的初战胜利后,丁干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过早地偃旗息鼓,为布尔
人卷土重来提供了机会。1838年11月20日,比勒陀利乌斯率领一支由464人、57辆牛车、
2门火炮组成的援军从开普殖民地赶来援助。12月15日,这支队伍在恩康姆河套上摆下
了作战阵式——牛车阵。丁干面对强敌犹豫不决,错过了布尔人最害怕的夜袭时机,直
到16日凌晨才开始对布尔人的牛车阵发起攻击。这是30年代祖鲁战争中最激烈的一场战
斗:布尔人依托有利的环形牛车阵,用先进的火枪射击,而祖鲁人则手持长矛和盾牌,
排成密集队形,冒着炮火和弹雨,前仆后继,一次又一次地冲锋,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
气概。恩康姆一战,祖鲁人损失惨重,伤亡3000多人。鲜血染红了恩康姆河。现在,南
非统治者把12月16日定为固定的休假日,以庆祝白人在这一战中的胜利,而南非民主力
量则把它定为“丁干日”,把它看作非洲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象征。
    此后,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祖鲁人连遭失败。1839年1月,双方签订“和平协
议”,丁干被迫将图格拉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布尔人,并交付数千头牲畜和若干吨
象牙作为战争“赔款”。然而,布尔殖民者并不满足。他们勾结、收买丁干的弟弟姆潘
达,答应帮助他夺取王位并承认他为祖鲁国王,姆潘达则要在称王后臣服于布尔人。
1840年1月,在布尔人700名武士的支援下,姆潘达率军1000人征讨丁干军队,并在姆库
齐河以北击败丁干。2月,姆潘达成为祖鲁国王,把从图格拉河以北直到黑乌姆福齐河
之间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布尔殖民者,祖鲁王国只剩下纳塔尔最北部的土地。布尔人在占
领的祖鲁人土地上建立了“纳塔尔共和国”。但是,布尔人好景不长。1843年,布尔人
的共和国便被英国殖民者吞并。
    祖鲁人抗击布尔殖民者的斗争——19世纪30年代的祖鲁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19世纪50年代,祖鲁王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姆潘达之子克特奇瓦约反对卑躬屈膝的
卖国政策,立志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获得祖鲁人的拥戴和支持。10月的一次战斗,
克特奇瓦约击败以翁布齐拉为首的投降派,执掌国政。克特奇瓦约(1826—1884年)是
19世纪下半叶,南非祖鲁人的杰出领袖。他在内忧外患中渡过青年时代,亲眼目睹了殖
民者的侵略扩张和南班图各族人民的悲惨命运,决心重整国力,再现恰卡和丁干时代的
辉煌。
    克特奇瓦约实行严格的军事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搞到枪支弹药,聘请英国人约翰·
丹恩训练祖鲁军队,建立自己的骑兵。不久,他建立起一支40万人、装备几百条枪,善
于骑射的强大军队。此时,正值英国殖民者扩大其对南非侵略的时期。在1871年侵占金
刚石产地西格利夸兰、1877年吞并德兰士瓦后,英国殖民者把下一个目标瞄向了祖鲁王
国。
    1878年12月,英国驻南非最高全权代表B·弗里尔向克特奇瓦约提出最后通牒,要
求他解散军队,准许英国总督进驻南非并有权监督祖鲁人的行动。与此同时,还在边界
上部署6个营的精锐部队。遭到克特奇瓦约断然拒绝后,英国殖民者于1879年1月11日发
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
    切尔姆斯福德勋爵率领1.3万人的英国殖民军渡过图格拉河,向祖鲁王国大举进攻。
1月22日,双方在伊桑德尔瓦纳山展开激战。克特奇瓦约趁夜色昏暗包围一路英军,并
突然发起攻击。祖鲁战士冒着猛烈的炮火冲向敌营,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取得辉
煌胜利,打死打伤英军1600余人,己方伤亡3000人,缴获步枪1000多枝、子弹50万发,
并且收复了大片失地。
    克特奇瓦约在胜利后,幻想通过谈判谋求和平,但事与愿违。英国拒绝任何谈判,
将军队增至2万人,配备火炮36门,决心为自己的失败进行更大的报复行动。在6月1日
的战斗中,祖鲁人挫败了英军的进攻,并打死了拿破仑三世的儿子路易。7月4日的乌隆
迪村一战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开阔地上,5000枝火枪和数十门火炮的射击使祖鲁军无法
接近敌军阵地,更不能进行擅长的白刃战,一批一批的战士倒在血泊之中,祖鲁军队当
场战死3000人。这时,英军出动全部骑兵,向祖鲁军队发起冲锋。祖鲁军队遭到惨败。
    这次决战失败后,祖鲁王国一蹶不振。英国占领后把它划分为13个小酋长国“分而
治之”,最后于1887年正式并入纳塔尔殖民地。
    祖鲁人为反抗两个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进行了半个世纪的英勇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力量对比悬殊。布尔人是荷兰后裔,继承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果
实,英国也在17世纪中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在18世纪中叶又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
力大幅度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祖鲁人则处于原始社会向国家过
渡的初始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极为落后,武器仅是长矛和盾牌,虽购买了
一些枪支,但总体上还处于冷兵器时代。
    以落后、原始的生产方式对付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初级农业和畜牧业对付
大工业,以冷兵器对付热兵器,失败是可想而知的。除此而外,祖鲁人几代国王在对殖
民者的斗争中怀有侥幸心理,一旦战争胜利便停止战争,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在对付先
进的、占优势的敌军时,原始部落民族擅长的战争方式,如游击、袭击、伏击、夜战等
优势在祖鲁战争中也没有发挥出来。
    祖鲁人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给殖民军以沉重打击。
    英军损兵折将数千人,耗资500万英镑,而且导致国内政局动荡,保守党的迪斯累
里政府成为众矢之的,被迫让位于自由党。以格提斯顿为首的自由党公开承认对祖鲁人
的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战争之一”。祖鲁战争成为当时欧洲各国报纸的重
大新闻,祖鲁人的斗争精神赢得了各国有识之士的称赞。英国保守党首相迪斯累里痛苦
地承认,祖鲁人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民族啊,它打死了我们几个将军,使我们的一些主
教改变了自己的信念,并‘结束’了法兰西王朝的历史”。恩格斯热情赞扬祖鲁人作出
了任何欧洲军队都不能做的事情。他们没有枪炮,仅仅使用长矛和投枪,在被公认为世
界第一的,建立在密集队形基础之上的英国步兵后装枪的弹雨之下,“不止一次打散英
军队伍,甚至使英军溃退……”
    祖鲁人在伊桑德尔瓦纳山战役中所取得的胜利,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历史
上的一次重大军事胜利,直到15年后埃塞俄比亚人在阿杜瓦战役把意大利军队打得落花
流水、溃不成军时,才取得了比这规模更大的胜利。祖鲁人民反抗殖民者的英勇斗争,
在非洲近代历史上、在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3 美墨战争
“天定命运”论下的美国领土大扩张
    独立战争后,美国统治集团一直把向西部扩张作为国策,尤其是南方的奴隶主集团,
更充当了领土扩张的急先锋。这是因为: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不断扩
充新土地来迁移种植园,以避免地力的下降。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加快向西扩张步
伐,并制造了“天定命运”的扩张理论,宣称“我们天定命运的权利,就是扩展到整个
大陆”。
    美国以移民为先锋向西部移民数量激增,1835年达到3万人,并远及加利福尼亚和
新墨西哥等墨西哥领土。移民与墨西哥政府不断发生纠纷。1835年,美国政府唆使得克
萨斯的奴隶主发动武装叛乱,墨西哥出兵镇压,在阿拉莫歼灭美军187人。美国出兵击
败墨军,宣布得克萨斯“独立”,成立“熊星国”。1844年大选,波尔克当选美国总统,
做好了向墨西哥开战的准备。1845年7月宣布吞并得克萨斯。同时,美国还加紧向其他
墨西哥领土侵犯,为吞并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的大片土地,1846年5月13日,美国向
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了。
    美国在力量上对墨西哥占有绝对优势。美国经济发达,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拥有先进的前装式来复枪和大炮,海军控制着制海权。而墨西哥是落后的农业国,人口
700万,大部分是印第安人,全国只有3.2万军队,几乎没有海军,装备差,缺乏训练
和纪律。
    战争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846—1847年2月,战场主要在3个方向展开。泰勒指挥美
军主力在墨西哥北部同墨军主力交战。5月8日的帕洛阿尔托战役,美军2300人同墨军
6000人交战,美军以优势炮火击溃了对方的骑兵。5月9日,美军1700人在雷萨卡·德·
拉帕尔马击溃了5700名墨军。9月24日,美军增至1.5万,攻占蒙特里。1847年2月,双
方在布埃纳维斯塔激战。墨军统帅圣安纳以2万之众企图围歼5000美军。墨军几次击退
美军进攻,俘400多人。但美军凭借炮兵的优势,击退了墨军。此役,美军伤亡746人,
墨军损失1500至2000人。在加利福尼亚,6—7月间,美国移民击溃墨军,建立了“加利
福尼亚共和国”,树起“熊星国旗”。美国海军远征加利福尼亚,支援移民。9月,墨
西哥人起义,驱逐了美国移民。美国又增派陆军,与太平洋分舰队配合,击败了加利福
尼亚和新墨西哥的墨军,将这两个地区并入美国。1846年12月,多尼芬率领900名美军
长途奔袭1000多英里,攻占了墨西哥北部重镇奇瓦瓦,并在蒙特里与泰勒军会师。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时,美已攻占了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
    美军人数虽少,但倚仗优越的战术素养和精良的装备,击溃了以印第安人为主体的
数量占优势的墨西哥军队。墨西哥人民在美占区展开游击战,迫使美军停止了进军。
    1847年2月至1848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美军增至6万人,其中二分之一派往墨西
哥。美军为彻底击败墨军抵抗,改变主攻方向,开始寻找一条最短路线攻占首都墨西哥
城。美军司令温菲尔得·斯科特策划并实施了对维拉克鲁斯的两牺登陆。
    维拉克鲁斯是墨西哥东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斯科特集中军队1.3
万人,配备50门大炮,在海军墨西哥湾分舰队的支援下,进攻该港。维拉克鲁斯有墨军
4000人防守,工事坚固。为完成两栖攻击,斯科特专门定购了特制的登陆艇,并对部队
进行了强化训练,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3月9日开始,美军在维拉克鲁斯东南3英里
处的海滩开始登陆。墨军未予抵抗,美军8000人无一伤亡,顺利登陆。接着,美军开始
围攻维拉克鲁斯。从3月22日开始,美72艘军舰和陆军的大炮对维拉克鲁斯进行了连续
几天的野蛮炮击。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许任何活人离开这座城市。在美
军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严重破坏,一时“城内街道上血流成渠,到处落下被敌人炮
弹炸飞的人的断肢残体”。平民伤亡100多人,损失500万比索。墨西哥守军进行了顽强
抵抗,码头工人和渔民也积极参战,使美军付出了82人的伤亡。3月29日,墨军在指挥
官命令下停止抵抗,美军才攻占该城。这次两栖登陆,从军事上看,是十分成功的,美
陆海军密切协同作战,完成了预定的作战目标,被称为“19世纪最成功的两栖登陆作
战”。
    美军随后向首都墨西哥城推进。圣安纳仓促集中1.3万人在塞罗戈多与美军会战。
4月18日,美军出奇兵穿过山谷密林,突袭墨军左翼,击溃了墨军,俘虏3000多人,美
军伤亡400人。5月15日,美军推进到离墨西哥城80英里的普埃布拉,因城里上层人士投
降,美军兵不血刃攻占了这座墨西哥第三大城。8月6日,美军1万人兵临墨西哥城下。
    墨西哥军民为保卫首都展开了英勇战斗。墨军已集中了2万人,100门大炮。这时的
墨军以白人为主,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双方首先在郊区外围展开激战。在康特列拉斯
和丘鲁布什科两战中,美军以猛烈炮火又一次击溃了优势敌军。墨军伤亡被俘达7000余
人,但美军也伤亡近千。9月7日,墨政府同美国举行了短时间谈判,拒绝了美国的无理
要求。美军便向墨西哥城发起总攻。墨军奋勇抗击,打退美军多次进攻,美军死伤惨重。
在俯瞰墨西哥城的查普尔特佩克山,战斗尤为激烈。墨西哥军事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英勇
战斗。美军如潮水般向山顶冲锋,学生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还击,美军死伤遍地。墨
军子弹打光后,与敌展开了白刃格斗。最后,有6名少年学员战斗到最后一人,光荣牺
牲,被誉为“少年英雄”。9月13日黄昏,圣安纳率政府成员撤退,城内一片混乱,总
统府也被乱民抢劫一空。9月14日拂晓,美军入城。开始,美军耀武扬威,身穿崭新制
服举行入城式,许多市民围观,突然枪声大作,墨军狙击手从四面八方向美军射击,美
军纷纷倒下。激烈的巷战进行了整整一天,美军伤亡860多人。后由于墨西哥市参议会
怕美军报复,下令停火,美军才最终攻占墨西哥首都。
    但是,墨军仍在全国各地与美军激战。墨西哥人民还在美占区展开游击战,用大刀、
长矛、猎枪同美军战斗。仅1847年2月一次伏击便打死美军300多人。10月,游击队又奇
袭普韦布拉,击毙美州长,歼守军大部。美军进行了残酷镇压,但仍无法扑灭人民反抗
的烈火。1847年末,美军有2万人在同游击队作战。
    墨西哥政府如能充分发动人民,本来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但是上层统治集团因首都的陷落惊慌失措,于1847年10月解除了圣安纳的职务,成
立了新政府,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
    1848年2月,双方签署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割让了占本国一半
以上的领土190万平方公里,即今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科罗拉多、得克萨斯、
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等州。美国支付了1825万美元。
    美墨战争是美国发动的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连美将格兰特也承认“这场战争乃
是强大民族对弱小民族所曾进行的最不正义的战争之一”。战争以美国获胜、墨西哥割
地求和而告终。但美国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死亡12876人(内伤病而死者11155人),伤
4102人,耗资9750万美元。
    墨西哥败因,在于领导者贵族和教权集团争权夺利,妥协投降。墨军训练差,装备
落后,贵族军官指挥低劣。美军胜在军队素质好,战术水平、火力和机动能力占有绝对
优势。
    尤其是一批西点军校毕业生如罗伯特·李、扎卡里·泰勒、尤利塞斯·格兰特等人
表现了很高的指挥才干,特别是斯科特利用所学知识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成功指挥
了维拉克鲁斯登陆及对墨西哥城的围攻。当时的英国名将威灵顿曾称赞他为“活着的最
伟大的军人”。称维拉克鲁斯—墨西哥城战役在“军事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美墨战争在美军事史上有许多第一:美军第一次在异国作战、第一次进行两栖登陆、
第一次进行巷战、第一次使用蒸汽战舰、第一次在敌国建立军政府、第一次由职业军队
单独进行的战争。战争中扩大的领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为美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但领土扩张也促进美国南方奴隶制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为日后的内战埋下了祸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4 意大利独立战争
“现代游击战之父”加里波第的卓越贡献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欧洲资本主义的摇篮。但是,
自从中世纪以来,它曾长期陷入四分五裂、内乱不息的局面。从16世纪起,西班牙、奥
地利和法国先后入侵意大利。意大利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经历了几个世纪
的英勇斗争。到19世纪中叶,席卷意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
    第一次独立战争(1848—1849年)。这次战争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
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势不断高涨,各邦国在人民运动推动下被迫对奥地利宣
战。但是各邦国君主作战不坚决,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导致对奥战争失败。1848
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首先爆发人民起义,揭开意大利独立战争序幕。3月,米兰人民发
动起义,解放米兰;威尼斯人民起义,宣布建立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在各地人民起义
浪潮冲击下,各邦君主被迫对奥作战。但是,战至4月底,罗马教皇呼吁停止反奥战争,
并从前线撤回军队。
    5月,西西里起义被镇压,各邦君主的叛变使奥地利获得了喘息之机。6月,奥军得
到增援后转入反攻。7月,奥军重占米兰并围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国同奥地利
签订停战协定,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
    反奥战争失败,独立战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领导权的新阶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对奥战争的失败激起意大利人民的愤怒,资产阶级民主派
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将独立战争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坚守城池,托斯坎纳人民发
动起义,成立共和国。1849年初,罗马共和国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国国王决定重
新对奥作战,但奥军7万人重创撒丁军队,撒丁王国的对奥战争彻底失败。奥军乘胜长
驱直入。
    罗马教皇向欧洲天主教国家求援,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聚会加埃塔,制定联
合干涉罗马共和国计划。4月,法军1万人向罗马进逼,奥军侵占博洛尼亚,西军逼近罗
马以南,对罗马形成围歼态势。加里波第率共和国军多次挫败敌军进攻,迟滞敌军推进。
罗马共和国暂时转危为安。6月,法军得到增援后,双方在罗马城外激战。6月23日,法
军发起总攻,共和国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7月1日,议会决定停止战斗,撤出罗马;
3日,法军开进罗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奥军攻陷。至此,第一次独立战争
结束。
    第二次独立战争(1859—1860年)。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失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受到
沉重打击。50年代,民主派不断分化、瓦解,资产阶级自由派应运而生。1859年4月初,
撒丁军队开始动员,月底,奥军开始出击,战争爆发。5月底,双方进行首次交战,联
军获胜,加里波第率志愿军深入敌后,连战皆捷,解放大片地区,广大群众揭竿而起,
纷纷加入志愿军,加里波第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地牵制奥军作战行动。6月战事,联军
损失惨重,其中奥军被逐出伦巴底。对奥战争的胜利,推动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人民起义席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岛全部,为进军意大利本
土做了准备。8月初,加里波第开始进军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晓,在卡拉布里亚登陆;
20日发起勒佐之战;勒佐之战后,加里波第挥师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进入那不
勒斯城,王国守军不战而降;10月,加里波第与西西里岛守军展开激战,由于敌军兵力
占绝对优势,加里波第付出重大伤亡后重创守军,守军退却,死守阵地;11月初,南部
地区宣布并入撒丁省。战至1861年3月,意大利基本实现统一。
    第三次独立战争(1866—1870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企图通过王朝战争,夺取
威尼斯。1866年4月,时值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而发生尖锐矛盾。
1866年4月,普意结成反奥军事同盟,6月,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乘机对奥宣战,第三
次独立战争爆发。6月24日,奥意两军在库斯托扎进行大规模会战,意军遭重创,被迫
撤至明乔河。
    同时,奥军主力撤回本土,意军免遭打击。加里波第协助政府军作战,深入敌后,
连战皆捷。但意大利政府迫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压力,强令加里波第撤出奥军战略据
点南提罗尔,致使该地重归奥军之手。同时,奥意海军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海域进行一场
殊死海战,意军损失惨重,3艘装甲舰沉没,其余舰只撤出战斗。奥军损失甚微。奥意
战争结束后,加里波第为解放罗马奔走呼号。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军打败一支教皇
部队,攻占蒙特罗顿多要塞。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加里波第进攻罗马,派远征军经海
路在奇维塔维基亚登陆,于10月26日进驻罗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进至门塔纳,
遭法军和教皇军队阻击。由于法军装备新式步枪,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创,进军
罗马行动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法军。9月2日,法军在色
当之战中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王国政府不再担心法国的干涉,遂派6
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夺占罗马。9月20日,政府军和加里波第部同时
开进罗马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终
于完成。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至罗马。
    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经历了长期、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过程,唤起了意大利民族
的觉醒。1848—1870年的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使意大利摆脱长期受外族压迫和分
裂割据的局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大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在意大利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民主
派主张“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的道路。由于民主派势单力薄,
加之内部不团结,“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较成熟,
因而成为独立战争的领导力量。
    意大利独立战争造就了杰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在战前通过一
系列军事实践活动,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三次独立战争中,他指挥若定,多次打败兵
力上占优势的敌军,取得辉煌战绩。他善于发扬革命军队的政治优势,深入敌后开展游
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称他为“现代游击战之父”
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军事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
的精神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5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裴多菲《民族之歌》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是匈牙利人民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开展的反对奥地利封建专制
统治和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19世纪中叶,匈牙利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封建王朝统治之下。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
利所实行的殖民政策完全践踏了匈牙利的主权,使匈牙利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
完全依从奥地利,变成了奥地利的附庸国。匈牙利人民不仅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民
族奴役,而且受着本国大地主贵族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
奥地利资本主义势力向匈牙利渗透,匈牙利的资本主义也逐渐发展起来。匈牙利人民强
烈要求摆脱奥地利帝国的统治,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一个由匈牙利人管理的,符合
匈牙利资产阶级利益的统一国家,来保证匈牙利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1848年,随着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在意
大利一月革命、巴黎二月革命、维也纳三月革命的影响下,3月15日在匈牙利首都佩斯
的匈牙利民族博物馆前,匈牙利民族民主革命的强手、伟大的诗人裴多菲冒着大雨向集
中在广场上的1万多名起义者高声朗读了他写的《民族之歌》。群众跟着他高呼:“我
们宣誓,我们宣誓,我们永不做奴隶”,从而揭开了1848年匈牙利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随即通过了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政治纲领《十二条》,并举行了武装起义,控制了整个
首都。随之起义迅速从佩斯向匈牙利广大城乡蔓延,波澜壮阔的匈牙利独立战争正式展
开。3月17日,奥皇斐迪南一世被迫同意成立以资产阶级化贵族为领导的匈牙利责任内
阁。次日,匈牙利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匈牙利在军事、财政上的独立自主和废除农奴制
等措施。
    自意大利一月革命、巴黎二月革命、维也纳三月起义发生后,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
力的较量十分激烈。由于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对比悬殊,没有革命的理论和正确的政
治路线作指导,起义先后都被反革命势力残酷地镇压下去了。到1848年夏天,捷克和意
大利革命相继失败。奥皇便集中反动军队全力镇压匈牙利革命。9月11日,3.5万名奥
军向匈牙利大举进攻。以科苏特为首的匈牙利国防委员会组织国民自卫军奋勇抵抗。29
日,匈牙利自卫军同奥军决战,一举击溃了奥军,在追击中俘虏和击毙奥军约1万多人。
10月7日,自卫军又包围了赶来救援的奥军并迫使他们投降,再次取得胜利。继而,追
击的匈牙利军队直逼奥地利边境。自卫军所取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奥地利及欧洲的
反革命势力,大大地鼓舞了匈牙利人民的斗争热情。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人民为反对奥军武装入侵匈牙利,支援匈牙利革命,于10月6日
发动了新的起义。奥军立即包围维也纳,于10月底镇压了起义。12月中旬,奥军在镇压
了维也纳十月起义后,又出动11万人从四面八方同时向匈牙利发起疯狂进攻。虽然奥军
力量占优势,但由于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在奥地利人民的强烈反对下,它却无法筹集
足够的军饷,也召募不到新兵。虽然匈牙利的部队只有9万人,但由于匈牙利所进行的
战争是正义的,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情支持和进步力量的同情。
    匈牙利军队面对奥军的进攻,准备在普勒斯堡和佩斯之间的江河、沼泽地区,利用
天然屏障坚守两三个月,迟滞和消耗奥军。但由于天气严寒,江河和沼泽已冻结,匈牙
利军队失掉了有利的防御条件。不到20天,匈牙利军队就退到佩斯,多瑙河以西地区相
继失陷。为便于继续抗战,匈牙利国防委员会和议会迁至德布勒森,1849年1月15日,
匈牙利首都佩斯陷落了。在2月下旬的卡波恩战役中,匈牙利军队遭到惨重失败。奥皇
弗兰茨·约瑟夫批准了一项新宪法,要取消匈牙利的自治权,将匈牙利重新变成哈布斯
堡王朝的一个行省,妄图将匈牙利三月革命的成果一笔勾销。可到4月初,匈牙利军队
已开始大规模反攻,连战告捷。4月14日,匈牙利议会通过了匈牙利独立宣言,废黜哈
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宣布匈牙利独立,科苏特被当选为国家元首。匈牙利独立宣言具有
巨大的革命意义,它进一步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震撼了奥地利帝国的统治。19日匈
牙利军队在纳迪沙罗战役中粉碎了奥军。奥军主力被粉碎后,匈牙利军队本应乘胜追击,
一直攻进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彻底消灭奥皇军队,恢复维也纳的革命秩序。但是匈牙利
军队没有进攻维也纳,而是于5月下旬攻克了佩斯。匈牙利的首都光复了,但是,也给
了奥军重整军队、组织新进攻的时机。
    匈牙利革命的巨大胜利,使国际反动派大为震惊。无力镇压匈牙利革命的奥皇急忙
请求沙皇派兵援助,沙皇俄国也竭力主张镇压匈牙利革命。5月29日,14万沙皇俄国军
队兵分两路进攻匈牙利。沙皇俄国出兵干涉,使匈牙利革命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6月,
10多万奥地利军队又从西面进攻,这样为数仅17万的匈牙利军队不得不与24万奥俄军队
两面作战。匈牙利军队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同奥俄军队进行
了激烈的战斗,多次击溃了奥俄军队的进攻。但是,匈牙利军队于7月上旬在科马罗姆
同奥俄军队展开的会战中,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这时,在特兰西瓦尼亚战场上,贝姆将
军指挥的匈军仍然在同奥俄联军进行殊死的战斗。这支部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重创了奥俄联军,粉碎了他们的进攻,取得了辉煌战果。
但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在7月31日的吉格尔什瓦尔战役中被击败,裴多菲也在此役中英
勇牺牲。
    7月中旬,俄国侵略军占领了匈牙利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后,继续向首都佩斯推进,
打算在那里同奥地利军队会合,两面夹攻集中在西部边境的匈牙利军队。但是,奥军没
有理会俄军的行动计划而单独向南推进,致使俄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在这种有利形
势下,科苏特命令匈牙利军队总指挥戈尔盖在科马罗姆要塞留下一支强有力的卫戍部队,
将其余主力部队向西部开进,以便同西部的匈牙利军队会合,共同打击俄军。但戈尔盖
拒绝执行命令,并暗中同俄军头目进行投降谈判。迫于革命军官和广大士兵的强大压力,
戈尔盖不得不率领匈牙利军队向西南推进。但当匈牙利军队在瓦茨迂回到俄军先头部队
前面时,他不仅不指挥匈牙利军队打击俄军的先头部队,反而命令匈牙利军队向南转移。
表面上好像与西部的匈牙利军队会合,实际上把匈牙利军队引进了俄军的包围圈里。8
月13日,戈尔盖在维拉哥什向俄军缴械投降,无耻地出卖了匈牙利的革命事业。守卫在
科马罗姆要塞的匈牙利军队也于9月底被迫向俄军投降,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最终失败。
    在投降前的8月10日,科苏特在戈尔盖等投降派的威胁下,交出了政权,与贝姆等
其他匈牙利革命领袖离开匈牙利,流亡土耳其。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失败后,沙皇俄国指使奥地利统治集团和戈尔盖叛徒集团,在
匈牙利土地上恢复了旧的封建秩序,对匈牙利革命者和匈牙利人民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
算,开始了残酷的大屠杀。整个匈牙利处在白色恐怖之中。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的失败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利的国际形势和沙皇俄
国的武装干涉是失败的直接原因,但没有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同时
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以及没有正确解决好匈牙利内部的民族问题也是失败的重
要原因。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沉重打击了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封建制度,推动了匈牙利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波澜壮阔的1848年欧
洲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是具有全欧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场革命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6 克里米亚战争
沙俄对奥斯曼帝国“遗产”的争夺
    一度称霸欧洲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到19世纪上半期迅速衰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
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地区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或名存实亡,已成为昔日帝国的“遗
产”,这为早已觊觎的欧洲列强大开了争夺的方便之门。
    在这些“遗产”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对各列强
最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联结欧、亚、非三大洲的
“金桥”,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称之为“我们房屋的钥匙”。马
克思在一篇论《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
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
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
的出路。”
    沙皇政府为获取出海口,同时挽救走向死亡的农奴制度,扩展在欧洲的霸权,转移
人民的斗争视线,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开战,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为保持和
扩大在土耳其的势力,参加了土耳其方面对俄作战,所以,这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俄国与
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1853年2月,俄沙皇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科施抖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尔,
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罗马
尼亚人以及希腊人等)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自恃有同盟国撑腰。
    于1853年5月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并允许英法联合分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
俄国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
公国。
    1853年10月9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要求俄国
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10月16日对俄国宣战。揭开战争序幕的是锡诺普海战。
    俄国舰队比土耳其舰队强大得多,不仅可以利用它来对付土耳其的海上力量,而且
还可以利用它来协助陆军的行动。
    11月,在高加索战区,双方陆上作战均无成效。但从战争一开始,俄国黑海舰队就
卓有成效地活动在敌海上交通线上,将土耳其舰队封锁于各港口之内。1853年11月30日,
在锡诺普港湾全歼土分舰队和俘虏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锡诺普海战的胜利,是俄国
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俄国的胜利就意味英国和法国在地中海地区利益的损失,
因此两国很快参战。1854年1月4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负责护卫土耳其交通线。
俄国政府遂于1854年2月21日宣布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
    俄国被迫以70万兵力与拥有约100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
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1854年9月14—18日,盟国舰队以强
大的兵力(89艘作战舰只,300艘运输船)支援和掩护一支远征部队在克里米亚半岛耶
夫帕托里亚以南实施登陆。9月20日与防守在阿利马河地区的缅施科夫军遭遇,俄军惨
遭失败,被迫向塞瓦斯托波尔退却。联军统帅部采取了迂回机动的方法,从南面抵近塞
瓦斯托波尔城。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天的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年)。联军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
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联军围城火炮和舰
只受到较大损失,缅施科夫也曾组织兵力进行反击,使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条件
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月中断。1855年1月26日,撒丁王国参战,向克里米亚派去了
一支1.5万人的军队。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持续未断,但克里米亚战区仍然是主要
战区。在波罗的海交战的双方舰队均未取得实际成效。
    在高加索战区,联军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最后于9月8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总强
攻,结果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配系中的关键阵地马拉霍夫岗。俄军统帅部决定放弃
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弃置的舰船全部沉没。
    1855年底,双方在维也纳恢复谈判,俄国政府被迫作出让步。1856年3月30日在巴
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
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土耳其,并归还
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
国实行集体保护。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
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大约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
亿卢布。
    这次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确实留下了丰富的“遗
产”——经验教训。“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语)。沙
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
来,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
    克里米亚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
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根据这次战争的经验,各国都很快摒弃
了滑膛武器而采用了线膛武器,摒弃了木制帆力舰队而建立了装甲蒸汽舰队。陆军战术
和海军战术、筑城学和部队的工程保障等方面也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克里米亚战争表
明,纵队突击战术已落后。随着枪炮射程和火力密度的增大,出现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
——散兵线,这就迫使军队必须在距敌较远的地方展开,这同时就使得进攻前实施火力
准备的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在进一步显示炮火重要性的同时,枪炮火力之间不相协调
的现象已经显露出来。阵地战的产生以及阵地战的各种打法的出现,与克里米亚战争也
是分不开的。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为60—70年代俄国进行的军事改革所借鉴,在其19
世纪下半叶武装力量的发展和战斗中又得到了广泛运用。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1820—
1910年)在战争中赴前线护理伤员,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由此导致战场医疗的改善和
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7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
    1857年5月,在印度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由下层
人民和部分爱国封建主进行的抗英独立战争。起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席卷了整个印度
的六分之一领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了起义,这场独立战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
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
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
时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
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土著雇佣兵是当时印度
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义前已达25万人,他们
大部分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数是为生活所迫才受雇于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为
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激起了广大
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
    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初,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油做润
滑油涂在子弹上,这带有明显的种族、宗教歧视,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
教士兵的感情,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团一名士兵怀着对殖民者
的满腔怒火,开枪打死3名英国军官,被处绞刑。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义的爆发。5月
10日,驻德里附近米鲁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他们放
弃宗教偏见,用曾经拒绝使用的涂油子弹打击英殖民者。起义士兵焚烧军营、袭击教堂、
封锁铁路、释放囚犯。当晚,米鲁特起义军乘胜向德里进发。德里城内军民纷纷响应,
严惩英国军官,烧毁殖民者住宅,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起义者很快就占领了古都德里,
成立了起义政权,对英国统治者心怀不满的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起义队伍,初步形成了一
个包括各阶级、各种族力量的反英战线。英殖民者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德里,4万起义
军英勇战斗,不断出击,连挫英军,使其无法前进一步。德里起义的重大胜利沉重地打
击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反英斗争,起义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
部。北方奥德省的勒克瑙、坎普尔起义在全境取得胜利,对从东南方向进攻德里的英军
造成很大威胁;中印度的詹西起义军由女王率领,攻占了市区,恢复了女王王位;印度
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买起义也取得了胜利。
    在起义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为中心的起
义据点。德里成为英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德里起义军在挫败英军进攻后,没有乘胜出击,
在战略上采取守势。随着斗争的日趋严峻,混进起义队伍的封建王公贵族阴谋叛变,地
主富商哄抬物价,他们还私通英军,内外勾结,严重地削弱了起义队伍的力量。9月14
日,英军向德里发起总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攻进城里。起义军同敌人展开巷战,顽
强战斗6天6夜,打死敌军5000余人,最后被迫退出了德里。9月19日,德里陷落后,奥
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已达20万人,
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马刀。3月初,英军集中9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和180多门大炮进攻勒
克瑙。起义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坚持了两个多星期后,于3月21日撤离勒克瑙。此
后,詹西又成为起义的中心。3月25日,英军进抵詹西城西南。25日,双方展开激烈的
炮战,詹西女王亲临前线指挥,带领士兵冲锋陷阵。4月4日,由于内奸出卖,敌人从南
门攻进城里,女王带领1000名战士冲向敌人,与敌展开白刃战。后北门也陷落,女王见
大势已去,被迫于当晚突围。5日,詹西城失陷。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义中心相继陷落后,各地分散的起义军约15—20万人转入
游击战。中印度起义军自詹西陷落后,即向卡尔皮集中,并决定据守这一战略要地。但
当即受到北印度和南印度敌军的夹击,不得不于5月22日撤离,向西边的瓜廖尔进军。6
月1日,起义军解放瓜廖尔,建立了临时政权。英国对此十分恐慌,从各方向调兵遣将
进攻瓜廖尔。17日,战斗在城东南郊激烈展开,詹西女王始终和起义士兵一起奋战。起
义军作战非常勇敢,由于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起义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詹西女王
仍不断地向前线聚集部队,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坚守最后的防线,最后壮烈牺牲,表
现了她非凡的勇气和英雄气概。20日,起义军退出瓜廖尔,转战各地,与英军周旋,使
英军疲于奔命,一筹莫展。但由于起义军内部发生矛盾,无法协同作战,英军实行收买
政策,许多封建主叛变投敌,起义军首领有的退走尼泊尔,有的被害遇难。到1859年底,
各地零星的游击战最后都停止了。
    关于这场大起义的性质,西方国家认为是印度兵变或是封建王公叛乱,企图否定这
个重大事件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性质。马克思最先对这一事件作出了民族起义的判断,列
宁也称这次起义为印度土人反抗英国的起义,印度革命者把这次起义称为第一次印度独
立战争。断定这次起义为民族大起义是有充足理由的。民族起义是指各阶级共同进行的
以推翻外国统治为目标的起义。在近代通常发生在殖民地,在半殖民地一般没有民族起
义,只有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殖民地之所以会发生民族起义,是因为外国殖民者
对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压榨人民,也损害了某些封建主的利益,在一定条
件下,会促使他们和下层人民一起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发起反殖民起义。印度大起义就
是这种情况。
    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虽然失败了,没有达到推翻
英国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它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使英国消耗战费4000多万英镑,
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打破了英国殖民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
继这次起义后不久,爆发的1860年孟加拉农民起义就是与这次民族大起义有密切联系的。
这次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起义以前的100年是英国征服印度和建立
殖民统治的时期,起义以后,迫使英国为了加强殖民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撤销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印度;下诏书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调整了与封
建主阶级的关系;彻底改组军队,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加强铁路、通信建设等。这些措
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
发展和壮大,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瓦解创造了物质基础。这次民族大起义又是
印度民族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爱国的封建主为领导的旧式起义和斗争,在
此之后则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新式起义和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打乱了英国的侵略部
署,间接地支援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反英斗争,在亚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民族大起义被英国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起义的失败,除了统治印度的英
国资产阶级实力强大,英军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起义军装备和纪律都不如英军外,其
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主在英国威胁利诱下,纷纷投降叛变,使起
义遭受极大的损失。起义爆发后,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权被剥夺,与殖民者发生矛盾而参
加了起义,但在英国殖民者的收买政策下,除少数土邦王公外,多数都叛变投敌了。第
二,起义军组织分散,行动上各自为政,缺乏得力的领导人和统一的领导,不能协调一
致地打击敌人。德里起义军声势很大,也建立了政权机构,但并未成为领导全国的中心,
使德里保卫战成了孤军作战。以后在各地开展的游击战也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英军各个
击破。第三,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使敌人掌握了主动。北印度各地的印
籍士兵发动起义后,几乎同时向德里集结;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转移,而且均取守
势。当时德里并不是英军要地,如北印度起义军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
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西印度的孟买、南印度的马德拉斯等战略要地发起进攻,就可大量
牵制敌人,使战局完全改观,由于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战略,使英军能调集兵力,进
攻起义的中心地区,接连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义失败终成定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8 法越战争
法国东方扩张的第一步
    法越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连续发动的3次
侵略战争,最终征服了越南,获取了对越南的“保护权”。这是法殖民者为在印度支那
建立强大据点,阻止英国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去路,企图独占远东(主要是中国)的利
益,而对印度支那发动的首次战争,从而揭开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斗争的历史。
    19世纪50年代是法兰西帝国的极盛时期,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第二帝国为了开辟新
的市场,对外疯狂地实行掠夺扩张政策,一面出兵突尼斯,一面又把黑手伸向了印度支
那。
    印度支那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亚洲南部具有重要
的战略地位,法国控制了越南,就可以印度支那为跳板,入侵中国南部,于是法国利用
越南阮朝封建统治集团在战胜西山之后,倒行逆施,竭力维护封建生产关系,扼杀刚刚
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有利时机,于1847年借口本国传教士
被越南人杀害,在土伦(岘港)击沉了顺化朝廷的5艘船只。1856年,法国舰队又再次
炮轰土伦港,伺机挑起侵越战争。
    第一次法越战争(1858—1862年)。1858年6月27日,法国海军上将戈·德热努伊
率领法国远征军和西班牙联军3000多人和14艘战船,炮轰并占领了越南不设防的土伦港,
拉开了法越战争的序幕。法国远征军占领土伦后,没有马上北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而
是于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占了越南南部重镇西贡。法军认为,越南南部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海上交通发达,占领这一地区,就可控制越南南方经济命脉,为尔后控制整
个越南奠定基础。法军占领西贡后,除留下1000人驻守外,大部兵力返回土伦。1860年
3月,法军奉命退出土伦。同年夏,法国因参加侵华战争,其远征军主力被调往中国战
场,在越南南部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备部队,据守西贡和堤岸两地间的筑垒地域。
而这时拥有2.5万人的越军却没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法军发起攻势。
    侵华战争结束后,法国和西班牙新的远征军已有8000多人、70多艘战船、80多艘运
输船、500门火炮。于1861年1月开进西贡,在其守军配合下重新发动进攻,至1862年夏,
先后占领了嘉定、定祥、边和、永隆等四省及越南南方一些城市。
    越南正规军无力抗击殖民军入侵,但在被占领的地区广泛开展了游击战,袭击远征
军的行军纵队和据点,击沉在湄公河上活动的法国战舰,使侵略军不断遭到打击。加之
侵略军在侵占越南南方的过程中,因气候不适和患病而大量减员,为增强作战力量,殖
民者遂采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策略,每占一地就强迫当地纳丁组成伪军,参加作战
或防守占领区。在法军不断扩大侵略的时候,越南北方发生了农民武装起义,越南统治
者害怕这场起义发展成为社会革命,力图尽快与法国缔结和约。而此时法国正准备进行
墨西哥远征,也无心在印度支那继续扩大侵略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法越开始和谈。
    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贡签署了《同法国和西班牙的友好条约》,法国获得
嘉定、定祥、边和三省和昆仑岛。越南承诺,未经法国同意不得将其领土割让给其他国
家;开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个港口供法国通商;允许基督教教士在越南境内自由传教。
此外,越南还要向法国和西班牙赔款2000万法郎。
    第二次法越战争(1873—1874年)。第一次侵越战争后,法殖民者进一步推行侵略
扩张政策,在巩固了对越南南部东三省控制的基础上,又先后侵占了西三省,越南投降
派代表潘清简不战而降,把整个交趾支那割让给法国后,自认罪责难逃服毒自杀。为了
打开中国西南大门,法殖民者于1873年开始向越南北方扩张。这次,法国远征军吸取了
在越南南部作战的经验教训,企图先以政治手腕而不是用军事手段达到入侵越南北部的
目的。遂让法国商人让·杜布依充当开路先锋,进入红河活动,制造侵占越南北方的借
口。而后以调解越南北方官员与被抓获的法国商人之间争执为由,派法军弗朗西斯·加
尼尔将军率兵攻打河内。加尼尔到河内后,即按计划联络人员,招募伪军,仅三天就组
织起一支1.4万人的伪军,迅速攻占了河内城堡,随后又在红河三角洲一带攻城掠地,
控制了越南北方的大部分重要城镇。被占领地区的越南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活动,
缴获法军船只,烧毁亲法基督教城镇。法军加尼尔将军也在1873年底的一次战斗中毙命,
法军不得不又派弗拉斯特到北方继续执行侵略扩张任务。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活动的中
国农民起义军黑旗军,与越南人民休戚与共,对法国侵略者十分痛恨,受越南政府邀请,
由刘永福率领千余人,配合越南军民抗战。1873年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近郊击毙法
国侵略军头目安邺,大获全胜。腐败的越南统治者害怕抵抗的胜利招致法军更大的报复,
急于求和。1874年3月15日,签订了第二次《西贡条约》,规定:法军将于阮朝的统治
区内维持治安;越南承认法国对交趾支那享有无可争辩的控制权;允许法国人利用红河
作为与中国西南经商的通道。
    第三次法越战争(1883—1884年)。法国在越南的步步得逞,使其侵略扩张野心不
断膨胀。1882年春,法军一支600人的部队不宣而战,在3艘战舰的支援下攻占了河内。
至1883年5月底,法军先后占领了红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战略据点和鸿基煤矿地区。同
年5月19日,中国黑旗军再次接受越南政府邀请,在越南军民配合下,于河内城西的纸
桥伏击法军的一个分队,歼敌100余人,毙李威利等军官30多人,迫使法军残部龟缩河
内。法军即以此为借口,再次宣战,挑起了第三次法越战争。8月,法国远征军4000多
人进入越南北方海岸。分兵两路:一路沿红河进攻黑旗军,一路由海上进攻越南首都顺
化。进攻黑旗军的法军屡遭黑旗军和越南军民痛击,损失惨重。从海上进攻越南首都顺
化的一支分舰队,于20日占领了保护首都的屏障顺安要塞。这时越南统治集团内部战和
两派意见分歧。越王阮福时病死后,各派争夺皇位,局势更加恶化,最后投降派获胜,
于8月25日与法军签订了《顺化条约》,法国取得了对整个越南的保护权。但越南反对
殖民者的武装斗争并未停止,许多地区又爆发了新的游击战争。为了镇压越南人民的武
装斗争,法国远征军被迫增至1.7万人,直到1884年夏,才把几个主要地区的抵抗运动
暂时镇压了下去。6月6日,法越在顺化签订了保护条约。从此越南南圻各省沦为法国殖
民地,中圻各省成为空有皇权的保护国,北圻虽在主权形式上仍归越皇,但由法国官员
管辖。保护条约使法国完成了把越南变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
    法国殖民者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进行了三次掠夺性的侵略战争,最终使整个越
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越战争是法国实行殖民政策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列
强争霸和抢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是有准备、有计划、分阶段逐步进行的。早在17世纪初,法国传
教士就来到越南,大搞间谍活动。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势力被劲敌英国排挤后,越南就成了法国
向东方扩张的主要目标。为以越南为基地,开辟一条通向中国西南和中部的侵略道路,
法王路易十六曾根据在越南等地传教的百多禄主教1787年的奏议,制定了“法兰西东方
帝国”的庞大计划,并采取了侵占越南的实际步骤。19世纪初,法国多次派使臣到越南
谈判,并以武力相威胁。1843年和1845年,法国军舰两次驶入岘港示威。
    1847年,法国两艘军舰又闯入岘港,公然击沉越南战船。1857年7月,法国政府通
过了侵占越南的决议,计划首先占领越南,尔后以此为跳板,向远东各国扩张。法国侵
占越南采取了从南到北,跳跃式蚕食,分三次完成的。在具体侵略手段上,首先,以军
事入侵与政治活动相结合,先派披着宗教外衣的传教士和商人到越南,探寻道路,扶植
亲法势力,制造事端,为其武装入侵提供借口。其次,法军每侵占一地,便与越南政府
签订条约,使其侵略合法化。并在此巩固统治,积蓄力量,尔后再向下一个目标发起进
攻。第三,法军以战养战,拼命剥削和压榨占领区的越南人民,掠夺当地资源财富,并
采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卑劣伎俩,每占一处就招募越籍伪军,开办学校,培养翻译
和代理人,协助其控制占领区和进行作战。
    法越战争中,越南屡屡失利,究其原因,除了法军船坚炮利外,关键在于越南社会
落后,政治腐败。法越战争时期正值越南阮氏封建王朝极其衰弱腐败的时候,对内血腥
镇压人民革命,扼杀资本主义萌芽,使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集团陷入严重孤立
的境地,根本不可能动员组织全民族起来抗法救国,而只能靠装备落后,训练较差的正
规军,防守几条固定防线,实施消极防御。这种缺乏人民战争基础的单纯防御,是无法
抵住殖民侵略者的进攻的。其次,越南统治集团在政治上软弱无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
在敌人进攻面前不敢抗战或避战求和,委曲求全,使投降主义占了上风。结果助长了侵
略者的气焰,使其更加肆无忌惮,步步深入,最终使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此外,
越南统治者在军事指挥上也非常愚蠢,一方面盲目乐观,错误估计形势,认为法国离越
南遥远,其侵占越南为殖民地是小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又畏敌如虎,认为敌人海军强
大,不敢与敌作战,希图以单纯防守等待转机。由于受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使越军在
第一次法越战争中,未能抓住法远征军主力调往中国战场,在越南南方仅有千余人驻守
的有利战机组织反攻,扭转被动局面,而是坐等法军结束侵华战争后,重新调集兵力在
越南发动进攻,使越方连连败退,丢城失地,被迫割地求和。然而,“没有什么比独立、
自由更可贵的了”(胡志明语)。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法国的入侵,越南
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法游击战争,坚持抗法斗
争80年,直至把法国殖民者赶出了越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59 美国内战
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的决战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
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
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
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
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
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
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
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
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
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
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
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北方有23个州,人口2200万,工业生产是南方的10倍。
南方只有7个州900万人口。
    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战争,是因为南方早就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
军火工业发达,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援助。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美国内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和东西两大战场。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战争”
阶段。双方都集中兵力于东战场为争夺对方首都而展开激战。南方军队统帅是杰出军事
家罗伯特·李,他根据双方力量悬殊的状况,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集中兵力寻歼北
军主力,迫使北方签订城下之盟。
    而北方对战争准备不足,又采取了所谓的“大蛇计划”,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长
的战线上,加上同情奴隶主的指挥官麦克莱兰采取消极战术,使北军连连受挫。
    1861年,双方在东战场举行了第一次马那萨斯会战。7月21日,北方发起向南方首
都里士满进军的攻势,3.5万北方军队排着整齐队形,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由于
北方事先大张声势,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加上这一天是星期六,于是许多华盛顿市民、
国会议员、记者等身着盛装,携妻带子,提着装有野餐的篮子,有的坐马车,有的随军
队步行,像过节一样,前来战地观光,看热闹。南方军队2.2万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
阵相迎。北方军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把南军阵地笼罩在烟
雾中。北军继而跨过布尔河向对岸发起冲击。谁想南军指挥官是名将托马斯·杰克逊,
他沉着指挥,击退了北军5次冲锋,因此获得“石墙”的美称。战斗十分激烈,由于双
方军服几乎相同,一时敌我难辨,战场一片混乱。不久,南军9000援军赶到,发起反攻。
缺乏训练的北军一触即溃,丢下大批枪支弹药逃回华盛顿。这一仗,北军损兵折将3000,
南军损失不到2000。
    进入1862年,战况更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万大军发起总攻击。北军在西线
节节胜利,几乎打通了南北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海军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奥尔良。
但在东战场,北军又连遭惨败。北军司令麦克莱兰拥有重兵10万,却几个月按兵不动,
因为他把敌人的5万人马当成了15万。后在林肯催促下,才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
占里士满。
    罗伯特·李急率南军迎击。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万军队同北军10万人展开“七
日会战”,李以机动寻找战机,调动北军,然后寻找北军薄弱环节发起进攻,把北军逐
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使北军损失1.65万人,南军也损失2万人,但在战略上却取得
了保卫首都的胜利。李乘胜北上,8月底,与北军进行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有5.
4万人,北军8万人。李高超的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小部队把北军主力吸引到
阵地上,主力机动,从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然后正面、侧面夹击,一举击溃了北军。
北军伤亡1.4万,被俘7000人。南军兵临华盛顿城下。北军9月在安提塔姆会战中才顶
住了李军攻势。在海战方面,虽然北方海军占压倒优势,但南方的装甲战舰也给北方带
来很大麻烦。
    这一阶段南方占了明显优势。北方失利原因除了南方军队素质高和李的杰出指挥外,
更主要是因为北方资产阶级害怕发生革命,不敢明确宣布废除奴隶制度,解放黑人,而
幻想通过妥协来重新实现南北统一。
    林肯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看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下决心解决黑人和
奴隶制这一核心问题。于是他接受了人民的意见,顺应历史潮流,于1862年9月22日,
毅然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美国400万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这一
伟大历史文件敲响了南方奴隶制的丧钟。同时,林肯还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如:颁
布《宅地法》,把西部土地分给人民;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改组军事指挥机构,撤
换了同情奴隶主、作战消极的麦克莱兰,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向富人征累进所得税,
镇压“铜头蛇”反革命分子,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
近百万人踊跃参军,其中有23万黑人士兵。战争从1862年9月进入了“革命战争阶段”。
    北军司令格兰特和名将谢尔曼共同制定了“总体战略”,即不但消灭敌人军队,还
要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和敌方居民的战斗意志。正如谢尔曼说的:要使敌人今后几代也
不敢发动战争,“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如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
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一句话,破坏我们认为应该破坏的一切东西……”北方
军队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从1863年起,双方进行了三次大战:
    一是昌西洛维尔战役。1863年4—5月,北军波托马克军团13万人同李指挥的南军6
万人在昌西洛维尔激战。李克服了兵力上的劣势,机动灵活地与北军周旋,以少量兵力
正面牵制北军主力,亲率主力迂回包抄北军,从侧翼和背后袭击北军,一举将北军击溃,
北军损失了1.7万人,南军损失1.2万人。但南军骁将“石墙”杰克逊被击毙。这是南
方取得的最后一次战役的胜利。
    二是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6月,李军8万攻入宾夕法尼亚州,北方再次告急。林肯
急召波托马克军团11万人迎击。
    这次李低估了对手,以为又和以前一样指挥拙劣,自己能轻易取胜,因此没采用惯
用的牵制行动。未料北军已任命悍将米德任军团司令。米德率军在交通枢纽葛底斯堡堵
住李军。7月1日,李军向北军防守的高地发起猛攻。第一天便突破北军防线,北军死伤
惨重,仅被俘就达5000多人。李得意起来,令部队停下来休息,等待后续部队上来,从
而给北军以喘息之机。7月2日下午,南军以300门大炮猛攻,北军奋勇抗击,顶住了南
军的攻击。第三天,南军孤注一掷,发起总攻。几个师长旅长亲自挥刀上阵冲锋。北军
炮兵以猛烈火力吞噬了一群群南军士兵。但南军不顾惨重伤亡终于冲上北军主阵地公墓
岭顶峰,双方展开白刃战。这时北军全线反攻,终将南军全歼。只见北军阵地上到处堆
积双方士兵的尸体,南军2个旅长和15个团长全都阵亡,死伤2.8万。北军伤亡也达2.
3万。李率军后撤。这次大战是内战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场上有棵树竟身中250弹。这一
仗扭转了东线战局,从此北方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三是维克斯堡战役。维克斯堡是控制密西西比河和西部铁路网的战略要地,南军在
此严密设防,号称“南方的直布罗陀”。北军几次进攻都失利了。从1863年2月开始,
格兰特率3个军团7万多人围攻此堡。因敌工事坚固,几次进攻受挫。格兰特便采取围困
战术,切断了敌军所有的供应线。经过几个月围困,堡内敌军弹尽粮绝,连猫、老鼠都
被吃光了。
    北军又连续47天炮轰,迫使南军7月4日举白旗投降。北军共俘敌3.7万,内有15名
将军,缴获大炮172门。至此,北方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将南方领土一切两半。
    三次大战后,南军气数已尽,北军士气越来越高,不断发起强大攻势。1863年11月,
又取得查塔努加战役胜利,击溃南军4.6万,向南方后方进攻的大门敞开了。
    1864年,北军向南方发起三路攻势。在东战场,格兰特采用消耗战略,经荒野战役、
冷港会战,使李军团主力消耗殆尽,损失3.2万,再无力进攻了。在西线,谢尔曼长途
奔袭敌后方。他指挥10万大军插入南方腹地,9月攻占南方最大工业城市亚特兰大。从
11月15日起,又挑选6.2万精兵,发起“向海洋进军”,一个多月大军长驱300多英里,
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毁种植园、城镇和村庄,摧毁工厂企业,连铁轨都拆
下来弄弯。南方到处火光冲天,一片废墟。12月21日大军攻占了萨凡纳,完成了摧毁南
方后方的任务。与此同时,北方海军也对南方实行“窒息式封锁”,完全切断了南方对
外联系。
    1865年,南方已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北军从陆海两个方向发起最后攻势,
北军攻克重镇彼得斯堡和南方首都里士满,李军还剩不到3万残兵败将,4月9日被迫向
格兰特投降。不久,南方残军17万全部放下武器。在北方取得胜利的时刻,南方奴隶主
分子暗杀了林肯总统。但这一垂死挣扎挽救不了南方失败的厄运。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度的灭亡而告终。北方胜利的原因,是由于林肯
能顺应历史潮流,采取解放黑人等一系列革命措施,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和黑人的积极
性,同时国际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南北方经济力量的悬殊也是北方胜利的重要因素。
    这场战争具有现代总体战争的许多特点:双方均实行征兵制,共动员了400万人参
战;双方均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争目标不仅要消灭对方,而且要摧毁对方的
社会经济制度,彻底征服对方;双方共死亡62万人,其中北方36万,南方26万,伤者百
万以上,耗资250亿美元。损失之大,消耗之严重,均为近代战争之首。此外,战争中
广泛使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无线电报、装甲列车、卡宾枪、开花炮弹、照相侦察、
高空气球、装甲舰、水雷、潜水艇、扫雷装置,等等。这些使战争面貌大为改观,后勤
供应也更为复杂。
    因此这场战争在军事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被称为“第一次现代战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正如列宁所指出,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0 普奥战争
“用铁与血”统一德意志
    普奥战争亦称七国战争,是近代战争史上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争夺德意志领导权而进
行的王朝战争。普奥双方参战总兵力分别达63万和58.5万人。
    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800多年,它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联合体,也
是德意志多邦王公贵族不断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政治舞台,这个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历来
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尽管大帝国已于1806年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威逼下宣告解体,
但解体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其内部两强争霸的斗争仍然很激烈。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众多邦国之中,奥地利历来居于领导地位。1848年3月,德意志
联邦的各邦代表,在美因河衅的法兰克福召开预备会议。会上,对以谁为核心组成统一
的德国问题,出现了两种意见:多数代表主张,应由奥地利领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
国,称“大德意志派”;少数代表认为,应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建立一个由普鲁士领导
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称“小德意志派”。此外,也有若干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主
张,在德意志境内建立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各派都固执己见,不肯妥协,以致争论不
休。最后,虽然选出了奥地利的约翰大公担任临时的帝国首脑,但他并没有任何实权,
各邦的王公根本不听他的调遣,所以这个首脑形同虚设。德意志仍然无法统一。相反,
彼此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两个大邦国即奥地利和普鲁士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则变得更加
尖锐和公开化。于是,王朝战争成为德国统一之路。
    1861年1月,普王威廉一世登上宝座。他为了实现兼并全德的目的,立即扩充军备,
计划建立一支拥有37万常备军和13万后备部队的小型军队,并在全国储备16万人的国民
预备兵。这在当时的欧洲,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他任命具有新思想的人物罗恩
为军政部长,毛奇为总参谋长,着手进行军事改革。1862年,又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兼外
交大臣。
    这一任命,标志着普鲁士加快走上用王朝战争统一德国之路。
    俾斯麦竭力推行“铁血政策”。他认为,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决
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德意志民族矛盾,只有用铁和血。对此,俾斯麦花了巨大精力。
首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同盟者或中立者支持战争。其次,积极进行财力准备,
以筹备足够的军费。再次,大力加强军事工作,积极改善武器装备,改组军队并加强训
练,始终不懈地进行战争准备。
    普鲁士经过全面战争准备,到1866年上半年,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寻
找战争借口。6月14日,德意志联邦议会以9比6的票数通过了反对普鲁士的方案。俾斯
麦立即授权普鲁士公使声明:联邦议会无权以这种方式对待它的成员,并坚决要求解散
联邦议会。同时,向萨克森国王、汉诺威国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接受普鲁士提出
的《联邦改革纲要》,并且允许普军自由通过他们的国土。这些,都遭到上述国王的拒
绝。至此,任何外交谈判都已无济于事。6月17日,奥地利首先发表宣战书;18日,普
鲁士接着对奥宣战。
    20日,意大利按照意普盟约对奥宣战。普奥战争终于在俾斯麦的策划之中揭开了序
幕。
    这场战争的爆发,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意外,而且阵线早已分明。站在普鲁士方面的,
有意大利王国以及北德的一些中小邦国;站在奥地利方面的,有萨克森、汉诺威、巴伐
利亚等一些德意志邦国。
    普鲁士方面,战争的实际指挥者为总参谋长毛奇将军。他根据自己领导制定的作战
计划,利用先进的铁路运输线实施战略输送,使用先进的电报手段进行统一指挥,从而
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和外线作战所带来的困难,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25万余兵力和
800门火炮集结到了萨克森和奥地利的边境地区,使之在宽约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
集结和展开。整个战争行动在南、西、北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北线波希米亚为主战场,
它决定着整个战争的命运。
    南线意大利战场由奥意军队交锋。战事一开始,形势就对奥地利有利。本来,意大
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它由国王维克多—厄曼纽尔二世亲自统率,主
动向阿尔布特将军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出击。可是,6月24日两军在库斯托查发生的第一
次会战中,意军竟被打得惨败,以致达到无力再战的程度。俾斯麦对自己的盟军如此缺
乏战斗力感到十分恼火,但却无可奈何。意军的惨败使普军迫敌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不
能实现。奥军在意大利获胜后,并没有继续发展攻势,而是放弃了威尼斯,只留少量兵
力驻防,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回多瑙河沿线,以支援形势紧迫的北战场作战。
    西线德意志战场,由普鲁士军队与奥地利阵营中的一些成员国交战。宣战后,普军
迅速开进了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萨克森等毗邻国家。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普军的强大
威势下节节后退。萨克森军队被迫撤至摩拉维亚地区,并与奥地利的军队会合,并入贝
奈德克将军指挥的北方军团。6月27日,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率领普军5万余人,挺进
朗根萨尔察附近地区,在那里大败汉诺威军队,进而围困了汉诺威城。6月29日,汉诺
威王奥格尔格宣布投降。尔后在7月初,法尔肯施泰因挥师南下,准备先占领法兰克福,
随后向巴登和符腾堡进军。
    北线波希米亚战场由普军发起主要突击。起初,毛奇令3个军团向东移动:第一军
团向尼斯河以东地区挺进,第二军团进至格尔利次以东地区,易北河军团则沿易北河南
移,向第一军团右翼靠拢。6月22日,易北河军团占领了德累斯顿,随后即与第一军团
会合。这时,毛奇得知奥军正由摩拉维亚向西北方向边境开进,于是当机立断,命令第
二军团翻越苏台德山脉,回师向西南突进,第一军团和易北河军团则沿厄尔士山脉的隘
路行进,向山南进军。这样,普军构成钳形攻势,分进合击,首先消灭贝奈德克将军统
率的奥军主力,然后直取维也纳。
    6月25日,普军按命令向前开进。两路大军因不知奥军的具体位置而摸索前进,指
挥无法协调,因而在翻山越岭通过山隘时,行动缓慢。此时,正在朝西北方向开进的奥
军,如能利用普军行军困难之机,扼守山南各隘口,本来是有把握将普军各个击破的,
遗憾的是,贝奈德克将军不是高明的战略家,他坐失良机,致使普军顺利地通过了山地,
进入到山南地区。
    6月26日,贝奈德克率领的奥军主力,共6个军28万余人,进至亚罗默希以西地带,
企图在两路普军之间选其一路,集中兵力予以打击。次日,奥军主力一部与普军第二军
团相遇,结果被行军疲乏的普军打败。6月30日,贝奈德克率奥军主力向东南退却,以
逃避普军的钳形攻势。7月1日夜间,奥军到达易北河上游凯尼格列茨与萨多瓦之间的高
地上。贝奈德克眼见形势危急,决心在7月3日向南渡过易北河,经由帕尔杜比策向南撤
退。然而,还来不及南撤,决定性的萨多瓦会战打响了。
    1866年7月3日,普奥两军相会在柯尼希格莱茨附近的萨多瓦村。于是,爆发了一场
欧洲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会战。当地集结的奥方兵力约23.8万,普方兵力为29.1万,
上午8时,普军第一军团自西向东对奥军发起了正面攻击。由于地形有利和炮兵的有效
支援,奥军很快挡住了普军的进攻,并且展开了攻击。第一军团随之陷入危急之中,卡
尔亲王极为恐慌,曾要求派预备队支援第一军团战斗,还建议第二军团立即投入交战。
然而,毛奇对于自己的部署却信心十足,他拒绝改变原计划。事实上,毛奇的决策是正
确的。他之所以用第一军团去作正面攻击,是要以此吸引和牵制奥军主力,而以易北河
军团和第二军团攻击敌军的两侧和后方,实行南北夹击。只要奥军在第一军团正面投入
的兵力越多,战斗的时间越长,普军的两面夹击就越容易成功,胜利的把握就越大。
    战斗发展果然如此,普军易北河军团和第二军团趁奥军主力不断向普军第一军团反
击之机,迅速前进至奥军翼侧,勇猛发起攻击,很快突入奥军防御阵地,使奥军措手不
及,整个阵线面临崩溃。
    萨多瓦决战,以普军的胜利而告终。奥军伤亡、被俘人员虽达4.5万余人,但总司
令贝奈德克率领的15万余人却安全撤退了。普军在作战中伤亡达1万人。此役决定了战
争的命运,奥地利军队已无力再战。
    7月22日,普奥双方代表在尼科尔斯堡进行谈判;8月23日,双方正式签订《布拉格
和约》,战争至此结束。和约规定:德意志联邦议会解散,奥地利完全退出旧的德意志
联邦。
    而普鲁士则有权建立以它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把它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
泰因的管理权,全部让给普鲁士,并向普鲁士偿付一笔大的赔款;同时,奥地利还把威
尼斯割让给意大利。
    普鲁士赢得对奥战争的胜利,是其统一德国的关键。战争结局改变了德意志的内部
面貌。普鲁士军队在普奥战争中的胜利,为欧洲近代史谱写了外线、速决的进攻战这一
重要篇章。普军之所以获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治上来说,普方蓄谋已久,准备
充分。普鲁士新国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竭力推行“铁血政策”,把统一德国的事业
摆在其政治措施的首位。从军事上来说,首先,普鲁士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到战争爆发前,普军在总兵力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比奥军略胜一筹。其次,普鲁士重
用了一位高明的统帅。毛奇将军作为普军的总参谋长,担任了普军作战指挥的实际统帅,
成功地确定了战前计划、战略部署以及战略决心。再次,普军利用了现代铁路交通和通
信工具,在战争中成功地实施了机动和正确及时而不间断的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16:08 , Processed in 0.1125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