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收起左侧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18am 第 1 次编辑]


               
                            “露马脚”的来历
   相传,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天足”。这在当时是一大忌讳。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但是,“龙恩”虽重,而深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敢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忽然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有些大胆者悄悄瞧上两眼,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城。从此,“露马脚”一词也随之流传于后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19am 第 1 次编辑]


                            “一窝蜂”的来历

   人们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叫作“一窝蜂”。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领袖叫张迂,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南末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迂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
   到了明朝,人们使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齐拥上。”在现代汉语中,从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组,而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一窝峰”又是一种比喻手法,多用来比喻人多势众,一拥而上的情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19am 第 1 次编辑]


                            “不倒翁”的来历

   今天,人们往往把“不倒翁”一词作为贬义来解,殊不知,“不倒翁”原本是褒义词。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此物外表看去与石无异,然而却是一块真正的美玉。卞和两次将此宝呈献楚王,但楚王总把它看成是一块顽石,便以欺君罪先后剁掉卞和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
    及至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后,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文王乐不自胜,命制成玉壁,名之日“和氏壁”。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卞和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翁也!”
    于是“不倒翁”一词便传至后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19am 第 1 次编辑]



                           “孺子牛”小考
   据《左传·哀公六年》记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所说的孺子,是指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幼子——荼。
    齐景公特别宠爱他的孺子,有一次,齐景公趴到地上,嘴衔绳子,装作牛,让荼当牛骑。荼正玩得高兴,不小心从“牛”背上跃了下来,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折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他幼儿的宠爱。
    鲁迅《自嘲》诗里:“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用这个典故,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了他甘为人民大众的牛的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0am 第 2 次编辑]


                         “一问三不知”的来历
     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苟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主张不可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
    《青溪暇笔》里解释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
    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即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
    至于“一问三不知”,是人们长期依此演变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0am 第 1 次编辑]


                         “有眼不识泰山”的来历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稂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突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工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订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感到后悔莫及,长叹一声:“唉!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眼睛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说完,当即把一只左眼挖掉了……
                          
   从此,鲁班就使用一只眼干活了,再也不嫉妒保守了,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代。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条直、曲的时候,,总是把一只眼闭起来,只用一只眼看,听说也是为了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1am 第 1 次编辑]


                            杏林”的由来
    据传,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他晚年居住庐山脚下,为贫民百姓治病不收诊费,也不取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到其房后山坡上栽种杏树,以遗惠后人。
    他规定,重病治愈后植三五株,小病治愈后植一株,名为“康乐杏”,不到几年工夫,“康乐杏”遍布岭前岭后,郁郁葱葱。据说现在庐山的杏树,就是当年董奉的遗惠。
    如今我们称赞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医家,谓之“誉满杏林”或“杏林高手”,均语出此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2am 第 1 次编辑]


                            “和尚”一词的由来
   人们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此名如何得来?
   原来,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寡欲,必须进行修行,忍受人间的一切痛苦。
   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和”即忍耐、服从。“和”这是佛教徒所崇尚和必须遵守的,以“和”为“尚”,即是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的缘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2am 第 1 次编辑]


                         “座右铭”的由来

    东汉书法家崔援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援自知因一时鲁莽惹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以后凡是把一些格言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用以自勉的,就叫做“座右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2am 第 1 次编辑]


                               “青春”小考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即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七百多年间,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词意。如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赋予“青春”一词新的含义,泛指人的青年时期。他写了《洛阳女儿行》一诗,其中有两句:“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意,成为青年的代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3am 第 1 次编辑]



                               黎民与百姓渊源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时代,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
   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它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和夷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一百个氏族构成的,因此属于这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
   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
   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4am 第 2 次编辑]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溯源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得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然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以后却被人们反其意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6am 第 1 次编辑]


                           “消息”的由来
    最早出现“消息”一词是《易经》:“日中则厌,月盈则食,大地盈虚,与时消息”。
   这就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有的丰盈,有的虚明,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
    从此,我们的古人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他们的发生、发展和死亡,把它们的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

                    “新闻”一词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大约起始于唐朝,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邸报表发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这就延误了传递的时间,读起来也枯燥无味,不能满足一些官僚和地主阶级知识分了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尚未发表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白“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作“新闻”。
   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7am 第 2 次编辑]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历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三宝殿”在佛教寺庙中,被称为“寺中之寺”。
    只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才有。像栖霞古寺、普陀寺、少林寺都有藏经楼,里面存放着佛学书籍和释迦牟尼佛像。
    每天僧侣除在大雄宝殿诵经拜佛外,还要到“寺中寺”中朝拜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像,故藏经楼又被叫为“三宝殿”。所谓“三宝殿”,就是经书、佛像和僧侣的总称。
    后来,人们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到你家来”的俗话,比喻凡是到“三宝殿”的都是有事者,无事者是不会登“三宝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7am 第 1 次编辑]


                      八仙的来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在共同从事某项工作中,各人有各人的本领。据民间传说,八仙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关于他们的“出身”,都可演出一段故事来。
    说来真有意思,他们原既不是神,也不是仙,而是八个颇享盛名的民间艺人。怀抱渔鼓的汉钟离,是演唱道情的鼻祖;手执简板的张果老,也是个有名的说唱家;韩湘子擅长吹箫;而何仙姑、蓝采和则是先后从宫廷逃出的两名歌伎优伶;吕洞宾是个善于编写唱词的艺术家;一瘸一破的铁拐李,却另有来历,他年幼时是一位宰相家的书童,由于年少好学,膘学诗书,竞被打断一条腿后赶出相府,成为游方艺人;其貌不扬的曹国舅,据说先是个连年不第的秀才,后沦落民间为专替人家婚丧喜庆喊礼的礼生。
    就这样,每人都有一段辛酸史。他们自愿结合,游方献艺,由于技艺高超,遂被誉为“八仙”。此后,他们被神化,而成“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8am 第 1 次编辑]


               “意见箱”、“检举箱”的由来

   “意见箱”、“检举箱”古已有之,并非现代所有。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曾经叫工匠铸铜为“匦”。
    这是个很特别的“箱子”,四面开口分类,东面的叫“延恩”,专为投诗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的;南面的叫“招谏”,专为评议朝廷政策得失的人开设的;北面的叫“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害及提供军情的人开设的;西面的叫“伸冤”,专为有冤屈的人开设的。
    “铜匦”实际是由几个作用不同的箱子组合的,如南面“招谏”就像今天的“意见箱”,西面“伸冤”就像今天的“检举箱”。
    后来,铜匦”逐渐演变分开,就成了“意见箱”、“检举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8am 第 1 次编辑]


            “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来历

  “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句台词,可是它是怎样来的呢?
   “文革”一开始,著名豫剧演员牛得草头上就压上九顶大帽子,什么“反动权威”、“反党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等。他先被抓进监狱,接着判刑三年。
   老牛无辜入狱,心中有冤要诉,可是能去找谁诉说呢?找“芝麻官”唐成。
   老牛演芝麻官演了十多年,自从进了监狱,这芝麻官形象总是在眼前晃。他想戏想得入了迷,一句台词脱口而出:“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豆腐”。他闪出一个新的想法:有朝一日再演“芝麻官”一定将这句话加进去。
   吃饭了。吃的又是红薯,红薯,上顿下顿就靠这红薯打发肚子……
   老牛又想起那句台词。老百姓只能吃红薯充饥,逢年过节怕也难吃口豆腐。“豆腐”应换成“红薯”。于是,他又脱口而出:“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7/13 10:39am 第 2 次编辑]


                “青睐”与“白眼”的来历

   “青睐”和“白眼”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青睐”意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喜爱或重视;“白眼”则是表示轻视,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
    关于这两个词,还有一段典故呢!
    魏、晋交替时期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一种会使“青白眼”的本事,对志同道合的人,用表眼(两眼正视,眼球上黑的多)相看;对其不欢迎的人,就拿白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相待。据《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母亲死的时候,嵇康去吊丧,他以“白眼”相对,嵇康十分难堪,不快而退;随后秘康带着酒和琴前往,他便换了“青眼”,表示欢迎。
    至今常用的“青睐”、“垂青”、“青盼”、“青照”等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29am 第 1 次编辑]


                      “天长地久”的由来

   “天长地久”本是指天地存在的久远之意。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安徽天长县有个张秀才应考科举时,考了个第九名。张秀才的舅舅和主考官张大人乃是同窗老友,便去苦苦哀求张大人录取张秀才。张大人在这种人情难却的情况下,只好应允。
   张大人回朝后,向皇卜呈上卷宗,皇上阅卷后大怒道:“原定天长且取八名,你怎么取了九名?”这位张大人连忙启奏道:“这张某第九名一定要取。此乃大吉大利之兆,祝福我主江山‘天长地久’(谐音第九)啊!”
   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就欣然答应了。
   后来,人们便将“天长地久”作为成语而流传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不定期添加)◢★◣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5/31 04:30am 第 1 次编辑]


                        “暗渡陈仓”的来历

    公元前206年8月,居于汉中的刘邦采纳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将领督修烧毁的褒斜栈道,作出从栈道出关的架势,暗地里却部署兵起故道的战略方针,造成假像,迷惑了项羽。
    他出其不意地率军翻越柴关岭,过凤岭,兵出陈仓故道,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攻下大散关,并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打开了守卫关中平原的西大门。
    尔后,挥师向东,占领了三秦,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故的来历。这里的陈仓即在宝鸡市东十五里的代家湾。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陈仓久负盛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4 00:37 , Processed in 0.0754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