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7-9-2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是谁把复活蛋卖的如此之贵!!
[这个贴子最后由乱世风云在 2007/09/28 07:23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风之旅在 2007/09/22 07:34 发表的内容:
你敢偷我的银子? 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他们下的蛋太贵了,把我的银子都给倒腾光了,也就拿你十万两,咋呼个啥呀?
还有那些有一肚子蛋的人,赶紧下一些便宜货,我现在虽然有前,也禁不起一万一个的折腾了啊.
我还纳闷,他们哪里来那么多蛋呢?也不怕放在肚子里时间长了全孵化了,长了腿自个开溜.[
-=-=-=- 以下内容由 乱世风云 在 2007年09月29日 15:58 时添加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狂生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 如是我闻(三) 悍妇70则实际只有33则
奴子李福之妇,悍戾绝伦,日忤其姑舅,面詈背诅,无所不至。或微讽以不孝有冥谪,辄掉头哂曰:我持观音斋,诵观音咒,菩萨以甚深法力消灭罪愆,阎罗王其奈我何?后婴恶疾,楚毒万端,犹曰:此我诵咒未漱口,焚香用灶火,故得此报,非有他也。愚哉!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对道学家有较多的揭露讽刺,书中关于此类的故事写得都相当精彩,虽则寥寥数语,却颇为深刻传神。通过这类故事,可以看出作者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提倡经世致用的崇实精神,痛斥双重人格的两面派作风,这在今天也是可资借鉴的。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的是狐鬼神怪故事,都是篇幅短小,文字简淡的随笔杂记,他写作的用意在于劝善惩恶,有助风俗教化
纪的借笔记小说的手法,以冤魂“夜夜为厉”来惩治这些道学家,更宣称:“地狱之设,正为斯人。”[松按 这一点是历来论纪者所艳称的.但<笔记>中随处可见站在当权者立场上,宣扬压迫民众的观点的段子.其可憎乃不减于道学家.而且纪的危害甚至更大.因为道学之论太不近人情,反没人肯照办.纪的说教放下姿态,反更具欺骗性.当然笔记中也不乏清新喜人的短札,不当一概而论
强调物质的统一性,反对程朱理学鼓吹的“理先气后”、“理在事上”的客观唯心论。
二)坚持“理存乎欲”的社会伦理观,反对程朱理学以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唯心论.
观《阅微草堂笔记》有以下四点值得一提:
一是鲜明的反理教倾向,这其中体现出作者对人性及社会问题的进步认识。读者可以从那些生动的故事中感受到纪昀对宋儒议论的苛察,尤其对道学家言行的虚伪、世俗偏见的迂腐有着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击。
二是对社会上诸类丑恶黑暗现象的谴责,当然,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纪昀的谴责本身还带有明显的封建意识,但对社会悲剧的痛心,已足以使人们对纪昀应该有一个允当的评价。
三是保留了丰富的官场及民间的掌故、民俗趣事和里巷异闻。这其中自然有不少荒诞不经、渗透着迷信糟粕的东西,或许透过这庞杂的内容,睿智者才能发现真正具有历史、文学及社会文化价值的内涵。仅就这一点而言,《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是其他作品所无法替代的。
四是《阅微草堂笔记》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它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熔记叙和议论为一体,以夹叙夹议,从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其文体简约,笔法凝炼,语言精湛,这都是其他笔记作品难以企及的。
始终处于“庙堂”之上的纪昀笔下的鬼怪更多表现的是种“劝戒”,“不乖与风教”,也就是宣扬维护封建礼仪统治和因果报应
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有”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著名论点, 不过我不是一个藏书者,所以自己买的书反而读的透彻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