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无弦斋主
收起左侧

[绝] 古 绝(东风翩入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荒原兄疑虑有道理。东风翩入梦(此梦我解释为期盼,那这里的东风代指什么?百度查玉蝶梅花期4-6月,梅花和玉蝶好像有点重了。个见勿怪。给前辈们奉茶{: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5-14 20:4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1-1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古风的韵味
    句中的意象也极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高手高论,也是享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鱼__问 发表于 2014-1-13 06:56
    我也觉得荒原兄疑虑有道理。东风翩入梦(此梦我解释为期盼,那这里的东风代指什么?百度查玉蝶梅花期4-6月, ...

    谢鱼兄!有关问题已回过,不再重复。{: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素若雪 发表于 2014-1-13 08:16
    有古风的韵味
    句中的意象也极喜欢

    谢若雪赏!问好!{: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光明 发表于 2014-1-13 08:44
    看高手高论,也是享受。问好!

    也问白兄好!{: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弦斋主 于 2014-1-15 06:37 编辑

    我在诗中,写了“玉蝶”、“梅”。前面指玉蝶梅(从字面并无梅字,不作释,你也可当作蝴蝶),后面的“梅“并不只指玉蝶梅,而是指更广泛意义的梅。


    荒原认为这么写“重”了,我以陆游诗作证,荒原说那是陆游“下乘”之作。我本想算了,各人见解不同嘛!故未再就此作复。后鱼问、今回首二位又说“玉蝶”、“梅”重了。看来,想罢休却罢休不掉。


    我学诗水平是不高,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准“重”,这个“重”错在何处?


    以下再多举几例“重”者,向各位就教。


    南朝陆凯:折梅逄驿使,。。。聊赠一枝春(指梅)。
    宋王禹咏芍药:红药开时醉一场,。。。露湿红英(也指芍药)试晓妆。
    宋洪炎:见江楼下腊梅花,。。一枝春色(指腊梅)别人家。
    曾几:几夜幽香(指梅)脑梦魂,。。。分得西湖雪里香(也指梅)。
    元稹:秋丛(菊)绕舍似陶家,。。。不是花中偏爱菊。
    范成大:纤纤绿裹排金粟(指桂花),。。何处能容九里香(也指桂花)。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端,。。。名莲自可念。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荷诗,“荷”、“莲”更直接地重用于一诗,而不假代词、别称类。)

    难不成这些都是 “下乘之作”?

    汉魏南北朝古诗中这类写法尤不少见。
    再说诗经,重字、重句更是多不胜数。
    至于词,这类一物重述的情况就不用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弦斋主 发表于 2014-1-15 11:16
    我在诗中,写了“玉蝶”、“梅”。前面指玉蝶梅(从字面并无梅字,不作释,你也可当作蝴蝶),后面的“梅“ ...

    无弦兄,这些诗中即使多次提到某物,也不可能是简单重复,或虚或实或喻,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而不似你句中两次提到的梅都是实指,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其实这首在你近日写的几首中并非上乘,却因为某些原因,让人误认为是你的上乘之作,痛惜哉!

    南朝陆凯:折梅(实)逄驿使,。。。聊赠一枝春(喻)。
    宋王禹咏芍药:红药(实)开时醉一场,。。。露湿红英()试晓妆。
    宋洪炎:见江楼下腊梅花(实),。。一枝春色别人家。
    曾几:几夜幽香(实)脑梦魂,。。。分得西湖雪里香(喻)。
    元稹:秋丛(虚)绕舍似陶家,。。。不是花中偏爱菊(实)。
    范成大:纤纤绿裹排金粟(实),。。何处能容九里香(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弦斋主 发表于 2014-1-15 11:16
    我在诗中,写了“玉蝶”、“梅”。前面指玉蝶梅(从字面并无梅字,不作释,你也可当作蝴蝶),后面的“梅“ ...

    无弦兄,这些诗中即使多次提到某物,也不可能是简单重复,或虚或实或喻,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而不似你句中两次提到的梅都是实指,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其实这首在你近日写的几首中并非上乘,却因为某些原因,让人误认为是你的上乘之作,痛惜哉!

    南朝陆凯:折梅(实)逄驿使,。。。聊赠一枝春(喻)。
    宋王禹咏芍药:红药(实)开时醉一场,。。。露湿红英()试晓妆。
    宋洪炎:见江楼下腊梅花(实),。。一枝春色别人家。
    曾几:几夜幽香(实)脑梦魂,。。。分得西湖雪里香(喻)。
    元稹:秋丛(虚)绕舍似陶家,。。。不是花中偏爱菊(实)。
    范成大:纤纤绿裹排金粟(实),。。何处能容九里香(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弦斋主 发表于 2014-1-15 11:16
    我在诗中,写了“玉蝶”、“梅”。前面指玉蝶梅(从字面并无梅字,不作释,你也可当作蝴蝶),后面的“梅“ ...

    无弦兄,这些诗中即使多次提到某物,也不可能是简单重复,或虚或实或喻,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而不似你句中两次提到的梅都是实指,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其实这首在你近日写的几首中并非上乘,却因为某些原因,让人误认为是你的上乘之作,痛惜哉!

    南朝陆凯:折梅(实)逄驿使,。。。聊赠一枝春(喻)。
    宋王禹咏芍药:红药(实)开时醉一场,。。。露湿红英()试晓妆。
    宋洪炎:见江楼下腊梅花(实),。。一枝春色别人家。
    曾几:几夜幽香(实)脑梦魂,。。。分得西湖雪里香(喻)。
    元稹:秋丛(虚)绕舍似陶家,。。。不是花中偏爱菊(实)。
    范成大:纤纤绿裹排金粟(实),。。何处能容九里香(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弦斋主 于 2014-1-15 14:52 编辑
    荒原 发表于 2014-1-15 12:47
    无弦兄,这些诗中即使多次提到某物,也不可能是简单重复,或虚或实或喻,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而不似你句中 ...

    我没有说自己上乘,兄不止一次提这实在没意思。
    就算我这首是下下乘,我也有分辨问题的权利吧!



    说那些都是虚词,比喻,不确。比如陆凯的梅和一枝香,所有解释此诗者都解为聊赠一枝梅。
    谁都知金粟、九里香皆为桂花的别称(桂花,又名
    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金粟、九里香等) ,怎么是虚词?

    又,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端,。。。名莲自可念。

    这首呢?荷、莲,难道不都是实词?恰恰兄有意回避了。这不是认真的态度。

    至于兄所说,虚、喻可重,实词不可重。我也很想听听兄的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荒原 于 2014-1-15 22:53 编辑

    无弦兄认真的态度令人钦佩,但显然没有理解虚实的含义,呵呵,细细体会当会有所收获
    一枝香,是喻指,那香字,虚实之间自有道理,同样,那九里香在诗中也非仅指桂花本身,而有双关之意,非是花形,更指花香与花质。
    至于荷与莲的区别,兄可再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弦斋主 于 2014-1-15 15:08 编辑
    荒原 发表于 2014-1-15 14:52
    无弦兄认真的态度令人钦佩,但显然没有理解虚实的含义,呵呵,细细体会当会有所收获
    一枝香,是喻指,那香 ...

    这么讨论可真是没有意思了。

    九里香是别称,不是比喻。

    杜诗中的讲到的荷、莲,你说有区别吗?
    据典,莲,亦称“”、“芙蓉”、“芙蕖”、“菡萏”。如果你非要说荷、莲有区别,那我也就不再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弦斋主 发表于 2014-1-15 22:59
    这么讨论可真是没有意思了。

    九里香是别称,不是比喻。

    好吧,你说是就是吧,我也觉得没什么大意思了,希望你能以后能写出更好的东西,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弦斋主 于 2014-1-16 03:53 编辑
    荒原 发表于 2014-1-15 15:28
    好吧,你说是就是吧,我也觉得没什么大意思了,希望你能以后能写出更好的东西,呵呵

    赞成讨论到此为止。

    希望我写出更好的作品,也许会让兄失望,我本就这么一点点水平。


    我到希望不因争论影响友情。有不同看法,极为正常。互相还是朋友!

    奉茶!{: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6 21:31 , Processed in 0.0782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