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白山雪原
收起左侧

[原创]五律.无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蝶依2008/01/16 08:35 发表的内容:
仄聲也有詩律
非押仄韻就是古律
他的詩律是正確的唷
至於韻腳我沒查對不對
...
只有好坏之分,何来对错之比?有诗律可未必是格律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1/16 09:20 发表的内容: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不是近体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
自唐后,写古体诗,受近体律诗影响,有时运用律句入古,有时采用律诗的对仗法。看此诗对仗很象律诗,但仍非律诗。且不说用了仄韵,且平仄 ...
不错,是古体诗。
是否格律诗并非但要看一字之平仄是否出之,可要是韵脚都是仄声,那就断定不是近体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或請參考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4/7/4/27959.html
多少書都有介紹近體詩押仄韻芝詩\律
我的詩學概要就有此介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1/16 09:47 发表的内容:
蝶依引四绝。我说都是古绝。
除了都是仄韵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这些争论倒是引起了我的一种别样的思索。很多书籍是将“春眠不觉晓”定为五绝的,按照诗歌知识无疑是不对的。可它毕竟除了韵脚倒还像模像样一个五绝面孔。即便韵脚是仄,也还是音调和谐。说不准将来都放宽了,这样就算绝句了,那样也都算律诗了。倒是省了这些繁琐理论的争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1/16 19:16 第 1 次编辑]

笔下老弟,在对于古体、近体的分界标准上,我们俩应说是一致的。
关于“古律”,我到并没有对你的意思。
确实在诗词学研究中,有一种观点,把某些押仄声韵的诗称为“古律”。
我是很不赞成此说的。
律诗就是近体诗,怎么又冒出个古体律诗呢?究竟是古体还是近体?
不能又是古体,又是近体。
我此见,想必能得老弟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古人写诗一般并不标明是古体还是近体,是律诗还是绝句。
而是后人在汇编前人诗集时,为便于检索而分编的。
以《唐诗别裁》为例,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唯有绝句,没有再分律绝还是古绝。只分五言和七言。因为古绝量较少。
通常有专编绝句汇集者,也往往只分五言还是七言。如春晓就列为五言即五绝。
但我们学诗,必须知道,此“绝”是古绝,而非律绝。
王力先生书有专门谈“绝句”节,在绝句中再区分律绝和古绝的不同规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1/16 18:40 发表的内容:
笔下老弟,在对于古体、近体的分界标准上,我们俩应说是一致的。
关于“古律”,我到并没有对你的意思。
确实在诗词学研究中,有一种观点,把某些押仄声韵的诗称为“古律”。
我是很不赞成此说的。
...
是的,我能理解弦兄所言。应该是一致的。
不过我们大胆的打破下想想,既然有古绝,从理论上也该存在古律。当然这是妄言了,何以有古绝之称呢,因为在格律诗形成前一些文人——美学修养较高的文人,自觉的达到了绝句的标准,但未能定型。而齐梁这形式完美主义——其滥觞源自最讲形式的骈赋——时代也在律诗方面碰巧达到了这一点,可惜无人称之。我翻检过,不少是相当标准的。从这一点上也可看出,格律诗的形成不是凭空的,是建立在前人有意无意的贡献的基础上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赞成无弦斋主说。就律诗说,没有“古律”之说。倒有“古绝”一说。《唐诗三百首》确有仄韵绝句,那是编集者之误,没有那位诗人的仄韵诗,标注“绝句”的。
律诗的格律是唐定,唐之前和唐初是摸索期或者说是未定型期。如:崔颢的名诗,就不合律。鉴于此两点,就可解释所谓仄韵绝句了。
唐订律,律诗一律平声韵,这是不争的事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笔下老弟讲到律诗的形成过程,是不错的。
然我总觉得初期这种“律诗”还不完善,律诗只有到唐才完备,成为灿烂的奇葩。
于其称那尚未完备的“律诗”为“古律”,不如说它是“律诗”的初型。
不象绝句,古绝和律绝是各自完备的两种体系。我们通常说“律诗”,就是指的
近体诗。“古律”,易混淆概念。不知老弟以为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1/16 20:40 发表的内容:
笔下老弟讲到律诗的形成过程,是不错的。
然我总觉得初期这种“律诗”还不完善,律诗只有到唐才完备,成为灿烂的奇葩。
于其称那尚未完备的“律诗”为“古律”,不如说它是“律诗”的初型。
不象绝句,古绝和律 ...
呵呵,是这样。格律诗自打四杰开始宣言,在唐代熠熠生辉我是知道的。然而我们指向不同,你说的是整体成就,我说的是现象。就诗歌史的发展看,显然总结的不够完善,遂有后人疑窦。古绝是相对于律绝而言的,也可以说是对立的。后者为体系是正确的,前者恐不能算,因为它是有了律绝后才形成的名字。虽然格律之后仍然大有人作,也不能看作其形成为独立体系,它是相对于律绝的归纳,这样,理论上就行得通了。是归纳之后,才好分清。可是毫无疑问,这“古绝”之名,是对照律绝而言的。
当然了,“古律”——我的谬造了,并没有这样的区分。即便作,也无法如古绝律绝的那样分别各类。然而单从诗歌史上划分,怎么分?它们可是早于唐而又恰合了格律的。至今,没有给出答案。单纯叫“古体诗”是无法表述是让人满意的。自然了,我这样顺势移用,也不作数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谭光2008/01/16 20:26 发表的内容:
赞成无弦斋主说。就律诗说,没有“古律”之说。倒有“古绝”一说。《唐诗三百首》确有仄韵绝句,那是编集者之误,没有那位诗人的仄韵诗,标注“绝句”的。
律诗的格律是唐定,唐之前和唐初是摸索期或者说是未定 ...
崔颢的黄鹤楼并不能说明是“摸索期或者说是未定型期”,我曾在另一帖里例举过他的另一律作。所以不合,乃是内容需要,他觉得不必了。就像李白孟浩然的很多律。不是不知或者探索未定型, 而是不合脾气或者决于内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引用台灣中華傳統詩學會前理事長張國裕之說法
如完全依照近體詩之格律 則為仄韻律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蝶依2008/01/17 08:31 发表的内容:
引用台灣中華傳統詩學會前理事長張國裕之說法
如完全依照近體詩之格律 則為仄韻律詩
这似乎只能说明这位台湾学者略显武断。除非推翻千年诗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尽管看法不尽一致,还是很有益的。
    涉及古体、近体、律、绝。。。。内容甚广,也不是凭几个回帖能完全说明白。
    但有一点,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确定,即近体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律诗,包括五律、七律、五言律绝、七言律绝和排律,在押韵方面一般都只押平声韵。押仄声韵一般即被视为古体诗。这在诗词学界总的是没有太大分歧的。古人编撰的古典诗汇集也大都按这个原则分类。
    有些学者在某些具体认识上和表述上存在差异,以致引起一些歧义之误识。有朋友提到唐宋曾有人搞过仄韵诗谱。这并不是近体诗可押仄声韵的理由和根据,也没有权威性。网上也曾看到有“仄韵律诗”之说。包括蝶依所引台湾有关人士说,可以理解。中国之大,对一事有各式各样看法并不奇怪。学术问题也应鼓励百家争鸣。
    然而,面对各种说法之差异,总须有一个恰当的选择。他人如何选择谁都无可勉强。但我个人还是取王力先生说。因为他的说法和论述,概念清晰,定性明确,无含混歧义,学习者也易掌握。也符合古诗词发展的历史和实际。最具有说服力。也是迄今诗词学界(包括广大诗词爱好者)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权威性论述。
    当然,这个问题仍不排斥允许不同看法。若能从理论到实际进一步探讨,相信对学习古典诗词会很有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1/17 13:15 发表的内容:
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尽管看法不尽一致,还是很有益的。
    涉及古体、近体、律、绝。。。。内容甚广,也不是凭几个回帖能完全说明白。
    但有一点,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确定,即近体诗,也就 ...
这一点是确切无疑的。
这在诗歌知识上还在基础范围。不知为何会对此异议颇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1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此贴收入固顶的优秀评论链接永久保存,谢谢楼上各位朋友:)
    竹子原本也认为律诗应为平韵,但目前看双方都各有支撑,待再细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顶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尤其是诗人。唐代的大局观一如他们喜爱的牡丹一样:雍容典雅。所以诗歌美学也受影响,大体趋势是大气平稳。平韵无疑比仄韵更为适合。格律诗的标准只在平韵中是局限得多,但这是事实。谁也无法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1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就我所知,通常情况下诗应该只分近体与古体,既是绝或律,那应是近体了。
    好像柳宗元的《江雪》算是仄韵五绝体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1/17 19:00 第 1 次编辑]

    羊兄,关于柳宗元的《江雪》,是仄韵之五绝。
    但它不是近体诗之律绝,而属于古体诗之古绝。
    请见我在37楼的解析。
    有些朋友以为,一说“绝句”就误认都是近体诗。这显然是不确的。
    “绝句”本身,并不笼统归于古体或近体(通常说“绝句”当然也可以)。
    在概念上,须搞清而有律绝和古绝之分。律绝属近体诗,古绝属古体诗。
    而且是先有古绝,后有律绝。学诗者,若只知有律绝,不知有古绝;
    不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不了解古绝和律绝的区别,多少是一种缺憾。
    (王力先生指出唐后有了律诗,因此,写古绝难免受律诗的影响。我想,
    这恐怕也是某些古绝带有律诗的痕迹,而让人易将古绝和律绝混认的一个原因吧?)
    仅供参考。有不当欢迎指正。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17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律.无题

    嗯。无弦斋主说得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4 09:42 , Processed in 0.1489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