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天总结:共16帘
看了一遍帖子.
對於流先生先說句抱歉了,關于前面的可能有的語氣不妥的地方.
看了不少流先生的帖子,大概了解先生對於联的見解与看法.
我對於联,有部分地方跟先生看法差不多.(雖然你可能不這麼認為我,呵.)
我覺得,意境有到即可,联字如果每個都逐字拆解的話,就失去了原本的美感.而且有些是很難逐字翻譯拆解的.單純作為品联的話,汲取當中意境,心領神會就可了,有些是"只能意會不能言明"的.像"摘一抹斜陽入画"句,斜陽如何摘一抹?,"春如裁手,裁出一季溫柔",裁出一季溫柔....溫柔所指為何?以虛擬實又化虛?......,等等,只能自己融會,若把它白話照字譯出來就沒什麼意思了. (以上兩句是我先前的不成熟之作.)
但有地方跟流先生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联,要心領神會,也得讀联的人懂,有些模糊不清的地帶,單純品联的話可以暫且忽略,但若是"評联"時,怎知評联人對联的體會意境是不是跟寫联人一樣? 作為貼出來讓人評的联,別人有不懂處,才會提出問題的,總不能都以讀联人缺乏想像力,不懂活用思考,死腦袋來搪塞回去,联到現在已跟詩詞分歧,是文學上的另一門學問了,正式的比賽,評論等都很多,評联用何作依據?如果大家都強調,只需要意會,懂不懂是看個人,那你有你的主見,我有我的看法,誰能以合理公平的角度去評? 所以評联往往是循古評的.循古,從一般的角度,去評判其律,工,跟關連性合理性等. 當联是要參賽,或作為贈联時,試官或收联人,可能不懂出联人的新意,出联人的想像,所以參賽或贈人時,內容上都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不能只用"這是我的新意. 這要自行想像."等搪塞過去.因為別人是用舊有知識,常理去評的. 而作為貼出來任砸的联,我覺得跟參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看重合理性.
曾經我跟流先生的看法是幾乎一模一樣的,不過久了後,我漸漸改觀了.先生前面發出來的帖子,老實說,我很久前也用同樣的問題質疑過其他人.我記得當時用的句子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唐 李商隱)" 不過當時沒人理會我. 我是個不怎高明的小角色,後來倒也罷了.
關于謙虛論一下: 有時別人砸的正中痛處(出联時自己都有些不明確處)時,不反駁是因為別人有理,而不是為了謙虛兩字美名.
以上純粹愚見,沒有批評之意,不好意思佔用先生空間了.
翻了前面的帖子,總覺得自己帖子老是話中帶刺,不怎麼喜歡我的語氣,第一次弄出這種情形,若有令先生不愉快之處,雅量海涵了.
上網無非是想抒發放鬆,消遣時間,理當愉愉快快的,是不? 若起意見爭執而弄得現實中心情低落,就不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