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对联雅居
收起左侧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飞箫君好。对陶联的看法我们只能各持己见了:)有不同意见能一起探讨真好。
谢卓班主指点。已经学习。只是在下的困惑是:律绝之中什么样的联句可以称对联?其认定的标准是什么?能赐教一二吗?
看看君好。“超宽对”是在下妄言,卓班主可有此说?此外,松风骨是偏正短语,竹叶青是主谓短语,在结构上是失对的。所谓宽对,一般是指平仄不太讲究,或结构稍有变化的对联。您的对句,因结构差异大,一般会认为未对上。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对句有特殊的意义,便可归入“超宽对”。这样的看法肯定会有很多人不同意,只能供您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尽兴君最近何处仙游去了?
也许我看叉了,“超宽对”一说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此句在我灌水句中是很超出平时的做法,其实俺逐渐工灌了起来(意倒不见合)。特以此句来征求看法,显然大家都不能接受,我自己其实也没接受的。
谢二位作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尽兴就好2005/03/24 08:29pm 发表的内容:
真诚谢飞箫君用心解析。
别为松花出方略,是否还能有更妥贴的解释呢?
仙女喜欢尽兴兄台的认真.看过所有学了不少.对于松花仙女有如此理解.当是来自民间的小常识.在乡下,我姥姥年代是用松子油点灯照明的.也叫松油灯.很多人家就是一个小碟子倒些松子油,放一根手捻的棉线,有钱人家才有用蜡烛的.那松油灯总是要不时地拔动,才明亮.传说,在拔动棉线时,如果有跳出来的火花星,或许没动,就有火花星四散,那就是说有喜信了.对读书人来说,无不是迷信会高中科举.这种迷信在过去也算作方略吧.
仙女也不是很明白的.五行八卦是有方略图之说的.
另外,我赞同看看兄的断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3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仙女2005/04/12 09:47pm 发表的内容:
    仙女喜欢尽兴兄台的认真.看过所有学了不少.对于松花仙女有如此理解.当是来自民间的小常识.在乡下,我姥姥年代是用松子油点灯照明的.也叫松油灯.很多人家就是一个小碟子倒些松子油,放一根手捻的棉线,有钱人家才有 ...
    这才是正解。谢谢仙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3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看看2005/04/06 01:11pm 发表的内容:
    按理我没资格在此论道,真的是一本对联书也没看,也没怎么看网上的对联知识。
    只是卓斑竹的“超宽对”一词让我想起来了前不久曾戏对的一个句子,说来请大家看算不算对上。
    出句:雪鉴/松风骨(忘了作者)
    对句: ...
    我认为可以算对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狂墨飞箫2005/04/13 07:34am 发表的内容:
    这才是正解。谢谢仙女。
    很高兴认识兄台,兄台学识很是让仙女佩服的,因此就认真看完了你和尽兴兄的分析.兄台的分析让我想起了小常识..兄台说是正解,那就一定是了.谢谢兄台让仙女学识不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4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诸位联法议论精妙绝伦,在下受益非浅,先行谢过!
        我以前爱写一些仿古体诗练笔,觉得古体诗意境深远,言词古拙质朴,有一种另类的美。而律诗音韵和谐,充满了结构和韵律的美。
        对联是脱胎于律诗、高度凝练简洁的句组,内中经常包含着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从我学联的实践体验来说,我觉得作联首先是个谴词造句的过程,先得讲语法和逻辑;其次,作联得讲求联律(即“联技”);最后,也是第三重境界,这是最难的了,就是“联艺”。想当初,贾岛为“推”、“敲”而伤神不已之举看似一字之异,实则有天壤之别,何哉?“技”、“艺”之别也。而决定“技”与“艺”的,正如巴山兄之句“作诗(借用为“联”)全凭诗外功”,这得靠天赋。“技”可习传,“艺”无心法也。
       
        我的老家是先秦文化的发源地,那里每个村落里没出过多少名士文人,但不缺作联高师,在那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好的联句,那是他们从前辈那里传承下来的。那些好联是他们平时在田间地头时“突然”想出来的。但有一点,尽管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但对于联律是非常在意的,非常精通的。正是他们在联律(词法,句法,文法)方面的造诣,才使他们具备了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本领。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而他们所依靠的,至今仍然是先秦古韵。要判读他们的联作,经常得牵扯到历史典故和地方特色,非常困难(这点我觉得以上诸位似乎只有风雅版主提到)。
       至于网络对联,我觉得应当分为三类:一类为灌水发贴之作;一类为合律合技之作;一类为“反常合道”之作;一类为经典联艺之作。无论如何,个人风格是所有要素里重中之重,这是作好联句的不二法则。而合不合律,则与表情达意没有必然关系。所以,我更赞同从意,境,美,律,奇,趣几方面综合考虑。

        至于传说中的一些对联,得另当别论,这些联句往往是以内容见长的,字面经常不合“规矩”,比如:二三四五(上联),六七八九(下联);横批:缺一少十(谐音:缺衣少食)。说它是不是对联呢?我小时候也问过他们,他们只是讲了一个故事,但我觉得不是对联。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心意思在额联上,大家没人用过这副“对联”。
        学联片言,甚谬之处,请诸位指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至于网络对联,我觉得应当分为三类:一类为灌水发贴之作;一类为合律合技之作;一类为“反常合道”之作;一类为经典联艺之作。无论如何,个人风格是所有要素里重中之重,这是作好联句的不二法则。而合不合律,则与表情达意没有必然关系。所以,我更赞同从意,境,美,律,奇,趣几方面综合考虑。*
    --------------------
    同意。。。
    不过,我想并非所有的联句都需包括那几方面。
    顺便做解一下,看各位有何不同意见:
    意:个人认为凡字必有意,意好意坏有时只是相对的概念。有时对句能把简单的出句烘托上去。应句来说,意为先 来对是绝对必需的。
    境:类似于意象?整体的感觉效果,有点不可言寓的。。。和人的感觉有关。
    美:包括视觉美(有些文字组合在一起一看就舒服,有些堆在一起一瞅就别扭)、音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轻重有序)、意趣美(就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还包括其他的各种形式的美,美是与人的美感如何有关。
    律:不该是单独慢慢挑平仄的律,而是整体的韵律,和韵律美之说是合在一起的。有时平仄有错但读起来不影响内在韵律,则还是有韵律美。
    奇:奇或巧足以欣赏到做对人的“灵机一动”的思维。太稳重、太死板的人难以出奇。
    趣:趣从它物来,趣情由心生。大概可以说闻美得趣、见奇得趣、因巧而趣、甚至因俗也能成趣。
    合:添一个。对联是合句,关键在整体效果。出句如何也常决定合句如何,但也不尽然,开阔的思维是合好句的关键。
    ---呵呵,也是实战体会,建议大家多联系,包括多灌水,灌得好水是出奇出巧的基础联系。
    胡诌。。。。欢迎批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仙女2005/04/13 10:10pm 发表的内容:
    很高兴认识兄台,兄台学识很是让仙女佩服的,因此就认真看完了你和尽兴兄的分析.兄台的分析让我想起了小常识..兄台说是正解,那就一定是了.谢谢兄台让仙女学识不少!
    仙女过奖,令在下汗颜。对联只是偶的余事,一些见解也是一己浅见。偶最爱的还是箫和书法。那位获奖者还未和我联系,看来是不想要奖品了。你认识他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烛之幽2005/04/14 00:51am 发表的内容:
    诸位联法议论精妙绝伦,在下受益非浅,先行谢过!
        我以前爱写一些仿古体诗练笔,觉得古体诗意境深远,言词古拙质朴,有一种另类的美。而律诗音韵和谐,充满了结构和韵律的美。
        对联是脱胎于律诗、高度凝 ...
    同意仁兄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伴月湖畔影比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看了仙女和其它几位师友的帖子,很感激。飞箫与仙女对松花的解释言之有据,是有说服力的。再次表示感谢。
    飞箫兄的墨宝能用数码相机拍个照,贴上来让我等一饱眼福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尽兴就好2005/04/16 07:52pm 发表的内容:
    看了仙女和其它几位师友的帖子,很感激。飞箫与仙女对松花的解释言之有据,是有说服力的。再次表示感谢。
    飞箫兄的墨宝能用数码相机拍个照,贴上来让我等一饱眼福吗?
    我传过,因是菜鸟一个,没传上,中国画论坛有我的字,老兄能否帮忙搬过来?地址:
    www.zghlt.com  我在那里叫子夜飞箫,灌水版有我的两幅扇面,别人发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7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飞箫先生原来是那里的班主,失敬!
    这幅字我很喜欢。不过我于书法是外行,只会说个好字,再没有别的词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不敢不敢,斑竹是朋友抬举,当不好的。谢谢老兄!!没把我的扇面搬来?那才是偶独创的字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果然好字,而且背景明暗效果不错(故意弄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狂墨飞箫2005/04/14 11:38am 发表的内容:
    仙女过奖,令在下汗颜。对联只是偶的余事,一些见解也是一己浅见。偶最爱的还是箫和书法。那位获奖者还未和我联系,看来是不想要奖品了。你认识他吗?
    兄台,我都不记得那个事了.我能代他吗?哈哈.喜欢你的书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8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看看2005/04/17 10:13pm 发表的内容:
    果然好字,而且背景明暗效果不错(故意弄得?)/
    看看过奖,一般般了。这是我几年前的字,也没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9 21:0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仙女2005/04/17 11:41pm 发表的内容:
    兄台,我都不记得那个事了.我能代他吗?哈哈.喜欢你的书法.
    只要获奖者愿意,我没话说的。。。。。不过,扇面不是这种字体,是我独创的飞箫体,独一无二,有收藏价值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对联疑难解答及交流处

    下面引用由狂墨飞箫2005/04/18 07:45am 发表的内容:
    只要获奖者愿意,我没话说的。。。。。不过,扇面不是这种字体,是我独创的飞箫体,独一无二,有收藏价值的。
    获奖者不是我,我怎代了?兄台要是离得近,倒是愿跟兄台学箫了.嘻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0 15:54 , Processed in 0.1747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