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孤独的心
收起左侧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1 奥意战争
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大海战
    1866年6月17日至8月10日进行的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
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
    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
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
    1861年4月,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
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还意大利王国的问题。
    6月17日,普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参战,奥意战争爆发。
    意军主力部队10万人,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莫拉将军指挥。
在明乔河一线展开,于6月23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有3万人的强大预备队。与此同时,
恰利季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约9万人,从博洛尼亚和费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
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
    奥地利军队为了应付两条战线作战,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7.8万人的南
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于6月24日从维罗纳东南地域发起进攻,还在库斯
托查附近地区,将遭遇的意大利军队击败。拉马尔莫拉将军损失1万余人后,被迫撤退
到克雷莫纳地区。
    恰利季尼将军得知意军在库斯托查附近地区战败后,立即回师后撤,未能发展战果。
因为,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萨多瓦附近战败,必须火速调兵保卫
维也纳。这就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在这期间,加里波第的部队作战
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命令他们撤退。于是,
蒂罗尔再度被奥军占领。
    7月20日意大利海军在利萨岛附近被奥地利海军战败。
    利萨海战是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大海战。6月16日由11艘装甲船、5艘巡航舰、3艘
炮舰组成的意大利分舰队,在佩尔萨诺海军上将率领下,从安利纳出海,企图用登陆的
方式攻占设有防御的工事,并作为奥地利海军基地的利萨岛(岛上仅有9处永备工事,
11个炮兵连共88门火炮,守岛部队近3000人)。
    7月18日和19日,意军对利萨岛发起进攻,因组织不力,没有掌握有关守岛部队的
必要情报,遭到了奥军的顽强抵抗。7月20日拂晓,一支由7艘装甲舰、7艘炮舰、1艘桅
帆战列舰、5艘巡航舰、1舰轻巡航舰组成的奥地利舰队,在冯·特格特霍夫海军少将率
领下,前往支援守岛部队。奥地利军队突然发起攻击,集中炮火打击意大利海军舰队。
但装甲舰之间的炮战未能奏效。于是,奥地利的旗舰“斐迪南·马克斯大公”号装甲舰
撞击意大利的“意大利国王”号装甲舰,后者连同400名舰员被击沉,从而决定了这场
海战的结局。另一艘意大利军舰“角力场”号被炮火击中后起火,失去战斗力,最后爆
炸。此后,意大利舰队转入退却。意大利失败的原因是侦察很差,没有战斗计划,通信
联络不好,佩尔萨诺海军上将优柔寡断,指挥失误。但意大利海军在利萨海战的失败,
没有改变已被奥普战争所决定了的这次奥意战争的结局。这次战争的海战规模虽然并不
很大,但是它却以蒸汽装甲舰船作为交战工具的首次海战,从而在战史上留下了值得纪
念的一页。
    8月10日,奥意战争结束,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1866年10月3日于维也纳
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让给拿破仑第三,再由拿破仑第三将它交给
意大利王国。由于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的支持,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和
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2 古巴30年解放战争
“砸碎锁链,沿着自由胜利的大道昂首走去”
    1868—1898年,古巴人民进行了一场持续30年之久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
族独立的解放战争,史称古巴30年解放战争。
    古巴岛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肆意掠夺的重点对象。16世纪初,古巴沦为
西班牙殖民地,自此,延续近3个世纪的古巴反殖民统治、争民族独立的战争连绵不断。
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斗争长时间的反复较量,19世纪末叶进入高潮,在古巴全岛
掀起反殖民统治、争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
    战争第一阶段(1868—1878年),“十年战争”。1867年8月,古巴爱国者代表在
东方省秘密集会,共商独立解放大计,并决定1868年12月24日起事。然而,他们的活动
被西班牙殖民当局察觉,东方省巴亚莫市律师塞斯佩德斯为代表的爱国者决定提前行动。
    1868年10月10日清晨,塞斯佩德斯等人在东方省亚拉小镇附近的“德马哈瓜”甘蔗
园起事,计划首先攻占该镇。11日黎明,起义部队向亚拉镇进发,途中与小股殖民军遭
遇,起义部队溃散。13日,重新聚集的起义部队在东方省巴亚莫、圣地亚哥、曼萨尼略、
图纳斯和奥尔金等地打响,呈燎原之势。
    18日,攻打重镇巴亚莫,20日,守军投降,该镇被攻克。爱国者“古巴岛革命委员
会”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塞斯佩德斯任主席、起义军总司令。巴亚莫为自由古巴首都。
    东方省首义成功,带动全岛各地。10月底至11月初,拉斯维加斯、哈瓦那等地爱国
者积极准备起事,解放战争有从东向西扩展之势。殖民当局决定先镇压各地起义军,孤
立东方省,遏制战火向西蔓延。11月下旬,殖民军开始反扑,夺占爱国者攻占的市镇,
起义军被撤至农村,起义遭挫折。1869年1月15日,巴亚莫市失守。东方省失利后,起
义军在卡马圭省重新活跃。1869年2月,拉斯维加斯省起义军拿起武器,攻打殖民军,
恢复卡马圭省邻近的东部地区。为彻底消灭起义军,殖民当局实施“绝灭战”,企图逐
一歼灭之。
    1869年4月,临时政府召开制宪会议,通过第一部宪法,成立共和国,选举塞斯佩
德斯为总统。针对殖民当局的策略,共和国军政当局决定分散作战,扩大活动范围,迫
使敌分散兵力;开展游击战,在运动中打击敌人;尽力将战争向西扩展。迫于殖民当局
的追剿,起义军被迫转入丛林、山区,分散活动。经过1871年1年的交战,起义军分散
出击,严重打乱了殖民当局的战略部署。1871—1873年,起义军在各地开展游击活动,
四处反击殖民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战至1874年2月,塞斯佩德斯在作战中阵亡,新
总统西斯内罗斯重新部署作战计划,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1875年1月初,起义军挥师西进,突入拉斯维加斯省,与当地起义军会合,作战连
连告捷。4月初,东方省起义军内部骚乱,共和国一时陷入政治和军事危机。1876年3月
29日,议会重新控制局势。11月初,殖民当局增派援军,实施扫荡作战,解放战争进入
退却阶段。1877年4月初,殖民当局乘起义军内乱之际,兵分4路进逼卡马圭省,力求全
歼起义军。
    待初步控制卡马圭省后,转而进入东方省作战。双方激战,起义军损失惨重。10月
31日,共和国总统被俘。12月中旬,议会决定与殖民当局议和。1878年2月8日,议会解
散;10日,起义军决定放下武器,部分继续战斗,战至5月,被迫离开古巴。“十年战
争”结束。
    战争第二阶段(1878—1895年),革命力量重新聚积。
    “十年战争”虽然停息,但古巴人民的解放斗争从未休止。战斗中心移至古巴境外。
1879年,流亡到美国的起义军领袖在纽约组织“古巴革命委员会”积极筹措资金,购买
武器弹药,号召国内爱国者拿起武器,继续战斗。8月下旬,留在岛内的爱国者在东方
省和拉斯维加斯省重新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以何塞·马蒂为代表的哈瓦那爱国者成立
“秘密革命委员会”,支援起义军战斗。9月17日,马蒂等人被捕,被放逐到西班牙。
1880年1月,马蒂离开西班牙到美国纽约,参加“古巴革命委员会”工作。
    19世纪80—90年代初,侨居国外的爱国者穿梭于美国、多米尼加、海地、哥斯达黎
加、巴拿马和墨西哥等地,广泛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募集资金,指导侨民建立统一组织。
    1892年4月10日,“古巴革命党”建立,标志古巴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有统一的政治
领导和组织保证的新阶段。1894年底,古巴岛内外爱国力量完成组织协调工作,岛外爱
国者决定回国发动起义。1895年1月底,“古巴革命党”决定于2月下旬某一天发动全岛
总起义。
    战争第三阶段(1895—1898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即决战阶段。1895年2月24日,
岛内外各地爱国组织协商后决定起事。2月26日,东部和西部起义开始。东方省起义发
展迅速,西部起义受挫。4月,马蒂等人回国。5月5日,马蒂等人共商破敌计策,决定
成立临时政府,发动群众,扩充队伍。
    解放军在广大人民支持下,连战皆捷,逼使敌军龟缩中心市镇。5月19日,双河口
一仗,马蒂不幸中弹阵亡。马蒂牺牲后,起义军其他领导人在各省开展游击战,很快打
开了局面。
    9月中旬,临时政府在卡马圭省召开制宪会议,宣告古巴独立,成立共和国。
    古巴共和国政府成立后,解放军决定实施“西征”战略,将解放战争推向全国。
1895年10—12月,解放战争进展顺利。1896年1月10日,解放军进抵哈瓦那,22日,进
抵古巴岛最西端的曼图亚镇。“西征”任务胜利完成。解放战争战火波及全岛,殖民军
龟缩到少数中心市镇。
    西班牙殖民当局为挽回败局,采取搜捕爱国政党领袖和镇压、清剿政策。解放军变
换策略,采取分散活动的游击战战法,能打则打,打不过则走,敌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境
地。战至1897年8月,西班牙政府被迫与解放军议和,11月,西班牙殖民当局宣布古巴
“自治”,但以岛上主权仍归西班牙为筹码。解放军拒绝实行“自治”,下令继续战斗。
1898年1月,古巴解放军已收复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胜利即将到来。此时,美国借口
保护其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月12日,悍然派军舰进犯古巴。4月28日,美国政府向
西班牙宣战,正式介入古巴战争,使古巴解放战争变成美国征服殖民地的战争。
    古巴30年解放战争多姿多彩、波澜壮阔。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西班牙与美国及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古巴解放战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19世纪末叶的古巴解放战争受国际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的制约。“十年战争”由于
国内地主、资产阶级与殖民当局的妥协而失败。当1898年初,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时,美
国政府出兵介入,使古巴解放战争变成美国征服殖民地的战争,实际是独而不“立”,
换了一个宗主国。古巴解放战争的结局,向世人揭示了美国积极向外扩张的态势,也标
志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进入一个新时期。
    古巴解放战争造就了一批卓越的政治、军事领导人。何塞·马蒂及时总结“十年战
争”和“小战争”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反对妥协投降,批判失败主义;另一方面反对冒
险活动,批判“黩武主义”。他提出建立革命政治组织,统一领导,协调岛内外所有爱
国者的活动,很快遏制住殖民军的反攻势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3 普法战争
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竖起了白旗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在1870年至1871年所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
影响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直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的
爆发,促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在德法之间播下了仇
恨的种子,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整个欧洲的局势。
    战争爆发之前,根据1815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后的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德国土地
上建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它包括34个封建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但各邦在
内政、外文、军事上却是独立自主的。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该邦联中最大的两个国
家,它们为争夺在德国的领导地位而长期进行斗争。普鲁士是一个军事封建王国。1861
年威廉一世登上王位后,为实现其兼并全德的野心,立即大肆扩充军备,并任命以拥护
帝制闻名的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俾斯麦任首相期间,信奉强权政治,推行铁血
政策。1864年,他拉拢奥地利作为同盟者,策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战败,普、奥两
国之间的矛盾加剧。1866年,俾斯麦又联合意大利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军战败,
被迫向普鲁士求和。于8月23日,普、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
旧邦联宣布解散。俾斯麦趁机吞并北部4个支持奥地利作战的邦国,并于次年组建了以
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辖22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3100万人口)。普奥战争虽确
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但德国的统一还没有最后完成。巴伐利亚、巴登、维
尔腾堡和黑森达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仍保持着独立地位。这四邦紧邻法国,拿破仑三世
不愿德国强大,极力施加影响,不让四邦统一于德国。这促使俾斯麦下决心借助武力解
决同法国的纷争。
    19世纪中期的法国,从经济上说,资本主义显持续发展势头,工业革命处于最后完
成阶段,生产能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居第二位,仅次于英国。但在政治上,它却是一个极
其反动、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和巩固自
己的统治地位,对内采取了反革命的军事独裁,把一切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并把国家
的军事、警察、官僚机构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人民对帝国政权极端不满。对外采取
扩张主义政策,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如,1853—1856年,法国与英国联合,为瓜分地中
海东部势力范围,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1859年,法又以“援助”意大利统一为
名,参加了对奥地利的战争。1856—1860年,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伙同英国发动
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又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等。
    法国对毗连的德国莱茵河地区丰富的天然资源早已垂涎三尺,但苦于没有机会下手。
1866年的普奥战争结束后,普法之间的关系很快便进入一个空前紧张时期。普法两国都
在有意识地为赢得一场预想中的大规模厮杀而积极创造条件。
    60年代末,法国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军事独裁和反动的内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阶级
矛盾,使一切反对拿破仑三世的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加强。特别是法国无产阶级也显得十
分活跃,随着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及其他城市先后成立了国际支部,领导工人
群众宣传社会主义,频繁举行政治罢工,鼓动推翻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拿破仑三世
面对国内这样一种十分动荡紧张的局势,为了转移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
和满足资产阶级掠夺贪欲,促使其急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此时,俾斯麦便利用西班牙
王位继承问题,预设圈套,诱使法皇拿破仑三世走上了宣战道路。1870年7月19日,法
国终向普鲁士宣战,揭开了普法战争的序幕。
    在法国宣战之后,普法双方便投入了紧张的战争动员和军队调动工作。到7月底,
法国编成莱茵军团,在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共集结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
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其计划在普鲁士未及动员展开之际,先机制敌,
集中兵力越过国界,直取法兰克福,切断南北德意志之联系,迫使南德诸邦保持中立,
全力击败普鲁士;与此同时,普军也在莱茵河中游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间集结了三个军
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老毛奇)为总参谋长。其计划集中优势兵
力,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力争将法军主力围歼于边境地区或将其驱至法国北方,继
而围攻巴黎,迫敌投降。
    8月2日,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动进攻而拉开普法战争的序幕。至8月4
日,普军在威廉一世和毛奇的指挥下,进行了预有准备的抗击,并反攻入法境。8月上
旬,法军在沃尔特、斯比克伦、马尔斯拉图尔和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等几次会战中接
连失利。到8月中旬,法军主力部队的部署已被普军割裂。一部由法军巴赞元帅率领的
左翼和中路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围困于战略要地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
麦克马法元帅率领的右翼3个军共12万余人,在夏龙编成以麦克马洪为司令的夏龙军团。
8月30日,法军在博蒙地区与普军激战后退守色当。随即,毛奇命令普军向夏龙军团两
侧运动。8月31日,普军第四军团占领麦茨河右岸至法比边界的整个地区,封锁了法军
经蒙梅迪东进驰援麦茨的道路。
    9月1日至2日,普法进行了此次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会战——色当会战。9
月1日上午,普军第三军团占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切断了法军由色当经梅济埃尔西
撤的铁路,进而插到法军侧后的圣芒若和弗累涅一带,堵住了法军向比利时撤退的通路。
当天中午,普军完成了对夏龙军团的合围,并开始进行猛烈的炮击。下午,法军数次突
围失败,拿破仑三世自知已无力挽回败局,于下午4时半下令挂起白旗。9月2日,法皇
拿破仑三世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此会战,法军共损失12.4万人,其中仅3000余
人逃到比利时境内;普军损失近9000人。色当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崩溃。9月4
日,法国宣布成立共和国,组成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国防
政府”上台执政。
    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业已消除,德国南部诸邦于1870年11月顺利并入北德意志联邦。
但普鲁士当局并未因此而终止军事行动。9月中旬,普军向巴黎进军,并包围了巴黎。
至此,普鲁士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已不再具有原先的防御性质,而变成了一场地道的侵略
性掠夺战争。这样普法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已转变成为法国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
一阶段中,法国除新建的北方军团和卢瓦尔军团等在战场上对普军作战外,还有广大的
人民群众(自由射手)展开游击战,这时,法国仍具有约100万人的抵抗力量。但是,
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实行投降政策,企图与敌人勾结,阻止抵抗运动继续发展。9月
23日,普军占领图勒,27日斯特拉斯堡守军投降。
    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17万法军在麦茨投降。这使普军得以腾出两个集团军压向卢
瓦尔和北方军团,使这两个军团在与优势的普军作战中被击败。此间,法国政府曾两次
向普军求和;巴黎居民由于饥困交加,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举行了多次起义。
    1871年1月22日,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居民起义后,同德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
于1月26日签订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在凡尔赛普军大本营签订了停战三周的协定。
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和约缔结后,资产阶级政府勾结民族敌人向巴黎工人
发动进攻,于是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起义。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
宣告成立。1871年5月10日,就在巴黎公社失败前不久,法国外交部长茹尔·法夫尔与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城签订了正式和约。普法战争至此正
式结束。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依和约规
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
世在凡尔赛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并自立为皇帝。至此,德国的统一终告完成。普法战
争之后,由于德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欧洲大陆变得更加动荡不定。两国在这次战争
中的结怨,成为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在他发表的一系列战争短评中就指出,有三个基本错误导致
色当惨败:“第一,法军在迎击敌人的进攻时所处的阵地,使获胜的德军能够揳入法军
分散的各军之间,结果把法军割裂为两支独立的部队,并使它们彼此不能会合,甚至不
能配合作战;第二,巴赞军团在麦茨行动迟疑,结果被紧紧地围困在那里;第三,援救
巴赞兵团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线,简直是唆使敌人俘虏全部援军。”法军所犯的三个
基本错误,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错误指导外,也与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失误有关。
而普军总参谋长毛奇善于制造、利用法军的错误,巧妙地施展谋略,实施正确、坚定、
灵活的作战指挥,使普军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主动权。
    普法战争经验表明,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对于建立庞大的资产阶级军队并使其预先
做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具有重大意义;总参谋部在准备和实施作战方面作用极大;编制动
员计划和铁路运输计划,以及在军事上使用电报都具有特殊意义;
    新式作战兵器和完善的武器装备对战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4 巴黎公社起义
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次演习
    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
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
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
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19世纪中叶,法兰西第二帝国经济不断恶化,对外关系接连受挫,各种社会矛盾日
趋激烈,法皇路易·波拿巴的专制统治陷入全面危机。为摆脱困境,转移国内人民视线,
法国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进程却与波拿巴的愿望完全相背,法军在
战场上节节败退,9月2日波拿巴在色当被困投降。消息传到巴黎,市民群情激愤,9月4
日爆发了人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成立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这时,
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法国成了防御侵略战争的一方。但
“国防政府”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爱国激情视如洪水猛兽,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与敌
屈辱求和,妄图把巴黎交给敌人,利用敌人之手镇压人民革命,使普军得以长驱直入,
包围巴黎,占领了法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10月31日,17万法军向普鲁士投降,引起
了巴黎人民的极大愤慨,又爆发了旨在推翻叛国政府的第二次起义。起义虽再次被镇压
下去,但两次起义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受到了实战锻炼,明确了只有推翻资产阶级政
权,才能维护民族独立。为此,巴黎无产阶级在同政府卖国政策的斗争中,利用政府建
立国民自卫队的法令,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装力量。爱国热
情高涨的巴黎工人冲破政府限制,仅三个星期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并推举一批革
命者当了工人营的营长,成立了士兵代表机构“内务委员会”,获得了大量武器和军需
物资,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1871年2月,巴黎无产阶级革命
武装正式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选举了总司令和20名委员,草拟了章程,为武
装起义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备。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2月17日,奥
尔良党人首领梯也尔上台。由于与普鲁士达成妥协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资产阶级便集
中全力来对付国内无产阶级特别是巴黎的工人武装,以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月8日
至1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逮捕中
央委员会成员。当时,巴黎的国民自卫军有417门大炮,分别集中在蒙马特尔高地和棱
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时,政府军一个团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枪声惊醒了附近
居民,大炮被抢的消息迅速传开。该区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立即集合起来,包括许多妇女、
儿童和老人在内的人民群众也随同一起拥上蒙马特尔高地。政府军士兵发生哗变,与人
民群众联合行动,逮捕了反动军官、警察和宪兵。偷袭棱蒙高地的政府军也未能迅速把
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赶到的国民自卫军击溃。
    政府军的偷袭失败了。这时,已在巴黎各地特别是工人区爆发的武装起义迅速展开。
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布置岗哨,派出巡逻队,集中分散的
大炮。中央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领导武装起义,占领了部分地区。中午以后,国民自卫
军开始越出本区,向巴黎市中心挺进,起义由防御转入进攻。15时,国民自卫军根据中
央委员会的进攻命令,展开巷战,攻占了陆军部及其他一些军事机关和据点。21时,控
制了万多姆广场,政府军和宪兵闻风丧胆,落荒而逃。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
升起红旗。至此,中央委员会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装起义推翻了梯也尔政权,取得了伟
大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大批工人、社会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参加
了巴黎公社领导机构,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诞生了。
    梯也尔跑到凡尔赛后,手下仅剩1万多残兵败将。为向巴黎无产阶级反扑,他一方
面纠集反动军队的散兵游勇,另一方面请求俾斯麦释放战俘,重新拼凑和整顿了军队。
此时,巴黎仍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东面和北面普军15万大军压境,西面和南面凡尔赛
军队伺机反扑,形势对公社极为不利。
    而公社却麻痹大意,疏于防范。4月2日清晨,凡尔赛军炮轰巴黎,向巴黎城西的讷
伊桥发起进攻。公社2000名战士与1万多名敌军激战数小时后,放弃了讷伊桥等阵地。
凡尔赛的炮声震醒了巴黎,公社执行委员会当即决定进攻凡尔赛。4月3日晨,公社匆忙
调集4万人,分3路向凡尔赛进军。中路1万余人从东面进攻,击退敌宪兵队后遭强大敌
军阻击后撤;左翼6000多人从东南方向进军,初战获胜,进抵距凡尔赛5公里处因弹药
和援兵不济而被迫后撤,不幸陷入敌重兵包围,指挥员杜瓦尔被俘就义;右翼1万余人
经讷伊桥沿大道出击,占领吕埃伊后与北部部队会合,因故大量增兵后被迫后撤。这次
出击,由于公社领导对军事形势盲目乐观,对大规模军事行动缺乏准备,致使出击部队
没有统一领导、各行其事,导致了失败。凡尔赛遭公社沉重打击也被迫改变了速战速决
的战略战术。
    4月6日,梯也尔将军队整编为2个军,加上普军后来释放的5万名战俘,约11万人。
凡尔赛军与东面和北面的普军对巴黎形成了包围。公社方面军事工作进展不大,仅有1.
6万作战部队和4.5万预备部队。虽然公社拥有1200门大炮,但由于组织不善,能够配
置使用的只有200门,且缺少熟练炮手。但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公社战士在忠诚坚定、
智勇兼备的军事将领指挥下,与敌浴血奋战。4月7日,凡尔赛军队依仗优势炮火攻占了
讷伊桥和附近据点。巴黎城防司令东布罗夫斯基率领西线5000名装备很差的部队,同9
倍于己的敌人激战。17日,250名公社战士在贝康城堡抗击5000名敌军进攻达6个小时。
21日,在讷伊方向坚守的公社战士日夜作战,与敌展开肉搏,击退了强渡塞纳河之敌。
在南线,凡尔赛军为夺取伊西和旺夫炮台,不惜用数百门重炮轰击炮台,公社战士为守
卫炮台顽强战斗。到4月底,公社守住了巴黎西线和南线,给凡尔赛军以大量消耗。5月
初,公社调整了巴黎防御部署,东布罗夫斯基指挥第一军在西线抗击敌6个步兵师和1个
骑兵队的猛攻,公社战士充分利用5辆装甲车和塞纳河上的10艘炮艇与敌厮杀,不仅以
少量兵力顶住了敌军主力的进攻,而且支援了南线作战。在南线,敌进攻的主要目标仍
是伊西和旺夫炮台。5月3日夜,防守木兰—萨克多面堡的第五十五营军官叛变,敌突然
占领了南线这个主要据点,数百名公社战士阵亡或被俘。接着凡尔赛军发起全线总攻,
8日伊西炮台失守。公社虽在此时加强了军事指挥,但大局已难挽回。13日旺夫炮台被
攻克。在西线,8000名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的公社战士与8万名装备精良的敌人作战,
有时还主动出击。但从5月17日起,凡尔赛军集中重炮开始猛轰巴黎,并集中了13万人
准备进攻巴黎。
    5月21日下午,凡尔赛军从对克卢门进入巴黎,一场震撼世界的流血大巷战开始了。
为保卫公社政权,巴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
不论男女老少,人人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22日拂晓,敌12个师约10万人进
占了巴黎大部分市区。25日,公社战士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在塞纳河左岸,公社战
士与敌进行白刃战,直到被敌包围,才撤过塞纳河。在市中心,妇女、儿童与公社战士
并肩作战,抗击敌人的轮番进攻。27日,敌军开始围攻最后两个工人区,在拉雪兹神甫
墓地200名公社战士与5000名凡尔赛士兵展开肉搏,战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战士壮烈牺
牲,被俘战士全部被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这堵墙永为世界无产阶级纪念的“公社社
员墙”。28日16时,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被攻克。英雄的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
在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后,被凡尔赛军血腥镇压下去了。
    据统计,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
入监狱或被流放。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
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总演习,为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公社战士高昂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起来进行斗争。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法国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尚不具
备。另外,公社也未能把革命发展到法国各地,取得外省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强大
的工农联盟。还有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思想的指
导。主观上,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在军事斗争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
错误:一是错误地始终采取防御政策,没有利用多种机会去消灭凡尔赛反革命力量。尤
其是在进军凡尔赛的问题上,没有在起义胜利后乘胜进攻凡尔赛,消灭梯也尔的有生力
量,而是忙于组织选举,贻误了战机,给敌以喘息之机,得以卷土重来。在4月份战斗
日趋激烈的时候,巴黎前线指挥员得到的命令只是“防御”,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适时发起进攻,只是消极地等待强敌进攻,这等于等待失败:二是军事准备不足,敌情
不明,造成军事部署和指挥失误。起义胜利后,巴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公社对凡尔
赛的反扑缺乏警惕和军事准备,4月2日炮击巴黎的炮声响了,公社的人们还认为是节日
礼炮。4月3日在未进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又仓促决定出击凡尔赛,结果进军失败,使
公社遭受很大损失;三是军事组织混乱,纪律松弛。起义成功后,公社拥有6万多人的
部队,20万枝枪,1200门大炮,5个炮台和一个工事坚固的环形要塞地带,足够使用几
年的弹药及法兰西银行数十亿法郎的资金,完全可以组织强大的出击和长期防御。但公
社未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部队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统一领导,任意行动和自由来去
的现象时有发生。
    战斗中公社战士缺少足够武器,可在仓库里却放着28万枝步枪。公社在选拔军事领
导人上也存在失误。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她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些经验教训更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5 英埃战争
英国霸占埃及的血腥一页
    英埃战争是19世纪后期英国为镇压埃及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在埃及建立殖民统治而
进行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埃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为开端,以英国侵略军彻底
占领埃及而告终,战争结果使埃及从半殖民地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
入埃及,结束了麦木鲁克王朝。
    1769年,埃及麦木鲁克军团驱逐了土耳其统治者,宣布埃及独立。1798年,拿破仑
率军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
    1801年,英国乘埃及人民反法斗争高涨之际,伙同土耳其军队打败法军。法国退出
后,英国势力乘虚而入,但让土耳其总督统治埃及。1805年,埃及军官穆罕默德—阿利
发动兵变赶走土耳其总督,打败继任的麦木鲁克贵族,夺取政权。1807年,英军侵入埃
及,但被阿利领导的埃军打得落花流水。阿利代表新兴地主、商人集团的利益,进行了
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了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1831—1833年的第一次
土埃战争中打败土耳其,占领了苏丹、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英国极端仇视埃及
的强大,它先是唆使土耳其进攻埃及,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土耳其失败后,它又联合
俄、普、奥等国对埃及施加压力,并出兵干涉。1840年11月,埃及战败,被迫签订《英
埃协定》:埃及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军队由25万减至1.8万,关闭造船厂,接受1838
年英土商约(外国商品只交5%的关税,外国人有权在埃及从事贸易,禁止对任何物资
实行专卖)。《英埃协定》使埃及的独立遭受沉重打击,标志着阿利改革的失败和埃及
走向半殖民地。
    《英埃协定》为英国加紧对埃及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
    1851年英国取得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权,1856年法国取得开凿苏伊士运河
的特权。经过10年施工,以12万埃及民工的生命为代价,运河于1869年开通。英国为控
制运河,于1875年买下了埃及的全部股票,获得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取得了运
河的控制权。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英法趁机掌握埃及的财政大权,对埃及
实行“双重监督”,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英法资本随之拥入,在埃及
开银行、办工厂、经营公共事业和航运,从而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命脉。1878年8月,在
英法策划下,埃及成立“欧洲内阁”,英法成为埃及太上皇,埃及总督成为他们的傀儡。
    1879年,埃及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爱国军官成立“祖国党”,以陆军中校穆罕
默德·阿拉比一帕沙为领袖。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反对“欧洲内阁”等主张,利用人
民群众斗争的威力迫使总督伊斯迈尔改组政府,辞退外国官员,通过宪法,加强议会权
力。英国怂恿土耳其废黜伊斯迈尔,任命他的儿子杜菲克为新总督。杜菲克听从英国摆
布,组成反动政府,解散议会,逮捕祖国党人。
    1881年9月,阿拉比率陆军起义,包围王宫,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杜菲克被迫召
开国会。1882年祖国党组阁,阿拉比任陆军部长,取消“双重监督”制度,通过1879年
宪法,英国眼看无法通过总督和内阁控制埃及,便决定进行武装干涉,以实现其蓄谋已
久的侵占苏伊士运河和整个埃及的野心。
    英国侵略埃及的英埃战争随之爆发。
    1882年7月11日,英国分舰队炮轰亚历山大港。这支分舰队由8艘装甲舰、5艘炮舰
和1艘驱逐舰组成,装备有69门大口径舰炮、88门中小口径舰炮和70门“米特拉约兹”
炮,有舰员5700人。当时,亚历山大港的埃及守备部队有7500名训练较差的士兵,工事
阵地简陋。经激烈交战,埃及伤亡2000人。英军2.5万人登陆,占领海港,并大肆洗劫。
    面对英军的侵略,祖国党立即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埃及民族和英国人之间进行着
势不两立的战争”,允诺农民废除所欠外国人的债务。广大农民响应号召,踊跃参军,
开罗等市举行反侵略示威游行。埃及军民在阿拉比的领导下,重点加强了开罗的北部阵
线。7月28日,埃及军队在道瓦尔村交战中使英军受挫。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埃军接连
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使英军无法从北部进攻开罗。
    但是,阿拉比等人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只加强了开罗北部的防线,而对东线防御未
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他们轻信了资本主义国家会遵守苏伊士运河区中立的保证。
结果,英军把进军开罗的突破口定在苏伊士运河方面。8月,英军大量兵力在运河区登
陆,20日占领运河区塞得港等要地,接着向开罗进犯,9月,在通往开罗的接近地泰勒
凯比尔附近,双方进行了一场决战。埃及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坚守阵地达两个星
期。英军改变策略,收买了游牧部落的封建贵族,特别是收买了参加抗战的贝都因族酋
长。结果,英军于9月13日突破东部防线,埃及军队被迫退守开罗。
    阿拉比力图利用正在泛滥的尼罗河天险抵御敌人,并决定发动开罗十万军民进行首
都保卫战。但是,开罗城内的官僚地主和部分军官动摇叛变,乘阿拉比指挥军民在城郊
修筑防线之机,开门引敌入城。9月15日首都陷落。阿拉比等爱国将领被俘,大量军民
遭屠杀。英军攻陷开罗后迅速占领了整个埃及,战争以埃及的失败而告终。
    英埃战争的结束标志着埃及从半殖民地进一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占领埃及后,
担心法、俄效尤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他领地,损害自己在中近东的殖民利益,于是
一方面宣称对埃及的占领是“暂时的”,一旦秩序恢复,英军即行撤退;另一方面派遣
其代理人以总领事的名义进行谈判。实际上,英国驻埃及总领事贝林是埃及的独裁者、
英国殖民统治的代言人。他统治埃及25年(1883—1907年),恣意摧毁埃及的民族工业,
奖励外国主要是英国投资,推行单一作物种植制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使埃及成为英
国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产地。埃及的国民经济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埃及成为英国商
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场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
    英埃战争中埃及的失敌,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阿拉比虽然是陆军中校军官,但他代
表软弱的埃及资产阶级,对英国侵略的危险不做任何准备。英军发动战争后,他又没能
制定出一套进行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策略。在战略战术上毫无创造性,也没能发动全民
族力量,对英军进行以袭扰、伏击、游击为主的积极抗战。当然,在军事力量对比上,
英军占有明显优势。但是,作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巨大潜力在阿拉比所领导的这次
抗战中毫无显现,以致仅仅进行了两个月的交战就遭到失败,这不能不是一个沉痛的教
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6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非洲之角反殖民斗争的成功范例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殖民主义统治的战争,是以埃塞俄比亚的胜利,
意大利殖民者的失败而告结束的。它对西欧殖民主义势力是一次有力反击,为整个非洲
反殖民统治的斗争树起了一面旗帜。
    1870年,意大利国家刚统一,就加入了西欧殖民主义对非洲的殖民掠夺狂潮。苏伊
士运河通航以后,扼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航线咽喉的非洲之角,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成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的对象。
80年代中,埃塞俄比亚为英、法、意的殖民地所包围,三国的势力相继侵入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在瓜分非洲的争夺中,因分赃不满意,在取得厄立特里亚和索马利兰一部分以后,
一心想吞并埃塞俄比亚。1885年,意大利军队在英国支持下,在马萨瓦至贝卢尔沿岸一
带(达纳基尔部族的领土)站住脚后,遂向埃塞俄比亚北部腹地推进,迫使埃塞俄比亚
于1889年5月2日签订了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北部领土割
让给意大利。根据补充协定,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得到200万里拉的赔偿。意大利随心
所欲地解释条约的第十七条(阿姆哈拉文本为:皇帝“可以求援于”意大利;意大利文
本用“同意”一词代替了“可以”,而该词在罗马则被解释为“必须”)。
    埃与意签订条约的同年(1889年),意大利宣布将埃塞俄比亚置于其保护之下,并
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领土(阿斯马拉)。1890年,意大利把在红海沿岸占领的全部
领土合并为它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埃塞俄比亚人民以极大的愤怒反对意大利这一欺诈
行为。麦纳利克皇帝提出抗议,宣布废止《乌西亚利条约》,同时和法国订立协定,向
法国购买军火,用法国军官训练军队。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人民要求停止一切内讧,
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麦纳利克的统治适应了这一要求,平息了国内各种分
裂活动,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1893年2月12日,麦纳利克向意政府宣布:
    从1894年5月2日起,埃塞俄比亚将不再履行《乌西亚利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
为了进行武装干涉,意政府组建了一支1.4万人的军团,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1894
年7月17日,意军进入卡萨拉并对埃军展开战斗行动。
    麦纳利克在1895年9月17日发布的“告全国人民书”中说:“……我决心保卫我们
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一切有力量的人跟我来吧。……我希望看到我们的全体战士
都团结在我的周围。”埃塞俄比亚人民万众一心,纷纷响应麦纳利克的号召,显示出空
前的团结。人民在短期内捐款了大量衣物和粮食,全国各地的战士几乎都来参加抗战。
麦纳利克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其中有1万名骑兵。埃塞俄比亚的各大封建主同时也
是他们所辖各省的司令官,麦纳利克的嫡系部队是埃军的核心力量。1895年12月,意大
利远征军连续8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封建主,这是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序幕。
    意军的全面进攻在3月展开,他们很快就占领了阿迪格腊特。意大利的侵略促进了
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团结,到这年年底,麦纳利克二世已动员了一支12万人的军队。
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阿垃吉附近的战斗中,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指挥的埃
军首次大败意军。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1.8万人的意军被击溃。战
前,埃军很好地组织了侦察,获得了敌人的作战计划,因此,埃军得以各个重创彼此相
隔很远的意军纵队。在一系列战斗中,埃军指挥部巧妙地把对敌的正面冲击与翼侧的纵
深包围结合起来,主要突击目标是意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军炮兵进行了有
效反射击,但这个纵队仍被击溃,险遭全歼,其余意军纵队也被击败。在阿杜瓦附近的
会战中,尽管敌人的技术装备占优势,但是,当地武装力量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帝国主义
国家的军队。1.7万名侵略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埃军亡4000—5000人,伤
6000—1    人。俄国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竭力阻止英、法、意在东北非扩张势力。
    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的胜利,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巴缔结
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的
胜利,是非洲军队第一次彻底击败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军队。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使埃
塞俄比亚成了唯一以胜利的民族战争抵抗外国侵略、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它为非洲人
民树立了英勇斗争的榜样和旗帜。
    受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的影响,埃及、苏丹人民曾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在西非
爆发了若干次反对法国的殖民扩张。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人民以各种形式反抗英国的
侵略,最大规模的有坦噶尼喀反对德国的武装斗争。1905年,坦桑尼亚人民举行了著名
的马及马及起义,斗争烈火燃遍了从达累斯萨拉姆到基洛萨以南,从基洛萨至马拉维湖
以东的整个地区。1904—1908年间,西南非洲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德起义,与马及马及起
义遥相呼应,汇成了非洲民族解放的巨大洪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7 菲律宾独立战争
“不战胜毋宁死”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1896—1902年菲律宾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和反抗美国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菲律宾人民通过自己顽
强不屈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历时300多年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然而,1898年美西战争结
束后,美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律宾转让给美国,对于菲律宾人民
来说,独立战争以失败而告结束。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大大唤起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
意识,同时,它揭开了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
抗斗争,在西班牙入侵以来的3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5次起义,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02
次之多。1873年爆发的甲米地起义,更是唤醒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1892年7月,
以“伟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成立了秘密组织“卡蒂普南”
(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该组织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纲领首次提出了要
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为准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创办了地下
刊物《自由报》宣传其主张。“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农民、职员、士兵和知识分子
中间发展成员。到1896年,会员已达3万人,同情者达几十万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
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为准备起义,“卡蒂普南”
加紧筹款购买军火,仅几个月时间,便从人民中筹到20万比索捐款,同时与日本签订了
购买10万枝枪和150门大炮的协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内湖省一个靠山近海处建立革命根据地
作为起义总部,指挥菲各地的起义。计划先在吕宋岛各地举行起义,然后攻打西班牙殖
民统治的中心马尼拉,最后解放其余诸岛。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
委员会,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
领导机构。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起义计划,开始进行镇压。
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
会议成立了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内阁,统一领导起义。
    8月26日,在“不战胜毋宁死”和“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声中,人民开始举行
起义,菲律宾独立战争正式爆发。期间起义军主要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木棍和
石块作战,且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战术训练。此时,西班牙军队在菲只驻有1500人,
其中700人驻在马尼拉,另有菲籍辅助军6000人,还有10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西班牙军
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菲律宾独立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1896年8—12月为第一阶段。此间,菲律宾全民奋起,起义达到高潮。巴林塔瓦克、
吕宋、棉兰姥和苏禄等地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中心在吕宋岛。菲地主和资产阶级
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奥·阿奎那多响应波尼法秀的号召,于8月31日在甲米地发动起义,
打败了西班牙军,占领甲米地全境。
    9月,击溃了西班牙阿吉雷指挥的军队。11月,起义军在诺维莱塔和比纳卡扬击溃
了总督布兰科指挥的增援部队。这些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斗志,各地起义军加紧
进攻,几乎占领了吕宋岛全境,并包围了马尼拉。
    1897—1898年为第二阶段。此时,菲律宾革命遇到了暂时挫折。西班牙当局为了加
紧镇压菲律宾革命,于12月撤换了原总督布兰科,任命波拉维夏为菲律宾新总督。同时,
从国内调来大批援军,并在菲组建由当地人组成的“忠诚志愿兵营”。此时,波拉维夏
共有3.6万人。他计划以精锐部队集中攻打起义中心甲米地,切断甲米地与其他各省的
联系,再各个击破其他地区的起义。
    1897年2月,西军分兵三路向甲米地发起进攻。在敌人进攻面前,菲起义军奋起反
击,扼制了敌猖狂进攻势头,毙伤敌军1150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迫撤退,西军
占领了起义军的若干据点。4月23日,里维拉接任波拉维夏为新的菲律宾总督。然而,
正当战争紧张进行之时,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分裂。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
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
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5月
18日,西军占领甲米地全省,菲律宾革命政府迁到了布拉干的破石洞,继续领导抗战。
起义军名将纳蒂比达在阿利亚加战役中击败了西军的进攻,在中吕宋7个省都建立了革
命政权。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
统。这时,总督里维拉看到镇压已无希望,便向起义者诱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
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欲与敌妥协,于12月14日与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
阿奎那多从西班牙人处得到80万比索,同意缴械投降,自动解散政府,然后流亡香港。
菲律宾独立战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并未停止。起
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
    正当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艰苦战争之际,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
这样,美国军队也参加了在菲律宾对西班牙的作战,并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1898年5
月2日,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歼灭西班牙舰队。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返回菲律宾。
阿回国后,即号召菲律宾军队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至5月底,菲军攻占了甲米地
全省,全歼西军2800人,俘获西军司令培尼亚将军。6月12日(即今菲律宾国庆节)阿
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独立,成立了以阿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
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军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这时,美军却阻挠菲
军收复马尼拉,在私下里同西班牙总督达成秘密协定,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国,
由美海军陆战队在马尼拉登陆,并迫令菲军撤出马尼拉地区。尽管如此,菲军在各地继
续向西班牙军发动进攻。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
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
马比尼任内阁主席。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反西班牙战争,以菲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此时,美国又开始大举入侵菲律宾。1899年2月4日,
美军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向马尼拉市郊的菲军发动进攻。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向美国
宣战,菲人民抗美战争(菲美战争)正式爆发。菲军民英勇抵抗,用正规战和游击战等
多种方式打击敌人。三年内歼灭美军近万人。1901年3月,在美军的镇压下,菲南部各
岛先后被美军占领。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宾最后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后,阿奎那多被
俘投降,并使许多游击区的司令斗志瓦解而缴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失败,作为有组织
的统一领导抗美战争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国驻菲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宣布:美
菲战争结束了。但是,菲律宾人民斗争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宾共爆发50多次
大的武装起义,出现近390个反美组织。美国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宾战争全部结
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至1901年6月30日
止,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
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
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
    菲律宾独立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但菲律宾人民不畏
强暴争取独立的英雄业绩永为世人传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8 美西战争
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19世纪末,美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美国垄断资本财团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
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于是各种宣传机器大造对外扩张的舆论。但是正当美国准备向海
外扩张时,整个世界已为老牌殖民大国瓜分完毕。美国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
量有限,还无力同英法等国相抗衡,只有老朽帝国西班牙是个好目标。这时的西班牙已
是日薄西山,昔日的庞大帝国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亚洲的菲律宾。美国决定首先拿
西班牙开刀,夺取这几个西班牙殖民地,以便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并取得向远东
和亚洲扩张的基地。
    这时,西属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也给美国创造了有利环境。菲律宾和古巴先后爆发了
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菲律宾起义军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包围了马尼
拉。古巴起义军则牵制了西班牙的20万大军。美国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借1898年2
月15日的“缅因”号事件,大造战争舆论,于4月25日正式向西班牙开战。
    美国早就为战争做好了准备。美国已经建立了一支号称世界第三的强大舰队,部署
在世界各战略要点上,其中驻香港的亚洲舰队早已升火待发。国会已征兵20万,并拥有
速射野战炮、电报、电话等先进装备。反之,西班牙毫无准备,在古巴的20万西军只有
1.2万人能打仗,其余多是老弱病残。
    海军仅有一些旧式木壳军舰。在菲律宾也只有4.2万军队,而且西班牙政局一片混
乱,军政界人士普遍认为同美国作战没有获胜希望。
    美国宣战后,战争在菲律宾和古巴两个方向展开。战斗首先在菲律宾打响。1898年,
菲律宾起义军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国土,包围了马尼拉。美国趁此机会,以支援菲律宾
人民的名义,出兵参战。
    4月27日,杜威率领早已在香港待命两个月的美国亚洲舰队启航驶往菲律宾。5月1
日拂晓前到达马尼拉港外。不久,西班牙军舰首先开火,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共有
6艘新型装甲蒸汽战舰及5艘辅助船只,而西班牙有7艘木壳战舰,均破旧不堪,其中旗
舰还漏水。美舰在火力和速度上占绝对优势。美方一次齐射可发射3700磅炮弹,而西班
牙舰一次齐射仅1273磅。而且西舰甲板上堆满了锅炉用的木柴、煤等易燃物,被炮弹一
击中便会燃起熊熊烈火。战至中午,7艘西舰全被击沉,西军伤亡381人,美方仅轻伤8
人。马尼拉湾海战决定了西班牙在菲律宾的结局。
    杜威在消灭了西班牙舰队后,因无陆军,便封锁马尼拉,等待国内陆军到来。7月
底,W·麦里特率领美远征军第八军1.5万人从美国赶来。此时马尼拉已被2.5万菲律
宾起义军所包围。美军为独占马尼拉,便玩弄狡猾伎俩。杜威与起义军首领达成协议,
允诺承认菲律宾的独立。起义军轻信了美国的许诺,答应与美军共同作战。却不知麦金
莱总统早已下令美军在仪何情况下,都要阻止革命军进占马尼拉。而且美军私下里早与
西班牙总督达成了秘密协定,在不许菲军入城的情况下,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
国。为照顾西班牙人的面子,由美军发动假进攻。8月13日,美菲军向马尼拉发起总攻。
西军略作抵抗后,便缴械投降。美菲军伤亡仅119人,西军伤亡300人。美军缴获武器2.
2万件,子弹1000万发,俘虏1.3万。战斗刚一结束,杜威便撕毁协议,以武力逼起义
军撤至郊区。美军建立了军政府,独占了马尼拉。马尼拉之战结束了西班牙对菲律宾的
殖民统治。
    古巴是美西战争的主战场。美国组建了2.5万人的远征军,在佛罗里达的坦帕进行
紧张训练。美海军由两支分舰队封锁古巴的沿海。但是5月19日,西班牙舰队成功地进
行了战术机动、避开美舰的封锁,抵达圣地亚哥港。由蛛网般的水雷阵掩护,并得到岸
防火炮支援,准备抗击美军攻击。5月28日,美舰队驶抵圣地亚哥港外,几天后又与另
一支美舰队会合,共有舰艇24艘,形成严密的封锁。美军随后出动陆军开往古巴。美陆
军本想攻击哈瓦那,但因海军请求,便同意与海军合攻圣地亚哥。6月22日,美第五军
近1.7万人在海军炮火掩护下,于圣地亚哥以东顺利登陆。此时,古巴起义军也已解放
大部分国土,并包围了圣地亚哥。美军在与古起义军经过会谈后,开始协同作战。6月
29日,美军抵达关塔纳摩郊外。7月1日,向城东制高点埃尔卡内和圣胡安山发起猛攻。
西奥多·罗斯福指挥的义勇军骁勇善战,经激烈的白刃战攻占了圣胡安山,埃尔卡内也
被攻占。西军7月2、3日展开反攻,双方展开拉锯战,美军终于击退了西军的反扑。美
军伤亡达1700人。
    在陆军激战的同时,7月3日西班牙舰队企图突围。双方在圣地亚哥湾展开了激烈的
海战。美海军24艘舰,西军仅9艘。美海军舰艇先进攻,火力既猛又打得远。每次齐射
的炮弹总重量为1.9万磅,西军齐射一次仅6000磅。美军以猛烈而准确的火力打得西舰
一艘接一艘起火燃烧沉没。经4小时激战,西舰队又全军覆灭,被击沉舰艇7艘,被俘2
艘,阵亡600人,舰队司令塞尔维拉及1800名官兵被俘。美军仅有2舰轻伤,死伤各1人。
    美军歼灭了西舰队后,和古起义军围攻圣地亚哥。7月16日,西军弹尽粮绝,2.4
万军队放下了武器。美军同在菲律宾一样背信弃义,撇开起义军而单独与西班牙谈判与
受降,禁止起义军入城,美军独享了胜利果实。
    在战争过程中,美军还夺取了其他一些战略要点。6月20日,美军攻占了太平洋上
的重要战略岛屿关岛。7月4日,又占领威克岛。7月25日,纳尔逊·迈尔斯指挥3000美
军登陆波多黎各建立了军事基地。8月初,美又增兵1万,分四路围攻波多黎各首府圣胡
安,经过小规模战斗,付出50人的伤亡后,攻占了波多黎各全岛。
    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西班
牙把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美国付出2000万美元给西班牙作为对菲律宾
的补偿。美国在1899—1901年又向菲律宾起义军发动进攻,血腥镇压了菲律宾人民的反
抗,把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古巴虽然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是美国利用《普拉
特修正案》把古巴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
    美西战争作为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而载入史册。这场战争规模不大,时间不长,双
方参战不超过5万人。在战争中,美军付出了5000人死亡的代价,但战死者不超过400人,
多为伤病而死。美军是第一次去海外远征作战,战争胜负取决于海战。当美国海军分别
在马尼拉湾和圣地亚哥湾歼灭西班牙分舰队后,战争大局就已决定。美国迅速战胜西班
牙,还得力于古巴和菲律宾两国人民起义军的配合。这两国起义军均解放了大片国土,
歼灭了大批西班牙军队,为美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战争中也暴露出美军的许多军事弱点:军队对海外作战准备不足,后勤供应混乱,
尤其是医疗保障差,使军中黄热病死亡人数为阵亡者的10倍。此外,陆海军之间的协同
行动也存在许多问题。
    战争大大助长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美国把加勒比海变成了“内湖”,在太平洋获得
了重要的战略基地。此后,美国积极参与了列强对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角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69 英布战争
一块晶莹“石子”招来的灾难
    1867年,一个小孩在奥兰治河畔玩耍时偶然捡到一块晶莹的“石子”。当布尔农场
主(荷兰人的后裔)来访时得知了这个“石子”,便将它带回欧洲鉴定,证实这块“石
子”就是真钻石。据说这是在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金刚石。这一消息传出后,轰动了整个
世界,西方人纷纷来南非“探宝”。1869年又发现一颗当时价值达62.5万法郎的大钻
石,更使欧洲人确信南非具有丰富宝藏,引起了空前的寻找金刚石狂潮。1884年和1886
年,在德兰斯瓦尔境内又发现了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金矿,在欧洲又掀起了“黄金
潮”,淘金者和找钻石者纷纷拥入南非。“水手们离开了军队、商人们关上了店铺、职
员们走出了办公室、农场主抛弃了土地和牲口,他们全都如饥似渴地奔向奥兰治河和瓦
尔河两岸”。在短短几年内,南非的淘金者之中,数英国人最多,已超过了当地的布尔
人(荷兰人的后裔),英、布人数比例为7∶3。英国人掌握了大部分采矿权,组织了数
个大公司,其中最大的是英国塞西尔·罗得斯的三个大公司他仅在1890年就从钻石和金
矿矿中攫得500万美元的利润。
    英国在开普的殖民当局为垄断金刚石产区,兼并了大片南非土地:1871年吞并金刚
石产区西格利加兰;1877年吞并布尔人的德兰斯瓦尔共和国;1877—1878年并吞全部卡
弗拉里亚和西北部的瓦尔弗士湾。为了阻止布尔人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英国又于1878
年准备夺取祖鲁兰,消灭祖鲁人的国家。1887年,英国吞并了祖鲁兰。祖鲁人失败后,
英国和布尔人的冲突不可避免。
    90年代初,英南非公司领地扩张到刚果边境,英非洲湖区公司侵占了今日的尼亚萨
兰,这样就使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联成一气。英南非殖民地总理罗兹叫嚣,英国人要征
服全世界,在非洲实现所谓“开普—开罗”计划,即试图把英属的南北非洲联成一体。
到90年代中,在罗兹的“开普—开罗”帝国主义计划面前,唯一的障碍是布尔人的两个
共和国——德兰斯瓦尔和奥仑治。罗兹一面组织约赣内斯堡的外国移民从内部颠覆克鲁
格总统的统治,一面从外部准备武装袭击。1895年12月—1896年1月,罗兹派党羽从西
部向德兰斯瓦尔进行偷袭,被克鲁格彻底粉碎。英布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正在酝酿之中。
    1899年秋,英国开始在两个布尔族共和国边境附近集结军队。为防止英国入侵,布
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并展开军事行动。布尔军队采用民兵制补充兵员,凡
年满16至60岁的男子均需携带马匹、步枪、备用子弹和粮食到集合地点报到;经济困难
的,由公家发给武器装备。两个布尔族共和国建立了一支人数为4万至4.5万的联军,
装备有从德国购买的步枪(主要是“毛瑟”枪)、40挺机枪和80门速射炮。联军由懦贝
尔将军指挥。布尔军队士气高昂,纪律严明。到战争开始时,英军约有3万人,它采用
募兵制补充兵员,武器陈旧,训练很差,纪律松弛,因此在战争初期多次被布尔军队打
败。1899年10月,布尔军队攻克了纽卡斯尔和格论科两个城市,包围了莱迪史密斯、马
弗京和金伯利。
    布尔军队在进攻时采用了散开队形,射击准确,善于利用地形构筑野战工事。而英
国军队则采用密集队形,作战时既不会实施机动,也不进行伪装,以致伤亡惨重。但是,
布尔军队由于围攻城堡而占用了基本兵力,大大削弱了进攻能力,使英军得以聚集兵力。
    至1900年1月底,英军已拥有20余万人。2月,罗伯茨将军率领英军转入进攻,解除
了布尔军队对几个城市的包围,并于3月占领奥仑治共和国首都布隆方丹,5月31日又占
领德兰斯瓦尔首都比勒陀利亚。从此,这两个共和国均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战争并未
就此结束。同年10月,包达和狄维难特率领的人数约2万的布尔军队,化成小股“突击
队”,展开了顽强的游击战争。然而,布尔军队所作的努力,由于他们本身也是以殖民
者的态度对待当地黑人而受到削弱。因此,他们的反英斗争没有取得土著居民的同情和
支持。英军指挥部为了摧毁游击队的抵抗,将军队扩充到25万人,采取了“焦土”战术,
广泛建立了筑垒发射点(碉堡)配系。1902年5月31日,布尔人被迫签订和约,承认德
兰斯瓦尔、奥仑治两个共和国并入英国。
    列宁曾经说,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一个主要历史标志。在帝国主义时代
里,各列强首先对已分割的殖民地要求重新分割,继之以战争手段,进行疯狂的争夺。
在他们获得了预定殖民目标之后,便是各种手段相结合,对殖民地进行残酷地搜刮和盘
剥,攫取一切可以获得的利益。南非的大量黄金和钻石,便成了英国的囊中之物。除此
之外,西方列强由于长期对南非实行政治、经济控制,实行不等价的货物贸易,使得南
非长期蒙受着经济损失,从而使得南非人民长期处于贫困线上,忍受着非人的灾难。
    英国等列强对南非的殖民统治,除经济掠夺外,还实行种族歧视政策。英布战争之
后,由于布尔人的不断反抗,使得英殖民者在南非的地位仍不巩固,因而不得不和布尔
人修好,狡猾地允许布尔人自治。1910年,德兰斯瓦尔、奥仑治和海角、纳塔尔合并为
南非联邦,成为不列颠的自治领地。这是一个白人地主、资本家压迫南非人民的联合统
治,南非联邦从此成为种族歧视最厉害的国家。这强加在南非黑人头上的灾难,在当时
来说,仅仅还只是序幕,更大的磨难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近100年来,南非人民前仆
后继,为消除种族歧视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英布战争使军事学术尤其是战术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无烟火药、弹仓式步枪、机枪、
速射火炮的运用,火力密度的增大,均要求摒弃密集的战斗队形。步兵开始采用各种形
式的机动,成散兵线实施进攻。防御战斗中,组织火力配系,构筑野战工事,实施近迫
作战和进行伪装已开始起重要作用。布尔人仅以8万人同英军先后投入44.8万余人作战,
得益于游击战。这些都引起了西欧国家的广泛注意,也使英国认识到对武装力量进行彻
底改革的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0 日俄战争
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外国战争
    日俄战争,始于1904年2月,迄于1905年9月,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
力范围而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强盗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置国家主权和人
民生命财产于不顾,听任日俄两国铁蹄践踏我东北锦绣河山。
    这场争霸战争历时20个月,最后以日本取胜而告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
围,日俄两国大力扩军备战,积极推行向外扩张的政策。当时,中国是各帝国主义列强
掠夺瓜分的主要对象之一。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
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一心想独吞中国东北的沙皇俄
国,不甘示弱,拉拢德国和法国,制造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
归还中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
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
借旅顺和大连,并乘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霸占了整个东北三省。俄国的扩张野心加剧
了它同日本在东北和朝鲜问题上的矛盾。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1902年又缔结
了英日同盟,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
    导致日俄两国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是俄国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辛丑条约》签订
后,俄国极力主张各国尽快从中国撤军,而自己的军队却继续赖在东北,并任命了远东
总督。日本岂肯罢休,便主动同俄国交涉。为争夺远东地盘和掠夺财富,日俄两国一边
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一边调兵遣将,准备战争。由于俄国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日本
于1904年2月6日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与此同时,日本海军
开始行动。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旅顺港俄国军舰,不宣而战。10日,日俄两国政
府分别相互宣战,日俄战争正式开始。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西南端,四周丘陵环绕,为东北的门户,入渤海海峡的咽喉,战
略地位十分重要。旅顺港是一个不冻港,港内水浅,较为狭窄,只有一个宽150米的出
海口。
    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主力常驻该地。2月8日午夜,正当俄国军官在旅顺城内举行庆祝
舰队司令施塔克将军夫人命名日晚宴的时候,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发起袭
击,连发16枚鱼雷,重创俄军三艘战舰,揭开了战争的序幕。阵阵爆炸声和炮声不断传
来,岸上的俄国军官立刻懵然惊愕,不知海港出了什么事。待真相大白后,慌忙返回各
自军舰,组织还击。日舰不敌,遂被迫退去。俄舰队司令担心误中埋伏,下令各舰不得
追击,避港不战,固守旅顺要塞。
    夜袭旅顺港后,东乡平八郎见俄舰避港不出,又有强大的海岸炮火支援,日本联合
舰队难以重创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大伤脑筋。为了完全掌握制海权,减轻日方海上交通
线所受的威胁,东乡平八郎决定仿照美西战争中的成功做法,将船沉在旅顺港出口处,
封锁俄国舰队,并不断炮击俄舰。从2月9日直到3月初,日军几次沉船封港行动均未成
功。
    3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到旅顺就职,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防
范措施,同时要求舰队主动出击。
    他在了解海区及舰船和要塞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在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布设水雷,防
止日军登陆并从侧后威胁旅顺基地;加紧抢修受伤舰船,派遣舰队出海活动,加强海陆
协同作战训练;要求海参崴舰队出兵南下日本海,积极袭扰日军海上交通线,牵制日本
联合舰队行动。马卡罗夫的这些措施,改善了俄军的被动处境,使官兵有了战胜日军的
信心,但4月13日,马卡罗夫因所乘坐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出海返航时
触雷爆炸,丧生大海。新任司令威特盖夫特认为凭借旅顺要塞可以保障舰队的安全,遂
不再采取出击行动,从此,海上作战主动权再度落入日军手中。
    日本战时大本营鉴于海军迟迟不能歼灭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便决定采取陆上进攻行
动。3月21日,由黑木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一军首先在朝鲜仁川登陆北进,4月中旬进抵鸭
绿江边。由于此举出乎俄军意料之外,日本陆军很快击溃由扎苏利奇统率的俄军东满支
队,进占九连城、凤凰城,造成了威逼辽阳的态势。与此同时,由奥保巩大将率领的日
本第二军于5月初在辽东半岛庄河登陆成功,5月底进抵金州;由乃木希典大将指挥的日
本第三军也在5月底从大连湾登陆,进逼旅顺;由野津道贯上将统率的日本第四军于5月
中旬在辽东半岛大孤山登陆,进占海城。日军在陆上进攻接连得手,使俄军处于被动应
付的地步。
    日军“满洲军总司令部”原准备待第三军攻克旅顺后,统一指挥四个军,同俄军进
行辽阳会战。但由于旅顺要塞易守难攻,日军从8月19日至24日强攻数日,昼夜突击,
仅夺占了一些外围工事,而且伤亡约2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只好放弃迅速攻占旅
顺的计划,改取围攻久困之计。鉴于第三军已不能北上,而推迟辽阳会战又对整个战局
不利,为在俄国大批援军赶到战区之前消灭辽阳俄国守军,日军“满洲军”总司令大山
岩决定抓紧战机,乘胜决战,以现有三个军兵力一举歼灭辽阳之俄军。当时,俄军虽在
兵力火力上占绝对优势,但统兵将领却举棋不定,朝令夕改,最后在开战前一天才决定
采取先防后反的方针,致使前线指挥官仓促应战。
    8月24日凌晨,战斗打响。日本第一军首先向俄军左翼迂回,第二、四军则继而向
俄军右翼发起主攻。苦战至9月7日,日军以损失2.4万人的代价,在俄军主动放弃辽阳
的情况下,进占辽阳。此后,双方重兵又在沙河地区展开激战,互有胜负,形成对峙之
势。这时,日军决定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集中全部后备力量于旅顺方向,尽快攻占旅
顺要塞。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只要旅顺牵制着日本第三军,只要
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结束战争,就无法保证海上交通线不受
威胁。
    因此,日军不惜任何代价攻取旅顺。自8月日军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调整部署,
增调兵力,改变战术。9月至11月底,日军经过3次强攻,并辅以坑道爆破,终于在12月
5日攻克了瞰制旅顺全城和港湾的203高地。随后,日军便以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军阵地
和港内俄舰。俄军太平洋分舰队曾试图突出港湾,驶往海参崴。但由于港外有日舰封锁,
此举未成,大部主力战舰都毁于日军炮火。1905年1月1日,俄军将领无心再战,主动向
日军请降,旅顺遂落入日军之手。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主力被歼,使日俄战争发生重大转折。日军竭尽全力
去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大的一次决战。日
军投入兵力五个军约27万人,俄军则集中了约30万人。由于俄军主帅库罗帕特金胸无韬
略,分散使用兵力,主要作战方向判断失误,致使损兵折将,于3月9日弃城败逃。此役,
俄军损失近12万人,日军伤亡约7万人。
    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中国东北增兵,同时希望从欧洲东调
的舰队能有所作为,但当这支舰队正经对马海峡准备驶向海参崴基地时,遭到东乡平八
郎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的突然而猛烈的攻击。于是,双方在对马海峡和日本海展开了一
场大规模海战。东乡平八郎指挥有方,首先集中火力猛打俄国舰队的旗舰,使俄舰各自
为战,陷入一片混乱。经过2天激战,俄国舰队除三艘舰只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部
覆没。对马海战的结束,宣告了俄国在历时20个月的日俄战争中的彻底失败。1905年9
月5日,俄国被迫同日本在朴茨茅斯签订了《日本和俄国和平条约》,即《朴茨茅斯和
约》。
    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初期的一场大战。弹丸岛国日本最终能打败陆上强国俄国,不
禁令世人刮目相看。分析日本取胜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鉴于战争
潜力明显弱于俄国,从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并以速战速决为战争指
导思想;二是重视夺取和掌握制海权,先机制敌,突然袭击,从海陆两个战场封锁和歼
灭俄国太平洋舰队;三是正确选择战机、登陆地段和主攻方向,同时灵活机动作战,陆
海协同作战;四是士气高涨,作战勇敢,指挥官训练有素。如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
曾在英国学习军事,指挥作战谨慎而诡诈;五是内部团结,指挥统一,后方近。
    俄国虽出兵百万之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与其政治上、军事上的失策是密切相
关的。俄国历来把远东看作次要战场,认为自己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因此,俄国在远东
虽有很大野心,但实际上缺乏必要的战争准备。高级指挥官还抱有侥幸取胜心理,对日
本的国力和日军作战能力及突然袭击行动估计不足;后方遥远,运输能力低,后勤保障
混乱;作战指导上令出多门,内耗大,行动消极,海军避港不出,陆军坐守增援;国内
矛盾尖锐,战争又加速了新的革命危机来临,使沙皇专制制度走向坟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1 意土战争
世界上飞机首次参战的战争
    意土战争,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
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
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
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是北非的一片荒漠,经济价值有限,但战略地位重要。
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1881年在瓜分奥斯曼帝国波尔泰
政府占有北非领地的过程中,突尼斯成为法国的保护领地,法国准备以此为由兼并土耳
其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列强,特别是早就想在北非建
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对。为此意大利积极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与各列强达成协议和默
契,承认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为了作好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的准备,
意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间,不断向两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购买土地,积极扩充势力;
派海军军官换上渔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捕捞海棉为名,进行海岸测量;
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传教为名,深入内地收集情报。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
亚惨败的教训,不断窥测选择时机。当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事件发生后,意大利认为再不
行动将可能失去机会,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
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发出最后通牒,
威胁入侵上述地区。
    土耳其呼吁各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企图,可是各大国却都劝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
求。在这种情况下,意土战争爆发了。
    9月29日,意军5万多人,首先从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城市进行炮击。土耳其
帝国在该地区防守兵力很弱,只有一个师约7000多人,而且士兵多来自土耳其内地,不
愿在异国作战。10月4日夜,意军登陆部队1600多人,未遇激烈抵抗便占领了的黎波里
和胡姆斯。11日,意大利远征军3.5万人开始在的黎波里登陆,击退了为数不多的当地
守军,占领了托卜鲁克和德尔纳。19日,意军舰队掩护一个步兵师在班加西登陆,经两
天激战,占领了该城。由于战争开始后,意军封锁了战区海岸线,英国又不允许土军通
过埃及,使土军无法向北非增援。至10月底,意军已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
一些主要海滨城市。这次战争,土耳其没有飞机,意大利约有20架军用飞机,32名飞行
员,隶属于意大利陆军,编为第一飞机连。意陆军动员9架飞机、11名飞行员参战。这
些飞机装箱于10月15日海运到的黎波里海湾。23日6时19分至7时20分,队长皮亚扎上尉
驾驶一架布莱里奥Ⅺ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土军阵地上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的侦察,从此揭开了飞机参战的序幕。25日,副队长莫伊佐驾驶“纽波特”飞机侦察时,
机翼被3颗来福枪子弹击伤,这是飞机首次遭敌地面火力杀伤。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驾
驶“鸽”式飞机在北非塔吉拉绿洲和艾因扎拉地区向土军阵地投下4颗重2公斤的“西佩
利”式榴弹,成为历史上的首次轰炸,结果土耳其指责意大利犯了轰炸医院的罪行。
    意军在拥有较大优势的条件下,取得了初战胜利。但战争的发展却与意大利的愿望
相反,进入了僵持状态,并使意军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这主要不是对付土耳其军队,而
是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抵抗。1911年10月23日,的黎波里居民举行武装起义。意大利远
征军增兵9万人,对占领区的人民进行残酷镇压。到1912年春,才勉强守住了已占领的
沿海地带,但始终未能深入到内地。这期间,意军于1月10日使用飞机向当地投撒了数
千张传单,企图劝阿拉伯群众投降,使飞机又增加了一项进行空中宣传的任务。2月23
日,皮亚扎上尉又首次尝试了利用固定在飞机上的照相机进行空中照相侦察。意军入侵
北非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游击队和志
愿军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使意军损失惨重。5月,意军把步兵增至10万,并调
来35架飞机,部分飞艇和其他技术兵器,采取了更大的军事行动。占领了赞祖尔和莱卜
达绿洲,舰队炮击了达达尼尔海峡和贝鲁特防御工事及土耳其的其他港口,迫使海峡关
闭,并攻占了罗得岛、科斯岛和多德卡尼斯群岛。5月2日,意军第二航空队队长马连戈
上尉首次进行了30分钟的夜间侦察。6月11日黎明前,又凭借固定在飞行帽上的手电筒,
对土耳其营地进行了首次夜间轰炸。由于巴尔干半岛新的战争威胁和土耳其国内日益增
长的危机,土耳其想尽快结束同意大利的战争,遂于10月15日,与意大利在瑞士洛桑附
近的乌希签订和约,土耳其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罗得岛、多德卡尼斯群岛割
让给意大利。意土战争降下帷幕。但广大被占领区的人民并没有停止他们的反抗,正如
列宁在《意土战争结局》中所指出的:“尽管签订了‘和约’,战争实际上还将继续下
去,因为远离海岸的、处在非洲大陆内部的阿拉伯部落没有屈服。”意军在占领区到处
受到打击,处境十分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在欧洲战场失利,使北非的抗意
斗争进一步扩大,最终迫使意殖民当局同起义者进行谈判。到1943年,北非人民经过长
期艰苦的斗争,终于赶走了意大利军队。
    意土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之一。意大利借土耳其日趋衰败
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动了这场侵略战争,占领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并将两
地合并为一个殖民地,称利比亚,实现它多年来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野心。这场战争归
根到底是由意大利殖民扩张野心恶性膨胀引起的,同时这也是一场所谓“先进”的国家
运用人类文明制造出的最新式武器,对“落后”的阿拉伯人民进行的大杀戮。它既暴露
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显示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拥
有先进武器004《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装备的侵略者作殊死斗争的反抗精神。意土战
争在军事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开创了飞机参战的首例。意军把飞机用于实战,执
行昼间和夜间侦察,为炮兵和战列舰校射和象征性轰炸等任务,使飞机在北非上空成功
地显示了其作战威力,从而大大加快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现代战争战略、战
术的深刻革命。受其影响,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土耳其
等国纷纷从法国和意大利购买飞机和雇佣飞行员参战。自此人们认识到,不应把飞机仅
仅看成是一种用途有限的辅助武器,而应该把飞机看作是战争大家族中除陆军和海军以
外的第三位“兄弟”。意土战争开创了飞机参战的新纪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2 巴尔干战争
欧洲火药桶迸发的火星
    20世纪初,欧洲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矛盾不断
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1912年终于爆发
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控制
和压制的战争。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
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也就为第一次世界
大战接上了导火线。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创伤。20世纪初,
腐朽的奥斯曼帝国仍控制着巴尔干国家的大片领土,400年来一直顽强斗争的阿尔巴尼
亚人民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族人民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
着土耳其人的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
    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
约,门的内哥罗也在8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
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但欧洲列强不甘心巴尔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各自
怀着侵略扩张的野心进行干涉。
    1912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耳其宣战,保、塞、希也相继在17、18日向
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给予土耳其统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权,要求土军撤出巴尔干。
土耳其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
接口实。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
    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
均胜过敌军。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保加利亚军队
在伊斯坦布尔方向以三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对
付土耳其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
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海军准备对土耳其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
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军形成了
包围态势,准备在土耳其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0月22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2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
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军进攻,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二
集团军击退上军。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土军后,于10月22—
24日在基尔克—基利塞(洛泽格拉德)附近击溃土军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0月29日
至11月3日,在卢累布尔加兹发生激烈交战,土军第四军被击溃。土军仓促退却。
    10月24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军集团被粉碎。在马其顿南部,
希军于11月1、2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
希海军封锁土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11月28日,阿
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国在支援
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
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
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12月,
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发生政变。新政府(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
月3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土耳其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
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1913年5月《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
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场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列宁指出:“巴尔干战争是标志着亚洲和
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
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
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
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向
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9
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
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日,保军被迫撤退。
10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未遇什么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毁1913年《伦敦和约》,与
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全面溃败的威胁下,于29日宣告投降。
    根据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丧
失了多布罗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
尔内归还土耳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
离1882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土耳其因失去许多领
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
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奥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
可是,德国和意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这些都成了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
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军备竞赛,
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亿马克,协约国军事预算也达47.6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
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
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
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以及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大量使用,这一切促使陆
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
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
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明显。这些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3 第一次世界大战
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4 凡尔登之战
近代战争史上的“绞肉机”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了一次大厮杀,这就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次大战的中期,德军在东线即对俄作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
为尽快打败英、法军队,其主攻方向转回到西线,决心首先攻克法军坚守的战略要地凡
尔登。然而,事与愿违,德军不仅没有攻下凡尔登,而且惨遭失败,以致使同盟国实力
大为减弱,战场局势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由于这次交战破坏之惨烈,伤亡之
巨大,因而军事历史学家称之为“绞肉机”之役。
    1916年2月21日,德军开始对凡尔登要塞发动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法国主力部队。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边境的战略据点,是法国整个国防线的支撑点。凡尔登筑垒地域
正面宽达112公里,由法军第三集团军(由埃尔将军指挥,拥有11个师,632门火炮)防
守。
    筑垒地域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全纵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
四道防御阵地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德军指挥部计划以第五集团军(由威廉皇太子指挥,拥有17个师,1204门火炮,其
中重型火炮683门,168架飞机)攻占凡尔登地域。计划在正面的一个狭窄地段(宽15公
里)实施突破。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德军在两个法国师正面展开了六个半师,879门火
炮(其中重型火炮522门),这就使德军处于优势:步兵比敌军多两倍,炮兵比敌军多
三倍半,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
    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军决定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上,以整个集团军的炮兵
进行八个半小时的冲击前的炮火准备。航空兵用于轰炸敌军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
的法军。德军于2月21日发起进攻,当天占领了第一阵地,在随后的四天中(2月22—25
日)又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堡垒,但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
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最前面为强击群。法军总指挥霞飞将军于2月25日命令第
二集团军(司令官为贝当将军,5月1日起为尼韦尔将军)投入交战,并通过巴勒杜克—
凡尔登公路(又称“神圣之路”)运送作战部队和物资。从2月27日至3月6日,沿这条
公路用3900辆汽车输送了19万名士兵和2500多吨军用物资。这是大规模汽车输送的第一
个范例。
    从3月5日起,进攻正面扩大到30公里,德军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向马斯河左岸,并由
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但是仍未奏效。经过70个昼夜(从2月至4月)作战,德军总
共才推进6—7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磨盘战。
    1916年6月,德军指挥部再次试图突破凡尔登筑垒地域的防御,又未成功。到7、8
两月德军仍未能摧毁法军的防御,1916年6月,俄军在西南战线突破成功。7月,盟军在
索姆河发起进攻。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些情况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
带转入防御(9月2日)。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至12月18日法军收复杜奥蒙
堡垒和沃堡垒。12月21日,法军前进到他们在2月25日原先据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
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经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凡尔登之战的规模和残酷性都是很大的,法军先后投入了70个师的66个师,德军投
入了46个师,双方死伤约100万人。因此凡尔登之战有“绞肉机”之称。凡尔登之战是
大战中期阶段的决定性一战,法军站住了脚跟,德军不但未能一举迫使法国投降,反而
使自己军力开始衰落,日益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凡尔登一战之后,德军就逐步走上
了失败的途径。1918年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大战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战略战术正确与否,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确具有重要作用。
    德军企图在一个狭窄地段上先使用急速攻击,后转入稳步进攻,并采用“炮兵摧毁,
步兵占领”的原则去突破坚固的防御,显然不是高招。法军指挥部为了变更作战部署而
大量使用汽车,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在凡尔登战役进程中,广泛地使用了迫击炮、轻机
枪、掷弹筒以及喷火器。法军采取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的办法组织防御的经验,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多数国家认为应在边境地带修建筑垒地域的一个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5 日德兰海战
海战史上战列舰队最后的告别战
    日德兰海战亦称斯卡格拉克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
是海军历史上战列舰大编队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
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迫使德国大
洋舰队不敢贸然出港。战争初期的被动态势,使德国人最初把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
在具有传统军事实力的陆军身上,海军则仅以小兵力开展海上游击战,袭击协约国海上
交通运输船。但是,通过一年的作战,形势并未好转,凡尔登战役后,德国陆军陷入持
久作战的困境,企图在陆上结束战争的梦想破灭了。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改变初衷,
把战略重心转到海上。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行动自由,扭转被
动局面,德国统治当局准备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
    1916年1月,德国海军对大洋舰队司令部进行了调整,任命舍尔海军上将为舰队司
令。舍尔一到任,就着手制定对英国舰队实施主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企图先以少数战列
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
彻底消灭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目的,舍尔集中部分战舰,用了4个月的时间,执
行偷袭和骚扰英国的计划。5月中旬,舍尔命令希佩尔海军上将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
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战役佯动舰队,引诱英国舰队出港。舍尔则亲率大洋舰
队主力,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重兵集团,隐蔽在佯动舰队
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歼击上钩之敌。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潜艇、6艘小型潜艇以
及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
严密监视英国海军动向。然而,舍尔怎么也没想到,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早
就被英国海军截获。这是因为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轻巡
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
并将其提供给英国海军统帅部,使英国海军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
准确地掌握了德国海军的行踪。
    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上将根据掌握的德国海军情报,连夜制定出一
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方案,决定由海军中将贝蒂率领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
14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作为前卫舰队,先追击来袭的希佩尔舰队,等舍尔率领的主
力前出围歼时,佯败诱敌。杰利科亲率由2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0艘巡洋舰和
50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主力,随后跟进,对德国大洋舰队形成合围后聚歼该敌。
    5月30日夜,贝蒂率领前卫舰队驶离罗赛思港,这马上就被德国潜艇发现了。而德
国放出的“诱饵”也早在英国海军的监视之下。双方都认为敌人已经上钩,两支舰队小
心翼翼地相向而行,将军们紧张地注视着海图上对方行动的轨迹,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
战就在这无声的航行中拉开了帷幕。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
近海域遭遇,英主力舰数量两倍于敌,德国舰队不敢恋战,希佩尔按计划转向东南,向
大洋舰队的主力狂奔。贝蒂一见到嘴的肥肉要飞,早把预定任务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
猛追,致使威力大速度慢的4艘战列舰掉队10多海里,犯了被英国历史学家们称为“致
命的错误”,使英国舰队蒙受巨大损失。15时20分,双方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机动态势,
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系统,火力优于英舰,且此时兵力对比6∶5,
英舰队已无优势可言。15时48分,双方在20公里距离上开始对射,12分钟后贝蒂的旗舰
首先中弹。16时5分,英战列巡洋舰“不屈”号被击沉。在这紧要关头,掉队的4艘战列
舰赶到,巨炮怒吼,弹如雨注。面对英军强大火力,希佩尔镇定自如,命令集中火力猛
轰英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使该舰连中数弹,爆炸后一折两段,迅速沉没,全舰
1275人仅有9人生还。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舰2沉1伤,损失惨重。当贝蒂发现迎面而
来的德军主力时,才发觉上当,即令整个前卫舰队北撤。舍尔见状急令全舰队追击,他
哪里知道,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在近3小时的追击战中,双方均
无建树。18时许,英前卫舰队与主力舰队会合。舍尔也追了上来,杰利科指挥舰队成一
路纵队冲向敌舰,切断了德国大洋舰队的后路,双方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展开了激战。
18时20分,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
7万吨的英国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
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
上的优势,加之英舰逐渐抢占了有利的攻击阵位,作战形势马上发生了有利于英军的转
化,德舰接连受到打击,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和另一艘战列巡洋舰被击中,迫使
舍尔放弃原来的计划,企图冲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但几经冲杀也无法逃脱英国舰队
猛烈炮火的轰击,当最后一批舰只从乱军中冲杀出来时,屡建战功的“吕措夫”号已千
疮百孔,无法继续航行,被迫弃舰沉没。英军虽然连连得手,但面对落荒而逃的德国舰
队,小心谨慎的杰利科却因怕碰上德军后撤时布下的水雷,而下令停止追击。20时,一
场混战在夜幕中暂停了,双方指挥员开始酝酿新的较量。杰利科准备天亮在舍尔返回基
地的必经航线上彻底消灭德国大洋舰队;舍尔则企图连夜冲出包围,经合恩礁水道返回
基地。为此,舍尔把所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军主力舰队,掩护大洋舰队突围。
整夜里,德军的驱逐舰就像狼群一样,不时地袭击英舰,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
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在哪个方向。23时30分,大洋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
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
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激战中英国3艘驱逐舰被击沉,德国2艘轻巡洋舰被鱼雷
送入了海底。拂晓前,双方在混战中又互有损伤。英国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认敌为友,被
4艘德国战列舰一个齐射当即变成一团火球;混乱中一艘英国轻巡洋舰被己方的战列舰
拦腰切成两段;德国一艘老式战列舰步履蹒跚地跟在舰队后面,被冲上来的一群英国驱
逐舰用鱼雷击沉。舍尔不顾一切地向东逃窜,于6月1日4时许通过合恩礁水道,杰利科
因害怕德军布设的水雷,也匆匆打扫战场后返回了斯卡帕弗洛基地。这场空前绝后的战
列舰舰队决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3艘、
驱逐舰11艘,战斗吨位11.5万吨,伤亡6700多人;德国舰队共损失战列舰2艘、轻巡洋
舰4艘,驱逐舰5艘,战斗吨位6.1万吨,伤亡3000多人。英国舰队虽然比德国舰队损失
多了近一倍,但并未伤着筋骨,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在北海海域的霸主地位,德国因无法
打破英国人的封锁,大洋舰队成了名存实亡的舰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未敢出海作战。
    日德兰海战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壮的胜利,其中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
的莫过于以下三点:一是战略运筹失策。英德两国战略决策者受陈旧军事思想的影响,
认为舰队决战是取得制海权最可靠、最简捷的途径。因此,在日德兰海战前,无论在装
备建设还是在编制训练上,都以在决战中歼灭敌主力舰队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手段,
不惜花费巨资建造和编练庞大的战列舰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双方的企图如出
一辙,都试图寻找战机以一次舰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在延续了两年才达成的这
场舰队决战后,双方决策者才认识到,科技进步使新型海军兵器不断出现,海军作战手
段也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正如战后贝蒂上将断言,英
国正确的战略不应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把它困在基地,这样形势对我
更为有利。德国也认为,就是在海战中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这一
战略调整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不久英德两国的战列舰虽没有在战争中被
敌人消灭,却被自己的水兵或搁置于一边,或沉入了海底。
    二是作战指挥失误。战前,英国海军本来占有客观优势和先机之利,可将计就计,
巧打智取,提高作战效益,但由于英军前线指挥员连连失策,先是不分青红皂白,盲目
追杀德军担负诱敌任务的前卫舰队;继而又在主力交战时畏首畏尾,放弃追击逃窜之敌
的有利战机;最后又没有夜间决战的决心和魄力,使得德军有机会突破封锁,返回基地。
从上述情况人们不难看出,正确的作战指挥关键在于审时度势,量敌用兵,不被假象所
迷惑,积极地进行有利的决战,避免不利的决战,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能动地争取战
争的胜利。力量的强弱和形势的利弊只具备了胜利的可能,如果作战指挥失误,照样要
打败仗。
    三是协同配合不力。在这场激烈搏杀,险象横生的大战中,到处都有不和谐的音符。
英国舰队出发时,未通知“坎帕尼亚”号航空母舰,致使其没有参加作战,减少了英军
的优势;战中,德国舰队在侦察情报力量不足,经常被动挨打时,却叫10艘大型“齐柏
林”飞艇在基地睡大觉;当英国舰队奋力追杀德国舰队时,主力战列舰却因航速慢而掉
队;当舍尔奋力冲出重围,准备施放水雷阻止英军追击时,才发现全舰队没带一颗水雷。
这充分说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使作战力量结构日趋复杂,单凭一两件新式兵器并
不能决定作战力量的优势,而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才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战兵器的作战效能。这场海战充分说明,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
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6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
保卫十月革命成果的一场决战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为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同
国内反革命武装和外国干涉军进行的战争。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它给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与民族的革命斗争带来了希望,也引起国内
外反革命势力的仇恨和反抗。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
权,是苏俄内战爆发的主要起因。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则使这场内战更为尖锐化和复杂
化。为了捍卫十月革命的成果,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国内经济遭到
严重破坏、敌人四面封锁的艰难条件下,领导全国军民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国
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为苏联由战争转入和平建设创造了
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后,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和代表其利益的各个党派在边疆各地区,尤其
是南部和东部边疆地区结成了反苏维埃政权的统一阵线,组织反革命武装,发动反革命
叛乱。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以德国为首的四国同盟还同俄国处于交战状态,
他们的军队还驻守在从里加到多瑙河口一带,对苏维埃俄国虎视眈眈。
    在这种形势下,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短期内完成了退出帝国
主义战争,平息反革命暴乱,粉碎德奥等国的进攻,建立全国革命政权和新型工农红军
等重大举措。这一切为日益临近的内战准备了力量,设置了战场,赢得了时间。
    1918年3月15日,在伦敦召开的协约国总理和外长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对俄国东
部联合进行干涉”的决议。5月底,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俘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在协约国策划下打响了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内战第一枪。该军迅速由2万人扩充到6万余
人,并支持东部各地的反革命势力,成立了一批反革命政府,建立了一批反革命武装。
与此同时,在德国扶植下的旧俄将军克拉斯诺夫、阿列克谢耶夫、邓尼金等人,也在俄
国南方纠集反革命武装,伺机向顿河、库班、高加索进犯,到1918年夏,苏维埃共和国
已面临四面包围的严峻局面:外国武装干涉者和俄国反革命武装,先后占领了乌克兰、
伏尔加河流域一部、高加索、中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大片地区,几乎相当于
苏维埃共和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形成了东、南、北方以及高加索等数条战线,绵延1万
多公里。此时,全线白军总共约有70余万人,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处在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极大困难:与南方产粮区的联系
被切断;工业陷入崩溃;反对粮食垄断政策的富农分子不断暴动,饥荒蔓延,人民忍饥
挨饿。
    此时,工农红军刚组建不久,有志愿兵30万人,与敌军相比,处于劣势。根据列宁
的提议,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一切工业部门实
行国有化,宣布粮食专卖和余粮收集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在军
事方面,鉴于夏季的形势,俄共中央确认东线是主要战线,并通过了加强东线的决议。
东线红军于6月组成东方面军,共有步、骑兵7—8万人,辖五个集团军,在伏尔加河区
舰队的配合下,展开在2000公里的正面上。
    此时,东线高尔察克白军与捷克斯洛伐克军团15万余兵力,继续西进,他们的企图
分别是:向彼尔姆进攻,以便与由北线南下之敌会合;完全占领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然
后由此向莫斯科进攻。为了阻敌西进,把敌人赶过伏尔加河,解放其中游地域、卡马河
沿岸和乌拉尔,打通与土耳斯坦的联系。东方面军各部于8月底和9月初先后对敌发起进
攻。经过近两个月的进攻作战,东方面军在750公里宽的地带内突破了敌军防线,向东
推进了300—400公里,暂时夺取了战略主动权,稳住了东线形势,打击了白军士气。
    在南线,克拉斯诺夫白军在德军的支持下,由顿河向南方重镇察里津进攻。北高加
索的邓尼金白军先后攻占了萨尔斯克和提霍列次克等车站,切断了北高加索与察里津的
联系,企图打通一条通往黑海各港的通路,以便以南方保障克拉斯诺夫白军的后方。在
敌突然进攻的情况下,南线红军被迫组织防御,在察里津、格罗兹尼等要点进行了顽强
的保卫战和塔曼集团军的撤退。在抗击东线和南线进攻之敌的同时,北线红军在沃罗格
达、科特拉斯两地组织了防御,粉碎了在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的外国干涉
者南下与东线白军会师的企图。总之,经过内战初期前几个月的作战,弱小红军顶住了
敌人首次进攻浪潮,经受了锻炼,但不久又面临新的更严峻的斗争。
    1918年11月,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以德国为首的四国同盟向协约国投降,德
国和奥匈帝国发生革命。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并着手解放被德
国侵占的领土。协约国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腾出手来,加紧了对苏俄的干涉,向俄国增
调大批兵力,占领了黑海各港口、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南部。原来投靠德国的邓尼金、克
拉斯诺夫又倒向了协约国。这一时期,南线成了反苏维埃势力的主要战略基地。苏维埃
共和国又一次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对敌斗争的领导,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1月底
决定成立工农国防委员会,由列宁任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的军事与经济活动,确保前后
方的统一。11月26日,俄共中央决定,要竭尽全力在各条战线展开进攻,特别要在威胁
最大的南线展开进攻。战略方针是:在白军同干涉军会合之前先歼灭白军,然后再击败
干涉军。至1919年初,红军经过近5个月的奋战,解放了乌克兰以及伏尔加河、顿河流
域等粮食、燃料产区。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在当地人民奋勇斗争下也获得解放。
至此,苏维埃共和国的地位大为巩固。红军的初步胜利迫使帝国主义者放弃了直接出兵
的打算,改为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和策动俄国西部、西北部的邻国向苏维埃共和国进攻。
    1919年春,苏维埃共和国国内形势仍然十分艰难:粮食和油料危机加剧,国家仍处
在四面受敌的状态,战线长达8000公里。国内外反革命武装计划在3月发动更大规模的
进攻,进攻的主要突击力量仍然是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部队。高尔察克在东线实施主要
突击,邓尼金在南线,尤登尼奇在彼得格勒,末勒尔在北线,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的民族主义分子在西线分别实施辅助突击。各线白军共150万人,其中作战兵力51万人,
协约国利用其海上优势,对全线白军实施广泛支援。此时,红军共有140万人,其中作
战兵力38万余人。至4月中旬,各线白军不断进攻,使苏维埃共和国的形势渐趋恶化,
东线形势尤为严重,它再次成为共和国的主要战线。俄共中央分析了当时形势,确定了
粉碎高尔察克,解放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战略任务,并采取措施,增加
武器生产,改进交通运输,给东线增调人力物力。
    几经削弱的东方面军到4月中旬补充到14万人,编成两个集群:由第一、四、五和
土耳斯坦集团军组成南方集群,伏龙芝任司令员,其任务是由布祖克地域向乌法实施深
远包围突击,在450公里宽的正面上粉碎敌西集团军;由第二、三集团军组成北方集群,
绍林任司令员,其任务是向萨腊普利、彼尔姆方向实施正面突击,击溃敌西伯利亚集团
军。东方面军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粉碎了高尔察克的西集团军和西伯利亚集团军,进
到了乌拉尔山前地带,向前推进了350—450公里,解放了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人口
500多万的重要产粮区和工业区。通过反攻,红军在东线牢牢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取
得了对高尔察克白军的决定性胜利。
    1919年上半年,正当东线红军大举反攻之际,获得协约国大量武器援助的邓尼金已
成为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突击力量。邓尼金在从伏尔加河到德涅斯特河1300公里的
正面上大举进攻,企图迅速占领莫斯科,消灭苏维埃政权。于是,邓尼金成了主要威胁,
南线再次成为主要战场。对此,7月9日列宁向全党发出了“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
的号召,红军总部制定了在南线反攻的计划。为了便于指挥,把原来在1300多公里宽正
面上作战的南方面军分编为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到10月中旬,南线红军总兵力已达
18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红军的变化。南方面军的反攻从10月11日持续到11
月18日。其间,实施了奥廖尔—克罗梅进攻战役和沃罗涅什—卡斯托尔诺耶进攻战役。
到11月17日,红军攻克了库尔斯克,重创了邓尼金志愿集团军,切断了它同顿河集团军
的联系。到11月下旬,南方面军的顺利反攻已发展成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全线总攻。
南线红军的进攻从1919年11月19日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至1920年1月10日结束,共
持续了53天。此间,红军两个方面军在11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向前推进3550公里,粉碎了
邓尼金白军主力,解放了近5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在进攻中,红军选择白军兵力薄弱的
结合部,沿捷径实施主要突击,发挥骑兵兵团和军团作为快速手段的作用,加速了战役
进程,割裂了敌军集团。这一切都加速了红军的胜利和邓尼金的失败。
    1920年初,各路红军纷纷出击,扫荡白军残余,几遭打击的各线白军残余纷纷逃往
边远地区。至此,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了内战的决定性胜利。红军在南线击败了邓尼金,
在东线击败了高尔察克,在西北击败了尤登尼奇。从1919年下半年,外国干涉军除远东
白军外,已先后撤出俄国,国际帝国主义的封锁已经破产。此后至11月,苏维埃共和国
打退了波军的进攻,签订了《里加和约》(参见“俄波战争”),粉碎了邓尼金的残部
——弗兰格尔白军的进攻,结束了内战,国家开始转入和平建设。
    在持续3年的苏俄内战中,苏维埃人民及其武装力量,经过奋战挫败了外国武装干
涉者及其所支持的反革命白军的多次进攻,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这次胜利使刚
刚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得以站稳脚跟,为尔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之所以能克服艰险,
战胜强敌,除了战争本身具有的人民性和防御性外,主要是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在战争中实行了严格的集中领导和指挥;着眼苏俄内战的特点,采取坚决、灵活的作战
方针,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发扬红军之长,利用白军弱点,化被动为主动,逐个歼灭
了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7 俄波战争
波兰向东出击的一次领土战争
    俄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利用苏俄内战之机为获取白俄罗斯、
西乌克兰和立陶宛而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的一次领土战争。战争从1920年4月25日波军进
攻乌克兰开始,至1920年10月12日以双方签订和约,达成妥协而告结束。
    战争初期,波军大举进攻,迅速占领了西乌克兰及其首府基辅,但被红军反攻所打
退。在反攻中,红军轻易取得胜利,挥师西进,并越过国界,直逼波兰首都华沙。但波
兰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利用红军轻敌冒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等弱点,迅速调整部署,
突然发起反击,致使远离本土、疲惫不堪的红军全线溃退,撤回涅曼河畔。在战争中,
红军共损失兵力达20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
    在战争爆发前,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苏维埃俄国宣布废除了过去沙俄政府签订的瓜
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人民有独立和统一的自决权。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波兰的
革命进程出现高涨。但是,作为波兰国家元首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毕苏茨基,把恢
复1772年波兰被瓜分前的历史边界和建立包括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的波兰联
邦共和国作为复国的基础。他的联邦制主张既符合波兰地主资产阶级利益,也反映了国
际帝国主义扼杀苏维埃俄国的愿望。因此,波兰在反对苏维埃俄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协约
国的物质支援。
    1919年初,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先后向俄国中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苏维埃俄国的内
战形势正处在紧要关头。毕苏茨基利用处在内战之中的苏维埃俄国无力他顾的时机,挥
师东进,入侵并占领了立陶宛和白俄罗斯。1920年初,波兰仍积极备战,准备在弗兰格
尔白军的配合下,向乌克兰发动进攻。
    此时,苏维埃俄国虽已取得内战的决定性胜利,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但其经济状况
仍十分严峻。为避免与波兰的冲突,苏维埃俄国向波兰提出建议,在承认“寇松线”以
东250—300公里为波兰边界的基础上双方举行和谈,但遭波方拒绝。鉴于战争不可避免,
苏维埃政府开始加强西线兵力,着手制定对波作战计划。
    为了向苏维埃俄国发动进攻,到1920年4月,波兰武装力量由1919年初的11万余人
扩充到约60万人之多。波军计划首先歼灭红军西南方面军,夺取乌克兰,尔后变更部署,
挥师北上,与东北方面军配合,打败红军西方面军,占领白俄罗斯全境。进攻乌克兰的
作战计划是:以第二、三集团军围歼红军第十二集团军,尔后向红军第十四集团军进攻,
夺取敖德萨,并在方面军整个地带内抵近到第聂伯河。为了夺取西乌克兰,波兰政府与
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彼得留拉签订了共同作战的条约。
    在波军正面,红军部署了两个方面军。一个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北的白俄罗斯
境内,辖第二、四、十五、十六4个集团军和骑兵第三军,到5月底共有步、骑兵8.1万
人,方面军司令员是图哈切夫斯基,当时他年仅27岁。
    另一个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南的乌克兰境内,辖第十二、十四集团军和骑兵第
一集团军,共有步、骑兵4.6万人,方面军司令为叶戈罗夫。
    到1920年5月底,苏波双方兵力对比暂时处于均势,但红军西方面军正面波军左翼
集团兵力较弱。因此,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计划由西方面军向波军左翼实施主要突击。
1920年4月28日,俄共中央批准了加米涅夫制定的战略反攻计划。该计划规定,西方面
军和西南方面军密切协同,分别从东北和东南向华沙实施向心突击。西方面军在普里皮
亚特河以北担任主攻,沿明斯克、比亚威斯托克方向直取华沙。西南方面军在普里皮亚
特河以南配合西方面军行动,沿罗夫诺、卢布林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反攻前,苏维埃共
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满以为波兰的工农革命正处在高潮之中,他对战争前
景作了十分乐观的估计。图哈切夫斯基也基于这种估计,结果导致了他在战争中轻敌冒
进,功亏一篑。
    1920年4月25日,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至第聂伯河宽500公里正面上发动进攻,短时
间内向乌克兰腹地推进了200公里,5月7日夺占了基辅,但未能合围红军第十二集团军。
    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1000公里,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5月14日,
红军西方面军在预备队尚未集中的情况下,在白俄罗斯向波军率先发起反攻,但因兵力
分散,协同不好,被波军所退。5月20日,红军完成了反攻准备,并从南北西翼先后转
入反攻。实施了基辅战役、七月战役、利沃夫战役和华沙战役。反攻前期,红军节节胜
利,一直打到华沙、利沃夫城下。进行了决定此次战争命运的大决战——
    华沙战役。
    鉴于红军的顺利进攻和波军的全线溃退,加米涅夫于7月22日改变了原定作战计划。
命令西方面军不作战役休整,继续追歼败退的波军,至迟于8月12日以前强渡维斯瓦河,
攻战华沙,而西南方面军改向利沃夫进攻。此一变化,使两个方面军的突击由向心变为
离心之势,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协同,削弱了突击力量。
    8月8日,图哈切夫斯基签发命令,欲图迅速攻占华沙,全歼波兰守军,具体部署是:
第四集团军在骑兵第三军协同下从北迂回华沙,然后向南直插普洛次克,切断波军退路
及西方国家对波军的补给线;第十三、十五集团军在华沙东北攻击波军左翼;第十六集
团军及第十三集团军部分兵力在华沙桥头堡正面实施牵制突击。然而,在华沙战役打响
之前,西方面军因连续作战已疲惫不堪,实力锐减,总兵力只剩下4.5万人,且弹药与
给养十分缺乏。此时,行动在两个方面军结合部的西方面军莫济尔集群及与之毗邻的西
南方面军第十二集团军,都远落后于十六集团军。同时,在协约国的支援下,波军第一、
四集团军已得到补充,第五集团军已调到华沙前线。波军兵力已增加到11万余人,超过
红军1倍以上。但因图哈切夫斯基求胜心切,无视这些变化,于8月13日下令向华沙发起
攻击,终因兵力分散、力量不足,未取得进展。
    波军总司令毕苏茨基冷静分析,发现了西方面军的弱点。
    8月6日,他决定以第五、一、二集团军在华沙正面及其以北牵制和消耗红军西方面
军主力,而以第四集团军及第三集团军部分兵力由南攻击红军第十六集团军的侧后,尔
后各集团军转入总攻,在华沙方向粉碎西方面军的进攻。这时,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和
图哈切夫斯基既未识破波军反击的企图,也未发现波军反突击集团的集结。因此,红军
未作抗击反突击的任何准备。
    8月16日,波军第三、四集团军向红军第十六集团军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对此,红
军第十六集团军毫无思想准备,惊慌失措,迅速溃退,结果,暴露了第三、十五集团军
的侧后。
    8月18日,波军各集团军全部转入总攻,使红军西方面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远在明斯克方面军司令部内的图哈切夫斯基才得知波军发动翼侧攻击的消息。他
虽毫不迟疑地向前线红军发出了撤出战斗的命令,但为时已晚,部队无法执行其命令,
正在实施迂回的第四集团军以及第十五集团军两个师无力向东突围,只好撤入东普鲁士,
在那里被解除了武装。波军的反攻,使红军西方面军遭受到毁灭性打击,被迫全线溃退。
到8月25日,波军推进到格罗德诺、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西布格河中游的符沃达瓦
一线时,红军西方面军在后方预备队的支援下,终于阻止了波军的前进,华沙战役至此
结束。
    这时,俄波双方都已无力再战。因此,根据苏维埃政府的建议,俄波两国政府举行
了和谈。1920年10月12日,双方在里加签订了和约初步条款,1921年3月正式签订和约。
    和约规定,俄波之间的国境线比《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寇松线”东移了200公
里,使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划归波兰。俄波战争以双方签和,达成妥协而告结束,这
个和约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西部边境的和平,从而能集中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节节胜利的红军在华沙唾手可得的情况下竟然败北,而节节败退的波军反而
转败为胜?斯大林指出:“当时我们对波兰民族因素的力量估计不足,为浩浩荡荡进军
的轻易胜利所陶醉,担负了经过华沙突入欧洲的力所不及的任务,激起了波兰绝大多数
居民反对苏维埃军队,因而造成了使苏维埃军队在明斯克和日托米尔附近的胜利化为乌
有的局面,破坏了苏维埃政权在西方的威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8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非洲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篇章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埃塞俄比亚(当时称阿比西尼亚)人民抗击法西斯意大利侵
略的战争,又称埃塞俄比亚第二次抗意战争。
    意大利曾在1895—1896年不宣而战,侵入埃塞俄比亚,但遭到埃塞俄比亚军民的顽
强抵抗,意大利遭到惨败,并于1896年被迫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规定意大利无
条件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废除《乌查利条约》,赔款1000万里拉,但意大利始终没有
放弃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20世纪30年代初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为了摆脱
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
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法抗衡。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的殖
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
制定了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并加紧侵埃准备。
    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毗邻意属索马里的边界附近瓦尔瓦尔蓄意制
造边境事端,并侵占瓦尔瓦尔,导致埃塞俄比亚死伤百余人。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求
援,但没有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1935年9月,国际联盟作出偏袒意大利侵略者的裁决,
更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随后,意大利在意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边界地域扩建港口,修筑铁路、公路、机
场,架设通信线路,加速备战。意大利统帅部的侵略计划是:在北、南战役方向及中部
部分战役方向上向埃塞俄比亚腹地实施向心进攻,主攻放在北部(厄立特里亚)方向,
企图在短期内打败埃塞俄比亚军队,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按照这个计划,
意大利军队的主力由厄立特里亚第一、二、三军组成,后又有厄立特里亚第四军及马里
奥蒂和库图雷将军的各5000人的两个纵队,总数达25万人,在北战场展开,由东北非意
军总司令德博诺将军指挥(1935年11月由马多利奥元帅接任);在南战场(索马里),
有两个战役集群,约11万人,由格拉乔亚尼将军指挥;在中央方向有一个战役集群,约
1.7万人。埃塞俄比亚军队由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1万人的禁卫军和总数达35—45
万人的各省、各部族地方新编军队组成。埃军虽然武器装备落后,训练很差,但士气高
昂。埃军统帅部的抗战计划是:军队先从边境后撤30公里,扼守险要地段,实施山区机
动防御作战,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条件。埃军的展开计划是:在北战场,部署塞乌姆、
古克萨、穆鲁格塔等拉斯(公爵)的军队集群,约15—20万人;在南战场配置涅西布和
德斯塔二拉斯的军队集群,约10—15万人;在中央方向约有1万人;禁卫军和其他一些
新编部队留作预备队,近11万人。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30万大军从北、东、南三面侵入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军民奋起抵抗。抗战经历两个阶段。从战争爆发到1936年5月埃首都沦陷为
正规战争阶段,埃军主要以阵地防御抗击敌军。刚开始,担任掩护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开
始撤退,避免与敌优势兵力决战。他们设伏和突袭侵略者的后方,战斗中表现得英勇顽
强。而主力部队则在海尔·塞拉西皇帝领导下与入侵者展开正规战。12月中旬,伊姆鲁
和埃尤厄鲁二拉斯的军队集群在阿克苏姆地域对占领者实施了突然袭击,击毁意军许多
坦克。1936年1月,塞乌姆和卡萨二拉斯的军队集群在泰姆比恩省打败了敌人,解放了
亚比亚迪城。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抗击下,意大利军队一些集团陷入合围,损失惨重。
从1936年1月下旬起,意大利军队利用空中优势,大规模使用飞机和毒剂,整队整队地
消灭埃塞俄比亚军队,使整片整片的和平居民区变成废墟,战局急转直下。同年3月,
塞拉西集结重兵在阿桑吉湖一带与意大利军队决战,但因内奸出卖,埃塞俄比亚军队主
力被击溃。4月底意军逼近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3日,海尔·塞拉西流亡国外,伊姆
鲁拉斯成为临时政府首脑。5日意大利侵略者占领了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
将埃塞俄比亚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从此,埃塞俄比亚的抗战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游
击战争阶段。
    首都沦陷后,埃塞俄比亚人民成立了各种抵抗组织,人民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战
方式。部分埃军分散到西部和南部各省,同当地人民组成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
伊姆鲁拉斯为首的埃塞俄比亚临时政府负责协调各爱国力量的行动。游击队经常袭击意
军驻地,炸仓库、拆电线、破坏交通,一次次粉碎了意军的“围剿”。最后,意大利统
帅部把20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并继续大量使用毒剂,于1936年12月底彻底打垮了伊姆
鲁拉斯的部队,并俘虏了伊姆鲁。1937年2月打垮了德斯塔拉斯的部队。意大利占领者
一方面加紧清剿主要抵抗策源地,另一方面加强对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恐怖手段,杀害无
辜平民。在战争期间和埃塞俄比亚沦陷期间,埃塞俄比亚军民共死亡76万余人,但残酷
的镇压并未能使埃广大人民放弃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游击战一直持续到1941年1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英国军队于1941年1月对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
马里的意大利军队发起了进攻。1月25日,塞拉西率领爱国武装从苏丹打回国内,广大
埃塞俄比亚人民和游击队也采取积极行动向意军发起攻击。4月2日,游击队配合盟军收
复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5日塞拉西复位。随后英、埃联军追歼残敌,于同年11月27日
在贡德尔的最后决战中获得胜利,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告终。
    这次战争是埃塞俄比亚反侵略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埃塞俄
比亚人民在持续6年的抗战中给意大利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作出了贡献,也鼓舞了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在整个战争中,埃方付出了惨重
的代价,仅死于化学战毒剂的就有29万余人。意军伤亡14万人,付出了120亿里拉的巨
额军费。
    埃塞俄比亚在战争指导上,充分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力量优劣,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
战,粉碎了意军的速胜企图;在意军占领埃首都和部分领土后,埃方军队分散各地,组
织抗战游击队,消耗敌人,在极为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实力,为最后赶走侵略者
奠定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79 西班牙内战
佛朗哥法西斯君临马德里
    西班牙内战是本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民为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捍卫革命成果、捍
卫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革命战争。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
革命战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它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美洲殖民
地。
    1898年重新瓜分殖民领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又以西班牙的惨败而
告终。从此西班牙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落后的西班牙,引起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陷于紊乱,人
民群众非常不满,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1931年4月,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真正解决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
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异常尖锐,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很薄弱。1935年欧洲政局风云
变幻,战争的威胁逐渐逼近。面对法西斯日益猖獗的状况,共产国际提出了建立人民阵
线,团结无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切进步力量,以抗击法西斯势力的号召。西班牙共产党经
过努力使西班牙各左派政党联合组成了人民阵线,并在1935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
胜,组成了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在人民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进步的社会改革。这些初
步的社会改革引起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端仇视,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几乎所有反共和的右翼党派和反动军官都在积极寻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帮助和支持,
阴谋策划叛乱,以颠覆共和政府。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西属摩洛哥梅利里亚的军队首先发动叛乱,次日,驻摩
洛哥殖民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飞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挥叛军,另一反动将领莫拉
则在西班牙北方发动反叛。叛乱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这时共和国军队的80%官兵被
叛乱者所控制。叛乱因为早有预谋,而且是在国际反动势力支持下进行的,所以一开始
进展颇为顺利。佛朗哥统率的摩洛哥军团由南向北,莫拉率领的正统派和保皇党军队由
北向南,企图南北夹击首都马德里,迅速夺取政权。然而,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君主制度
和法西斯主义,珍惜革命的初步成果,积极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纷纷自动起来保卫共
和国,民警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军队同叛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爱国军民的浴血奋
战,使得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中心城市的叛乱先后被迅速平定,叛军的速胜
计划破产。
    正当叛乱几乎失败之时,德、意法西斯眼看西班牙反动派的叛乱难以获胜,便不惜
撕下伪装,于1936年8月公然支持叛乱,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
班牙有其险恶的用意。一是想控制住成为地中海通往大西洋咽喉的西班牙这块战略要地,
以便在未来对英法作战时能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二是想以西班牙作为新武器的试验场,
以便为未来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德、意法西斯公开的武装干涉开始时,首先用飞机、
船只把佛朗哥的叛军主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本土。与此同时,大批坦克、
飞机、大炮等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给叛军,并出动轰炸机闯进西班牙的领空,对和平
城市和居民实施狂轰滥炸。接着法西斯正规军也踏上了西班牙国土,与叛军一起进攻西
班牙政府。由此西班牙民主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就演变为一场具有国际性的
反法西斯战争了。
    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是世界法西斯势力对民主势力的又一
次猖狂进攻。这场战争对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
是,这时英、法、美政府却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表面上禁止各国向西班牙
输送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是封锁西班牙共和国,听任德、意援助叛军,伙同德、意
共同扼杀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国。因此德、意法西斯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武装干涉的规模,
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5万德军、15万意军在西班牙直接参战。叛军在得到德、意公开支
持,取得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人力补充后,于8月13日攻占了西南重镇巴达霍斯,南北两
支叛军会合,然后挥兵直指马德里。共和国处境逐渐恶化。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合
势力的战争,赢得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集会,谴责德、
意的武装干涉,要求英、美、法放弃“不干涉”政策。
    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共同目的,来自54个国家的4.2万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
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9月,马德里开始遭到轰炸。11月初叛军进至马德里城郊,马德里保卫战进入紧张
阶段。7日,叛军开始全线展开进攻。共和军顽强抵抗,狠狠打击叛军,使叛军每前进
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叛军进入马德里市区的企图未能得逞。1937年2月和3
月,叛军和德、意侵略军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强大的攻势,都遭到失败。其中在著名的瓜
达拉哈达阻击战中,共和军和国际纵队的战士给意军和叛军以迎头痛击,经数小时的激
战,意军损失惨重,溃不成军,死伤近万人,被俘达数千人。经过几番较量后,法西斯
侵略军和叛军被迫暂时放弃占领马德里的企图,将其主要攻势转向北方。
    1937年夏,叛军和侵略军在集聚兵力后转入进攻。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有15万人,
佛朗哥叛军主力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作战。共和军仅能集结6万军队分散抗击敌人。6月
20日,巴斯克地区的首府毕尔巴鄂失守。10月22日,共和军在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的
最后一个据点希洪城陷落。随后,法西斯指挥部把作战重点转向了东线。1938年3月,
叛军转入进攻,突破共和军防御,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切断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中部
以及南部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共和国处于
多方受敌的危急局面。这时英、法政府却封锁法西边界,扣留共和国从国外购买的大批
军火。12月法西斯联军集中30万重兵进攻加泰罗尼亚。1939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
府巴塞罗那失陷。
    2月11日,法西斯联军在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后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公开支持下,胁迫共和国政府投降来迅速结束西班牙战争。
2月27日,英、法两国政府相继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断绝同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
此时共和国政府处境非常困难,尽管决心作战到底,但共和国内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打
断了政府继续抗战的意图。3月5日在英、法指使下,共和国内部的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
会党首领贝斯太罗与叛军相勾结,在马德里发动反革命政变,夺取了共和国政权,实行
白色恐怖,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者。为了配合这一叛乱,佛朗哥的军队全线出
击,牵制在前线的共产党作战部队不能回师援救马德里。28日,经历了两年八个月战斗
洗礼的英雄城市马德里终于在内外敌人夹攻下陷落。4月初叛军控制西班牙全境,共和
国被扼杀,法西斯独裁政权开始了在西班牙的统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
意的武装干涉以及英、法的所谓“不干涉”政策。内部诸因素中,西班牙共产党始终没
有掌握人民阵线的领导权问题则是最主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场战争牵制了德、
意法西斯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为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它
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侵略势力的
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80 日本侵华战争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
侵华战争。从此,战火在中华大地上全面燃起,中国人民积极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救国斗
争之中。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以灭亡中国为首要
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的结果,也是日本为摆脱当时经济危机、缓和国内
矛盾、争夺世界市场和东亚霸权所采取的新的侵略步骤。早在19世纪末叶,日本由资本
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其
基本国策。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了以解
决“满蒙政策”为中心议题的“东方会议”,主要是确定新的对华政策,意欲先夺“满
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20年代末至30年代,日本国内矛盾激
化,连续发生经济危机。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和实现夺取中国东北的战略计划,日本
于1931年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由于中国国
民党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并于1932年3月操纵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随后,日本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华北,侵占热河,进逼北平、天津,策动“华北事变”,并加强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准备。
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接着,形成德、意、日法西
斯轴心。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爆发。
    日本政府认为只要对中国“加以一击”,就能使其完全屈服,从而制定了“速战速
决”的战略方针,计划在华北,两周内攻克大同,一个月攻占整个山西;在东南,10天
占领上海,3周攻克南京,一个月逼近武汉;在华南,一举攻克广州,在3个月内结束对
华战争。然而,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打破了帝国主义的迷梦。就在芦沟桥事变当夜,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与日军展开激战,芦沟桥历经三失三得,迫使日军不断
增兵。
    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中国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形成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
战场。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初期对日军做了
较为积极的抵抗,进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战役,给日军以杀伤和消耗,特别是台儿庄
一战,更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是由于国民党实行单纯的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
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致使国民党的数百万大军在日军压力下节节败退。到
1938年10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江苏、安徽等省的大部分地区相继落
入日军手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不断打击日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雁门关伏击战等重大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
敌的斗志和信心。日本在占领广州和武汉后,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特别是遭到八
路军、新四军的沉重打击,便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而转移其主力于解放区
战场。从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改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政
策,而逐渐转移其主要兵力来打击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以巩固其占领区。从1938年底
开始,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推行“三光政策”和“囚
笼政策”。为粉碎日军的企图,八路军总部决定大举破坏正太路,进行“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至12月历时近4个月,消灭敌伪军2.5万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
嚣张气焰。与此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斗争,坚持敌
后抗战,牵制了大量敌人,破坏了日军北上侵苏的计划。日军经过几年对我华北、华中
抗日根据地的作战,开始认识到剿共仅靠武力进行征伐不能取得成效,因而实行所谓军
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力战”,进行频繁的“大扫荡”,敌后抗战处于严重困难
时期。同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不断制造反共磨擦
并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但我军和解放区经受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渡过了困难时期。
    从1943年开始,战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3年2月,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
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9月,意大利政府
宣布投降,德、意、日联盟瓦解。太平洋战场的形势也朝着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美
军继1942年在珊瑚岛和中途岛海战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于1943年2月攻占了瓜达尔
卡纳尔岛,从而转入战略反攻,迫使日军转入了战略防御。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在中国
人民特别是敌后战场军民的有力打击下,部队士气低落,战斗力明显下降,同时,旷日
持久的战争消耗,也加剧了日本的国内矛盾,人民反战情绪激增。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
改变其在太平洋战场的不利态势,日本急欲结束对华战争,以便从中国战场抽调更多兵
力用于太平洋战场。为此,日本企图大力扶植和加强汪精卫伪政权的政治力量,并对蒋
介石施加一定的压力,促成蒋、汪合流,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在作战指导上,日军
强调确保其占领区,保证重要资源开发地区、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安全,并以部分
伪军接替部分日军守备任务,以便抽出日军用于太平洋战场和在中国占领区执行机动作
战任务。而在国际形势日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情况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仍推行消极抗
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敌后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严重困难,坚持了
敌后抗战,并从1943年起开始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和
“清乡”,而且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最后胜利的前夜。而在太平洋战场,日本侵略者
还在继续顽抗。为准备决战,日本大本营于1945年1月制定出《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
纲》,不仅规定陆海军的作战方针任务,而且把日本人民直接投入决战准备。1945年上
半年,中国敌后解放区军民,继1944年春、夏、秋季攻势作战后,又发起1945年春、夏
季攻势作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迫使其退守主要交通线、重要城市和沿海地区。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无
条件投降,否则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掷下两
颗原子弹,给日本以巨大打击。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同时宣布参加《波茨坦公
告》,9日,100余万苏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同一
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军民立即展开全面大反攻,解
放了大片国土。在中国、苏联、亚洲各国以及美、英等盟国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日军迅
即崩溃。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日本侵华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治上看,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是追求
侵略扩张、奴役他国人民的非正义战争,“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造成它战争失败的根本
原因。日本军国主义自以为倚仗几百万大军就可以为所欲为,岂不知它所进行的不义战
争虽取得一些局部的、暂时的胜利,但在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军国主义
和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和无比强大的力量面前,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从经济上看,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难以支持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争。从军事
上看,军令、军政分离,陆、海并立,使日军在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上,常常是政
出多门,各行其是;战略目标脱离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一味追求扩大战线,作战指挥
呆板、僵化,缺乏灵活性;
    迷信“天皇神威”和精神力量,骄兵思想恶性膨胀;军事思想落后等等。
    而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之所以能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
倡导建立并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全国性抗战,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以及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二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
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包括国民党内的广大爱国人士和官兵,以及海外侨胞,特别是广大
工农兵的英勇牺牲、团结奋战;第三是由于敌后解放区军民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正确
路线、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原则,抗击敌军主力,担负了抗击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
部伪军的重担;
    第四是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百余年
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帝
国主义的狂妄企图,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独立解放,而且为世界进步人类的反法西斯正义
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16:37 , Processed in 0.1208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