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娘
收起左侧

《已丑诗稿》、《闲窗随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形成的过程,这可就很复杂了,非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了
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有文化的,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因素太多
我大学的时候,写过一篇论文,谈的是日本文学中的哀怨风格, ...
荒原 发表于 2010-1-10 14:31


风格的形成的确有太多因素了,我就读的四川大学研究生学院中国通俗文化研究所的周教授著有一篇论文《宋代诗学通论》。论文里面不但有对宋代诗词学的形成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也从本质上分辨出唐诗和宋诗的区别。不过这篇论文过长,几十万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可以钻进去研究,我是耐不住性子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可以钻进去研究,我是耐不住性子的,呵呵
荒原 发表于 2010-1-10 14:47


我前几天已经到研究生院图书馆借了周教授论文的修订版了!我也是很有兴趣地去体会宋诗学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一个问题,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去把它弄明白!或许我本身就是一个难缠的人吧?此帖从七页开始,我对笔下先生还有虫二、荒原兄三位表示真挚地感谢,因为你们三位能将问题说出来,然后将自己想的观点呈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兄的确是青年才俊,诗、词、论都很有可圈可点之处。尤为难得的是,真诚。不知道版主大人们,为何不肯将他置顶?当然,看看许多置顶者的大作,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也就知道Jerry兄不受待见的原因了。





七绝  自嘲
寻常茂陵秋风冷,几度长安落雨声。
正是江波心未定,青衫笔处一书生。



七绝 午休闲趣
游丝满目困人长,日系西风乱绿墙。
午觉醒来无一事,闲听鹦鹉喊阿郎。



七绝 闲吟
游丝不定系西风,困日悠长步院东。
偶作几声知了语,飞红落处见梧桐。



七绝 无题

草悲霜雪动帘纱,隐隐寒灯一两家。
夜入狂风琼影乱,门前玉树自开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讨论,太感性是靠不住的,判断问题,第一前提是将个人感情取向先摘出来,再去认知。
笔下人间 发表于 2010-1-10 19:57


呵呵,笔下先生言之有理。

所以十指只宜为友而先生可以为师。所以十指不抛砖只赏玉。

若以后十指有太过感性的言辞,还请笔下先生多多包涵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月美眉,支持G就大大方方地支持,为什么还要加上难得两个字呢,奇怪了,我怎么又觉得这样说话更能显出那种矜持的美呢?女人啊,真是奇怪的生物,嚯嚯,这是题外话啊。
荒原 发表于 2010-1-10 14:15

反正我猜你也不是帅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可以钻进去研究,我是耐不住性子的,呵呵
荒原 发表于 2010-1-10 14:47

我也是比较懒,不会去深入钻研这种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兄的确是青年才俊,诗、词、论都很有可圈可点之处。尤为难得的是,真诚。不知道版主大人们,为何不肯将他置顶?当然,看看许多置顶者的大作,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也就知道Jerry兄不受待见的原因了。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10-1-10 21:47

估计石头兄在本坛看不顺眼的人里面有我吧
但这个帖子原是置顶过的,后来放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8错,进来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把他们进行这种高下的比较,风格的比较是可以的。
从整体看,唐诗的成就比宋诗高,这是定论,但成就高,并不一定就是指唐诗在各方面都好于宋诗,宋诗有宋诗优于唐诗的地方,宋诗中对自然宇宙的 ...
荒原 发表于 2010-1-10 12:21
所以说,你还是混淆了整体和某一方面的角度差别。无人说唐每个方面都高于宋诗,说的是整体。至于“各方面”单较起来,那是另一个问题。宋诗也仅逊于唐诗,岂能没有独特之处。但是说理的趋向过重,就诗歌体裁看,不是没有妨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是从读者个人来说的。这比喻正好,尽管面前是一片森林,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把这整个森林摸透了,就是摸透了,也只是看看风景,最终用的上的也只是适合你的那几棵树而已。
虫二 发表于 2010-1-10 14:05
是的,摸是摸不透的,选择比喻在形象的同时也要注意照全它的特点。近看看不全,甚至不知高下,离远了,就容易分辨了。就如同红黄两圆交界,贴近看看不分明分界,也看不大清到底哪个更重,待到离远些,就比较的鲜明了。一个道理。至于先生选取的风景是“几棵树”,也还是自己的偏好而已。倘要衡量两片森林的整体实力,求其壮观高下,是非远观不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潜是厉害角色,文学评论有见地,却也不是唯一的足论。他的“静穆”封顶论早已成为笑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笔下先生言之有理。

所以十指只宜为友而先生可以为师。所以十指不抛砖只赏玉。

若以后十指有太过感性的言辞,还请笔下先生多多包涵才是。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0-1-10 22:27
呵呵,含香不必敏感,这也不过泛论罢了。我是已经视含香君为友的,含香却不必视我为师,不足数更不够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头不砸人 于 2010-1-11 07:07 编辑

88# 虫二
“估计石头兄在本坛看不顺眼的人里面有我吧”


虫兄多虑了。还真没有你。你写的东东还不错啊,味道还不错,蛮有诗意的。如果能够再远离一些套套,那会更好。我和你有过讨论,那说明你还值得我来和你讨论。什么时候见过我批评那些一塌糊涂的东西?比如某些版主大力推荐的东西?

说句实话,如果真要为这块论坛好,个别版主最好还是辞职吧,那样的水平实在有点糟蹋了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气委实不算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你还是混淆了整体和某一方面的角度差别。无人说唐每个方面都高于宋诗,说的是整体。至于“各方面”单较起来,那是另一个问题。宋诗也仅逊于唐诗,岂能没有独特之处。但是说理的趋向过重,就诗歌体裁看,不是 ...
笔下人间 发表于 2010-1-11 13:56

某一方面比较起来还具体一些,也容易比较些,整体就显得空了,其实说来说去,整体还是由各方面组成的,我们比较也只能从各方面进行比较。

我有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我觉得,如果说唐诗是一个绝代佳人,宋诗就是一个睿智的男人。女人当然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可男人的睿智同样是一种美,虽然,我们大部分更喜欢那种绝色之美,但男人的美与女人的美却实在没必要放在一块比较。你说是唐代的女人美,还是宋代的男人帅?没必要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一方面比较起来还具体一些,也容易比较些,整体就显得空了,其实说来说去,整体还是由各方面组成的,我们比较也只能从各方面进行比较。

我有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我觉得,如果说唐诗是一个绝代佳人,宋诗就是一个睿智的男人。女人当然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可男人的睿智同样是一种美,虽然,我们大部分更喜欢那种绝色之美,但男人的美与女人的美却实在没必要放在一块比较。你说是唐代的女人美,还是宋代的男人帅?没必要比啊
荒原 发表于 2010-1-11 09:45

    相类的事物即便你不想去比较,也会不自而然的要比较的;荒原是不想比较派的,但这种衡量我相信你心里还是会有。有没有明确答案是另一回事,但这将二者的衡量是会有的。而在文学上,这种“具体”的法子大抵只存在理论上,“具体”实施其实是不大容易做到的。当我们在文学上觉得相似的时候,未必会心里一条条的排列“统计数据”的,而往往是靠着对文学的熟悉的、认知和敏感,立刻就会产生真正比较的结果。退一步说,即便是要具体统计罢,若是衡量两个时代文学成就高下,也必须将这“具体”统加为整体来看,才较为客观。

    你说的不错,你的这个比喻的确是不十分恰当的。假如是将宋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来比较,打比喻,荒原的这个“睿智男人”与“绝代佳人”可就再适合不过了。比之唐诗宋诗就显得牵强不大对题了。凡比方,要具备两端的神似形象,也必须完全符合逻辑才有效力。

    这种比较是可以做出的。我写过几天字,觉得用书法来说事较容易些。宋楷和唐楷比起来,虽也有他自己的特点,但是那美点的,典范力量和形式的独立与表现的深湛,宋楷还是有距离。诗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88# 虫二
“估计石头兄在本坛看不顺眼的人里面有我吧”


虫兄多虑了。还真没有你。你写的东东还不错啊,味道还不错,蛮有诗意的。如果能够再远离一些套套,那会更好。我和你有过讨论,那说明你还值得我来和你讨 ...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10-1-11 07:06

若如此,那是我多虑了。请石头兄不要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虫二 于 2010-1-12 03:30 编辑
朱光潜是厉害角色,文学评论有见地,却也不是唯一的足论。他的“静穆”封顶论早已成为笑柄。
笔下人间 发表于 2010-1-11 06:03

我本是在另一位朱先生的文章里看见关于诗的那段话的,他也认同那一点。
我想笔下先生的中心论点应该是‘诗是形象思维’,所以从这个标准出发去评介的唐宋诗。那么不知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诗应该是形象思维的,为什么重理致是不够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7 02:12 , Processed in 0.1387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