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越隐士
收起左侧

七绝·大漠琵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6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诗贵含蓄。欣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6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只要师傅喜欢就好
杨然想从新编辑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赞一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8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一诗双汉,却有蒙烟.瑕不掩玉,众望能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8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看了此帖,凝月多语了,第三句如果真的要作到荡开一笔,何不把"叹"改成"赞"?这样末尾的一句"谁解琵琶月下寒"真的是意味无穷,而且三句的"汉"也可以再修改.
以前曾写过昭君的现代诗一篇,发来博方家一笑
    王昭君
都说琵琶声里秋月断
明妃怨所以琵琶苦
其实
这不过是你们的一相情愿
难道非要邀宠后宫
难道非要争风斗角
难道非要为一人埋没青春
为什么
我不能选我所想
为什么
和亲可以免战乱何必还要悲切切
反把和亲当成耻辱
都说美人迟暮
可是我要说迟暮中我却幸运
脱离了鸟笼一样的生活
我可以驰骋在大漠草原
尽管离别故土
抛舍了家人
深宫
难道不也是一样
本来
我恨的是毛延寿
错把美女画丑女
如今
我却觉得应该感谢
没有他的笔下丹青
我怎么可以成为和亲使者
没有他的贪财
我怎么可以来到这开阔的广漠
白云悠悠
牛羊成群
你看雄健的骏马
在我的琵琶声中
奔跑如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6/02/11 09:3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2/08 03:08am 发表的内容:
看了此帖,凝月多语了,第三句如果真的要作到荡开一笔,何不把"叹"改成"赞"?这样末尾的一句"谁解琵琶月下寒"真的是意味无穷,而且三句的"汉"也可以再修改.
以前曾写过昭君 ...
谢凝月的诗作,并回凝月。
我认为“赞”不如“叹”好,因为“叹”不但有“赞”的意思,更有感叹、遗憾的意思。昭君出塞,从她对民族和国家的贡献来说,应当大赞特赞。但从史学家的角度看,大汉和匈奴的化干戈为玉帛要有一个弱女子来完成,却不免让人遗憾,天国威严何在?名相良将何为?汉元帝未能抱得美人归,因昭君出塞而怒杀毛延寿,其为私而叹,而憾,与昭君更是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叹”字,与末尾的“谁解琵琶月下寒”放在一起,可以让人回味无穷。
至于两个“汉”字,有意而为。昭君出汉宫,汉人对此发感叹,作议论,是全诗强调的重点,不这样不足以表达“谁解琵琶月下寒”,因为昭君是汉人,离开的是汉宫。当然,对她的评论,也只能站在汉人的角度。
一点感谢,与凝月交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佩服佩服,不愧为版主,以后多多指教晚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重新制作一下
师傅喜欢那一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诗配画,好!两幅都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5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诗是好诗画是好画
制作粗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下面引用由村长2006/02/25 00:19am 发表的内容:
诗是好诗画是好画
制作粗糙
说的是,信息收到就按照你的方法待我重新制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可否稍改“汉家纵有千秋业”,敝人觉得文意更顺畅,且更衬下一句意境。
不知妥否,欢迎拍砖。
全诗格律工整,语意流畅。不愧佳作。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字字敲心声声动魂意味隽永。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字字敲心声声动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转帖一下有关昭君的历史资料:
   王昭君是蜚声史简的历史人物。近两千年来,诗坛大家、史学巨擘乃至老一辈革命家都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中有杜甫、江淹、王安石、马致远等,在今人中有董必武、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曹禺、吕振羽、翁独健等。文学家选韵赋诗、擘笺觅句,要塑造出一个绮年玉貌的汉朝女子别乡去国、和亲匈奴的形象;史学家则力求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烟雾,钩沉发微,还原那一段尘封土积的历史事实;老一辈革命家则盱衡时局,讴歌那段民族融合的历史佳话。
  昭君和亲的历史功绩自应肯定。汉朝在立国之初,便与匈奴兵戎相见,烽烟蔽日,鼙鼓震空。“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百姓流离,田园丘墟,北方边陲迨无宁岁。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1954年在包头汉墓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瓦当残片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秦汉之前,北方少数民族不受中原王朝管辖,“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自呼韩邪归汉开始,边疆王朝才置于中央王朝的领导之下,从而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匈奴因和亲而受到汉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呼韩邪单于为使昭君所生之子立为单于,改父子继承制为兄弟继承制,并在他的继承人称号前加上“若鞮”二字。“匈奴谓孝为若鞮,自呼韩邪单于降后,与汉亲密,见汉帝谥常为孝,慕之。至其子复株累单于以下,皆称若鞮。”(《后汉书·南匈奴传》)在其他生活习俗方面,匈奴也刻意摹仿汉朝,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正是有鉴于此,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才写出了“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的诗句。
  汉朝和亲女子成就的大小,既不在于她才识的高低,也与她容貌的妍媸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汉朝的强弱。若汉朝势力强大,无远弗届,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敬重;若汉朝势衰,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冷落。昭君和亲时,恰值汉强胡弱之时,这便给她的成功带来了契机。昭君下嫁的呼韩邪单于有一段凄风苦雨的经历:他是老单于的长子,本该由他嗣位,不料变生肘腋,却被右贤王屠耆堂捷足先登,称握衍朐鞮单于,呼韩邪只得逃往妻父乌禅幕那里避难。握衍朐鞮单于因暴戾恣睢引起国内不满,乌禅幕趁机拥立呼韩邪为单于,并发兵进攻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兵败自杀。正当呼韩邪踌躇满志、重整旗鼓之时,又有人觊觎单于宝位,先是“五单于争立”,后有三单于并立,群雄逐鹿,匈奴再次陷入混乱之中。经过一番鏖战,最后只剩下呼韩邪及其兄长郅支单于两人,呼韩邪又在交战中败北,狼狈万状,走投无路,只得皈依汉朝。当汉朝诛杀了他的对手郅支单于时,他“且喜且惧”,“愿婿汉氏以自亲”。此时的呼韩邪势穷力蹙,俯仰由人,事汉则安,背汉则危,他的荣辱兴衰完全在汉朝天子一念之间。昭君在这种情况下和亲,匈奴举国上下岂敢怠慢?她被尊为“宁胡阏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的论者夸大其辞,说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召,去完成汉匈和好的使命,似乎她一身系汉朝之安危、社稷之休戚,只有她才能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辞!
  “环珮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就昭君个人的遭遇来说,她那和亲的壮举其实是一出悲剧。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联姻“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昭君不过是汉元帝羁縻匈奴的一个筹码而已。汉朝一共有9位女子和亲,没有一个是天子之女,不是迫不得已,谁愿远嫁异域?昭君虽然是自愿请行,但那是因为“数岁不得见御”,忿而反抗的一种方式。《西京杂记》说昭君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无缘得到天子临幸,是耶非耶,众说纷纭。但杜甫、王安石对此笃信不疑,有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诗句为证。昭君从风光旖旎的江南乍到风虐雪饕、气候冱寒的漠北,住穹庐,被旃裘,食畜肉,饮湩酪,习俗迥异,语言不通,呼韩邪年龄比她大一倍还多,两人不可能萍水相逢便一见钟情,更何况两人才结缡三年,刚生一子,呼韩邪便一病不起?呼韩邪死,其前妻之子复株累若鞮欲妻之,昭君不肯,“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既然落花无返树之期,逝云无归山之理,昭君只得含泪再醮,再生二女。后来她的儿子又无辜被杀,丧子之痛使她悲愤难抑。她在匈奴度日如年,以泪洗面,哪里像戏剧中那样光采照人,风情万种呢?可见,戏剧塑造的是艺术形象,而历史上的王昭君又是另一回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怀细君
阳关西望入苍茫,车杖凄然几断肠。
公主瘦肩驰万马,将军谁护汉家皇。
一出阳关唤不回,八千里路靖边来。
江都公主琵琶语,诉尽相思故国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好一句“江都公主琵琶语,诉尽相思故国哀”。
细君公主嫁后的遭遇与昭君类似,她写过一首《黄鹄歌》,里面有两句“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文笔挺好的。
读过一则记载,细君出嫁时,皇帝担心她途中寂寞,为她准备了一支乐队,象《古从军行》里的“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就是写的她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8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汉代还有一位解忧公主,比昭君和细君要幸运些,碰到一位好皇帝,是汉宣帝,数度嫁娶,于七十岁时回到长安,也是落叶归根吧。
觉得历代和亲的公主里,遭际最为可叹的是隋朝的义成公主,四嫁可汗,却死于大唐李靖责其无耻的刀下。她的悲哀是双重的,国破家亡且被人曲解。
呵呵,又话多了~~
bryant198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大漠琵琶

谁解琵琶月下寒。
有余味,引人深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9 04:34 , Processed in 0.0869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