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春早
收起左侧

[原创]春早系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drum先生回忆无差,
过去旧京的小摊挺多,除了卖东西,收费品的,一些走街穿巷的,兜售花生、田螺、螃蟹什么的,这种形式的存在,才衍生了京城的叫卖。经常是这种吆喝声刚刚过去,另一个又远远的喊过来。当然这种生意最吸引小孩儿,虽然买不起,参观却是免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这几天忙,很累。但我还是每天来这里,看那逐渐熟悉的笔触。小学门口的地摊,各色糖球,泡泡糖,明星贴……悠远的记忆给现实带来慰藉,心头总有一抹甜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我小时候,我的表姐们下了学就玩这种骨头。一般是用猪的骨头,高级的才用羊骨头,因为吃羊肉的机会不多,那个骨头还小巧精致。上面涂着不同的颜色,红色的是二百二,是过去的一种药水,蓝色的是紫药水。夏天的廊子底下支个小饭桌,玩的唧唧喳喳的。
十八
【双调】枳郎儿
玩筹拐,羊骨拐坑鼓分内外。四个面倒去翻来,手疾眼快。倒算坏,换人休相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清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下面引用由春早2005/06/16 01:44pm 发表的内容:
过去一种儿童使用的尿盆儿,外边儿是黑漆,里边儿是红漆。自行车上安着一种电池的灯,晚上打开还挺亮的。“八万”是旧京俗话,指的是小孩儿哭的表情。

【越调】天净沙
早上起来哭喊,不让妈妈上班,年糕粘住 ...
依稀看出你童年的影子,你的确象块年糕。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下面引用由小轩窗2005/06/27 10:39am 发表的内容:
是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却能画写出闲情逸趣。诚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王国维聪明绝顶,以至自沉湖底。他的境界太高了,我想我这辈子是赶不上他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十八
【双调】枳郎儿
玩筹拐,羊骨拐坑鼓分内外。四个面倒去翻来,手疾眼快。倒算坏,换人休相赖。

这个东西倒是小时候常玩的,却是经常坐在地上玩,也顾不得地凉。
现在的孩子怕是已经不再玩这样的东西了吧,他们的高级玩具越来越多,但所收获的快乐却似乎渐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孤影先生所言甚是,外在的形式愈华丽,则内容愈匮乏。非独玩具,它事亦大多如此。
dru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7-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当然是好事,与drum先生建立互通信息的关系,使我一定获益非浅。论坛是一个广阔的空间,便利我们的学习和交流。在此感谢论坛始创者的建设精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十九
清平乐
壶硷太厚,烧开费时候。倒来一碗混水垢,怎把茉莉香嗅。
不记烧水多年,跟随越暑经寒。小心凿漏壶底,干活莫要工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乾坤都一色,天地任孤零。
还有类似的句子,都很妙,欣赏
dru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7-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为什么唐诗宋词的网站是SHIANDCI.COM呢,我不喜欢!又中文又英文的,不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过去北京街道旁边的车站牌,上面画的是地图,你可以知道前进的方向是南是北,是在那条街道拐弯的,很便于换乘车。站牌柱上面还有一个能够抬起来的小牌儿,上面写的是“末班车已过”,晚上最后的一辆车驶过的时候,售票员下车就把那个小牌儿竖起来,免得后来人瞎等。
二十
【越调】天净沙
托儿所吃饭罢,接我的是妈妈,棉猴裹围脖挂。撒娇不下,“瞧那边车来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8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过去老北京街道边上有一种报栏,有人往上贴当天的报纸,是用浆糊贴的,不像现在用磁铁。这种板子老百姓也往上贴东西,有找老妈的,有寻人的,招佣工的,召开什么街道大会,或者那里有什么演出,谁贴都成。我记得那年月出一个新戏,叫《小刀会》,就是在这种报栏里看见的,上面画一个拿着刀的女人,头上系一块红头巾,另一之手高举一盏灯,威武极了。现在要有老百姓的报板,那些办证的恐怕就不会这么到处写了。
二十一
【双调】燕引雏
春依旧,孙儿跟着爷爷遛。白塔寺绕到宫门口,车马如流。你瞧墙上报,我耍弹弓走,回家路我熟:纯绢东口,劈柴南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到也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当然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近乎口语,出于天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1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早系列

老北京人有个养猫的习俗,可能是因为北京老鼠多吧,很少有不养猫的,品种多,狸猫、花猫、鞭打绣球、四蹄踏雪、大大小小,其中最珍贵的,数黄一色的猫,毛的长度适中。这种猫现在已经十分少见,我小时家里就养了一只这种猫,这只猫非常乖巧,那时当街过来推车卖鱼的,只要街上一吆喝,这只猫就往外跑,这个卖鱼的也认得这只猫,它就窜上车,蹲在那辆车上,等到鱼卖完了,那个掌柜把鱼尾巴、零碎小鱼递给它,它还会用爪子接,特别可爱。
二十二
【正宫】塞鸿秋
馋嘴花猫不吃素,睡在窗台打呼噜。忽然爬起窜出去,姑娘喊也喊不住。不是追老鼠,惯闻腥味儿,是街坊提鱼过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5 06:44 , Processed in 0.1373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