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十指含香
收起左侧

[其他] 含香闻道之我说《老子》(更新至《德篇》第十四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1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2-7-10 09:01
大风风来了?尾随我家丫头而来的吧?!喝茶喝茶。

尾随?貌似企图不良吧。。。。追随,追随。。。。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千月 发表于 2012-7-10 09:39
有你读他,不寂寞;有我陪你,也不寂寞
大风嘛,自然不知从哪刮来的

呃,我从大山来,我从海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逸之风 发表于 2012-7-14 15:45
尾随?貌似企图不良吧。。。。追随,追随。。。。咳。。。。

总之是有心了。护花使者?{: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指含香 于 2012-7-18 19:26 编辑

原文: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译文:

不成长于封闭狭隘的环境(不出于户),才能知道天下的兴衰成败。拓宽自己的视野(不窥于牖),才会看懂自然的变化规律。我们离初生时越久远,所拥有的智慧就越少。真正的圣人,虽然看似无所作为但充满智慧;不彰显自身却终会誉满天下;并能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与完善中获得真正的圆满。


这一章,因争议颇多,还是贴一下关键字的释义吧。免得大家心存疑虑。也许我的解法与其他名家或老子爱好者不太一样,所谓不同的眼看不同的风景,这,也很正常。不是吗?

牖: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
户: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出:本义:长出
知:“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行: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弗:矫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8 12:0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7-1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离初生时越久远,所拥有的智慧就越少。
    其它的都能理解,这一句,实在鲁钝。香儿,怎么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1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千月 发表于 2012-7-19 09:49
    我们离初生时越久远,所拥有的智慧就越少。
    其它的都能理解,这一句,实在鲁钝。香儿,怎么解?

    万法皆由心生。
    初生时如一张白纸,纯粹、空明、知足知止。这才是生命最为安然的状态。是慧之根本。
    后来我们所学会的一切,只是智,甚至是自作聪明。
    因为人类互相给予的,无论善或恶,都会不断轮回,最终返还给处于生命之链上的每一个人。
    但是,成人们正在做着终会无功而返的一切。执迷不悟乐此不疲。……当然,也许我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1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珊瑚蟾蜍 于 2012-7-19 10:56 编辑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不出于户,乍看之下,的确容易误解为不出家门,但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后面一句应为已知天下,或便知天下,因而,含香的应该解释是正确的,也的确是个做学问的人。

    不过,如果真是这个解释,好像整句看来又有不谐不处。
    总之,我是不会去伤这个脑筋的,老子那么牛B,让他活过来自己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2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舞云 于 2012-7-20 19:57 编辑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人之初  无知   故  其心不动  其思不动  这种不为所动的状态   恰好符合在道的心态要求

    世人 在红尘中因为种种  而生出了很多不好的心态和思想  其言 其行 其思 其心 在红尘中走的越远 离道也就越远 离事物的真相也就越远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不从单一的事物来看待事物  而是从整体来看待事物  这种思想可以步入天道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道生一  则  一生二  阴阳  二生三  三才   再生四  四象 再生八卦  而化万物 故 道中者  知其性 即不出门 亦可知天下事物的变化
    身体也是一个世界   入微者  可见其变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故 圣人  不需要行走天下 而知天下事物的变化  不需要见到  而知道那是什么  

    心在道中 身在尘世中  俩俩融融互证而行  直至园满

    小道者守也 小真者积也  大道  不见其形 而处处可见矣
    个人之见  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2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珊瑚蟾蜍 发表于 2012-7-19 18:55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不出于户,乍看之下,的确容易误解为不出家门,但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后面一句应 ...

    这一章的译文,是我有意为之。^_^

    因为我不相信老子他老人家的这短短几句话,只是为了自吹自擂,更不可能以圣人为标准来衡量世人。他留下五千文,最希望的大概是君王有道百姓安乐。他不能直谏,以免《道德经》“壮志”未酬身先死。

    从来都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佛祖为了悟而云游四方,孔子为了仁而周游列国,就连历代贤明圣主,也不会安坐于宫内体察民情治理天下。

    我的译文不一定对,它只是我个人愿意承认的道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20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舞云 发表于 2012-7-20 09:18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人之初  无知   故  其心不动  其思不动  这种不为所动的状态   恰好符合在道的 ...

    谢谢舞云。
    您所说的,正如我当初的解读。虽然我现在放弃了。
    也许,这才是正确的解读。^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如是 发表于 2012-7-20 12:29
    谢谢舞云。
    您所说的,正如我当初的解读。虽然我现在放弃了。
    也许,这才是正确的解读。^_^

    错一字  已更改

    偶还不老   含香木须客气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指含香 于 2012-7-20 22:11 编辑

    贴下十一章的译文。欢迎大家砸砖抛玉。十指明天开始闭关了,出关时再见。^_^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

    原文: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译文:
    做学问是一个不断获益的过程,领悟道却是一个不断摒弃的过程。只有将各种贪欲一一摒弃,才能达到顺势而为顺其自然的境界。懂得顺势而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去尝试的。无论谁想统治天下,就应该长久的以国泰民安为己任。等到 国家 开始动荡不安,就说明他已不适合担当统治天下的大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舞云 发表于 2012-7-20 19:58
    错一字  已更改

    偶还不老   含香木须客气    ~~辛苦

    是舞云客气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3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   舞云没有砸砖的意思  也没有抛玉的意思   付出的同时  亦在收获~~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3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那也应该自知己后吧。如果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算到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忽然觉得很幻灭......翎还是懵懂无知地过一辈子好了在自己的世界里。境界决定了一切。
    好文收藏了,留着慢慢看。问好含香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8-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含香,不要睡觉了,出来陪我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舞云 发表于 2012-7-31 16:02
    在这里   舞云没有砸砖的意思  也没有抛玉的意思   付出的同时  亦在收获~~如此而已..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你啊。{: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邪翎 发表于 2012-7-31 21:34
    圣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那也应该自知己后吧。如果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算到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忽然觉得很幻灭 ...

    是啊。不出于户以知天下,那是圣人。对我们常人而言,一路走来,一路领悟,一路反省与享受,这个过程才是最美的吧。
    自古圣贤皆寂寞,谁爱当谁当去吧。对不对?所以呢,阿翎还是要对生活充满热望与憧憬才对。{: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尘秋水 发表于 2012-8-1 14:23
    含香,不要睡觉了,出来陪我玩~~~

    唉,为什么你知道我在睡觉呢?太神了。{:soso_e120:}

    不知道这一个月内有没有时间去桂林小住了,哪怕一个星期也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我是有点儿自私的,但还没有自私到将自己的益建立在他人的损之上。我想我也曾经满怀挚诚,只是见多了得寸进尺的索取,就难免心有余悸了。
    也许人类需要的不是圣人。这个世界所有的罪恶与黑暗,是我们全人类自己一点点创造,姑息,纵容与模仿出来的。
    只要我们愿意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败的时候勇于承认,在胜的时候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就是个平和与广阔的人间。

    第十二章

    原文: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译文:

    圣人永远不会有私心,他总是以百姓之心为心。他善待美好的一切,也善待不美好的一切,播下的是慈善的种子。他对诚信以诚相待,对不诚信也同样以诚要待,也就播下了真诚的种子。圣人在天地之间,无所偏执,能与宇宙万物和谐相处。集万物所欲所求于一心。视百姓为辅佐自己的亲信之人。圣人,总是像小孩子一样保持着人最初的纯朴与天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13:00 , Processed in 0.0807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