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指含香 于 2012-7-18 19:26 编辑
原文: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译文:
不成长于封闭狭隘的环境(不出于户),才能知道天下的兴衰成败。拓宽自己的视野(不窥于牖),才会看懂自然的变化规律。我们离初生时越久远,所拥有的智慧就越少。真正的圣人,虽然看似无所作为但充满智慧;不彰显自身却终会誉满天下;并能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与完善中获得真正的圆满。
这一章,因争议颇多,还是贴一下关键字的释义吧。免得大家心存疑虑。也许我的解法与其他名家或老子爱好者不太一样,所谓不同的眼看不同的风景,这,也很正常。不是吗?
牖: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
户: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出:本义:长出
知:“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行: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弗:矫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