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墨染琴音
收起左侧

[诗歌] 【原创随笔】此花不在吾心外 -- 复述2008的日子和某些从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19# 墨染琴音

握握手呗(*^__^*) 嘻嘻……争当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小毛驴儿:P

啊哦~水牛非牛,白马非马,楼主非主,一口非口:)))))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口兄的"俺就是那成天围着磨盘转啊转的小毛驴儿",


呵呵,

"我们就是磨,听驴的就可以了"----------------这是在我们工作区内流传的话.
无字小笺 发表于 2009-10-14 00:50


有这等事儿?哈……咦,何不请“更象那只蒙着眼拉磨的小毛驴儿”到无字兄那儿去主持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3 20:02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0-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一口兄真的是金口预言啊

    俺这里真的换领导了

    真的是你吗?

    哈哈

    好好的帖子,被我水了,罪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__^*) 无字兄,俺是不蒙着眼的那只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3 20:02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0-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

    您是化了飞了的那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25# 无字小笺

    啊哦``` 俺一下子就被你整成空气乐

    嘿嘿……罪过,罪过,不贫了   乖乖等着楼主的续文︿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染琴音 于 2009-11-10 02:53 编辑
    103# 人一口  
    至于说故友突然成陌路,这个应该有多种状况吧,比如A以B为故友而B从未以A为友的事情似乎并不罕见~而且想想这世间除了子女与亲生父母的血缘关系是无法选择的,其它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单选题,这样想来,即使果真故友陌路,在这个花花世界亦不奇怪,何况,有些故友陌路是其中一个出于善意而故意秀出来的——无论是文学作品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乏这样的事例,,,更有很多属于误会的是可以冰释的,所以俺觉着还是明白比蒙着来的清爽。人一口 发表于 2009-10-6 15:48


    【原创随笔】-- 不为情怨,不诉情伤 --
                                     the power of love

                                   语曰: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我说,不必为情死。可于冬日深处泣尽而眠。待雪化时,开花。
                                                                                          ---- 题记


    () 海上见奇花

    买了小团园。读了两遍。

    这是我买的张爱玲的第一本书。在浦东机场。出于好奇,又不完全是因为好奇。

    上海,是张爱玲花开惊世的福地,也是她荼靡凋零的废墟。过境浦东,意外相遇,也许是冥冥中的文缘。实不该拂逆。所以架上的倾城之恋,红楼梦魇和重访边城,也都顺便买了一本,幸好是踏在回家的路上。

    可以说我喜欢上海这个城市,到过很多次。所有的钢筋铁骨、车水马龙都浸染在浓郁而又模糊的温柔中,形成一种含混的色彩和背景。轻红软绿,烟视媚行。王安忆在长恨歌里用了大片的笔墨描述这个城市弄堂的线条和风韵,感觉还是稍嫌现代。终究更认同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一个光怪陆离的苍凉之地,什么事都有可能,什么人都有可能。天底下的任何新鲜事物晒到上海的阳光月光下都会骤然失色,而成为一种简单的存在。胡张的恋情,也是证明。

    上海总是旧意盎然的,一个让人难有新鲜感的地方,人和城市的棱角和轮廓都带出一种久远的细腻,洇洇的市井气中涌湮着一种苍苍茫茫。象一座经年的兰屋老宅,过往岁月里的故事和尘埃一层层堆积出院落的景致,占据了所有的角度和空白,没有留下什么余地让那些不曾有过的光点浮动异彩。

    这样的城市,只有过客,不见归人。

    翻开书时,瞥见机身下远远划入朦胧的一群翅膀。仿佛是一丛小小的白花,细碎地飘摇在正离我远去的这个瞬间,闪烁在岁月如潮的海心深处。
    不恋栈尘世,又无缘天堂。


    () 不变的结局

    小团圆。这名字起得很张爱玲。无张无致。毫不起眼,还有点怪俗。但根据书中的序言的解释,竟是用意颇深。因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主角都中了状元,然后三妻四妾个个貌美和顺,心甘情愿同他一起生活,所以是‘大团圆’。而这部小说里的男主角是个汉奸,最后躲起来,个个同他好的女人都或被休,或困于情势,或看穿了他的为人,同他分了手,结果只有一阵风光,连‘小团圆’都谈不上”。中国文学戏曲艺术,传统上的确都喜欢给出一个团圆的结局。俗谓大团圆。好比王宝钏苦守寒窑一十八载,换来了夫贵妻荣一十八天, 还有一旁代战公主的心甘情愿,典型的中国式的轰轰烈烈的大团圆,所谓喜庆,所谓吉祥。过往的孤苦悲戚仿佛都在大团圆的锣鼓声里,在金玉满堂和绫罗绸缎中散作一粒清尘,见不到半点痕迹。团圆的光辉很多时候太过明亮,刺得让人睁不开眼。

    世间任何故事的结局只有两种:团圆和不团圆。所谓团圆就是团圆,虽然可以定义为大团圆,皆大欢喜;而不团圆就是不团圆。这两岸中间隔着一方三十三重天以外的离恨天。

    滚滚红尘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小团圆。
    小团圆就是不团圆。


    () 天下之物,莫不有命焉

    今生今世的删节版两年前就在网上看过了。从民国女子看起。竟然有些感动。今年年初的时候买了远景出的全本。为补回渔樵闲话一章,也为胡氏的饱读博学和流风回雪般的文笔,还有就是今生今世那四个字,饱满浑厚,笔意俊秀,很难想象这字出自于一个情性如此薄幸之人的手。难怪日本人如此推崇胡氏的书法。

    渔樵闲话很多地方让我想起村上笔下的永泽。

    永泽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个人物。不是因为他用情不专。或者应该说不仅仅是因为他用情不专。必竟他还是一介单身,有资格去玩。这个人绝顶聪明,博学多闻,野心勃勃又过于玩世不恭, 是个自以为能只手玩转世界,颠覆官场系统,非常政治的人。永泽这种人浑身上下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自以为是,功名利禄。而胡氏还多了一点儿,不合时宜的沾沾自喜。

    渔樵闲话显然是取意于邵雍的渔樵问对。而张爱玲在小团圆里也就用邵之雍来命名了胡兰成。可见胡兰成的才华和饱学对张爱玲的震撼。聪明的风月老手胡兰成自然知道象她那样恃才清高而又不谙情事的女子,首先要从学问上彻底把她打败,所以他“总是要和爱玲来斗一斗”。于是“她永远看见他的半侧面,背着亮坐在斜对面的沙发椅上”。“她有两张照片给他看,有一张,非常贵,所以只印了一张,,,他喜欢就送了给他。。。 ‘这是你的一面’他说另一张。‘这张是整个的人。’”

    后者就是那一张开到很低很低的花,定格的地方。

    她爱上他给她看的,她愿意看的半侧面,他的才学;而他是梅花折取,美景独观。一切顺理成章地按步就班地展开,“轻扇初开,忻看笑魇”。缘至,风生水起,云影湖心。难怪她会讲“怎么这样容易就遇上了。”

    曰: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似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就象站在桃树下,衣襟在清风里飘沾一朵桃花,那样真切简单,那样自然容易,又是那样的不可避免。


    () 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故事,和传奇

    初读今生今世,特别是民国女子以后的那些章节,就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听到故事的另一面。再读该书,发现这念头就更强烈。不是热衷男女隐私。以早看电影廊桥遗梦时,对弗朗西斯卡最后写下一切给她的儿女这点很不理解。觉得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我们,没有必要做人做到通体透明。不现实也不太可能。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秘密。再对比她比烟花寂寞的隐私大炒作,只能说杜普蕾的姐姐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无聊。因为面她的指责,九泉之下的被告,根本无法开口为自己辩驳。

    故事不可以单凭一张嘴在天地间信口张合。

    弗朗西斯卡的夏日三天相对于她的一生, 短过一个梦。一个意犹未尽的梦。“凡情留不尽之意,味则浓”。青叶捧着玫瑰的清露,柔和的天光里是远道而来白马和歌声,因为那个不得的团圆。“梦里的时间总觉很长的,其实不过一刹那,却以为天长地久,彼此已经认识了多少年了,原来都不算数的。”

    说这聪明话的张爱玲,自己的故事却象一段吹不散的梦。“二十年前的梦,十年前的人”,一同挂在一片飘零的叹息上,成为世间任人评说的风景。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只是这个情运坎坷的命趸之人,即使哭过了,死过了,但她的伤痕累累的初恋还是会在悬崖上被展览着。也许千年。也许万年。

    不想评价张胡之恋。觉得没有资格, 对一份读不懂的感情指手划脚。如果普世道德相信一个“淑女”“君子”不应该因为功名、政治地位和权势出卖情操和爱情,那么任谁也实在无法指责这样一份不去或是不懂得计较政治、利益得失的感情。

    “她一直觉得只有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爱。” “爱, 就不问值不值得”
    初恋时的我们,哪一个心中不曾拥有这样虔诚。

    青春走过,光阴的故事不动声色地把眼底的葱笼蚀灭成一个个孤单的传奇,一个个遥远的彼岸。
    偶有仙踪,鲜见人迹。

    荒凉,顺着掌纹和血脉,向心蔓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染琴音 于 2009-11-10 02:06 编辑

    (五) 星沉海底。陌路萧郎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

    懂得一份感情,需要一种性情,也需要些陪衬的场景。如同她描写的月亮:“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 年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读不懂他们的感情就如同我无法想象三十年前上海的月亮。能想象出的终归还是自己曾经见过的月亮。更何况天上同一轮月亮,地上可以漾出千万朵多愁善感的月光。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原隔座看”,胡氏选了张爱玲对他提过的李义山的这两句诗结束民国女子一节。那时他们躺着,看着洒落窗前身上的月光。上下看过去略显突兀。想来本意是要对她讲结尾的两句。“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


    一生长对。岁月静好。他水晶般地明白这两句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于是他就说给她听。
    十几年后,再说一遍。从桃花简静说到海底沉星。

    “今生今世是爱玲取的书名”,原序中如是说。
    “右今生今世,自中华民国四十三年三月开始写,至四十八年三月写成。文体即用散文记实,亦是依照爱玲说的。”
    “而现在是杨柳如线,日本的春天象杭州,我写成了「今生今世」,巴巴结结地想要告知爱玲,如此顿时我又不自在起来。。。”
    “书写完了,真是好端端的我心烦意乱做甚?”

    这动听的情话,早已是陌上清影里一束隐约的耳语,和我们隔着几十年的山高水远,隔着杭州的春天,隔着半个世纪的月亮。

    “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不懂得--他如何只肯说,不肯做。
    想唱一首地久天长温存的歌,却坚守一份不说再见又不肯回头不肯拣择的情感。
    地,怎得长稳;天,何以久安。
    拣择明白君自看。难难!
    玉碎,瓦亦难全。人事心事终不团圆。

    “提起我也不一定与我有关。”后来她这样说过。

    在世人长久以来的倾听和注视下,她学会静静地放下眼帘,护住胸口那颗曾经交出去的依然残破的心,选择用背影把过去,封锁在过去;用经久的沉默把星光沉入海底。

    沧海桑田的风雨洗净尘缘中的俗色和流言,
    如梦往事在光阴的素手里,一丝一缕地抽作陌路萧郎袖底的脉脉陈香。


    (六) 一朵花的地老天荒

    上个世纪,有个韩子云,以花也怜侬的名字写了一本名为海上花列传的吴语小说。
    后来有个女子叫张爱玲,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平实和白描手法。先是注译了白话版本的海上花,一卷花开,一卷花落。继而又着手这书的英文译本。

    从她开始,海上花列传,终以海上花的名字传播天下。

    1986年,人称音乐教父的罗大佑从美返台,推出一首,海上花,歌手甄妮演唱。
    1989年,海上花收入罗大佑著名的那张专辑--告别的年代。成就一个经典的演绎。
    1995年,被收入罗大佑自选辑--第三张。

    而这些都发生在我知道海上花这名字以前。

    四年前,因为某个契机,终于结识了罗大佑的这首老歌。听后,怀疑自己是被隔离在时光以外了 ,居然一直一直和这份耀眼的美丽失之交臂。海上花的旖旎、绮丽与柔美,是罗大佑的任何其它一首作品都无法比拟的。再有就是那份深藏在旋律里一寸寸一缕缕洞穿肺腑的哀伤。一反他的平实,犀利和前卫。林夕说:“悲到荼蘼,而在海上花里,如果也有悲,怕是已经在荼蘼以后,如果也有哀,那么丝丝哀已如同烟,飞起,飘逝,遁去,也不要留下可寻的踪迹。”

    根据网上的查到的资料,

    -- 张爱玲于1973年定居洛杉矶
    -- 海上花这首歌应该是1985,1986 年罗大佑在美国调整身心时期的作品。
    -- 三毛以张爱玲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的滚滚红尘的电影剧本于1989年,或更的时间完成。
    -- 1990年罗大佑推出滚滚红尘一曲。同年,电影滚滚红尘获多项大奖。

    相信三毛为创作滚滚红尘收集那些散落的素材呕心沥血。在吟咏张爱玲的劫难和遁尘的故事里, 三毛又暗暗偷渡了多少自己的爱恨,眼泪,伤恸和魂灵在其中。

    坊间谈论滚滚红尘的文字评述随处可见。涉及海上花这首同一时期的作品却少得可怜。

    我个人以为罗大佑的海上花是写给张爱玲的歌。唱的是她的爱和情。也许这两代性情奇人有缘曾在美国相见,一叙各自在天地间的怆怆然和孤孤单。大家之所以都缄口不语是因为复杂的背景。这世上的人事布满了荆棘,稍不留神就会被刺得遍体鳞伤,血流如注,钻心的疼。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梦想,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躲藏。

    是这般柔情的你/给我一个梦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的荡漾/在你的臂弯
    是这般深情的你/摇晃我的梦想/缠绵象海里每一个无名的浪花/在你的身上
    睡梦成真/转身浪影汹涌没红尘/残留水纹空留遗恨/愿只愿他生/昨日的身影能相随/永生永世不离分

    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仿佛象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是我的一生

    四年前,听清楚了她的旋律;四年后,听到歌声深处海上花开. 心裸露着的痛楚。记录一份美丽,曾经欢喜着绽放,终于荼蘼风干的传奇。
    深深包藏在最安全地方的殇恸和心事以一朵花开的方式为红尘唱一曲
    地老与天荒。


    (七) 玫瑰成灰,那是终生的所有

    和今生今世不一样世,小团圆的布局叙述用笔可以说线条很粗简,鲜见技巧。没有什么渲染美化的煽情。九莉的木讷,僵硬,倔强,敏感和自卑,象她单薄的身体一一摊在纸上。笔者的客观冷静和对自我的平视,就象那个在地宫里灵魂出窍的传鹰,凌空观望那个识不得的自己的肉身,在异度空间里,在生与死的边际搏争。


    小团圆更象是一个记录片。摒弃了她钟爱的各种色彩,收敛了文字上的敏锐和光华,只捧出一拓燃烧过的终将成灰的玫瑰,余温还在,隐隐的殷红。“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原来她抵死相信,人与人之间总会有这一点真心,可以遗世独立,平淡而自然地在文明以外存在。无论那是怎样一段千疮百孔的感情。说这话时,为她伴奏的胡琴尚未拉响,她主演的传奇大幕还未开启。

    玫瑰成灰。

    一是罹火。“他一吻她,一阵强有力的痉挛在他胳膊上流下去,可以感觉到他袖子里的手臂很粗。她想道:“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烈焰红唇,倾尽“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她想道:“这个人是真爱我的。那么肯定。

    一是经年。“她从来不想之雍,不过有时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

    “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这样的情和,人间天上都不常发生。

    有的灵魂在文字中相遇,
    有的缘分在红尘中迷失,然后以一个不团圆的结局走散。


    (八) 不诉情伤,不为情怨

    “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 ,,, 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望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个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 就在这时候醒了。。。。醒来她快乐了很久。”“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她说。
    这是小团圆的结尾。色彩明朗,是全书的最亮点。她快乐。

    “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梦时心已去,梦醒心未还。
    故园风雨后里的塞巴斯琛曾说:“我应该在每一处我曾快乐过的地方埋下些什么珍贵的东西。等我老了,潦倒困顿的时候,我可以回到那里,把曾经的快乐挖掘出来,然后回忆那些记忆。”
    九莉也是这样。而且她需要去寻找的地方并不多。快乐被她在梦中埋在了彼岸,那个荒草丛生的地方。

    王小波曾对李银河说,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
    这世界上也许没有不该发生的爱情。所有的所有都可以追溯出一个前缘。

    命若琴弦的那种诉说应该在一个特别的去处,才好听懂。
    也许在岁月的深处,也许要站在未来的边缘。

    天高云淡的日子里,离人的手底轻轻捻动一曲,折柳载愁,忆起三月时第一株盛开的春树,临水照花。风吹醒了倒影深处的低语和星光。

    想写些婉转柔美的句子,来描述那断魂的女子。文字盘旋成失语的蝴蝶,不肯在肩头停留,转身。指间挑来拣去握著 --- 心地纯粹,骨质清凉。不为情怨,不诉情伤--这几个字还算恰到好处,不温不愠,掷地有声。
    配得上那个冷然,还算干净的灵魂。

    后记:

    有几天反复地听这首Power of Love,各个版本。于是有了这些文字。没想到写了这么长。
    小团圆里,拉威尔的一首曲子九莉连着听了17遍。看到此处,心绪多少有些异样。。。

    想到王小波的这句话。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
    她的故事,似乎是绝佳的脚注,

    西风里的流浪
    催响达达的马蹄,踏遍丰水之湄,陌上花乡
    在夕阳的咽喉里
    遇见那个衣衫采采,不食尘烟的女子


    用微笑搅起她眼底清深的涟漪

    然后
    带她去炼狱,带她上天堂

    琴音,10/29/09初稿。11/05/09 定稿。赶着在这几天记完这些字记一个生日。为念。


    ^^^^^^^^^^^^^^^^^
    欠的那篇就算了吧。算是个残尾不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一口 于 2009-11-3 15:08 编辑

    祝楼主平安健乐!

    俺如今是空气了,(*^__^*) 嘻嘻……无声无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过。
    良久无言。
    如此温婉如玉,秋水微澜。
    呵,突然怀念那些槐花洒满肩头,发梢的少年时光。
    心的微温已深藏,学会了大笑,冷笑。
    只有微笑的时候,我才是自己。还不想长大,时光却自顾自的旧了。

    谢谢楼主的文字。看来,是享受。思来,是享受。回味,亦是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随笔】此花不在吾心外 -- 复述2008的日子和某些从前

    楼主辛苦喽,敬上一曲,顺祝楼主吉祥万福!︿_︿


    [wmv]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5MjU2NTQ0/v.swf[/wm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染琴音 于 2009-11-11 19:24 编辑

    雅尼啊,很帅的音乐。谢啊。

     

    送两首曲子给人一口,无字小笺,十指含香和诸位。

    冬安!

     

    QY 

     

    十指含香,好名字。喜欢。诗才更是令琴音仰慕得紧。佩服一下。

     

     

    [WMA]http://mp3.yafox.com/UploadFile/2007-6/20076320525895452.wma[/WM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3 20:02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1-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说: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谢谢琴音。

    单位外网断了,只好在业余时间来看大家。

    雪大,空气很爽。

    握杯在手,心,也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琴音的文字,就如温润的玉蝉。
    明白,清澈而不张扬。
    若你是多情的,想必也是情至浓时一无所求。
    不知道这旋律与词放在这儿,会不会有些冒昧。
    呵呵,先安己心。有时候,我还真个有些自以为是呢。
    [wma]http://zr-tj.com/index.mp3[/wma]

    云水禅心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望一片幽冥兮 我与月相惜
    抚一曲遥相寄 难诉相思意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我心如烟云 当空舞长袖
    人在千里 魂梦常相依
    红颜空自许
    南柯一梦难醒 空老山林
    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
    映我长夜清寂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潭深鱼儿戏
    望一片幽冥兮 我与月相惜
    抚一曲遥相寄 难诉相思意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我心如烟云 当空舞长袖
    人在千里 魂梦常相依
    红颜空自许
    南柯一梦难醒 空老山林
    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
    映我长夜清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3 20:02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1-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蝴兰成如此说-----


    我在爱玲这里,是重新看见了我自己与天地万物,现代中国与西洋可以只是一个海晏河清。《西游记》里唐僧取经,到得雷音了,渡河上船时梢公把他一推,险些儿掉下水去,定性看时,上游头淌下一个尸身来,他吃惊道,如何佛地亦有死人,行者答师父,那是你的业身,恭喜解脱了。我在爱玲这里亦有看见自己的尸身的惊。我若没有她,后来亦写不成《山河岁月》。我们两人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与她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爱玲极艳。她却又壮阔,寻常都有石破天惊。她完全是理性的,理性到得如同数学,它就只是这样的,不着理论逻辑,她的横绝四海,便像数学的理直,而她的艳亦像数学的无限。我却不准确的地方是夸张,准确的地方又贫薄不足,所以每要从她校正。前人说夫妇如调琴瑟,我是从爱玲才得调弦正柱。

                     ———胡兰成《今生今世·民国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3 20:02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1-1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于她又有什么损失?

      “张爱玲”除了是古井,还是紫禁城里头的出租龙袍戏服,花数元人民币租来拍个照,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她还是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断丝连中的藕,炼石补天中的石,群蚁附膻中的膻,闻鸡起舞中的鸡……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李碧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尼基的回家,俺喜欢美丽的大自然,天赐与万物的家园︿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情史灿烂 于 2009-11-17 20:34 编辑

    来首喜多郎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首。。。


    [wma]http://media.flamesky.com/wma/Asia/I-P/Kitaro/Kojiki/04-Orochi.wma[/wm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6 10:09 , Processed in 0.0806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