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7|回复: 6
收起左侧

[转帖]浅谈意境联的对句《傅粉檀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傅粉檀郎先生俯允, 转贴於此.
     对联,不是结构相称、词性相当,句式相同就成其为联。仅仅做到这些,只是形式上的对仗。最重要的是意趣相联。上下联要贯穿,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在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时,不要疏忽了整体感。
     对仗法中,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称为反对,但要求在内容上要求环绕一个中心,而不能毫不相干。“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
     王国维论诗、词,有隔与不隔之说,作者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使其与人的感情交融和谐而为一者,即所谓不隔;反之則谓有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人间词话》)
    暗牖悬蛛网
    空梁落燕泥(薛道衡)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谢灵运)
    这是王国维最推崇的“妙处唯在不隔”的两对。“意境联”的最高要求就是做到像这种理论所主张的旨趣。要接近这种旨趣,首先须上下联不脱节。何谓脱节?举三个例子说明:
  明月满尊开上阁
    古香半榻捡藏书(钱沣)
   
    此联通写书斋傍晚情景。描景以外,兼抒发一种文人的雅趣。假如下联改成“白云留案掩南窗”,词性、平仄都对上了,原句的“古香”改为“白云”,与“明月”类别一致,似乎更工,然而若成为这样:
   
    明月满尊开上阁
    白云留案掩南窗
则上下联构不成一个意境了。再举一例:
    琴伴庭前月
    衣无世外尘(邓石如)
   
    此联景语只在上联,下联纯理语,我们欣赏时,并未觉有何不妥。联语内在有“无尘”“潇散”等传统哲学意味的清逸之气贯通。下联若改一改,比如这样:
    琴伴庭前月
    箫吹岭上云
虽表面上未脱节,境界与原联相比差远了。仍属不联。
    庭花无影日当午
    檐树有声风报秋(戴熙)
    此联写秋日静静的中午。若下联只从对仗、词性的角度改一改:
    庭花无影日当午
    砌竹有声月深宵
这样对就是脱节了、隔了。
    文学艺术的直觉和理性、感受和联想,关系着一件作品的创造。如何意趣相联、上下联贯穿,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我的体会是要勤于、善于运思、炼意,注意逻辑性、周密性,在对写景类上联的对句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沉浸在主题之中。纯写景的出句,很多不适合于反对法。具备一定基础后,注意力则不必全部集中在词性上了。
   有感于网上对句往往犯内容、意趣与出句不相关的时弊,草撰此文。还请其他联友修正、补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浅谈意境联的对句《傅粉檀郎》

补充:《傅粉檀郎》
(一)
本篇中,补充这样一条:有些朋友的对句思路可能中了《对韵》类联书的毒:)那些书上面的句子有些纯粹是在作形式上的训练,实际上是对而不联的,比如:
皓首穷经,黄卷青灯山馆静;
红妆劝酒,锦筝银烛画堂深
波皱横塘鸥漾漾,
尘生古道马骎骎
曾中毒过的朋友要改一改这种思路了。
(二)
《对韵》书上的很多句子,网上辗转流其毒。
写在那些书上没错,是用来作对仗练习的。
正式对句还那样对,就很容易犯对而不连的错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浅谈意境联的对句《傅粉檀郎》

补充:《城市獵人补述》
檀郎这一篇文章, 对於爱好意境联的入门者, 具有參考价值.
獵人涉獵尚浅, 然而愿以微烛火添日月辉. 在此举几例个人看法:
(一) 纯写景的对句, 风格或特貭与出句沖突时宜慎重 ( 针对檀郎说: "纯写景的出句,很多不适合于反对法" 之回应)
同一时空下, 把两个相沖突的景象摆在一块例如上句湖平如鏡堪映月, 下句卻來一场雨皱了湖面. 上句晶盈剔透, 下句就來一"烟雾朦朦"遮了晶光. 獵人认为, 如此下句会坏了上句的特貭是不妥的. ( 此言有待各位指教 )
另举第五届擂台联赛某位联友的对句
出句: 腊雪溶酥,春冰浮玉,百花含蓓东风里
对句: 暮云合璧,落日熔金,双燕归来细雨中。
出句有万物即将甦醒之意, 然而对句卻有落暮, 伤春的倾向. 虽是同在春季, 但风格有礙上联期待欣欣向荣之意.
有些 "形之外" 的气韵, 氛围, 甚至暗藏的哲学, 风俗, 常理.....包括獵人在內, 有时乍眼之下看不出來. 有待自己多累积並深思才能發现.
(二) 物性在时节上的配合
风借芦花三寸雪 (秋月笼纱)
月还柳叶一层霜
这一题上下两联遣词用句是沒问题的, 可惜上句通常在秋天发生居多, 但同一时间, 下句的的柳叶已不再青翠, 如千堆雪所言, "此时柳树叶落枝秃,月霜涂在柳叶上,恐比较勉强。".
有待各位指教....)

**************************************
补充:《傅粉檀郎对以上內容之回答》
转载好了,你可以增添内容。这篇是我当时根据需要草撰的,不够丰满。
“暮云合璧,落日熔金,双燕归来细雨中”对上联的要求的确只能即景对,否则不合格。短联出即景对是为了练习,比赛长联出个即景对,要求对句也描绘,就意思不大了。平时长联也不适合出即景对,不然真所谓像诗词了。
“风借芦花三寸雪”两句我认为造句方面也有问题,问题出在前两字身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浅谈意境联的对句《傅粉檀郎》

偶尔路过,与寒羽良同志说几句。
“对韵”类的书籍,或者说对课并不是单独为了“对联”而开设的,对联并没有这么高的地位可以达到普及化私塾教育的地步,在科举应试等等中,它远远不如诗和文来来得实用(更不堪的是在介绍文学体裁上的工具类书籍中甚至没有提到它,可知它的地位)。开设对课,就必须要有对韵类学习书籍,而这恰恰是为了作诗之用,因为诗,特别是律诗,形式为四联八句(律诗中二句为一联,共有八句,所以有四联,此“联”的概念与楹联之“联”不尽相同),律诗的格律中,中间二“联”讲究对仗。所以对课的开设,正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作诗对仗能力,而不是作联,之所以认为是作联,完全是因为没有去深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
而律诗中二联的对仗与对联中的对仗又有所不同,而律诗中的对仗似乎要比楹联中的对仗更宽更自由些,这是因为律诗中还有楹联所没有的许多限制,比如押韵等等。
话说回来,要作对韵类书籍没有对楹联产生影响也是不现实的,楹联在清朝得到空前发展,而在清朝的私塾,开设对课是很普遍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受作诗对仗的对课影响,自然而然对楹联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双方在对仗上有着异质同构的妙趣)。
另,在前人的楹联中,也有许多“对而不联”的例子,比如无情对,在广义上它也可以称为对联,甚至还有一些联是上平下仄收尾的,这些也称为对联。但这样一来,对于对联中的术语概念界定就十分模糊,所以要如何区分这些,就不得不全面看待对联的历史。(如上下联字数要求相同,但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这又打破了规则,要认清这并只是特定的历史产物,并不能作为楹联中可以不计字数的代表,同样,上平下仄的联也是,此联在传统楹联的主流中所占数极少,并不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对联。)
顾名思义,对联当然要对而又联。但如果出现了空间与时间上“对而不联”的作品时,就要认真对待和分析,不能一棍子打翻,要看清楚作者是否运用了特殊的修辞手法,比如借用了诗中“意境跳跃”手法。
废话说了一大通,闪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浅谈意境联的对句《傅粉檀郎》

感谢负棺人先生赐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浅谈意境联的对句《傅粉檀郎》

[这个贴子最后由山河1998在 2003/12/22 03:25pm 第 2 次编辑]

你举例:
庭花无影日当午
砌竹有声月深宵
这样对就是脱节了、隔了。
我不懂对对.但我感到这个下联第一个字就没对好.而不是脱节了、隔了的问题
庭花-----是指庭子中的花-----是二个名词.而砌竹的砌字一般是建筑时垒砖时,用泥灰粘合:砌墙、砌砖等.砌字是动词,竹是名词.所以以动词+名词对名词+名词.显然不好.只要把此字一改.我认为不失为好联.比如砌改为园.则为庭对园.你再看此联:就很有意境了:中午时,日头当头庭园的花无影.再看深夜时,庭园的竹树(被风一吹,沙沙有声)
庭花无影日当午
园竹有声月深宵
我的见解只是班门弄斧.万望版主今后多指教.
我写完上面后.余兴没了.再说几句.庭花无影日当午.园竹有声月深宵.此联比庭花无影日当午.簷树有声风报秋.要好.为什么呢?因为你说他这是写秋天.如果是秋天.日当午花是应有影的.别人出联:庭花无影日当午.(当时一定不是秋天,如果是秋天,也他们也一定不懂地球自转的这个科学.一年中只有夏至这一天,日当午才花无影)你就来个下联:簷树有声风报秋.联是对上了.但只能说好联.算不得上品、佳品.
fairyqi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12-22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5 15:59 , Processed in 0.0757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