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9|回复: 19
收起左侧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白日里匆匆碌碌,晚间才有时间来论坛轻松一下。而白天的情绪也和晚间并不相同。彼此都不了解,各自无法见面,也就有了大胆和怀疑。我不知网络,但正因为不知网络,也许反倒比知网络者更“知”网络:知网络者对网络太熟悉了,也就麻木了。也正因为我的不知,总感到新鲜和神奇,也许对特点看得更分明:五花八门;还有,使真实更真实,使不真实更不真实。也就是说,社会的各色形态在网络上都能集中嗅到一点。还有,生活中有些事情无法表露,这里却不妨;反正彼此不认识,某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说真话也无妨,也算不得什么大罪恶。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也常常有误会和曲解。我的锋芒我是知道的,仔细想想,或者别人和我意见一致,但是婉转些,也就接受了,而我,就直接批评了。所以也很有几回遭“禁赛”,也就是封杀,将帖子锁定了。这当然是为了论坛着想了,我自然也无话。但这回竟日管理就灵活的多。其实管理论坛版块何尝容易,也需要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繁荣。凡懂得辩论的人一定会知道辩论的巨大作用未必亚于创作。而我的评论,却以为虽然锋芒些,但自信所持之严正态度,未必亚于任何一位。所以,下面的意见与回驳,都没有恶意或攻击的意思。
   昨天没有来看,今天就有了这样多的见解,耳目一新。首先是西木子先生的将“军”:要我来解释。这当然还是老办法,而我也同样做不到。我总觉得这是好笑的。小孩子生气常会这样做:你说不好,你来呀?别人自然也做不来。遗憾的是,别人做不来也还是证明不了就是自己的好。在我以为,但凡用典,该是多知少用,而用典者还是自己有发言权。毕竟自己最了解,最知道自己所用匠心与苦心。所以我的解释,无论怎样认真也无法令西先生满意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也一向不以不知典者为浮浅。所以当看到了西先生的“年轻人太懒.光想现成的.多看点书吧.就讲一个给你吧”的话,就颇觉得不以为然。听口气真也惭愧,自惭不如西先生满腹典故,也没有这样强烈的自信,可以信口拈来。不过我虽也如笨鸟先生一样,该打入不勤奋之列,但却还以为典故的第一要义是典故的艺术力量要强大,足以与普通诗句相协调。如止限于少数人知道的单纯的典故意思,那这典故就用的不成功。
    ."笔撂晴川叶上秋"用的是李白撂笔的典故.现在黄鹤楼前还有一个撂笔亭.还有一幅对联"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撂后更无诗".。  
这是西先生的解释。我仅就这一句来谈谈。一个黄鹤楼,一个撂笔亭。李白黄鹤楼的故事我知道一些,但撂笔亭就新鲜多了。我想当属后建,是因为有了这段故事,好事的人们才兴建了这样的亭罢。可惜我没有到过这亭子去。遗憾的是西先生没有解释“晴川”与“叶上”的用意。是指晴川阁呢,还是其它深意呢?我不敢贸然论断,却因“晴川”想起了崔颢的原作——那被人推崇的,绝美的却并不严格的七律。如没有推测大误,“诗沉汉水”也难逃崔诗。这样经典的典故和没有分量的派生典故摞在一起,在我就觉得唐突而无法苟同。再有,用典也须灵活的,既便原有“撂笔”,调个而为“笔撂”,如此不雅不谐之词也太不适用李白了。倘是我,就大胆改为“搁笔”也未尝不可的。
接下来是“重复字”问题。
作者的两“中”两“下”是有意安排。在这里不算重,至于好不好,各人看法不同,也不用求同。某个人看法是不错。用典亦不错,比以前纯熟多了。用典是作者所擅长的,这是风格的问题,不是优劣的问题(只要他用得好)。尽管不错,但还是应该给别人评论的空间。
上面这段文字是竟日兄说的。现在作为斑竹真是左右为难,既要认为不算重复,还要说“至于好不好……”的话。但这是作为斑竹必须选择的策略。我接着把话说透罢。作者的确是“有意安排”,也想照应反复,可是很遗憾,从效果上,没有做到。很简单,就是因为重心在“两中两下”的前边,并不在这两个中下上,导致这两个故意反复没有任何意义而成了“重复”。这两个方位词重用而且互换起到作用了么?再读几遍试试?并没有。(躲避开,也许反不累赘,读来更为从容。)所以这刻意,其实是很雕琢的。
真正的可以重复字的,一种是通行的反复,一种是比较险的“遗忘”。既然西先生提到李白,那就以他的诗为例了。他的“宣城杜鹃”当可看作前一种的代表: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是比较出名的,决不烦难大家来“解释”。这里若没有反复作用,是行不通的。而反复效果好,诗句反倒成了特色。还有他的“洞庭五首”(诗题记不清了,暂时这样叫罢)。同一首中出现“水见南天不见云”与“不知何处吊湘君”两个“不”字。但后人多加称赏,认为太过自然,注意不到了。七绝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律诗。但是很显然,西先生的诗不具备这样的功效。
竟兄说“应该给别人评论的空间”,诚然。这是最近论坛里最闪光的一句话。至于能否做到竟日我想会欢迎大家的监督。我的话也是个人意见,但是觉得有必要指出,就说了,想不到我一句提醒,居然西先生就报以粗暴态度。看看他对不同意见的态度,或者说不夸赞的话语的反应罢:——
桑子刚说“‘沉’字改改如何?”西先生便道:“你可以解释"沉"的意思吗?”立刻也让人家来解释以为难之,其真实态度首先是自傲不受的态度。以下是西先生语录:
我看你的标准还是留给你自己用吧,不要在那里对别人指手划脚了.
是什么问题啊?自己先搞清楚.你说问题就是问题.你说毛病就是毛病.我看你是歪嘴和尚念邪经自己也不知是什么!
竟先生现在是斑竹啦.这里我说明一下:1.我没有攻击任何人.2.我不会删除"歪嘴和尚年邪经"这句话.只是一个比喻,并无恶意.3.至于其它,听其自便.论坛可能少一人更清静.不过现在论坛多的是,少看一个也无所谓.
竟先生!!!你好自为自之吧!
你还没有资格对别人指手划脚.
兄弟是理狂人不狂.
你的为人我不考查.你怎看是你的眼光.你喜欢什么是你的事.哥们如何是自己的事.你以为你是谁?!
空间是任何人都无法占据的.批评者首先看清楚然后在下结论.无的放矢的乱评是要不得的.批评不能信口开河.
而遇到赞美,态度简直判若两人:——
小仙你好糊涂啊.我喜欢你抹稀泥,别人未必也喜欢呀.
尽管你是名誉站长,也难免有做托之嫌啊!连累挥剑兄了.
竟先生何必人云亦云呢.我更欣赏你在做斑竹之前那种挥洒自如.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别人喜欢的,自己未必喜欢.求同存异又有何妨?不过,竟先生,我尚且不知自己有无空间,又从何处给别人以空间呢?!
对比真是一个好方子。反对者就气急败坏的叱骂,不同意见就成了“指手划脚”“歪嘴和尚”,骂人也仅仅是个“比喻”。而自己这还是“理狂人不狂”。(真是有趣之至,“理”都狂了,人却还不狂。)甚至可以理解谈及别人的“为人”,这其实是给人一个暗示:此人所以这样看我的诗,跟“为人”有关。相反,遇到赞美,不管是不是真意由衷,就立刻“变脸”——“喜欢”而且“欣赏”了。
西先生的诗,我又何尝以为一无是处,而提出问题,又何尝是恶意,分明的问题,又怎能漠视;既便所言有错,怎么就成了“指手划脚“”念邪经”?!难道,这就是所谓公道么?人要是能赤诚相见,那么,同,可以,不同,也可以。批评可以,讽刺,只要是艺术地,也未尝不可,但谩骂不行。而,伪饰——更是不行而且绝对不行。
此篇决非人身攻击,但对于“人身攻击”,愤慨的权利当是有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笔下君辛苦了,其实不必为这点事费什么功夫。有一种人就算你再好的态度指出问题别人也接受不了的。笨鸟就是笨鸟,不以为是别的谁。我看过这里过去的贴子,确有语言精炼意远幽深且让喜爱古韵的人一看就明白的许多诗词,如负棺人等人的贴子。笨鸟不喜欢和别人太多的争辩,点到为止。想笔下君也不必为西木子先生多费口舌。哈哈 他说好就好嘛:)多嘴多嘴哈我怕挨骂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 版主模式 *****
关于诗词作法,笔下人间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
此帖转到站务。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1>【诗韵论坛】</a>转移过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下面引用由西木子2004/11/24 10:57am 发表的内容:
竟先生你凭什么要封我的帖?就因为你是斑竹?看来此地的风气也就这样了!
呵呵,不凭什么,就凭你那句“歪嘴和尚”,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这里风气不是你一人所能评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赞同笔下关于用典的观点。竟日斑竹“应该给别人评论的空间”这话说得好!如果作者需要的只是赞歌,那么不评也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关于用典问题 这是两年前我在这里,也是这个版块发出的文章《关于诗词创作,我的一点意见》的后面一节。奉于诸君:
    第三是用典。最好不好打哑谜。典故也是一门大学问,数量之丰令人咂舌。随着时间,它还会更多起来的,因为它会随文史行进而再生。读者有时不知典源也很平常。故我以为作者当把不是非常显见的典故注明出处。因为,人的经历是有限而不同的,自己认为该知道,未必一定别人也了解,我们没有学习过统一的教材。至于说到用典水平,那可要看作者的认识与手段了。我看我们这里大半是“以多取胜”的。典故多,即如上面的作品多,那一定知识渊博,手段高妙了。不过我以为用典的高处在于自然。通俗地说,就是即便不按典故看,字面也清通可解,读来无碍。要让不知典者不觉其存在,也即“化典于无形,化典于无迹”的道理。我想不妨这样说,好的典故不能只显示典故的寓意,还要显示字面意义或本意,就是要有“双重意义和效用”,才算成功,才是典中上乘。而且我还认为,哪怕用典高手,也不要太耽于此道,讲用典谁还能“典”过李义山呢?而对他后世微词也不少罢(曹雪芹是不逊于他的,也不见批评,因为他是为小说。)知典善用固然好,终究是景中园林,书中馆阁,画中工笔,不免太现成和雕琢造作,陶醉其中,会影响我们面对自然和现实。我们应当走入生活,去探察自己的天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这个贴子最后由顾飞飞在 2004/11/24 01:28pm 第 1 次编辑]

过去俺也和笔下先生打过架,不过照这次看来人都是会成长的——笔下先生此贴措辞中肯、犀利之锋已收起不少,最关键的是事出有因,于理不亏。
俺坚决支持笔下先生!
竟日兄执掌诗韵实在辛苦,望常回对联雅居来放松放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不用去。
本坛向来不评论别的坛子,
也不怕别的坛子来评论——只要他愿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多谢庸附兄和飞飞支持。作为网友应该向你们学习,多维护网站,自己才能得到维护和尊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下面引用由竟日寻春2004/11/24 03:26pm 发表的内容:
不用去。
本坛向来不评论别的坛子,
也不怕别的坛子来评论——只要他愿意。
!口气是要硬点,不然这论坛不没了规矩?强烈支持竟日版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这个贴子最后由顾飞飞在 2004/11/24 07:33pm 第 2 次编辑]

水唯能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及天
相信大家来这里不是为了争什么虚名,而是缘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发贴者对于别人的求教和善意的质疑本该欢迎才是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下面引用由顾飞飞2004/11/24 07:26pm 发表的内容:
相信大家来这里不是为了争什么虚名,而是缘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飞飞说出了偶的心里话!:)
天地一孤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1-2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下面引用由庸附风雅2004/11/24 11:13am 发表的内容:
赞同笔下关于用典的观点。竟日斑竹“应该给别人评论的空间”这话说得好!如果作者需要的只是赞歌,那么不评也罢。
说得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其实真正发帖,不仅是为了得到表扬,凝月更愿意看见批评方面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所以不论是评的还是被评的都应该心胸宽广,可以容纳不同意见。古人早有句话“良药苦口”,所以凝月要说被批评了是好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昨日没来得及,今天看到大家如此认为,甚是欣慰。我以为收获非单论题,更高兴知道,辩论虽暂时会引起不快,但严正者于远见者自不屑于,也不耽于个人恩怨,为了大方向,是可以冰释前嫌的,甚至可以化为友谊的动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5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很久未来此地了。
笔下先生此次评论威而不怒、深且不苛,娓娓道来,令人信服。
作评者就应该如此严正大度、不卑不亢,而被评者亦应海纳百川、谦虚以待。
如此,实乃论坛大幸,繁荣指日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咳咳,个人认为,笔下点评历来有话直说,对谁都一样,并未因人际关系疏近而有所偏袒。虽在措辞上经常犀利了些,但并无大碍吧。相信许多人知道批评是好事,但批评到自己头上,能冷静对待者多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西木子先生及诸君

一直以来很欣赏笔下人间的点评,不过,西木子先生所说也不无道理.我主张百家争鸣.尤其是学术上的争论.只要不是故意捣乱,我认为来论坛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有说话的权利.我不赞成动不动就锁帖,删帖甚至封I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3 13:05 , Processed in 0.0877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