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3|回复: 5
收起左侧

潘玉良作品赏析(二)--油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余亦鱼在 2004/01/03 01:28pm 第 1 次编辑]



   【油画】   


    自画像(1940)
    长90厘米 宽64厘米
    潘玉良在构思这幅自画像时,将整个画面营造成中国式的古典气氛。她身着黑色绣花旗袍,端坐于桌旁,深沉的眼神蕴含着画家的忧郁之情。此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黎沦陷,潘玉良栖居郊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




    自画像(1945)
    长73厘米 宽59厘米
    画面描绘潘玉良身着艳丽的服装,靠窗凝视,身前放置一盆盛开的牡丹,此时此景更加衬托出了画家眷恋祖国的心情。这一时期她当选为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长,并获“法国国家金质奖章”。这幅作品收录于《潘玉良画集》和《潘玉良美术作品选集》。
  




   穿红靴的女郎
    长90厘米 宽59厘米
    画面描绘一位吉普塞女郎,身着五彩衣裙,脚穿红色皮靴,端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凝视远望,端庄大方。
    作品表现强烈的色彩所形成的视觉效果。潘玉良在吸收野兽派技法的同时却未放弃细腻地描写画面中人体及服饰的质感和光影造成的色彩变化。  





   执扇坐女人体(1940)
    长90厘米 宽59厘米
    作品运用线描的技法,描绘了一位手执芭蕉扇的中国妇女,左下角署“玉良40”。潘玉良在学习西方绘画时,将中国传统线描融入西画中,丰富了西画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她“中西合于一冶”的艺术主张。  




   窗前女人体(1946)
    长120厘米 宽78厘米
    作品描绘一裸女坐于窗前、凝神侧望,略有所思。人体造型准确,色调艳丽凝重,强调画面光色对比的效果。潘玉良注重人体的质感和空间关系,用色大胆,这是她久居欧洲吸收现代派油画技法的可喜尝试,同时又具有自已独特的风格。右上角有款:“玉良46”。  




   红衣老人
    长100厘米 宽73厘米
    潘玉良早年曾留学欧洲,在多所美术学院学习,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力。这幅作品构图庄重、技法娴熟、笔力遒劲,充分展示了她师承古典主义的严谨作风和良好的学院派功力。





    野菊花与线装书(1942)
    长44厘米 宽54厘米
    画面主体描绘桌上花瓶里的一束菊花,右侧画面有玉良常看的中式函套线装旧书和一个烟斗,左边绘有碟盘、火柴,前置香烟等物。画面左下角有款:“玉良42”。
    潘赞化和玉良早年寓居上海时即喜种植白菊花,白菊花对潘玉良客居欧洲后更有一份特殊的意义。无论她在上海或客旅异国的四十载,都常以白菊花作为创作描绘的对象,藉景抒怀,以示洁身自好和对亲人、对祖国的怀念。  




   玫瑰
    长45厘米 宽54厘米
    一頩即将凋谢的玫瑰下摆着一幅扑克。花的凋谢是潘玉良对生命的诠释,而吉卜赛人算命用的扑克则表露了一种命运莫测的宿命思想。潘玉良的作品中,盛开与凋谢的花朵是其经常刻意描绘的题材,这里明显有着象征意义的痕迹。  





    春之歌
    长71厘米 宽98厘米
    潘玉良早期作品。潘玉良早年留学欧洲,接触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各种文艺思潮,并在她早期作品中有所反映。此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吸收了印象派绘画的光色变化,以抒情的笔调,表达出生活中蕴含的美的境界。  




    屠杀
    长36厘米 宽45厘米
    作品对战争的表述和毕加索的名作《格尼尔卡》有着相同的观点和切入角度。画面里没有枪炮、飞机、炸弹、坦克,看到的只是奔逃的人群,仰天狂叫的求救者,血泊中婴儿的尸体……它聚集了痛苦、绝望、恐怖和残暴的全部意义。   





    双人扇舞(1955)
    长53厘米 宽65厘米
    画面是两个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少女,手执折扇,相对翩翩起舞。画面右上角悬挂彩灯处有款:“玉良55”。
    五十年代中期,潘玉良以中国民间舞蹈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的油画及彩墨画,《双人舞》即是其中之一,在这些作品,画家对人物动态作适当夸张,增强了画面的律动感,人物脸部表情的描写也显现出欢愉的气氛。   





  女人与猫(1941)
    长79厘米 宽109厘米
    1940年前后,潘玉良逐渐在借鉴融合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线描手法。在这幅作品中,潘玉良娴熟地运用线描的粗细、轻重、虚实、顿挫,笔简意深,形象准确,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体的姿态,耐人寻味。   





   窗前女人体(1946)
    长64 宽92厘米
    作品用色大胆、奔放,色调艳丽,对比鲜明,从中可以看出她在艺术上广征博采,融合了后期印象派、野兽派以及其它流派的某些风格和特征。作品左上角署“玉良46”。




[sound]http://music.gotonet.com.cn/chang/piano/yueguang/07.wav[/sound]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玉良作品赏析(二)--油画

欣赏ING 。特别是〈红衣老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玉良作品赏析(二)--油画

印象派画风较早受东方日本浮世侩的影响,而以中国传统线描技法结合当时最为盛行的印象派光色技巧,在她的油画作品上也可以看出深深的印象派风格画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玉良作品赏析(二)--油画

http://www.ahm.cn/cangpin1/images/100170.jpg
哈~好丑。一般人只画美女不愧是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玉良作品赏析(二)--油画

    作品反映了画家的性格。无论静物,人体,即便是《双人扇舞》,都透出藏不住的沉静。
    另外,欣赏画作时不要看简介,多是误导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玉良作品赏析(二)--油画

下面引用由狼语人2004/01/03 05:40pm 发表的内容:
(www.ahm.cn/cangpin1/images/100170.jpg)
哈~好丑。一般人只画美女不愧是杰作!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5-20 13:22 , Processed in 0.0756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