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5|回复: 1
收起左侧

桓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桓温所属的是谯国龙亢桓氏家族,在南渡的北方人士中,声望远远不及琅玡王氏,陈郡谢氏和颖川庾氏。他那个为了东晋王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父亲桓彝本来家世孤清,因平定王敦之乱而上升为与郗鉴,温峤,庾亮等名望相近的名臣。后来桓彝在苏峻之乱中,勤王战死,声名是提高了,可是家道又中落了。桓温兄弟家贫无援,母亲生病要以羊为药引,竟也无力购买,结果把幼弟桓冲典押给卖主,才换得一头羊。(真是好凄凉~~~~~~)
  后来桓温十八岁时手刃仇人之子,有勇有谋,如此胆识,也为他日后打仗时那种勇猛的气概打下了基础。(桓温经常临战以元戎的身份冲锋陷阵) 出身于如此家世,桓温不能像王谢子弟那样,优游傲啸于东山之阴就可以取得高位(这算不算是吃软饭呢?)。胸怀大志的桓温只能按乃父的路子,从建立军功来跨入政治之门。后来桓温以天子佳婿的身份进入政界,在当时执政者庾翼的任用下,仅是个“先锋小督”而已,充其量是个中级军官,而且还是临时的。
  后来庾翼去世,各门阀竞相争夺荆州地区,出于权力上的平衡,远非豪门望族的桓温,得以进入荆州地区,但是凭他那时的威望,远不能站稳脚跟。待到桓温范险西进,一举歼灭西蜀,这才有资格建立安西将军幕府,掌握住了荆襄这块地盘。 但是即便桓温军功卓著,但是在东晋王朝中备受轻视。
  因为东晋王朝历来就轻视武人,桓温后来娶了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并不因为他是天子佳婿而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轻视。谢奕于桓温颇有交情,一次拉着桓温与自己对饮,桓温不好酒,躲进房中。谢奕只得拉桓温帐下一个军帅同饮,一面还说:“走了一个老兵,又拉到一个老兵!”后来桓温求王坦之的女儿为媳,又被其父王述骂作老兵,这种近似于谩骂的称呼,桓温不知听了多少,他一生受尽了这种歧视!也正因为如此,桓温一生不懈地追求一流的名望,这与其说是他有篡夺之心,倒不如说他想改变世俗对他的偏见来得更合理一些。
  
  [第一次北伐]
  
  永和十年(354),桓温深入前秦腹心之地,在兰田两次击败前来拦截的五万秦军,直逼秦都长安。当地的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可是后来符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桓温军粮不继,只得退走。在撤退时遭到秦军的全力追袭,但即便如此,桓温最后还是带了中原三千余居民回来。
  历来都认为当时长安符坚不过五千余士卒,桓温不应退走,应该攻下长安。由是推断桓温北伐不过是为了扩张个人威望“以功名镇服江东”。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桓温统领步骑四万,水陆并进,其难度并不亚于以七千人仰攻巴蜀之役。桓温的策略是直捣敌人国都,使对方丧胆失措,待敌方内部生变,外有中原故老接应,就可趁机取胜。可是当时的符秦,掌权的都是氏族,内部矛盾不激烈,而当地的百姓又觉得符秦政权比以前的前赵什么的要温和许多,加上符坚坚壁清野,断绝了晋军的粮食补给,形势就不那么简单了。桓温面对倍于我,而又为保国守土而战的秦军,如果贸然闯入长安,完全就有可能被困死在城中。所以桓温不进长安,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慎重。
  
  [第二次北伐]
  
  桓温退回荆州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元气。此时,羌豪姚襄降而复叛,北返中原,取得了许昌至洛阳之见一大块地盘。同时,前秦和前燕正受内乱困扰,桓温看到这正是进军河洛一带的大好机会。
  为此,桓温十余次上表要求进军黄河,还都洛阳,朝廷却都不允许。此时建康城中的君臣,早已忘记当初刚刚建国时“唯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的誓言一心偏安江东。不过姚襄忘恩负义地叛去,有失朝廷颜面,所以还是让桓温当上征讨大都督,去讨伐姚襄。     桓温志在洛阳,他先派兵直接从荆州北境出兵,遏止姚襄南下之路;自己则取道江陵,途经建康北面的金城,看到自己年轻时种的柳树已经长得粗达十围,不由感慨万分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草木无情,人生易老,晋氏南渡,已经传到了第五代皇帝;中原沦落五十多年,故老差不多都已死尽,新生的后代,快要把故国忘得一干二净,北伐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桓温潸然泪下。 桓温流的不止是他壮志难伸的个人泪,也是祖荻,刘琨等人志在光复中原的英雄泪!
  桓温进军到洛阳附近,与姚襄隔水而战。他依然以元戎的身份披坚执锐,带着善于征战的弟弟桓冲,奋力作战,把以智勇闻于大江南北的姚襄打得大败。随即进驻洛阳,拜揭了先皇陵墓,把遭破坏的灵寝都修缮完好,派专人看管。这是东晋立国之后,晋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到故都。 但是一心偏安的东晋君臣不敢也不愿返回故地,桓温只能徒然叹息:“废神州于龙漠,令五尺之童掩口而叹息!”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原老的一辈都快死光了,年轻的一代并没有切身的辱国之痛,北伐的条件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利,而这次进军洛阳可以说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前秦正受符生苛政的磨难,前燕慕容氏内部不稳,慕容隽在幽,冀一带疲于奔命。而东晋经过数年修养,国力已经大为增强,正是还都的大好时机。可惜无论是皇帝还是南下的士族只想守住眼前的安乐,早把复国的大业抛在脑后了。
  桓温退回荆州,随即司,青等四州得而复失。
  
  [第三次北伐]
  
  桓温主持的第三次北伐,目标是前燕政权。桓温率五万步骑从镇地姑孰出发,兵分东西两路。西路由王导时留下的宿将袁真带领,任务是穿过谯,梁二郡,打通石门水道,把粮草运到黄河前线。桓温自领主力,从东线水路进入黄河,沿河西上与袁真会合。
  东路大军出境不久即在湖路击败前来拦截的燕军。进入黄河,前燕大将慕容垂率领八万大军前来抵御,再次为桓温击败。 当晋军正式进入黄河前,曾对下一步战略发生争论。谋士郗超献上两策,一是原地驻防,积聚军需,等过了冬天在继续前进。另一计是,直捣燕国首都襄国,逼燕军主力决战。桓温认为一计太缓,一计太急,坚持按原定计划沿河而上与袁真会合。
  但是袁真一直打不开石门一带的水道,桓温在行进到枋头一带得不到军粮接济,只得烧毁船只,向南撤退,途中被前燕的精骑追击,大败。 这次的失败主要是桓温对将领的能力估计不足,如果当时用郗超的计策的话,不会发生军粮不济的情况,但结果确实也很难预料。
  
  [淝水之战]
  
  由于袁真没有完成运粮的任务,桓温一怒之下把他废为庶人。袁真一怒之下,据寿阳叛变,暗通前秦前燕。结果桓温领军出战,于是便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的又一次淝水之战,战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寿阳城外的洛涧,只不过这次的指挥官是桓温而不是谢玄。
  当时袁真已经病死,其子袁瑾依仗前秦和前燕的援助固守寿阳。桓温遣都护竺瑶现在武丘击败前来救援的二万燕军。自己带了二万人马围攻洛阳。符坚随后派大将张秏,王鉴前来救援,秦军五千前锋布守在淝水北面,桓温派桓伊急速猛攻,大破秦军,光复寿阳,活捉了袁瑾。 两次淝水之战,前后辉映,但人们只记住了谢玄主持的那次,而忘了桓温主持的一次。但历史却始终没有忘记。 纵观桓温历经战事,所动员的兵力并不多,但始终在进攻上占据优势,这和桓温平时的训练和他打仗时那种身先士卒的气概是分不开的。
  
 “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晋书》对桓温的评价,的确不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桓温

居士果然博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10:04 , Processed in 0.0706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