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5|回复: 22
收起左侧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6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柔幽梦在 2005/12/09 05:23pm 第 26 次编辑]




请点击画面左下角的蓝色三角即开始播放音乐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我国中等明星城市、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咸阳市是周、秦、汉、隋、唐等11个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有各类文物景点450多处,古陵墓1135座,其中有汉、隋、唐帝王陵24座,陪葬墓256座,形成了十分壮观的陵墓群,茂陵为其中最著名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放眼咸阳北塬,周秦汉唐时期许多帝王建造的陵寝和陪葬墓,绵延百里,形成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的壮观景象。如今的咸阳,以黄土文化为特征的民俗风情旅游极具特色。以礼泉、秦都、兴平、乾县、旬邑等地为代表的民俗风情、秦汉文化、秦汉歌舞及社火、剪纸、皮影、牛拉鼓等民间艺术,以“乾县四宝”,“三原小吃宴”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以黄土文化、关中风情为特色的乾县黄土民俗村,以礼泉县为代表的万亩果园,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一批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正在发展壮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旅游。



                                              主要景点介绍

                           汉阳陵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出土陶俑规模不亚与秦兵马俑.
  
                             茂陵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咸阳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000多人。 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塔”。 "马踏匈奴"出于此.


                      乾陵

     乾陵位于咸阳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乾陵这座合葬墓至今未被盗过。乾陵附近还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  

           

                          昭陵---李世民之墓
     昭陵位于咸阳礼泉县东北22公里九嵕山的主峰上。九嵕山,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著名的"昭陵六骏"原藏于此.  


        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兴平西12.5公里的马嵬坡。贵妃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横书“杨氏贵妃之墓”园内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上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这样,人们就再也无法从墓上取上了。墓前有一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游人至此读咏周围回廊上的古人诗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怀当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 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贵妃站像。杨贵妃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 国 渠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秦国兴建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10年完工,灌溉面积约110万亩.渠首位于“瓠口”(今咸阳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首枢纽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挡水土堤构成较为完整的无坝引洪格局.主干渠至今泾阳王桥起,东北向经桥底、云阳横绝冶峪河、清峪河,绕三原县城北,东流横绝浊峪河,东与石川河汇流,经临潼、富平至蒲城县龙阳注入洛河,全长126.03公里。由于泾河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随之多次变化,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
龙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对郑国渠的改造和续建。郑国渠首遗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咸阳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是全国著名博物馆之一,1962年正式开放。馆址系1371年(明洪武四年)所建的文庙。全馆现有九个陈列室,一个碑廊,陈列面积共一千一百平方米,展出文物六千余件,陈列内容以秦汉历史文物为主,还有部分宗教文物和碑石墓志等。
  
     第一、二、三陈列室展出的是秦代历史文物,展示了秦自孝公至秦始皇完成我国统一的各个方面的实物记录。有造型优美的提炼盘,安邑下官钟及秦诏版、陈爰金币各种陶器、玉器、龙凤纹空心砖和建筑材料等。
  
     第四陈列室是当代名人书画;第五、六陈列室是享誉中外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军气势磅,威武雄壮,充分反映了西汉强大的军事力量;     
  
     第七、八、九陈列室展示了全国最大的明代铜佛座像和部分宗教文物,独具特色,释迦牟尼、弥勒佛观音菩萨等一尊尊造像,令人肃穆虔诚,主洁志高;还有一座新建的碑廊,展示了近百块书法艺术名碑及墓志,经幢等,雅俗共赏,被游人誉为"石质书屋";咸阳最新出土文物展,精品荟萃,其中有四件国宝首次亮相,游人惊叹不已。



                          彬县大佛寺
   
     彬县大佛寺石窟,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它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是其中保存有造像的主要洞窟。大佛寺石窟开凿在任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这里川流横列,山峰对峙,地势狭长如廊,径河自“佛洞”前婉蜒东流,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窟前5层楼阁屹立。这是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大佛寺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内有造像的洞窟共19个,造像1498尊。东部87窟称之为“东窟”;中部12窟称之为“中崖”,即“明镜台”;西部8窟称之为“西崖”。东崖和中崖洞窟比较密集。开凿较早、规模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大佛洞”。
     其次,是“千佛洞”和“罗汉洞”,大约开凿于唐高宗执政时期。窟前有砖木结构的5层护楼,原为唐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经清代修建而成的,楼高32米。  
   
     “大佛洞”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大佛洞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极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初名应福寺,完工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我国现存唐太宗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一所洞窟,因其中雕刻的高达20米的大坐佛而得名。北宋仁宗为其养母刘太后庆寿时改名庆寿寺。大佛窟中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造形雄伟、雕饰富丽,发式作螺髻形,雍容端庄,耳垂、披衣、袒胸、盘膝端坐在莲座上,体态自然丰满,颇显唐代风格。佛身健硕雄伟,所谓“一指之大几为腰”,大佛寺亦因此而得名。大佛洞還保存了当年华丽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环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飞天伎乐拱卫着弥勒佛宝阁﹐呈現出了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被誉为陕西和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大地原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即国家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座标的起标点。建国初期,我国使用的大地测量座标系统是从前苏联测过来的,其座标原点是前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极不相称。为此,国家有关方面决定建立我国独立的大地座标系统。从1975年开始组织人力,搜集分析了大量资料,并根据"原点"的要求,对郑州、武汉、西安、兰州等地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测量等因素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将我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
  
   大地原点的整个设施由中心标志、仪器台、主体建筑、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组成。高出地面25米多的立体建筑共七层,顶层为观察室,内设仪器台;建筑的顶部是玻璃钢制成的整体半园形屋顶,可用电控翻开以便观测天体;中心标志埋设于主题建筑的地下室中央。建成后不久,"大地原点"还增设并施测了国家基本重力点和天文基本点。



       闻名中外的爷台山
  
    爷台山在咸阳市淳化县东24公里处,东临耀县张果老崖;西有豹子沟,桐树渠,火抱山和老庄梁;南有碑子崾岘和陶家庄;北为沟壑。主峰海拔1313米,这一带峰峦叠翠,云谲波诡。
  
  爷台山之闻名,始于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爷台山反击战。《毛泽东选集》收录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和《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等文章对爷台山反击战均有记述。爷台山反击战,揭露了国民党搞内战的阴谋,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对巩固边区和随后的解放战争都起了重要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6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这个好,以前盗墓的时候就是找不到地方
现在好了我发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辛苦了~~!!!
我汗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柔幽梦在 2005/09/28 10:42pm 第 1 次编辑]

咸阳去过几次,但都匆匆而别,有机会了一定好好游玩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咸阳我经常去逛,可是这么多的美景还有很多没去,有机会一定好好看看。谢谢紫舵主的介绍,让我们又大开眼界,谢了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咸阳,赞!!!可惜我生活在这里却整天忙忙碌碌没有机会去看这大好的景色,生活的无奈啊~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深爱着咸阳,因为我是咸阳人,咸阳我美丽的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柔幽梦在 2005/09/28 10:10pm 第 1 次编辑]

俄会把更多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三秦,
了解这个荡起秦风秦韵的宝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幽兰仙子2005/09/26 10:38pm 发表的内容:
咸阳去过几次,但都匆匆而别,有机会了一定好好游玩一下~
仙子姐姐,俄换了个古典的音乐,你不要介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8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紫柔幽梦2005/09/28 10:44pm 发表的内容:
仙子姐姐,俄换了个古典的音乐,你不要介意啊……
没关系的。紫柔妹妹的这个音乐我也很喜欢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飞龙兄很幽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30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爱我的家乡,再来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家明2005/09/28 11:35pm 发表的内容:
飞龙兄很幽默啊
呵呵 寂寞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10/01 02:21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 寂寞逼的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09/26 00:09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好,以前盗墓的时候就是找不到地方
现在好了我发财了
   呵呵,人头换泥头,名不虚传,原来就是此兄,耶~~~~~~~~~。飞龙如果盗到杨贵妃就不要出来了,好好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呵呵,说句吹捧的话,看幽梦的帖子,就像是在做一次旅行,三秦风景尽收眼底呀~~,不错,继续欣赏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云雨晴2005/10/02 11:37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说句吹捧的话,看幽梦的帖子,就像是在做一次旅行,三秦风景尽收眼底呀~~,不错,继续欣赏中、、、
吹捧舵主哪,哈哈,紫舵努力吧,大家全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0-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楼主历史学识渊博,我们又学习了不少。只是听不见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下面引用由天沐2005/10/07 01:50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历史学识渊博,我们又学习了不少。只是听不见音乐。
    听不到音乐???晕!!~~
    天沐,要点画面左角的那个蓝色三角才开始播放呢,好好欣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0-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荡起千年帝都的秦风秦韵·千年回眸望咸阳(听古筝看古城)

    听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11:11 , Processed in 0.0885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