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8|回复: 19
收起左侧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雪在 2005/01/12 12:24pm 第 8 次编辑]

吉林省概况


一、地理位置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131°、北纬41°~46°之间。全境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为邻。吉林省是边疆近海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

  
二、自然状况
  东部山区 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山脉连绵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2.8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03%,列全国第12位;其中林地面积788.2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19%,列全国第8位。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18亿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林木年均生长量2324.36万立方米,生产率2.88%;森林覆盖率为42.1%。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藏136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8种。有2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也很丰富。吉林省山地资源丰富,尤以长白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最。吉林省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 人参、貂皮、鹿茸的故乡。灵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头蘑、田鸡油等都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中部平原 松辽平原平均海拔在110米-200米之间。吉林省土质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年降水500-600毫米,日照2200-3000小时,无霜期120--160天,具有雨热同季特点,对各种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适宜种植粮豆、油料、甜菜、烟、麻、薯类、人参、药材、水果等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为395.9万公顷。
  
    西部草原 西部地处松嫩草原中心,是我国著名的草原之一,以盛产羊草而驰名中外,生长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占优势,覆盖率达50%--70%,属平原草甸草场类。也是国家北方商品牛、细毛羊主要产地之一。

  
三、气候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并有明显的四季更替。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3-5℃,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6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全省年降水量在550-910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全省无霜期中部以西160天左右,东部山区120天左右。初霜期在9月下旬,终霜在4月末5月初。
四、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为2727.99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2465.87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262.12万人,增长10.63%,平均每年增加25.3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8%。
  
五、民族
  吉林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1999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5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其中朝鲜族118.2万人,满族104.8万人,蒙古族15.7万人,回族12.3万人,锡伯族3476人,壮族1293人,苗族478人,达斡尔族396人,土家族376人,白族293人,维吾尔族253人,赫哲族232人,彝族185人,瑶族143人,侗族121人,布依族103人,藏族100人,其他少数民族都在百人以下。
辽宁省概况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座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 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
  
    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 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 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 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 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 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一、辽宁历史简介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 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 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 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 西、左北平郡。两汉、三国时隶属幽州。西晋隶属平州。东晋为营州。隋朝时置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时在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下。辽代为东京道、中京道、金代为东京路、北京路。元代置辽阳行省。明代时为辽东都司。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 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二、辽宁气候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
  
    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 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三、辽宁人口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55万人,占全省的16%, 其中超过万人的少数 民族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5个民族,其次还有壮、苗、土家、达斡尔、彝族等人数居多。由于各民族在地区上聚居的情况不同,形成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大杂居和少数民族的小聚居的特点。
  
    为了执行中央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早在50年代,全省建立了阜新和喀左两个蒙古族自治县。改革开放以后又新设了新宾、清原、岫岩、本溪、桓仁、宽甸等6个满族自治县,35个少数民族镇,105个民族乡或民族联合自治乡。
  
    辽宁省现有总人口4090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3.4%。在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12位。其中城市人口2130万人,占总人口的52.13%。
  
    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进入90年代人口增长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目前全省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医疗保健业的发展,人口群体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3400万人,占总人口的83.1%。每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61人;中学(含高中)文化程度人口4554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3489人。
  
    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2.09岁,其中男性为70.55岁,女性为73.85岁。

黑龙江省概况


      富饶美丽的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边疆。省名系由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她在祖国的版图上如同一只展翅腾飞的天鹅,形象地展现了她那妖娆美丽的风姿。辽阔的地域,浩瀚的林海,密集的江河,肥沃的土地,富饶的资源,以及举世闻名的风光名胜,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一、概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她南起北纬43°26′,北至53°33',东至东经135°05′,东西宽约93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黑龙江省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从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算起,远古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万年。拒文献记载,居住在黑龙江省地区的肃慎(息慎)、东胡等古代民族曾向中原传说中的虞舜和后来的周王朝呈现贡品。发祥于这片膏腴之地的革末 革曷 及其后裔女真和满族,先后建立了王朝。8世纪,革末 革曷 人建立渤海国,史称"海东盛国"。12世纪初,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奄有中国北部大片土地,与南宋相峙。以黑龙江省流域为"兴龙之地"的满族于17世纪入主中原、建立了最后一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17世纪中叶以后,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市,其中12个省辖市,1个行政公署。66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1211个乡(镇),其中镇464个,14488个村。省会设在哈尔滨市。
  二、人口与民族
1999年末,全省人口为379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37万人,占45.8%,城镇人口2055万人,占54.2%。黑龙江省是多个民族杂散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以外,还有45个少数民族,200余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7%。在少数民族中,满、朝鲜、回、蒙古、大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截至1999年底,全省有1个蒙古族自治县,1个达斡尔族区,70个民族乡(镇)、920民族聚居村。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满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6.6%;赫哲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我省有赫哲族4000多人,占全国赫哲族人口总数的95%。在我省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锡伯族使用汉语、汉文;朝鲜族、蒙古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三、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基本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表现为南北两大山地,东西两大平原,山势缓和,平原广阔。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构成全省的山地骨架,山脉从西北和东南两向,对全省起屏障、闭合作用,中西部的松嫩平原和东部的三江平原分别向我国内陆腹地和俄罗斯展开,形成了便利的国内、国际联系。边境线长3045公里,全省有25个开放口岸,在我国沿边开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黑龙江省位于中温带和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年均降水量在450-650毫米,年平均气温-4-4℃,无霜期在100-140天之间。
  肥沃的黑土地,祖国的粮仓。黑龙江省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现有耕地面积13363.5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9.4%,人均占有耕地3.6亩(农业人口人均6.7亩),高于全国人均1.3亩水平,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土质肥沃,黑土、黑钙土、草旬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土质养分储量比其他省区高2-5倍,且土地集中连片,80%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坡度在5度一下,适于大规模集约化经营。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其中大豆、甜菜、亚麻、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全省粮食商品率达60%以上。草原面积9000万亩,居全国第七位,产草量居第八位,松嫩平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7%,自然条件适宜,有利于农牧业发展,粮豆薯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江平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24%,三江平原开发历史较短,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粮豆商品率高,后备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大。
  浩瀚的林海,全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森林,广泛地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等山区。全省林地面积2333.98万公顷,占全省的51.3%,其中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是国内少有的珍贵树种。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一兴安岭落叶松为代表;小兴安岭-老爷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以红松为主。林区繁衍着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和野生植物。
  丰富的矿产资源。黑龙江省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发现的矿产有13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75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26种,前三位的有11种。石油、煤、金、石墨等优势矿产资源众多。石油集中分布在西部大庆地区;煤主要分布在东部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一带,西北部黑宝山地区也有煤藏;金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黑龙江延岸地区,其他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非金属矿分布较广、矿种繁多,遍布全省。煤炭资源种类全,质量佳。东部以烟煤为主,主要煤种是炼焦煤和动力煤,还有国内稀缺的主焦煤。西北部以褐煤为主。石墨年采量达6万吨以上,其中产品70-80%销往国外,是重要的创汇产品。
  江河纵横,水利资源句"三北"之首。境内江河湖伯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的河流1918条,其中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有27条,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条。黑龙江全长43700公里,仅次于长江、黄河,列我国第三,是著名的国际界河。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798亿立米,居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区之首,其中地表水650亿立方米,可利用养鱼水面833.5万亩,居全国第四位。已初具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鱼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
  瑰丽壮观的旅游风光。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风景区、旅游景点共有11处,其中自然资源风景区、旅游点82处,目前只开发了四分之一。虽然黑龙江省开发历史较晚,但古迹遗址等人文景观别具特色,自然景观原始壮丽,形成独特的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夏季是避暑的胜地,冬季是冰雪的乐园。自然景观中,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北方著名风景区、疗养区,叶剑英同志曾为他吟出"高山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诗句;五大连池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由1719-1721年火山爆发形成的5个相连的堰塞湖和周围14座火山丘组成。地质地貌保存完整,熔岩流动景象清晰,熔岩台地上的火山喷气锥是火山研究的珍品,自然的奇观,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这里日夜涌流的泉水,可治疗多种疾病。兴凯湖是中俄边境最大的界湖,我国境内面积1080平方公里。兴凯湖水域广阔,水草茂盛,栖息着天鹅、丹顶鹤、鸳鸯等珍贵水禽,这里建有自然保护区。抚远位于我国最东端,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漠河则位于我国最北端,是我国可以看到绚丽多姿的北极光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北极村"。这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年盛夏都吸引大批旅客来此观光。此外,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齐齐哈尔和杜蒙的丹顶鹤之乡以及亚布力滑雪场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北国景观。人文景观包括史前遗址、古承包、历史名胜、宗教建筑、民俗民情和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映,使黑龙江不仅是避暑胜地,也成为冬季旅游热点,吸引海内外游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呵呵,好詳盡喔,很受用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謝謝哥哥幫我們介紹吉林!讓我對你們的家鄉有了更多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不錯喔,讓我也把吉林了解了一翻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得开系列介绍东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了解中ING ......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了解了,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下面引用由仙枫云散2005/01/11 06:51pm 发表的内容:
得开系列介绍东北了……
是啊,是该介绍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吉林省我还去过吉林市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不錯,多了解一些,以後去玩方便了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很想去看看的,但绝对不是冬天,我好怕冷的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呵呵,老大学会发PP了,恭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下面引用由文清心2005/01/12 03:00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老大学会发PP了,恭喜)
横,早就会了,音乐也会了,也不知道早夸夸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呵呵,表扬一下,给你买糖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下面引用由文清心2005/01/12 03:13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表扬一下,给你买糖吃)
就知道买糖,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西西~~~俺奏稀饭吃糖,你不要拉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这个帖子是要好好学学,翻出来晒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下面引用由北雪2005/01/12 03:12pm 发表的内容:
横,早就会了,音乐也会了,也不知道早夸夸我
哇哇你 雪舵主 学的不错 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偶顶,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1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东北三省简介

下面引用由柏拉图2005/09/10 10:36am 发表的内容:
偶顶,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
谢谢图图.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东北,这也是我们关东人的愿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15:55 , Processed in 0.090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