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4|回复: 10
收起左侧

登千山“天外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乐水在 2006/07/03 02:14am 第 3 次编辑]


    登千山“天外天”

  不胜高寒“天外天”
  人同云雾共飞悬。
  若非白昼银河隐,
  当会摘星揽月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不知千山“天外天”在哪儿
喜欢“人同云雾共飞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偶喜欢最后一句;简单,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千山,位用辽宁省鞍山市。古称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历史文化久远。为中国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目前保存完好的庙宇有20余处。她南临渤海,北祖长白,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素自"东北名珠"之誉。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游人的人间胜地。千山由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她虽无五岳之雄伟,却有千峰之状美,以独特的群体英姿展示一幅无穷无尽的天然画卷。
    风景秀丽的千山,自古以来吸引着历代名人和众多游客。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仁贵兵营的遗址,还留下了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遗址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会还保留着他的书房。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美千山的诗文。
千山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千山又是中草药的宝库;还盛产梨、山楂、榛子、板栗、核桃等干鲜果,其中仅梨就有20多个品种,而香水梨、南果梨是千山特产,驰名东北。千山还有稀少的黑头鹳和其他鸟兽等各种动物百余种。鸟语世界是亚洲最大的鸟语世界,各种飞禽七大类达100多种。大佛景区中的千山弥勒大佛被誉为自然遗产和世界奇观,为中国三大巨佛之一。中南部景区素以幽静而著名。景点繁多,古迹悠久。隋唐以来佛教在此建香岩寺、中会寺、大安寺三处禅林。到明清时期,道教建有五龙宫等六处。
    千山以绚丽的英姿和神奇的风韵,迎接着海内外游客的光临。
鞍山千山“天外天”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下面引用由一池春水2006/06/22 07:01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千山“天外天”在哪儿
喜欢“人同云雾共飞悬”
http://www.xachwl.com/sousuo/admin/UPLOAD/NewsIMG/200511232034380.jpg
千山在辽宁省,位于鞍山市区东南17公里处,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被誉为“东北明珠”。
欢迎朋友们去观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第一二句读之身临其境。“人同云雾共飞悬”,很帖切。
  后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富想象力,深感有太白遗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下面引用由高山流云2006/06/22 07:51pm 发表的内容:
(www.xachwl.com/sousuo/admin/UPLOAD/NewsIMG/200511232034380.jpg)
千山在辽宁省,位于鞍山市区东南17公里处,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被誉为“东北明珠”。
...
  流云这个像片哪找的,比俺那个好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6/06/22 07:53pm 发表的内容:
  流云这个像片哪找的,比俺那个好哈:)
这不难,拜我为师,我就教你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美妙如仙境, 不似在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很欣赏,虽没去过千山,读此诗确如临其境。后一句很富想向力。
从前三句看基本都是律句,如第四句在‘摘’和‘捧’字位址上其中有一个是平声字,就是一首很妙的绝句了。把摘字改为揽字可否,这样就解决了孤平的问题。
妄言了。当然不改也是一首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27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千山“天外天”

下面引用由松竹之友2006/06/24 07:48pm 发表的内容:
很欣赏,虽没去过千山,读此诗确如临其境。后一句很富想向力。
从前三句看基本都是律句,如第四句在‘摘’和‘捧’字位址上其中有一个是平声字,就是一首很妙的绝句了。把摘字改为揽字可否,这样就解决了孤平的 ...
诗应当出于乐水爷爷之手笔。
毛泽东主席《长征》一诗,曾也得一位老农的指点。
提出看法很好,这样对大家都很有提高哈。关东感谢松竹耐心的评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0 20:31 , Processed in 0.0791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