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9|回复: 12
收起左侧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8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网底之蛙在 2007/10/08 12:06 第 1 次编辑]


  面对大众传播,我提到一点:领导、专家、教授是大众传播中的强势者,他们身上有着五彩的光环,很容易让人炫目;而一般的百姓和青年学生,是传播的弱势者,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成为他们光彩的理论和主义的无条件吸收者,反而会深受其害。这一点上,文革就是一代中国人惨痛的教训。坦率地说,我也不赞同潘知常教授关于《美学家论中国文化》中的一番高论。
  首先,“小说教”这个名词,根本站不住脚。如果潘教授把“教”理解成几个零散的观点和教条,那和那些教义、宗教,具有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的儒学、道教,就不可能同日而语。所以,潘教授首先就是比错了对象;其而,中国小说有多少,除开四大名著,每个小说所讲的都不一样,那如果也算“教”的话,中国有多少教,潘教授真要批“小说教”,恐怕他永远也批不过来。儒学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并影响和不断发展至今,小说只是某一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的产物,它的观点在当时就形成,后期也不会发展。
  其二、张教授开篇就讲到“央视的‘百家讲坛’已做了很好的探索,他们基本上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传播知识,重新唤起人们对古老文明的向往和崇拜。”似乎在潘教授的眼中,如果没有百家讲坛,就不能唤起“人们对古老文明的向往和崇拜”,恰恰忽略了央视为什么要开办这百家讲坛宣传古老文明,正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繁荣之后,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和大众,在商品经济导致的拜金主义的迷惘中,在道德缺失和沦丧的商业无序竞争中,在信仰迷失的时代潮流中,在西方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中,一代人有了重新找回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需求。央视不过是顺风而呼,登高而招,适应了这个需求而已。而且不仅仅是央视,大众媒体包括图书、杂志、报纸,都顺应了文化市场这一需求的变化。只可惜在潘教授看来,好象社会潮流的转向与发展,全在央视独家,央视想咋地就咋地。潘教授无意中便暴露出了他对央视百家讲坛的心理崇拜,这从本质上反应出潘教授作为传媒学的专家,本身就有着强烈的依赖媒体心理和文化炒作心理。大概什么易中天、于丹之类,都是炒作出来的夸夸之辈,我看大概还有点怎么没轮上自己,红了眼的感觉。于是潘教授才有了这样一种更根深蒂固的认识:“而我是想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特点,与其跟各家各派无休止地争论,倒不如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美学主张来对美学现象做出独家阐释。”潘教授于是总得另辟蹊径,制造出一点与众不同的观点出来。其实,这本身也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迷信炒作、崇拜美学,难免不固步自封、画地为难,其观点就难免不有失偏颇,于是终于在茫茫的意识流中,潘教授终于嗅出了一个叫“小说教”的东西来,以此大做文章一回。
  其三、我不敢说潘教授都错了,但拿了鸡毛当令箭,可以说很多观点仔细一想,根本站不住脚。试举一下例子:1、“水浒则是非主流社会做人的潜规则——这两个规则基本上决定了中国人的人生道路。它们主要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暴力’史观——谁暴力,谁就能得天下。”笔者认为,暴力肯定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高裘之流无道,连林冲这样本份的人,最终也无路可走,逼上梁山,怀夺妻之恨,能说没有暴力之心可言?大概是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何况,暴力这东西,要看针对谁。一个腐朽的王朝,至百姓于水深火热,梁山以“替天行道”为义旗,反而成了潘教授眼中“暴力”的恐怖主义。恰恰相反的是,《水浒》情节中贯穿梁山好汉命运的忠君思想(被现代人说为愚忠),大概是潘教授应当颂扬的非暴力行为,其结果怎样?反为非正义的暴力所加害。我看了半天,真不知潘教授想说什么,想宣传什么。如果潘教授果真也生活在那个时代,去给皇帝老儿讲番他的“美学”,天下当一举太平?2、“10年内战就已经够折腾老百姓了,三国总共打了96年!我们不去批评这些战争贩子,反说‘谁要是再多坚持打几天就好了’——这是很不严肃的。诸葛亮,是‘三国’中大家公认的‘核心智者’……但是他始终是一个内战挑动者嘛。”潘教授又言及:“忘掉了他们都是战争的发起者!被认为‘智者’的那些人——例如‘三国’里的贾诩,虽然出主意打了胜仗,但却使中国的内战增加了10年,中国老百姓多受了十年苦。”潘教授这番话,也让人迷惘,三国局面没形成以前,四分五裂,诸候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后来曹操通过东征西战,统一北方,刘备夺得荆州等地,三国局面形成,大一统的中国正在形成,这种征战才为中国重新走向统一打下基础。我听潘教授所言,好象大家不打,中国自然就一统了。谁打了仗,谁就影响了中国的统一,谁就是战争的挑起者。于是在张教授的眼中,三国的英雄没一个是好人:“依据这样一个标准,‘三国’当中还会有那么多 ‘英雄’吗?那些‘品三国’的教授学者,直到现在还不能说出‘实话’、道出正确的历史观,这是说不过去的”。只是潘教授正确的历史观,除了一番高谈阔论之外,看后的人们想不出是什么玩意,江山不是打出来的,江山就象人的伤口,会自己愈合的;皇帝也不是争出来的,皇帝就象树上的果子,会自己长出来的。潘教授真有高招,抱本《美学》,到台湾走一遭,中国和平统一的问题就解决了。战争与和平,本身并不是对立的东西,潘教授不是不懂,只不过是为了美化自己的观点,视而不见。3、“当然‘水浒’中有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武大郎,但却只是一个被嘲弄的陪衬人物——因为他没有拳头、没有权势、没有金钱……如果回过头来认真思考一下,其实武大郎这样的人才是应该歌颂的!‘水浒’里,人们的生活状态没有几个是正常的。就说武松吧,他的‘职业’无非是个杀手,出场的第一个细节是在柴进家赖吃赖喝,后来则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一副无赖相。如果这样落后肮脏的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对社会发展会有什么好处?”任何小说乃至现实中的人物,都有他的缺点和优点。武大郎是一个值得大家同情的人,但潘教授非得说成值得歌颂的人。如果说我们的国民都成了武大郎,中华民族大抵又应了鲁迅先生以前说的那句话:强大得象头猪!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果我们民族都以武大郎为榜样,这就是民族的悲哀!武大郎除了同情,何颂之有?不明白潘教授到底要歌颂他什么,就老实、本份,而这种歌颂,大概也不过为自己的美学观点抹点胭脂和口红。武松是个绿林好汉,文化不高,是有点潘教授认为的“匪气”,但家仇必报,杀西门庆;路见不平,为朋友插刀,痛打蒋门神,何错之有?错就错在他没有跟上一个明主,象徐世友将军那样,好为国除奸,匡扶正义,成为一代民族英雄。却被潘教授说成了一个无赖,一无是处,应当说这是对小说人物极不公正的评价。4、“不过‘三国’中并非所有人都想抢椅子,刘阿斗作为蜀国皇帝,就愿意放弃荣华富贵投降,使得蜀国九十万生灵没有牺牲,没有‘拼到最后的一兵一卒’,‘拼到最后一口气’——虽是以投降结束战争,但在人性上他却是打了胜仗。”潘教授这回又把刘阿斗说得过份高尚,其实谁都知道,只不过是阿斗也明白,自己就是别人嘴边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吃的一块肉,无力抗争,加之懦弱,才有此下策,换回苟且偷生罢了,才不惜割爱先父打下的江山,放弃光复汉室的主张。当然,在当时的情形下,这样做确实是明智之举。如不贬之,也无须去褒之。如此,思之只不过是潘教授又用这个例子往自己的“美学”脸上贴金,不惜陈词慷慨地歌颂阿斗一回。
  专家教授的思想和观点,好的很多,应当说他们的观点,让我们的文明走向了强大。但确实有些是伪思想、伪观点,很容易毒害人。他们有些时候完全是达到宣传自己,炒作自己的目的,去制造观点,发现观点,那就很不应该了。《水浒》也好,《三国》也好,它作为小说,本身就有它的好与不好,优秀与缺陷,应客观地评价,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同时得看什么是主流。如果就为了炒作观点,把局部的缺点无限放大,大概就是从裤裆上扯块布当大旗。只不过一时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言论的环境中,各种意识流相互冲击,得加以审视判断和合理地吸收。
  关于潘教授其人,我后来上网搜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国内的知名教授,却是一个大家指责为剽窃人成果的人。这个美学专家,让我怎么也美不起来。
  潘知常事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风华转得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已读,感到有些观点一言难尽。于是自己写出来,作为一个主帖发出。也供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这个贴子最后由高山流云在 2007/10/08 13:25 第 1 次编辑]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潘某何许人也,还在此夸夸其谈谈中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这个潘叫兽什么人物,满脸是金的
俺去看看风华转得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赞同蛙蛙的观点,文化只有为主流服务,才是正道,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把谁看作主流?政权还是人民?(你指的是每一个为此问题而思考的人)文化的引导与媒体的炒作,是为了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写这个帖子,批评某种观点的本身倒不是最主要的。这仅仅是我发这个帖子的一个原因,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我是希望大家能得到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就是说,我们应当学会自己去辨别问题,自己去把握问题,自己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好象前些年流传现在的青年人不学国学,应试教育导致学校也倾向于少接触这些课外的东西,好象这股风刮的还不小。于是,央视弄出了个“百家讲坛”,先是从受众面比较广的四大名著开始讲起,于是火了易中天和阎崇年,而后讲史记和论语,又火了李立群和于丹。
    为什么百家讲坛只讲玄奘西域记而不讲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因为它里面写的尽是些鬼神之类的,而我们是信奉马列的,所以对这些只能远观。而水浒也只讲了几堂而已,因为它写的是造反的,难不成在央视上教大家怎么反对国家??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在60年前是尽人皆制,现在为什么不体了?那是因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你要政权做什么?除了军委主席谁还敢说这话??
     书是百家千样,而国家的导向却是一定的。如果真要分个美丑的话,我相信政府宣扬的一定是美~!那些借百家讲坛的风也想兴风作浪的小鱼小虾,提也没意思~!
另:个人不喜欢于丹,只看过她一讲,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全是照本宣科讲教材或者加上几个小寓言来教育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下面引用由无翅蝴蝶2007/10/09 13:27 发表的内容:
好象前些年流传现在的青年人不学国学,应试教育导致学校也倾向于少接触这些课外的东西,好象这股风刮的还不小。于是,央视弄出了个“百家讲坛”,先是从受众面比较广的四大名著开始讲起,于是火了易中天和阎崇年 ...
蝴蝶说的很有道理。宣传它的人只一朵浪花,人类生生不息的是“道”,人如一舟,无非是借“道”之水而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7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东北区],家乡奇葩,久违了。
一口气读到这么多的好文章!
网底之蛙先生《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有见地,读来长知识!欣赏!
小说的审美至少是要明白什么是小说的。真正的小说家是通过小说的手段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一定的时代背景,不可以下定义。小说是提供给广大人民在自己的“历史时期”去感受,去咀嚼的思想产品。倘若广大人民能够自动去感知、去咀嚼的作品,就是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7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欢迎金力并问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下面引用由金力2007/10/27 17:39 发表的内容:
,家乡奇葩,久违了。
一口气读到这么多的好文章!
网底之蛙先生《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有见地,读来长知识!欣赏!
小说的审美至少是要明白什么是小说的。真正的小说家是通过小说的手段表现鲜 ...
谢谢金力先生,盼常来,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俺第一次来东北,这里好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潘教授的《美学家论中国文化》

下面引用由泰寿2007/11/04 20:13 发表的内容:
俺第一次来东北,这里好热闹。
欢迎泰寿来到东北区,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9 07:41 , Processed in 0.0842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