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8-4 10:23 |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
[这个贴子最后由潮起潮落在 2006/10/03 07:53pm 第 4 次编辑]
三十六舵的咏月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不会作咏月的诗词,转一个帖子供大家欣赏吧:
美妙的中秋咏月联
中秋佳节,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光泻万里。在赏月的时候,有的人喜欢写诗,有的人喜欢作文,有的人则喜欢撰联对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幅中秋咏月佳联。
曾有人撰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此联构思巧妙,把习以为常的事写成对联,斟字酌句,耐人寻味。上联和下联,看似无情却有情。中秋节乃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浪迹天涯的游子,能不眷恋自己的故乡吗?“圆”与“缺”,“苦”与“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失为一副好联。
从前,有几个秀才在中秋之夜相聚在一起,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趁着酒兴,吟出一 上联让大家来对: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结果,没有一个人对得出来。到了除夕之夜,这几个秀才又相聚在一起,饮酒守岁。在这一夜连双岁之时,原来出上联的那个秀才灵感突发,对出了下联: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此联道出日月交替、斗转星移之奥妙,中秋之夜出句,除夕之夜对成,工整贴切,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明代大学士杨廷和自幼聪颖超人。中秋之日其父与客人对饮,饮至深夜,其父得到上联,就让客人续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客人苦思良久,仍对不出,当时年仅8岁的杨廷和却随口吟道: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出句成对,令客人及其父惊叹不已,齐声称妙。
清代纪晓岚以妙对出名,曾夸口说:“天下未有不对之对”。一次,却为妻子出的“月”对难住了,其妻出的上联是: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才思敏捷的纪晓岚想了很久,始终也没能对得出来,这上联于是成了绝对 。但近代有人对出这样一副下联: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此闻尽管显得牵强了些,但上联嵌入“孔明诸葛亮”,其中的“葛”为“格”的谐音,有双关之趣,下联嵌入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的名和字“畹华”,确也有三分见地,四分妙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