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8|回复: 22
收起左侧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妈妈,女儿想你了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心就开始有酸涩的疼痛。很早就想写母亲,然而害怕自已肤浅的文字,写不出真实的母亲。过于华美的文字,玷污了母亲的朴实,过于朴素的文字,绘不出母亲的柔美,过于柔弱的文字,写不出母亲的坚韧,而生硬的文字,显然与母亲是不相符的。
   
    于是,在这反反复复的思忖间,一直不敢写母亲。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遥对着那几千里的距离,向着家的方向,深深俯首,不断在心里的说着“妈妈,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但愿母亲能够感应到女儿的祝福……
   
    【一】
   
    也许从开始学话起,母亲便让我们叫“men妈”(第三声)。那“men”全是从鼻子里发出来的音。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如年少时叫着“men妈”。
    记得读二年级时,听见同学都叫“妈妈”。因着那“妈妈”的清脆与响亮,更或许那“men”音,让自己觉得童音全无,从一开始就有了苍老的味道。至少,在我所认识的同学和朋友中,叫母亲做“men妈”的鲜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释怀,不能释怀于母亲当初错误的“教导”,而导致我的童年,没有了童音,没有了清脆和稚嫩。一直是沉闷的叫着“men妈”。
   
    于是,很有些羡慕同学们叫“妈妈”。曾经试图改过,也问过母亲。母亲只是淡然一笑,便说“你也可以叫呀!”也曾象别人一样唤过“妈妈”。但终因别扭,自动放弃了那份尝试。
    大些时问母亲,“men妈,你是不是开始教我们说话时,就会抱着我们,说着‘叫men妈’?”母亲也只是笑笑,并不作答。
   
    其实是自己愚钝。在于母亲,她一生叫着外婆“men妈”,在她的思维里,“妈妈”也许是一个太娇弱的词语,而“men妈”没来由的就多了一份沉着感。也许母亲希望这个称呼可以给她勇气和毅力。可以时时提醒尚年青的自己,更多的冷静,更多的坚韧。
   
    记得那时年纪还小,小弟还不懂事,两个姐姐在老家念书。一日父亲出去开会未归。父亲在我们眼里,是有些不苟言笑的,所以看见父亲就有些惊惧。这样的心态,导致自己常常是对父亲的不归,是有些窃喜的。
   
    山里的夜,很快就由黑变为冷寂。我坐着小凳,趴在小方桌上,和母亲一起就着煤油灯等着夜更深的来临。母亲一边扎着似乎永远也扎不完的鞋底,一边指点着我写1、2、3、4、5。偶尔,把针往头发里顺一顺,母亲说头发有油,那样针可以扎得顺一些。不知是否如此,从来没有试过,因为从来没有做过鞋底。
   
    窗外的夜一点点深了,有狼长长的嚎叫,似乎就在窗前,让那一刻的我非常的害怕。于是,我怯怯的叫着“men妈!”母亲便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我说“害怕么?不要怕,有men妈呢!”看着母亲温柔,坚定的眸子,让小小的我不由得也豪气了。挺了挺小脊梁,笑着对母亲说“不怕!”又开始重复的写着那些数字,母亲也开始安静的扎鞋底。
   
    山里的夜晚,清幽得让人生出许许多多的幻想来。听见猫头鹰,一声接一声的苍凉着。惧意如同毛毛虫般慢慢的爬上来脊背。“men妈!”我又小声叫着,母亲便将锥子放下,边把线挽在鞋底上,边柔声说着“我们睡吧!”那时,我便以最快的速度钻进被窝,把小身体尽最大可能的贴近母亲,不一会,便会睡去。而母亲仍然要坐在床上扎那些鞋底。
   
    母亲温柔、坚定的眼神,一直在心里定格,总在自己害怕时想起,便会将一切的惧意挡在困难之外。如今也希望自己能有那样的眼神,看着女儿,无论生活有怎样的困苦。都给她如母亲一般的坚定和温柔。
   
    【二】
   
    其实从一开始,母亲初结婚时,并不是住在现在的地方。而是一个丘陵地区,后来因为父亲而入住现在所处的山峰。
    母亲每每提及那时,话语间都会有说不出的辛酸。刚上山时的母亲,在家连远一点的路都没有走过,何曾想过要爬如此陡峭的山,走如此坎坷的山道。母亲坐在车上,看着窗外几近垂直的山谷里,那些流淌着的溪水,留给母亲的不是美丽,而是魂飞魄散的害怕。
   
    母亲说那时的她,是一边哭着一边爬山,一边在心里感叹着命运的不济。然,孩子和丈夫让她别无选择。看过一则小品文,大概是说上帝让母亲流泪,是为了让她承受更多。也许母亲便是如此。
   
    走进山里的母亲,从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纤纤女子,长成一个可以挑起七八十斤担子翻山越岭的农妇。这其间的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所能承受的。
    当初的父母,刚上山时,除了两袋旧衣服,两岁多的大姐,尚在襁褓中的二姐,还有一个年迈的爷爷。除此,家徒四壁。那房子也是临时的用竹子扎了,糊上泥巴凑合着的。我便是在那样的房子里降生的。
   
    屋顶用茅草绑住,盖住便可。想来与杜甫老先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记得那时,已经记事了,下雨天,仍然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往往在下雨时,就会锅碗瓢盆一起上阵,满屋子的琳琅满目,全是接雨水的家什。
   
    若是逢着冬季,雪融时,更是如此。虽是接了,仍然会有漏网之鱼。但那时的我们不觉得苦,反而认为不用出门,就有水可玩,实在是一大幸事。
    然,对于母亲,那是怎样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哀。看着自己年幼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生长,对于此刻已是母亲的我来说,能够更深切的体会到个中滋味。
   
    如同此时,不能与女儿一起相伴,不能看着她一点点长大,不能感受其中的惊喜,有时更多的愧疚是,不能给她哪怕好一点点的教育与生活。
    常常在那时,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坚毅,想起母亲的柔韧,想起母亲的刚强与抗争。便会坦然的面对现在的生活,便象母亲一样与生活抗争……
   
    【三】
   
    母亲的聪颖,是公认的。全家人的衣服,自从有了那台华南牌的缝纫机,一直就未买过。未学过一天缝纫的母亲,照着书,把全家人的四季冷暖,打理得井井有条。时至今日,母亲仍然为他的小外孙——我的女儿,缝制过不少衣服。
   
    其实母亲做的衣服,应该说比买的要贴身,而且式样大方、得体。可是年少时的心性,一味的以为别人的衣服漂亮,因为那是买回来的。也或许是人的本性,容易得到的总不觉得好了。因为母亲的敏慧,常常是看见什么样的服装就可以回家自己琢磨,做出来准是八九不离十的,然而我总还是不满意的,始终觉得别人的好。
   
    虽然一直就有人问我“你穿的衣服哪儿买的?”可还是免不了,心理上对母亲所做的衣服的对抗。甚至认为母亲所做的衣服是土气而缺乏时尚的,常常是盼望穿新衣,却又讨厌穿母亲做的新衣。这样的矛盾,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记得六年级时,那时虽小,已经是开始懂得爱美的年纪。穿着母亲做的棉袄,暖和舒适,棉衣的外套,是一件粉红色嵌银线、且有着黑色蝴蝶扣的外衣。看着那黑色嵌金线的蝴蝶扣,莫名的就觉得土得掉渣,但因为一贯的没有与父母对抗的习惯,虽是满心的不喜,却还是穿着去上学了。
   
    见到同学时,都不敢抬头打招呼,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盯着我嵌金线的蝴蝶扣,都在窃笑着我的土气。于是,心里更加的恼恨于母亲的“聪慧”。想着如果不是母亲什么都会,我断然是不会出这样的“洋相”。也为母亲的审美观,有了很大的置疑。但是因为寄宿,一个星期也只能回去一次,无论怎样的不愿,都得硬着头皮穿上六天。想想那漫长的六天,我心里的恼恨更加的深重起来……
   
    一日,我独自一人走着,迎面碰上学校的老师。我怯生生的问候“老师好!”看见她目光落在我的衣服上,感觉自己真正的无地自容。“这衣服是做的吗?”老师柔和的问道,“是我妈妈自己做的。”我低头回答,感觉只有万分的难堪。“真漂亮,你妈妈的手真巧!”那感叹发自内心,渗透着浓浓的欣赏。
   
    那一刻的自己,便忘记了所有,只记得“真漂亮!”那句充满着欣赏的赞叹。
    自那时起,便不再为自己的衣着而羞愧了。在穿上母亲亲手做的衣服时,想起那声感叹,便美丽的所有的属于我的时光。
   
    母亲的聪慧还在于她能够将旧衣翻新,总是将我们穿旧的衣服,拆开来,将里外对换,那衣服便奇妙的焕新了。更多的让我的衣着存在于,小伙伴羡慕的目光中。其实,他们不知,衣服还是那件衣服,只是因了母亲的聪慧而旧衣焕新颜了。
   
    当然,我是不会说的,只是小小的心里常常被那些羡慕的眼光填得满满的,便会很深切的想起母亲,那曾经被我所恼恨的——聪慧。
   
    一家六口的衣着,一直是母亲在农闲时节,和农忙时熬夜赶制出来的。想象着母亲的艰辛,与自己那时的“恼恨”,便有些万分的羞愧了,面对母亲的聪慧与勤劳,真切的感到无地自容了……
    今天,为女儿曾经的无知道歉。女儿想说——妈妈,对不起!
   
    【四】
   
    母亲对于色彩的搭配,有着格外敏锐的天赋。最多的体现在母亲的女红上。
    母亲的女红,源于自学。至于做衣服,自是不用言说。母亲织的毛衣,也属上品,总可以将看到的花色,一点一点在织给我们的毛衣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母亲做的鞋垫,在当地,应属一绝。我相信,不管是谁,都会惊叹于母亲对色彩的领悟力。
   
    说到“领悟力”,或许母亲是不懂的,母亲只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漂亮一些。从母亲的鞋垫上可以看出母亲丰富的想象力,母亲可以将熊猫用黄色与白色搭配,然后用黑线做了眼圈,与熊猫一个画面的竹子也用了黑色做梗,绿色做叶,如此这般离我们现实中的熊猫远了,可那想象里的熊猫便美丽起来。那竹与熊猫相应成趣,一种想象里的怡然便凭空出世了。
   
    母亲所绣的鞋垫,那花全是母亲所描的。母亲常常可以就地取材,有时是衣服上的图案,有时是盆中的花草,有时或许就是母亲随意勾画的,白菜或者香蕉,甚至会有小鸡小鸭。那些图案,并不会特别的象,但绣好后,那份灵动便让你感觉,小鸡或者小鸭便应是母亲所描的那样,而花花草草都有了灵气似的。
   
    然,你若去仔细寻觅,这世间恐怕也只能让你失望了。那份美丽永远在母亲的敏慧里。
    更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见过太多的实物,反而会让自己的思维没有定势,不用去理会现实中的色彩,而只用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美丽里。
   
    虽然母亲一直做了许多的鞋垫,但我对于母亲所生产的“美丽”,一直只是处于欣赏,很少去利用。偶尔需要鞋垫了,母亲便会高兴的从柜里拿出,用多年前的头巾包裹着的大小不一的鞋垫。每每那时,母亲的眼里绽放着那种快乐,如同一个孩子最心爱的东西,得到别人认可一般。那时的母亲是单纯的。
   
    可那些眼花缭乱的美丽,便让我难以取舍,总觉得哪双都那么漂亮,不忍舍弃,最终还是母亲会拿着一双她认为最漂亮的给我。而我,总会恋恋不舍的看看这双,拿拿那双,最终还是拿了母亲所选的作罢。
   
    去年回家,也拿几双了鞋垫,其实是带给朋友。母亲拿出时仍然是很大的包裹。母亲说,都没有人穿,她不做了,再说眼也花了,要戴眼镜,不方便。
    那一刻,方发现母亲的发间已经有了些许银丝。掺杂其间。母亲的皮肤也已经是典型的老年人的皮肤,古铜色,蕴满沧桑和生活的艰辛;额际的皱纹,早已让母亲的青春隐藏在深深浅浅的岁月里;曾经明亮的眼眸,此刻也已经是浑浊的暗黄了……
   
    母亲已经老了,突然感慨于母亲的苍老,那份感觉,瞬间让我心的最深处柔软且疼痛起来……
    他们说“父母在,不远游”,可今天的我远在千里之外。不能亲手为您斟上一杯寿酒,亦不能亲手为您做一顿饭,让您免去一年四季的操劳,哪怕仅仅一天而已。可是,这样小小的愿望,亦是不能够达到的。
   
    在这所有的愿望都不能实现时,女儿只能遥祝你,妈妈,福寿延年!
    而且也要告诉您,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1:52pm 时添加 -=-=-=-=-
本文作者:恋尘叶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血浓于水

    【母亲】
用溪水漂洗晨昏
柔韧缝补生活的褴褛
山青水秀的年华
在日复一日消磨
青春是一本太薄的书
美丽匆匆掠过生存的喘息
温柔的把红颜变成
一个距离遥远的词汇
让一切的想象被生活切割
用勤劳与岁月对话
那些永远不变的天蓝
可有片刻让你遗忘
生存,是怎样的艰辛
山风吹皱了你的美丽
山岚嶙峋了你的向往
启明星轻启劳作
炊烟和晨雾一起轻扬
把白昼一点点拉伸
夜是稍息的眼
眸中的倦意,被阳光刺穿
生命便有了新的清醒
家是儿女长长的呼唤
总是在心尖牵扯
那些不知年轮的白昼
弱了渴求,弱了期盼
希望张开羽翼
总在生命的前方
前方,是你一直的梦想
不,是你想去的地方
【父亲】
家,是一个沉重的词
轻易就压弯了腰
任青山生长冷寂
任阳光枯瘦心事
地平线上的轮廓
仍是守望黎明的眼
烟,让夜燃烧着睡去
焦酌在梦里清醒
一只夜鸟的潜逃
让梦不断夭折
生活在遗忘中轮回
俯首,岁月犁开苦难
艰辛浸泡的昼夜,让
疲惫,不断重复穿越
身体的某个地方
幸福,在山的那一边
孤独的紧拥明天
燕,何时斜剪了春
尾翼突然落在身后
雨季便随之而来
渴望与失望距离太近
心疼,挂在夜的枝头
茫然期望雪下的春
有想象不到的盎然
(恋尘叶子)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2:00pm 时添加 -=-=-=-=-

【姐姐】
漂泊,让思念沉沦
故乡在梦里清冷
炊烟染黛了山色
儿子的呼唤,轻易瓦解坚强
是谁在耳际轻吟
酒是故乡醇
微醺的你在春末眺望
守候是一场春雨,潮湿了聆听
时光已然沉默
想象的夜里与睡眠擦肩
疲惫是生活的诠释
吞并了青春的流光
一步一步走入冗长
看时尚行走,穿越繁华
思念站在夜里
轻轻叩首幸福,把梦走遍
心情的雨季泥泞了沧桑
感叹是叶落后的秋
月圆月又缺了
诗与画挂在别人的窗前
晕染了自己的彷徨
红尘里飞扬的尘埃
伶仃了故土
归期是长路的尽头
夜夜撕心裂肺的呼唤
回来,回来,回来
【弟弟】
大山沉默的导演事故
忧伤与血一起流淌
沉重苍白了岁月的晴空
如花的青春瞬间残红
冷寂与夜一起成长
时光淌过床前
悔意如窗外的四季
轮回于日日不变的青灰
穿过生命的极致
坦然将微笑留给苦难
把沧桑写成一阙清词
淡了苦涩,淡了香醇
想象撩开生命的前襟
叩问前生是否有太多曲折
路,在记忆里蜿蜒
那些崎岖是怎样迭荡了鲜活
生命如一张淡染的画卷
伤,却力透纸背
思绪,开始流浪
往昔,一日比一日更清晰
回忆篆刻的痛苦
被坚强一点点腐蚀
希望,如风中的旗
与生命的鲜活一起伫立
(恋尘叶子)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2:03pm 时添加 -=-=-=-=-
  
【我】
在文字里忧伤的穿行
记忆,如一串伤感的项链
挂在岁月的胸口
跌落在大山的窒息里
声响,也幽静了阳光
一段一段的将歌唱响
文字却失去了方向
那些风中的花香
聆听到属于我的气息
——清浅,迷茫
思绪总在想念里来去
如风穿行异乡的清晨
有往昔轻敲记忆的窗
便低了眉头,打开心窗
阳光会不会漫过岸边
太阳升起的步伐
斜斜的击中我的疲惫
睁开满眼的惺忪
世间的春已然落幕
等待是一个长长的隧道
与不同的繁华擦肩
盈袖的香黯淡了晨昏
故事却仍然平淡如初
回首,生命不过是轮回中
一场尚未走完的旅程
【女儿】
阳光洒满生命的清晨
你如花灿烂在我的春里
第一声啼哭,撞开岁月的门
从此,心,季季如春
第一声软语呢喃不清
叩响心中最接近天籁的声音
绚烂与惊讶与生活接轨
灵动的眸中,装满七彩的渴望
第一声呼唤模棱两可
却让心最深处瞬间温软
所有的感觉都已然苍白
回味的最初,仍是深深的喜悦
你踩着阳光向我迈出第一步
细碎了满腔的温柔
伸手,紧紧拥抱了你
就拥紧的母性厚重的幸福
异乡的夜,你的呼唤
让睡眠成为夜的装饰
清醒在夜的宁静里
淡淡的涂抹了生存的沧桑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2:08pm 时添加 -=-=-=-=-
姐夫

姐夫还不是姐夫的时候,我便在他面前锐声叫着“姐夫”“姐夫”,那个尚不是姐夫的男人便在我的叫声里,困窘着羞红了脸,我的笑声便在他的尴尬中脆脆的响起……
   
    大姐转述姐夫对我的印象,“你小妹嘴巴厉害,什么都敢说!”是吗?我又一次笑了,因为那个憨憨的还不是姐夫的男人。
   
                                 【一】
   
    姐夫和大姐的交往,是被双方的父母所禁止的。姐夫的父母认为大姐的个子太小,用他们的话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恐怕做不得农家的媳妇。那时节的大姐在队上做会计。倒也不用挑呀提的。
   
    母亲其实是喜欢姐夫的,至少是不反对的。母亲非常开明的说“只要你自己喜欢,都可以。”但得知姐夫的家人反对,母亲便有些不快了。按母亲的想法,自己的女儿不比他儿子差,凭什么让他们来挑剔,你不愿意,我还不愿意呢!
   
    父亲是坚决的反对,父亲在这山里呆了一辈子,也辛苦了一辈子,他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也在这山里呆一辈子。这就是理由,按父亲的话说,走的路都会平些。
   
    所以,姐夫和大姐的恋爱,在最初,其实是没有得到祝福的。那时的我们也都还小,根本不会知道一段感情得不到祝福,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而且在那一刻,觉得那些离自己太过遥远,青春飞扬的心不断的向往着新奇,根本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身边的人。
   
    然而姐夫最终还是成了我的姐夫,关于他和大姐的爱情,我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们因为双方家长的反对,曾经决定分手。
   
    姐夫与姐姐工作的地方,就是五分钟的路程。决定分手了,可那决心似乎因为这相隔的距离而显得有些荒唐。于是,姐夫仍会在每天一早,到大姐的办公室里报到。姐夫说,他要看着大姐结婚。我想那时节的姐夫其实是有“预谋”的。
   
    姐夫果然没有“食言”,他确实看着大姐结婚了,他让大姐成了他的新娘。在一串噼哩叭啦的炮竹声中,大姐被表哥背出了家门。一身喜气的红映得那脸也红若杜娟。
   
    自此,那个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男人,成了我的亲人。
    其实大姐结婚后,由于我刚巧毕业,没有工作的我,顺应了当时的打工浪潮。所以,尽管成了亲人,至于我,他仍然是陌生的。
   
                                  【二】
   
    几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当我回家时,姐夫仍然做着以前的那份工作。仍然象以前一样瘦,整张脸上似乎就只见了那双大大的眼睛。二姐与小弟已经叫姐夫叫“哥哥”叫得很顺口了,我却始终不能象他们一样叫“哥哥”。对于我而言,始终以为有血缘关系方可称为“哥”,如果没有血缘,怎么可能是“哥”呢。于是,我没有与二姐和小弟一样叫“哥”,而是叫他“姐夫”。
   
    当再一次叫他“姐夫”时,男人的成熟已经不会象当初一样红脸了。而是在我的叫声里,笑着应了。也许他亦知我的心结,也许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觉得姐夫也好,哥哥也好,反正都是叫他。于他,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见时不仅仅是姐夫了,而有了一个眼睛大大的酷似姐夫的小外甥,小家伙活泼可爱。很得大家的欢心,两大家子人就这么一个小宝贝,自然是谁见了都忍不住的疼他三分。应了那句“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话。
   
    但这小家伙却不姓张,大姐姓张,姐夫也姓张,原本没有了跟谁姓的麻烦。却不姓张,姓了彭。听大姐说,当初为了孩子的姓,姐夫根本没有异议。按姐夫的说法,不管孩子姓什么,都不会是别人的儿子,也改变不了儿子是他的这一事实。
   
    不知道的人家一直以为,那小东西叫张什么,却不料姓彭。有相熟的人,好奇的问姐夫:“你孩子怎么姓彭呢?”姐夫笑笑:“呵呵,两个姓张的碰到一块了,不就姓彭了!”别人不再问。也当笑话一笑了之。
   
    我却由衷的为姐夫的豁达而佩服了,知道那孩子的姓是因了家庭的一段渊源而姓了彭,然而我更愿意想起姐夫那句幽默而睿智的回答。
   
                                   【三】
   
    因为在家无所事事,便接下二姐在家里开的一个小杂货店。由于是山区,我们进货一般要去县城,而那县城需得坐五小时车方可到达。加之晕车,每隔半月一次的进货对我而言,是精神与身体上的苦旅。
   
    没有人可以帮忙,在那个四处陌生的小城里,东奔西跑的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是日杂店,所以进的货非常杂,小到零食、油盐酱醋,大到衣服鞋子。吃的用的,一应俱全。一旦踏上县城那块地皮,便开始了我半天的奔波。时间在那时不是以分计,而是以秒计。因为我必须在半天的时间将所有的货全部进好,打包,运到车站,赶上那趟下午回家的车。否则,就得在县城住一晚。一直不习惯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留宿,也不习惯一个吃饭。时至今日,仍是如此。总是害怕那份扎眼的孤独。
   
    那时节的姐夫常常往返于县城和家之间。在那段开小店的时间里,他总会在去县城时告知我一声,如果需要进货。与姐夫一起同行,那时的姐夫便成了我的义务搬运工。但姐夫无丝毫怨言。如果他有事,会一再叮嘱让我先自行进好货,打点好后,等他忙完时再来运回车站。
   
    记得有一次,由于进的货多一些,误了车。只好坐上晚上六点半开往附近镇上的车。到镇上时,已经十一点多了。天气还下着小雨,浓重的雾雨把包装的纸箱全湿透了。
   
    当我爬上车顶卸货时,那些已经潮湿了的纸箱,已经承受不了货物的重量,姐夫在车尾的铁栏上一样一样的帮我接下那些业已成散装的货物。当我们卸下那满车货时,已经是十二点多了。
   
    镇上离家里不远了,但那许多的货物该如何办呢?姐夫在雨中,上下跑着想找一辆车拉货。因时间太晚了,我们的希望在一个小时后落空。最后,只好与姐夫又一次象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件的运到路边一个与姐夫相熟的人家里。
   
    做好那一切,应该也有一两点了。虽然又累又饿,姐夫没有一句怨言。倒是我很歉疚的沉默着。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姐夫肯定早早的回家了。可是姐夫反而还安慰我:“没办法,太晚了找不到车,货只能放在这里了。”
    和姐夫一起走在黑夜的山道上,没有害怕,也许人在累极了时候,是感觉不到害怕的。我走了一段,就感觉自己似乎虚脱般,一屁股坐在路边的草地上,全然不顾那些泥呀,水呀。我叫着:“姐夫,我坐一会,你先走。”走在我前面的姐夫一听说,马上回转身来拉住我的胳膊,一把将我提起:“马上就到家了,越坐越不想走了,快点走,就到了!”感觉那时的姐夫象哄孩子。
   
    虽然不想走,但被姐夫半拉半拽的,我们于凌晨差不多三点回到了家里。那一刻的感觉真的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母亲在忙碌着为我们端出饭菜,姐夫在吃完饭,洗完澡就睡下了。我也在迷迷糊糊中,听见大姐跟母亲说他肯定很累了,否则不会这么快就睡了。
   
    自那一次进货后,姐夫在我的心里,便从一个毫无关系的人,真正的转变成我的亲人。
   
                                  【四】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想对于父母,姐夫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对于我们姐弟,姐夫也尽到了一个做哥哥的职责,甚至更多。至亲也不过如此吧。
   
    就在这一件件的小事中,父母开始由不接受到接受,由接受到喜欢。现在的姐夫在父母的眼里不是女婿,应是儿子,而且是家中长子,有事必与姐夫相商。而姐夫也从不因此而显出丝毫倦意,总会提出中肯的意见。
   
    对于我们而言,姐夫不仅仅是姐夫,而是大哥。如果有事,我也会与姐夫相商,而姐夫必会提出建议,但姐夫不会左右我们的生活与选择,即便我们没有选择他的建议,他也不会因此而介意,下次问及,仍会不厌其烦的帮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至于姐夫,在他的心里也许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只因那是他一贯做人的准则。没有什么值得与人夸耀之处。然,正因为姐夫的朴实与实在,我在一日日的生活里,更多的敬重那个与我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男人——姐夫。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2:12pm 时添加 -=-=-=-=-
本帖的作者均是恋尘叶子 。
烟雨注释:本文作者擅长写亲情文字,推荐给图图作为征文,也算本人对茶楼活动的支持。
同时问好天涯和秋叶。
我且称你们是茶楼三剑客,妥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细节描写生动
感情细腻
好文!
感谢烟雨的支持
也感谢文章作者恋尘叶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妈妈.....现在叫着竟是那么的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忧伤依旧2006/04/12 03:09pm 发表的内容:
妈妈.....现在叫着竟是那么的无力...
问好忧伤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柏拉图2006/04/12 02:45pm 发表的内容:
细节描写生动
感情细腻
好文!
感谢烟雨的支持
...
以后陆续再发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4/12 03:52pm 发表的内容:
以后陆续再发一些。
谢谢烟雨热情支持~
图图借活动祝愿烟雨的妈妈以及天下的妈妈节日快乐,幸福~~让爱在茶楼洋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一个问题,转贴不能参加征文吧,除非是作者本人发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感人肺腑的文字,温柔如水的母爱,细腻深沉的感情,让人感动.
感谢烟雨朋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雪飞2006/04/12 08:50pm 发表的内容:
一个问题,转贴不能参加征文吧,除非是作者本人发贴。
飞飞,转帖是不能参加征文,但是楼主如果跟文章作者沟通过,替他们发,我想是应该可以的,这个问题我们会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柏拉图2006/04/12 10:33pm 发表的内容:
飞飞,转帖是不能参加征文,但是楼主如果跟文章作者沟通过,替他们发,我想是应该可以的,这个问题我们会讨论
我已经征得原文作者同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4/13 09:33am 发表的内容:
我已经征得原文作者同意了。
恩,烟雨哥辛苦~~谢你引进好的征文,为活动润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原文作者到这里来过,嘿嘿,她说不喜欢这个论坛,不会让你扫兴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啊,
随便。
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4/13 04:19pm 发表的内容:
原文作者到这里来过,嘿嘿,她说不喜欢这个论坛,不会让你扫兴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啊,
随便。
对吗?
这个有什么好扫兴的呢
喜欢就留,不喜欢就走,网络就这样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呵呵 ,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6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写母亲的第三篇我认为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下面引用由风华2006/04/16 08:42pm 发表的内容:
写母亲的第三篇我认为最好
问好风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母亲温柔、坚定的眼神,一直在心里定格,总在自己害怕时想起,便会将一切的惧意挡在困难之外。如今也希望自己能有那样的眼神,看着女儿,无论生活有怎样的困苦。都给她如母亲一般的坚定和温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第三篇写的最好,我也这么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妈妈,女儿想你了

欣赏中,问好烟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16:10 , Processed in 0.0932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