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9|回复: 15
收起左侧

川中曲艺见精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9-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竹琴

        四川地方曲艺。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现名。流行于四川汉族地区。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唱腔分为中和调、扬琴调。代表艺人贾树三。
      传统曲目近300余支,以三国故事为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竹琴的传统唱本、唱腔、演技、伴奏进行整理加工,编写并演出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成都市曲艺团杨庆文演唱的《赶猪的人》、万县市曲艺团华国秀演唱的《华子良传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清音
      
       
      四川民间曲艺品种。在四川各地流行最广。又称唱月琴、唱小调、唱琵琶等。由明、清时期的民歌小调并融合多种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成分发展而来。1930年后改为现名。
      最初多由女演员一人在茶馆书场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清音进入剧场舞台,改坐唱为站唱,并有对唱、合唱或独唱加伴等形式。表演时演员左手打檀板,右手用筷子敲击竹鼓以控制节奏及演唱速度,伴奏乐器有檀板、竹节鼓、琵琶、月琴、二胡、高胡等。
      四川清音音乐曲牌十分丰富,结构形式有单体、联曲体和板腔体。在润腔方面运用"哈哈腔"和"舌尖弹音"是其突出的特点。传统曲目有600多个,根据小说、戏曲改编的如《尼姑下山》、《小乔哭夫》、《断桥》、《思凡》、歌颂历史人物的如《花木兰》、《昭君出塞》,吸收各地民歌的如《放风筝》、《小丈夫》、《金梅花》等,反映现实生活及革命历史题材的新曲目如《黄继光》、《丁佑君》、《江姐上华蓥》、《送公粮》、《小会计》、《赶花会》。著名清音艺人有陈琼瑞、李月秋、黄德君、程永玲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金钱板
      
       
      四川民间曲艺品种。表演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因其中两块竹板上嵌有古铜钱而得名。又称"打连三"、"三才板"、"金签板"。流行于四川汉族地区及贵州遵义、铜仁、毕节等地。约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民国后即通行今名。当时的民间艺人杨永昌、闵贵廷、万年宽等人对金钱板演唱艺术颇有贡献。杨把川剧高腔定上曲牌名称,并归纳出主要板式及打法,对金钱板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金钱板的唱词通俗易懂,段末一句略有拖腔。句型变化节奏鲜明,每句字数不限。全篇多一韵到底,偶有转韵。传统书目以历史故事为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传统曲目加以整理改编,较成功的作品有《武松传》、《岳飞传》。各地还创作了大量现代题材的新曲目,如《双枪老太婆》、《断头山》、《画魂》等。著名表演者有邹忠新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评书
      
       
      四川民间曲艺品种。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夹议地讲说故事。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贵部分地区。道具仅一张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开讲前拍醒木可以提醒听众,烘托气氛。折扇用作模似物体。
      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按表现手法有清棚、雷棚和黄派之分。清棚善讲才子佳人、风花雪月,讲述时注重文采,娓娓而谈。雷棚擅长讲金戈铁马、征战杀伐一类故事,讲述时注重表演、摸拟人物情态,上肢动作大、语言节奏快。黄派的语气动作均模仿川剧舞台人物的表演,注重讲口。传统书目大多是根据古代小说改编,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包公案》、《说岳传》、《七侠五义》等。
      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廷安》、《烈火金刚》、《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改编为评书讲说并取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变脸

        变脸,这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刘成基说:"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装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用"抹脸"。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便采用的"吹脸"。《活捉子都》中的吹脸,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拭豹眼 黑烟子在双眉间一抹而成。如《问病逼宫》中的杨广拭豹眼,用以表示其凶残狠毒。
      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田汉在40年代初看了《情探》后说:"四川戏关于变脸之类具有特长,不知何故。"柳倩也说:"‘变脸‘的问题,是川剧中特有的技艺,它的骤然变化,促使见者改观,‘变脸‘是感情的象征,许多的脸谱已经有它显著的典型的特质,说明人物的忠奸邪正,而‘变脸‘更帮助了个性的强调与感情(变)化的发展过程,这是四川戏的优点。加之演员能于观众不注意间改变他的脸像,也是一种惊人的技术。"
      "变脸"的特技,现在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采用,目前则存在用得太泛的不良倾向。而且,已经传到国外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川剧变脸王--王道正
      
        "变脸"为川剧之绝活,蜚声国内外。说到川剧"变脸",人们很自然地便会联想到四川省川剧院年近花甲的著名演员王道正。他曾随同剧院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东西方国家以及港、台地区,还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亮相。1996年10月,王道正赴香港参加香港各界人士庆国庆、迎回归文艺晚会,演出川剧"变脸"绝活,被香港《大公报》称作"变脸王"。
      川剧"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最初,演员脸罩用纸壳面具,后来改用草纸绘制脸谱,依次粘贴脸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一般为3张,故称"三变化身",有的竟多至9张。著名川剧文武小生康子林(1870-1930)擅演此剧,相传他曾用粘性黄土塑出自己的头型,研究脸谱的制作工艺和材料。每逢躬践排场,先在家里将一种带有韧性的夹皮纸剪成三张大小不同的脸形,分别彩绘以后,即将湿润未干的脸谱夹入线装书里,带到后场贴脸演出。不用烟火,不假道具,变化神速干净,倾倒全场,誉为一绝。每次挂牌,票价高达一元五角。当时,大米一元一斗(折合15公斤),猪肉两角一斤。票价虽属昂贵,观众却趋之若鹜。
      1959年10月,中国川剧团赴欧洲4国访问演出《水漫金山》,四川省青年川剧团进京献礼演出《白蛇传》,将《归正楼》中贝戎的变脸绝招,巧妙移植在铙钹身上,分别由赵书勤和阳荣华饰演,博得众赏。在《白蛇传》最后一场《水漫金山》,紫金铙钹奉命"收伏孽妖",在与白娘子的几番较量之中,先后变化出不同色彩和图案的脸谱。在川剧界,能"变脸"的很多,称绝的却很少。看过演出的观众都知道,饰演铙钹需要"变脸"有术,不然会露出马脚,当场现丑;还需要深厚的武功,做到身段矫健优美。王道正具有"变脸"的先决条件,他自幼主攻武生,有扮相,有嗓子,有硬功夫,曾在《白蛇传》中饰演男青儿,《吕布与貂婵》中饰演吕布,革命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唱做双美。他还擅演《江东桥》、《打瓜招亲》、《凤仪亭》、《扫华堂》等一大批传统武生戏,这就使他饰演铙钹具有一股"帅"气,举手投足,台步身段,皆焕发出一种狞厉美和造型美。
      王道正"变脸"有3大特点:
      一、八张脸谱,皆为全脸。一般"变脸"多为半截脸,有点类似影片《佐罗》,嘴巴露在外面;王道正则为全脸,并且解决了呼气、吸气与发声这一难题,看上去就象直接勾画上去的净角脸谱;
      二、双向变脸。先由绿、蓝、黄、棕、黑等各色脸谱,现出本相,再变金脸。也就是说,王道正先将脸谱一张一张地依次扯下来,揭开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最后还要平空蒙上一张金脸,隐去真身;
      三、紧密结合剧情发展,表达人物内心感情。紫金铙钹几番化变,现出第4张"喜鹊闹梅"的棕色脸谱,自以为得计,降伏了白娘子,乐得像个小孩子,又拍手,又跳脚。揭开他那阴阳法宝一看,惊叫一声:"咦,跑了哇!"顿时气得脸色发青,周身发火。在这里,王道正创造了一张黑脸,还要眼冒金星,头上、胸前、后背冒光,形象栩栩如生。
       四川曲艺,源起很早。1959年成都近郊出土的几尊东汉陶制说书俑,"击鼓说书,喜形于色",可见当时说唱艺术就流行了。唐宋时四川民间说唱艺术更盛,据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叙其成都见闻:"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宋人岳珂也称:"蜀伶多能文,俳优率杂以经史。"四川曲艺,品种多样,各具风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曲艺
      
        四川荷叶系说唱兼备的艺术,艺人手持擅板(天桥)、铜钗(苏交)进行表演。因铜钗形似荷叶而得名。   
      四川盘子系从清音和民歌中发展而来,艺人手持竹签、瓷盘(碟子)敲打节奏,边唱边舞,曲调优美,形式活泼。   
      四川花鼓,一般以两人为一棚进行表演,一人主唱,一人伴奏相和,道具仅为小锣、小鼓。其独特之处为抛棒(刀)击鼓,类似杂耍丢刀。
      民国时期还产生了一种新的曲艺,即后来扬名全国的谐剧,由王永梭于1939年首创。其特点为用话剧手法,一人表演,诙谐幽默,被誉称为"一人上场,满台生辉"。   
      建国以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扬琴、清音、金钱板、莲花落(快板书)、评书、谐剧等四川曲艺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各地还将这些曲艺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谐剧便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节目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木偶
        四川木偶从唱腔、剧目到表演程式广受川剧影响,而自身又小巧灵便,因而班社多如牛毛,大大超过了川剧班。诸类型中,尤以杖头最盛;而杖头木偶又依造型结构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分做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种。
      精木偶,偶长40厘米,小巧玲珑却动作精确,剧目可观,文武兼善。名家吴耀光能活现角色的内在气质,他的水袖、扇子,风流潇洒,耍脚步、抖髯口,恰到好处。《杀惜》、《情探》是他的代表作,深得苏联木偶大师奥布拉兹卓夫的赞扬。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演出的《劈山救母》,继承了吴先生的传统技艺,以偶人肢体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细致入微,极大地发展了木偶艺术的表现功能。该院还用中型木偶推出了《降魔缘》,在木偶造型和舞台装置方面也作了大胆探索,虽然偶高1米,但仍保留了精木偶的表演特色。需提及的是, 成都市木偶剧团创作的神话木偶剧《哪咤》获得了第6届"文华新剧目奖"。
      川北大木偶,乃杖头之最,流行于川北仪陇马鞍场一带。初以"家班"盛,流传下来的只有李家班,著名雕刻家杨岱吸收川剧行当脸谱,又赋予人物鲜明的"偶性",为其雕成一堂大木偶,使李家班名噪川北。该班持续到五十年代,后加入仪陇县木偶剧团。1986年,更名为南充木偶剧团。
      大偶长约1.4米,重约5公斤,但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依剧情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与"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这在其代表剧目《盗仙草》、《玉莲花》中都有完美的体现。
      大木偶艺术代代相传,李家第三代李泗元,技艺全面,尤擅丑行,风格粗犷而又细腻,富于神韵,且特技众多。《跪门吃草》中须贾的丢帽、乱髯、揉肩、抖袍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刻画了人物惊惧的内心。丁建平、秦映兰等后辈,亦造诣弥深,他们演绎的《白蛇传》、《美人鱼》、《八仙过海》、《玉莲花》,技艺非凡,倍受世人瞩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川剧历史及发展简介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称。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至唐五代时期,是川剧最为鼎盛之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这一时期常演的剧目有《刘辟责买》、《麦秀两岐》 和《灌口神》等。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戏班,即《酉阳杂俎》 中所载的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五人所组成的戏班。
        从《斗牛》之戏到宋杂剧《酒色财气》,历时千有余年,它们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戏”,可以视为广义的川剧。而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的产生于明代的“川戏”开始的。
        至清代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不同的声腔杂陈,晚清时期,便出现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剧面目为之一新,各类声腔的特色剧目和保留剧目开始形成。其后的川戏改良运动,成立了”戏曲改良公会”,集资兴建了“悦来茶园(今锦江剧场旧址)”、“蜀剧部”等演出场所。由此,川剧艺人自己组织的“三庆会”于1912年成立,也现了康子林,杨素兰,萧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达三百余人。创作上也出现了赵熙的《情探》,黄吉安的《三尽忠》、《柴市节》等一大批名人名戏,流行剧目多达700余个。
        20世纪以来,虽然也现了以刘怀叙为代表的“川剧创作家”们所创作的现代戏,但国家处于黑暗时期,川剧也开始衰落了;建国后,在党和新中国的扶持下,川剧又开始焕发艺术青春,重新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梓潼洞经音乐

        中国的洞经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钧天妙乐檀炽音,飘洋过海举世闻。黄钟大吕成绝唱,祖庭古乐奏洞经。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凡到梓潼县七曲山大庙游览的客人们总能欣赏到独具韵味的洞经音乐演奏。由三二十个爱好音乐的离退休老人组成的乐团,一袭的唐代宫廷乐服,古筝、扬琴、二胡、唢呐、竹笛、大鼓等数十种中国传统乐器,或轻敲侧击,或急奏和鸣,倾情的演奏伴以说唱,构织出一幅绝妙的“檀炽钧音”图。曼妙而神奇的乐曲缭绕在翠柏森森的古庙,既有道教音乐的飘逸,又有儒家音乐的庄严、浑厚,还有宫廷音乐的古朴、典雅,更兼江南丝竹音乐的柔美、抒情,富有穿透力的音乐语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恬淡闲适、深幽玄虚的艺术世界,给人以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
      洞经音乐源于文昌崇拜,产生于南宋孝宗乾道4年,因谈唱《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后来由于宋元明清封建统治者对文昌帝君的推崇和百姓的信奉,洞经音乐随之在全国各地流行繁衍,与各民族乐种融合,流派纷呈,姿态万千,尤以云南的丽江、大理等地为最盛。云南地处偏远,又多高山深谷,旧时交通极为不便,因而受外界文化冲击较小,使得从四川梓潼传入的洞经音乐得以较好地保存,加之与当地纳西古乐的有机融合,洞经古乐便闪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1997年,云南丽江宣科组织的洞经乐团(后改名为纳西古乐团)应邀赴京在人民大会堂谈演,获得极大成功,全球数十家通讯社竞相报道,引起联合国世界音乐理事会与文化人类学会的关注。随后该乐团又应邀到挪威等国交流演奏,引起轰动,欧美人为这种神奇绝妙的音乐所倾倒,竖起大拇指称之为“东方的交响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中国的洞经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2000年5月,云南世博会期间,江泽民总书记欣赏到洞经音乐后,热烈鼓掌,并指示说:我们应把这种音乐传遍全世界。
      当世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云南丽江纳西古乐团时,作为洞经音乐的发源地,四川梓潼县也开始了行动,并组织起自己的乐团———文昌祖庭洞经乐团。
      拯救洞经音乐,梓潼在行动
      1987年,云南已正式恢复洞经音乐谈唱,其时梓潼还在沉睡。洞经音乐谈演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震惊国内音乐界,也给洞经音乐发源地的四川梓潼县以很大触动。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开始奔走呼吁。在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大学朱泽民、甘绍成、王兴平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梓潼县的音乐工作者开始深入民间,寻访洞经老人,收集整理洞经曲谱近20首,同时又到云南大理、丽江考察,找回了从梓潼传入的洞经曲牌。云南民族研究所雷宏安教授为撰写《洞经文化》一书曾多次来梓潼考察,1998年,听说梓潼要组建洞经乐团,极力赞同,亲自到梓潼作关于文昌文化的学术报告,展示有关洞经音乐的曲谱,与梓潼县离休干部李能德等人一道联络县城内10余名爱好音乐的离退休老人,经过短期简单培训后,组成四川梓潼文昌祖庭洞经乐团。雷宏安捐资1000元赞助。
      没有乐器,没有经费,没有专业音乐教师,乐团成员都是一般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基本功不是很扎实,年龄又多在60岁以上。这样一支“夕阳红”乐团要打出品牌谈何容易?但老人们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乐器,自己有的带上,没有的向别人借,能凑多少凑多少,他们甚至用旧铁桶自制过羊皮鼓。基础差,年龄大,反应慢,就笨鸟先飞勤为径,长年苦练不松懈。一年以后,这支老年乐团在梓潼县已有一定影响,2000年便开始到农村及一些文化景点谈演,受到普遍欢迎。去年4月,由省台办组织的新都宝光塔陵海峡两岸同胞清明祭祖节,特邀梓潼文昌祖庭洞经乐团为祭祀活动伴奏,受到高度评价并捐赠舟山锣鼓和5面组合鼓各一套,提高了乐团乐器的档次。
      谈及文昌祖庭洞经乐团的前景,作为乐团组织者之一的李能书充满信心,他翻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美国音乐博士李海伦的一段话。李海伦是将云南洞经音乐推向世界的著名音乐专家。2001年8月下旬,他专程来到梓潼考察文昌祖庭洞经音乐,在观看了乐团的谈演后,李海伦十分欣赏,感慨说:“洞经音乐是中国的无价之宝,是打开中国传统古乐宝库的金钥匙。它的确很美,它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因此,我衷心祝愿并希望洞经音乐这朵美丽的鲜花,能够在伟大的中国常开不败。”
      吸取洞经音乐精华的纳西古乐已赢得世界声誉,祝愿洞经音乐源头的梓潼文昌祖庭洞经音乐,早日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扬琴

      
        四川地方曲种。早期曾称"渔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约形成于清乾嘉年间(1736年-1820年)。道光时(1821年-1850年),成都的扬琴艺人已有行会组织三皇会,定期在茶馆聚会演唱。1925年成都开办扬琴班,招收艺童学习扬琴,这是四川扬琴最早的科班。
      30年代起陆续涌现出一批造诣较高的扬琴艺人,如李联升、杨竹开、李德才、叶南章、张大章、洪凤慈、刘松柏等。表演方式为五人坐唱,击扬琴者前排居中,小三弦在左侧,鼓、板、梆子由一人司职居其右,后排为京胡和二胡。演员自弹自唱,夹以说白。女角色常由男性反串,演唱时采用假嗓。男角色则真、假嗓结合。男演员分生、旦、末、丑,发声各具特色。女演员有特殊的润腔手法哈哈腔。唱本类似小戏曲剧本,唱词有7字、10字句。音乐分省调和州调。省调流传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州调分布于川南及川东、川北部分地区。传统曲目约300余段,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华容道》、《清风亭》、《活捉三郎》、《秋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扬琴得到恢复发展,创作出不少新作品,如《嘉陵江上红旗飘》、《拷红》、《急浪丹心》、《铁窗训子》、《十里长街送总理》、《浣花夫人保成都》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盘子

      
        四川民间曲艺品种。用竹筷边敲瓷盘边歌唱。过去又称唱盘子、唱小曲、碟子小调等。主要流行于川东、川西一带的城镇乡村。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打盏儿"。清光绪年间,巫山一带有盲艺人敲碟子唱小调。
      20世纪20年代,湖北民间艺人入川卖艺演唱碟子小调,深受群众欢迎,因而在四川流行开来。演唱者一手持瓷盘,一手持一巧,敲击盘边、面、背、底等不同部位发出不同的音响,有颤、滚、滑、点等不同技法,所唱曲调多为民间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上有较在革新,由一人站唱发展为二人或多人的走唱以及与舞蹈融为一体的表演唱,并增加琵琶、二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出现一批新曲目,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成渝路通车》、《看女儿》、《三个媳妇争婆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花鼓
        四川民间曲艺品种,以锣鼓伴奏演唱故事并配以抛刀掷捧等杂耍表演的曲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汉族地区的城镇乡村。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吸收了两湖"三棒鼓"的演唱曲目和表演技巧。早期花鼓多在码头乡镇卖艺,表演者手持木棒、火棒及特制的刀、叉等物,一面演唱,一面将手持物向空中抛掷,一般抛掷三件,空中二件,手中一件,如此循往复,类拟于杂技之"杂耍"。音乐为单曲体,每段多由四句唱控构成,末句放腔,反复演唱多段唱词。以锣鼓为伴奏乐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鼓进入剧场并有所有改革,、增加了对唱、群唱、表演唱等形式,设计新唱腔,增加弦乐伴奏,创作了新曲目,如《宜宾白毛女》、《怒潮》、《唱雷峰》。60年代以后四川花鼓逐渐以曲艺舞台上消失,个别地区民间艺人偶有表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四川连厢

      
        四川民间曲艺品种。演唱者手执法厢棍,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说唱故事,一人唱、众人和,即清初民间流行的"霸王鞭",因其所持舞具为竹棍,故又称"钱棍"、"花棍"。
      连厢棍是唯一的伴奏乐器及舞具,长约80厘米~90厘米,径约2厘米。两端各错落挖孔3个~4个,每孔嵌铜钱2枚,摇动时发出"哗哗"的铿锵声。演唱者手持棍中部,边演唱边用棍两端敲击身体各部及地面,同时伴以即兴舞蹈动作。整个唱段都由上、下句腔反复完成,每句唱腔分为领唱和帮腔两部分。音调和节奏均由演唱者自定,其特点是一唱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连厢被纳入各曲艺团、队,作为舞台表演艺术之一。所唱曲目以反映时事为主,如《戒鸦片》、《婚姻法》、《勤俭一家》、《保护耕牛》等。
      60年代后,四川连厢逐渐在曲艺舞台上消失,但作为群众喜爱的集体表演活动却一直活跃在四川民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说真的,这个川曲我还真是不太喜欢听诶~~
    不过看云舵主这诚心推荐的好帖子,小喇叭嘛也就勉为其难的搬了张小凳子过来好好学习。咳咳,上帝看着俺,不许打瞌睡就是,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中曲艺见精妙

    下面引用由小喇叭2004/09/05 08:21pm 发表的内容:
    说真的,这个川曲我还真是不太喜欢听诶~~
    不过看云舵主这诚心推荐的好帖子,小喇叭嘛也就勉为其难的搬了张小凳子过来好好学习。咳咳,上帝看着俺,不许打瞌睡就是,赫赫~~
    不好意思,我也不懂:(
    不过没关系,不会听“门道”但是可以听“热闹”嘛^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9 03:54 , Processed in 0.0900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