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4|回复: 7
收起左侧

“清”之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绿云清筝在 2005/06/28 02:18pm 第 5 次编辑]


      陶陶姐说喜欢我名字里的“清”字,遂作“清”之考。
   
      许慎《说文解字》“清”字条云:“清也,征水之貌,从水青声。” 阮元《经籍篡诂》:“清,青也…,静也…,净也…,明也…,澄也。”再征之以先秦哲学领域诸子之语。老子曰:“天得一以清。”(《道德经》,第39章)可译作:天(或自然)处于原初的和谐状态便纯洁明澈。
     现在就转到历代诗话批评语词----
     清王士禛用一种诗的审美意象来表述“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清也。”
     清王寿昌以南北朝诗人谢庄的诗来解释“清”:“何谓清?曰如谢希逸之‘夕天霁晚气,轻霞澄暮阴。微风清幽幌,余日照青林。收光渐窗歇,穷园自荒深。绿池翻素景,秋槐响寒音。伊人倘同爱,弦酒共栖寻。”
     再对与“清”相合 的词作些浏览。梁钟嵘《诗品》有:“清捷”、“清远”、“清拔”、“清蘼”、“清浅”、“清雅”、“清怨”、“清虚”、“清巧”等词。
     唐司空图解“清奇”曰:“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如玉,步屐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瞻,如气之秋。”
     在这幅“清奇”图景里,与“清”相关的意象有:“幽”、“怨”、“神”、“淡”等。如此意象均反映了主体忘却自我,自失于客体之中的情态。游戏至此,我们可以说对“清”的“范型”有了大致的印象。就美学而言,“清”是对审美直觉过程中某种美的意象之摄取、提炼。此意象有很大的包容性。它含天地、注万物,将主体的情趣极自然地融于客体之中。就哲学而言,“清”是“道”的特性之一。因为在道家的著作中,“道”“一”、“清”之间存在着相互契合的关系。
     上述“清”的“范型”内容也非常典型地表现了古代文人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尤倾慕这种境界。如嵇康的《四言诗》:“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戢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摇荡清波。与之沉浮。”;刘琨的《答卢谌诗》:“亭亭孤干。独生无伴。绿叶繁褥。柔条修罕。朝采尔实。夕捋尔竿。竿翠丰寻。逸珠盈碗。实消我忧。忧急用缓。逝将去矣。庭虚情满。/虚满伊何。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永戢东羽。翰抚西翼。我之敬之。废欢辍职。”;陶渊明的《归鸟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谴。/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反旧栖。虽无昔侣 。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不森标。晨风清与。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倦安劳。”《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范云的《赠俊公道诗》:“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等等,
     不是上述境界的生动写照。故诗话作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诗作加以评判时喜用“清”字。如《诗品》以“清拔”评刘琨和卢谌(“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 ”)、以“清靡”评陶潜(“至如‘欢言醉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以清雅”评谢庄(“希逸诗,气候清雅”),等等。
     唐人齐己解“清奇”曰:“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这是对司空图原解的进一步抽象化。后人评魏晋南北朝诗风时也多以“清虚”、“清古”之类刻画之。元陈绎曾《诗谱》称阮籍“天识清虚”;称张华“气清虚”;称傅玄“思切清古”。在明谢榛的眼里,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诗可谓“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后人评陶渊明其人其诗更喜以“清悠”、“清远”、“清幽”论之。明陆时雍《诗境总论》评曰:“读陶诗,如所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想此老悠然之致。……‘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其韵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韵幽;……‘扣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其韵清;……‘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其韵远。”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讲了二位诗人、一位批评家面对同一“清”的意而生发的美感交流的故事:“余读东坡《和梵天僧守诠》小诗,所谓‘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屐。唯应山头,夜照来去。’为尝不喜其清绝过人远甚。晚游钱塘,始得诠诗云:‘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松扉竟未掩,片月随行屐。时闻犬吠声,入青萝去。’乃知其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 。”这里,苏东坡用自己对“清”的意象之感悟去理解僧人诠的诗作。而两种“清”意象感悟如此之默契,并被批评家心领神会地表述出来,可谓天机同在。显然,在一种共通的美感体验里,“清”的界域得到了共识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清~~~~~~~~~~~~真个精灵捏!!!
这样说来 这里有两个你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下面引用由懿水陶陶2005/06/28 01:10pm 发表的内容:
清~~~~~~~~~~~~真个精灵捏!!!
这样说来 这里有两个你喽?
姐姐,这个名字用了一年了
不过最初不是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才女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还有一考,妹妹没说到"水至清则无鱼~~~"
呵呵,妹妹,哥哥给你开玩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9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这玩笑开得不错,我收下了。
反正我这也有一清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下面引用由江城子说2005/06/28 05:29pm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考,妹妹没说到"水至清则无鱼~~~"
呵呵,妹妹,哥哥给你开玩笑哦~~~
是呵~ 水至清无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之考

下面引用由绿云清筝2005/07/05 01:10pm 发表的内容:
是呵~ 水至清无鱼
无"欲"(鱼)之水至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13:44 , Processed in 0.0759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