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5|回复: 3
收起左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象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位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
  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冰原小河在 2005/11/30 08:43pm 第 4 次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雨各人的感受不同,对雨的感觉就不同,楼主这篇虽短,但极有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本无情,多情的是人!高兴的时候,它是甘露,春雨贵如油;不高兴的时候,泪如雨下痛断肠;更有杜老头,雨中犹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6 02:21 , Processed in 0.0766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