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7|回复: 17
收起左侧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大碗 汉族饮食习俗。流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 等喜事,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故称。后 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一、干盘菜;二、凉菜;三、炒菜;四、镶碗; 五、墩子;六、膀;七、烧白;八、鸡或钱;九、汤菜。
      罐罐肉 汉族人饮食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将猪蹄、猪腿洗净去毛,在微火上烧烤一下, 用沙罐盛装,加大半罐水放入黄豆或白豆,加少许米。
      滤米饭 汉族人饮食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将米淘洗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半熟,连汤 舀入筲箕中过滤。将半熟的米饭倒入铁锅中,加少许水。以微火慢慢烘熟。或将半熟 的米饭倒入木甑中上盖,放入铁锅中加水蒸熟。
      鸣堂 汉族饮食习俗。是饭菜馆的一种辅餐侍席世术,分为空店鸣堂和侍席鸣堂两类。 前者是在店内无顾客时,幺师站在店堂门前,对街上往来过客吆喝着介绍店内设施、 技术、菜目等。后者是从顾客进店门开始,将客人视为“上帝”,自已充当个从, 围绕吃喝而开展的一系列辅餐工作的鸣堂。
      砣砣肉 彝族佤统食品。用猪、牛、羊鸡等禽畜肉砍成拳头大小的砣状,用水煮到刚断生 捞起滤水,然后拌以盐、盐、蒜、辣椒、姜等佐料。按习俗,每逢客人到来,必以此 肉相待。
      转转酒 彝族饮食习俗。彝族饮酒不分声合。席地而坐,围成一圈,端着酒杯依次轮饮, 故名。
      戒酒 彝族人饮食习俗。彝族人饮酒,主张自我克制,以微醉为上,大醉为下,料醉如 泥被视为有失体统。如长期酗酒闹事,屡劝不改,便须在长辈主持下举行戒酒仪式。
      兰花烟 彝族人民嗜好的一种烟。每年六七月间收割回烟叶,晒干后叠齐,用草扎成小把 存放。吸用时阄烟叶用手揉碎,搓成细末。
      青稞酒 藏族传统饮料。又称藏酒。是用青稞酿成的一种低度酒。到藏家做客,主人请喝 青稞酒,客人必须先喝三口,主人再给斟满,然后喝干。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主人会不高兴。
      酥油茶 藏族传统饮料。将砖茶用熬成浓法,渗进牛奶煮沸,倒进专用的酥油桶内,放入 酥油和食盐,搅拌至水乳交融即成。是藏族日常的饮料,也是待客的佳品。
      糌粑 藏族传统食品。藏语音译,意为炒面。将青稞烫洗后,炒熟磨成面即成。食用时, 将面倒入盛着奶茶、酥油的木碗中,再加入盐末、奶酪等一起拌和,拌成面团食用。
      猪膘 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茂县、汶川、北川等地。将猪勒死,把肉分割成条块,用 盐渍三至七天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
      金裹银 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以黄色的玉米为主拌和少量白 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的称银裹金。
      玉米蒸蒸 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汶川县等地。用水将玉米布拌匀,拌成颗粒状蒸熟即成。
      咂酒 彝、藏、土家、羌等族人民传统饮用的酒。藏、羌族称为咂酒,彝族称为竿竿酒, 土家族称罐罐酒。
      血米稀饭 布依族风味食品。流行于宁南县和普格县,每年除夕或正月月初一,他们都要吃 这种饭,以示对祖先的纪念。
      连刀肉 土家族饮食习俗。将猪肉砍成砣状,但不切断,放上各种调料,与米饭混和蒸熟, 故称。除夕之夜,家家必吃。
      油茶汤 土家族风味食品。将茶叶油炸后加水煮沸,加入阴米、粉丝、豆腐干、腊肉粒和 炒黄豆、花生米、芝麻、玉米,再加入姜、葱、蒜、辣椒等调料做成。
      血豆腐 土家族风味食。流行于土家族地区及川东南部分汉族地区。将豆腐加少许猪肉, 拌上食盐、辣椒、花椒等调料,捏成圆球状。用柴草烟火将豆腐团熏烤至外层稍后存 放。食用时,可切成片或丝,与蒜苗,香葱等小炒,也可煮熟后直接食用,美味可口。
      偷肉做年饭 布依族饮食习俗。流行于宁南、普格等地。布依族过年时,将年猪宰杀后,挂在 寝室内。除夕之夜,家长翻窗而出,交给厨房做饭过年的菜。
      盖碗茶 汉族饮食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整个茶具由茶盖、茶碗、茶托三件组成。多为瓷器,茶托也有金属制成的。茶托下中有一圆形凹坑,茶碗圈足刚好放入其中。当茶 客在茶馆坐定后,喊一声“泡茶”,掺茶的师傅便会应声而至,一手提开水壶,一手 夹一摞茶具来到桌前。只见他一挥手,茶托子满桌开花,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把装 好茶叶的茶碗一一放在茶托上,左手扣住茶盖,右手提壶嘴一翘,卤上滴水不洒。 “吧嗒”一声,茶盖翻过去将碗盖住。茶盖讲究盖而不严,既可保温,又能透气,并可用来搅动碗中茶水,调匀茶味。而且隔着茶盖品茶,可免茶叶入口,既科学又艺术。 该习俗现仍十分流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才女唐琬与名吃“三不粘”

    唐琬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表妹。她自幼聪慧,人称才女,后被陆游娶为妻,夫妻的感情很好。但陆游的母亲对这个才貌双全、贤惠能干的儿媳妇就是看不上眼,总是想方设法难为她。
    在陆游母亲六十寿辰这天,陆家宾客盈门,摆了九桌席,十分热闹。陆母想叫儿媳在客人面前出丑,吃饭间,忽然当着众人提出:“今天我想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不着面;是火烧,用油炸;看着焦黄,进口松软;瞧着有盐。尝尝怪甜;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咬就能咽的食物。”
    唐琬心理明白。婆婆是又在为难她。她二话没说,走进厨房。在面盆里打了几个鸡蛋,再将鸡蛋黄加入淀粉、白糖、清水,用筷子打勺,过细罗。炒锅添入熟猪油,置中火上烧热,倒入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成糊状时,一边往锅中徐徐加入熟猪油,一边用勺不停地搅拌,蛋黄糕变的柔软有劲,色泽黄亮,不粘炒锅,一会儿功夫就做好了。唐琬将热腾腾、香喷喷的食物盛在一个盘子里,撒上点细盐恭恭敬敬地送上餐桌。
    客人们一看,合乎要求,一尝,更是口感酥软,甜咸适宜,都夸唐琬心灵手巧。这个到现在就是著名的三不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7 09:5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都很陌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那当然,江南mm肯定不知道西南名肴,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2-18 12:58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4-5-1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什么时候能吃个遍呢 ?
    景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1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呵呵,志向远大哈,吃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3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我们这里举办过好几次美食节`~~~~~~~~~`怎么这些好象都没看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3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呵呵,这里很多事其他民族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看过一个动画片,是以四川为背景的,嘿嘿,好像叫啥满汉中华还是啥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呵呵,小乖乖见多识广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7 09:5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2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自叹不如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哈哈,原来看动画片就是见识广,那我以后得天天看啦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7 09:5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2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哈哈~~~~~~~~~~`拐拐要知道人家小山山才只有三岁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下面引用由烟雨朦朦2004/05/25 10:19am 发表的内容:
    哈哈~~~~~~~~~~`拐拐要知道人家小山山才只有三岁哦~~~~~~~~`````

    哟,这么小就来上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7 09:5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28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下面引用由海山苍苍2004/05/27 01:33pm 发表的内容:
    哟,这么小就来上网啊?
    问你哪~~~~~~~~~~~`前旗后鼓地在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福州前有旗山,后有鼓山(以靠中央政府所在位置近者为前,非地理方位之东西南北)。故名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听不懂,解释得太差啦~~~~~~~~~~~~~~~~~~~~~~~~~~~~~~~~~~~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的饮食习俗

    看小乖的样,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4-19 10:23 , Processed in 0.0845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