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1|回复: 14
收起左侧

[原创]初夏豫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羁红尘在 2005/06/23 06:37am 第 1 次编辑]

初夏豫游
引子
  2005年度高考结束,当地数千学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作为当地教育部门,因为这次高考组织严密而受到了省市两级督导组称赞,心中自然心花怒放。这成绩的取得,依仗了公安、卫生、电业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经一位主管领导提议,教育局立刻同意用到河南旅游两天来答谢。至于为什么选择河南,我想可能一是河南是我们的近邻,而去过河南的人却很少,应该去看望一下邻居;第二个原因可能既是近邻,路途仅几百公里,来去方便,节省时间;至于第三个原因,我就不便再说了。还是开始我们的初夏豫中之行吧。
一、云台山的峡谷
  6月11日上午7点钟,我们一行10人乘车出发,跨河北入豫地,中午12点就到了河南省焦作市。吃过午饭后即向着我们的第一个旅游目的地--云台山出发。这天的太阳可真叫毒热。车内的冷气开到了最大,但我们仍然没有感到凉爽。好在时间不长,我们就到了云台山的入口处。这一下车更使我们感到了太阳的热烈。走了一会儿,好多人都晒得蔫头耷脑,热切的旅游欲望一下子消失殆尽了。但既然来了还是要进去看看的呀!于是我们又乘旅游大巴进入了景区。在车上一边看云台山的旅游专题片,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心里烦躁的热竟然不知何时跑掉了大半。
  据介绍,云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游览区, 地处太行山南麓、 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由于山势险峻、陡峭,落差悬殊,常年云雾缭绕,故称云台山。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游览区有奇峰秀岭 36 座,天然溶洞 20 余个。主峰茱萸峰海拔 1304米。站在峰顶,常常是头上碧波蓝天,脚下千里浮云,山峦在云雾上飘浮游荡,犹入仙境。云台山更具特色的一大景观,是泉潭流瀑不计其数。最著名的 是“云台大瀑布”,落差 310 米,号称中国第一,亚洲第二。瀑布如天河决口,高处汹涌急速,势不可挡,落地雾雨濛濛,飘飘洒洒。
  俗话讲,看景不如听景。听介绍总是很美的,但我们是来看的,不是专门来听的。我们还是下车亲自去一看吧。我们要看的第一景点是红石峡。红石峡是云台山的精华。沿着红石峡陡峭曲折的栈道前行,我的腿不停地颤抖。我过去爬过的山路从没有像红石峡这样地陡,这样地窄。我的目光不停地搜寻着栈道两旁的铁链或栏杆,不停地观察前面突出峭壁是否需要弯腰低头才能通行。偶尔抬头观景,飞入眼帘的则全是紫红的峭壁悬崖,满目全是苍绿的植被。红石峡最奇的当数泉瀑。在你不经意间就会有一股清泉从峭壁间涌出,或大或上,或急或缓,形成瀑布,流向溪间。这些瀑布有的雄奇壮观,声势夺人;有的蜿蜒舒缓,秀丽婀娜。有的如天河直下,有的如珍珠散落。虽然式样各异,但同样夺人目光。走在这山头绿荫如盖,峭壁泉瀑密布,谷底溪流潺潺的峡谷中,倍觉神清气爽,从外面带来的燥热之气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真是舒服惬意。
  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是小寨沟景点。走进小寨沟,我立刻感到它是仿“九寨沟”而名。它与九寨沟的形式相似。我们沿溪流而上,看到的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溪中碧水潺流,两岸青山巍峨,迎面吹来的是凉爽的风。我们用清澈的泉水洗洗手脸,冲掉一路的汗水和灰尘。我们倒掉瓶装的矿泉水,接上一瓶“不老泉”倒进口中,那可真叫甘甜清凉。导游对我们讲:前方就要到“瘦身石”景点了。我们立即欢呼。以我们的旅游经验,前面肯定有一块奇异的石头,导游让我们或摸或坐一下,说是就会使人减肥等等。同行的几个大胖子雀跃而上。到了一看,原来是本就狭窄的栈道旁边凸出一块石头,挡住了栈道的一多半,仅留一条窄缝让游人通行,特大的胖子肯定是过不去的,故名瘦身石。这名字取得有趣,我们都哑然失笑了。一路上,我们观看到大小瀑布数十个,犹对“丫字瀑”、“龙凤瀑”印象最深。“丫字瀑”是象形的,大家一想便可知其形。“龙凤瀑”最壮观,它地处开阔,气势高峻。瀑之两旁,一是头藏翅下的凤凰,一是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观看着美丽的景色,不觉间走到了峡谷的尽头。这里三面悬崖,高几十丈。人立其中,顿觉如坐井观天,峭壁欲压而下,令人心魄惊颤。人处此地,顿感大自然之神秘的力量是人所不可能战胜的,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生存与发展。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3659320.jpg
  龙凤瀑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15958341.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026546.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4126.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羁红尘在 2005/06/23 06:38am 第 1 次编辑]

二、白马寺的意外
  6月12日晨,我们一行离开焦作赴洛阳,游览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见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使臣遇上了天竺的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使臣请他们俩到中国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白马寺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
  既然是“中国第一寺”,我们便要认真游览了。一进寺门,我们又获知今天上午十一点半将有75个国家的旅游小姐要来白马寺。这一消息像是给我们每个人都注射了一支吗啡,立刻兴奋起来。我们仅草草地游览了寺内的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便坐下来养精蓄锐,等待一睹世界小姐的风采了。一听到能有世界级美女可看,谁还有心思再看那泥塑或木雕的佛像。真是有趣,本来该看的,不想看了;没想到能看的,却占据了我们的心间。看来我们真是六根未净,与佛无缘了。
  我们在白马寺参天古树的绿荫之下,耐心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到了十一点半,可是世界小姐仍没有踪影。倒是寺内的喷泉准时喷涌,梵音回响了。这是准备迎接世界小姐的吧?看来佛门与我们凡界也是相似的。我们只能继续等待。这期间我们又挪过好几个树荫下,心里有些急躁了。不等吧,我们已经等了近两个小时;等吧,小姐们何时才能出现?我们或追着树荫坐等,或在树荫下徘徊,一付付心猿意马的猴急相。差五分钟十二点的时候,白马寺正门外的马路上警笛轰鸣,警灯闪烁。我们猜想:一定是世界小姐到了。果然,数辆警车的后面紧随着四辆豪华大巴,鱼贯在白马寺门前停了下来。车门口立刻围满了各路记者。他们大概是想拍下小姐们第一脚踏上寺院土地的样子吧。这些记者们拥挤着、倒退着拍照、录像,熬是热闹。那几位已经在烈日下等待好久的小和尚们也是翘首眺望。第一批是中国小姐,后面紧跟着各国的佳丽们。这些小姐们不亏是世界旅游小姐,个个长得身材颀长,貌美如仙,气质非凡,风度翩翩。她们的脸上个个含蓄地笑着。面对一个个要与她们合影留念的人,她们总是有求必应,站在烈日下,满足着人们的要求。面对着目不暇接的众多美眉,人们恨不得长出百只眼、千只眼来欣赏。在这众多的美眉面前,激起的是对美的欣赏与赞叹,憧憬与向往,而决没有丑陋的恶意。短短几分钟时间,世界小姐们就走过了我们的身边,去干她们该干的事去了。我们也在饱餐了一顿眼福后,带着兴奋走出了白马寺。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951274.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017888.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0357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羁红尘在 2005/06/23 06:39am 第 1 次编辑]

三、神奇的龙门石窟
  6月12日下午,我们一行又来到了洛阳的龙门石窟游览。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东南12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营造达400年之久。在北流的伊水西岸的峭壁上,现仍存有佛洞、佛龛2345个,佛像10多万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规模的石刻,这样精美的石刻的。在我的家乡也见过石刻,多是成对的石狮子,或是某位人物的石像。我常常想,石匠真了不起,在那么沉重、那么坚硬的石头上,竟然能雕刻成如此的样子,真是伟大。及至今天看到了龙门石窟,我才明白了什么叫石雕艺术。沿着石窟时上时下的栈道,飞入眼帘的全是佛像、佛龛。有的佛像高大威猛,摄人心魄;有的佛像小巧玲珑,做工精细。一尊尊令人目不暇接。雕刻的佛像有的清瘦,有的肥美,但都打下了雕刻时代的深深烙印。我笔拙词浅,难以描绘。
  在游览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尚未完工的雕刻。导游小姐说,这是某个朝代开始营造,可工程还未完工,这个朝代就灭亡了,工程也就停了下来。看来“半拉子”工程自古有之,也难怪今人以继往,但愿人们别再开来了。
  今天的龙门石窟,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可是古人们为什么要雕刻营造这石窟呢?有的是为祈福,有的是为显示当朝盛世。但不管怎样,建造一窟佛像,大约要花费几百两或数万两白银吧,那高大的佛像可能还会需要更多。这些银两是从哪儿来的?如果不营造石窟,而是用在百姓身上,用到发展生产上,岂不会产生更大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我又想,如果孝文帝、武则天们不留下石窟,那游人们谁还会在此时此地记得他们?思来想去,没有理出一个头绪。反正自己只是在胡思乱想,没有人与我较真的。于是,我带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离开了龙门石窟。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3726948.jpg
位于龙门的香山寺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155602.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236273.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2543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羁红尘在 2005/06/23 06:37am 第 1 次编辑]

四、少林观武
  
  我们这次初夏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少林寺。
  天下古刹,大同小异。少林寺最吸引人天下游人之处,在于它的武功。
  少林寺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名扬四海始于唐初。在李世民讨伐王充的征战中,十三棍僧助战解围,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唐太宗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电影《少林寺》即记述了这一段故事。
  6月13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少林寺。走近少林寺,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武校、那个武院的建筑。一群群从全国各地来习武的孩子们在烈日下或练腿,或练拳,嘴里大声地喊叫着“啊--”、“啊--”,震耳欲聋。我们来到康熙皇帝亲书的“少林寺”山门前,踩着铺满石刻莲花的小路,一路游览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立雪亭等。在路边,有千年的银杏树。我看到这树身之上有一个个小洞,认为是害虫所为,结果错了。导游介绍说,这是寺里的和尚们练功时用手指戳出来的。果然,我发现路边的好多树上都有一排排的小坑。我更加佩服少林武功了。
  到少林寺看不到少林武功,岂不枉来一趟。本来根据旅行社的安排,我们的计划中没有观看少林武功一项。可是在走进山门之后,当地导游说可以观看武功表演,但时间不允许再游览塔林了。我们一行立刻表示,塔林可以不看,但武功表演一定要看。于是我们在匆匆游览了各个大殿之后,便来到表演大厅等候。表演开始了。第一个是“群武”--这是我临时给取的名字。一群小和尚(真假不知道,反正是和尚打扮,也可能是俗家弟子。)或持刀,或拿枪,翻滚腾跃,熬是了得。一会儿又有表演“金枪刺喉”的,然后又是和尚发功运气后,在他的臂上、头上打折了三根木棒。另一个小和尚表演的是在自己头上磕铁棒。只见他一用力,两根铁棒立刻在他头上断成了数截。一个据说是从四岁就到少林习武的小和尚表演了童子功。他的腿可以扭转180度,可以从背后柔软地盘到头上,盘到腰间,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赢得掌声雷动。更叫绝的是一个和尚手持一枚普通的缝纫针,一发力竟穿过玻璃刺破后面的气球,更是令人叫绝。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少林武功的一点皮毛,高深的可能并没有表演,而仅表演过的这些就把我们震撼了。我们终于明白了,难怪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们被送到这里的武校武院来学习,难怪许多的老外们不远万里来此学练武功,少林武功的确迷人。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41237.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425565.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1436812.jpg
http://www.fish3000.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18123750984.jpg
少林寺的阁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羁红尘在 2005/06/23 06:35am 第 2 次编辑]

尾曲
  6月13日中午,从少林寺出发到郑州吃过午饭后,我们一行就踏上了返回的路程。整个旅途一路平安,收获颇多,人们都挺高兴。于是我们又决定弃走高速路,改走国道,再领略一下农村夏收风情。
  现在正是麦收季节。一路上首先看到的是河南大部分麦田已经收割完毕。走了约500华里后,见田野里金黄的麦浪仍在翻滚,一辆辆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忙碌。国道上不时有一队队的收割机正在北上。正行间,突然堵车了,大车、小车、收割机堵住了国道,连一辆自行车也难以通行。据下车了解情况的一位司机讲,这是当地农民强行拦截收割机去为他们收割而造成的。
  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司机按响了警笛,并用麦克大声叫道:“让开,让开!”开始没管用,司机就让警笛长鸣,喊叫不止。后来可能是当地农民怕堵塞国道惹上大的麻烦吧,他们主动疏通开了,让其他车辆通过,但仍拦住收割机。于是我们又得以前行。
  后来的路段中,我们又连续被堵多次。司机也渐渐有了经验:离得好远就鸣警笛,当地农民不知道来了什么人物,纷纷让路,等他们发现是一辆并管不住他们的外地车时,悔之晚矣,我们已经冲出了重围。走在我们前面的一辆当地牌照的小汽车也借了我们警笛之光而得以通行。三辆车不谋而合地形成了一个小型车队:那当地小汽车四角灯一亮,成了为我们带路的先导车;我们这外地车上警笛可以吓人。此时我不由想起两个成语:狐假虎威和狼狈为奸。但无论怎样,我们这支狐假虎威或狼狈为奸的车队,于是再也没有被堵,一路平安地回到了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有游有记,有图有文,还有世界小姐,涓涓真是不虚此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9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想给涓涓重新变化一下照片位置的,可想了想,又怕涓涓是故意的,就没编。。。
一直向往着河南云台山的,看涓涓一介绍,就更想去了哈,还有龙门石窟。。。
至于世界小姐嘛,那是百年不遇,看看照片也就罢了,偶比较喜欢那个尼泊尔小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红尘大可不必谦虚的,图片、文字都是可以编的,只是我不会编而已。云台山可以一去的,但现在天气太热,去了实在受罪,还是秋天再去的好。世界小姐真是不期而遇,意外收获而已。这篇游记其实有点四不像的,自己本不会写游记的,文词太少,不会描写。只是信手写来给自家人看看罢了,大家不要见笑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这两天出门办了些事情,刚回来,就看见涓涓图文并茂的贴子,高兴!
涓涓去云台山了,好福气啊。。。又看山,又看水,又看佛,又看美女(那可是世界级的)。——饱了眼福,何时请客啊,让俺们饱不了眼福饱饱口福酒福也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3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下面引用由溪流涓涓2005/06/20 11:27am 发表的内容:
红尘大可不必谦虚的,图片、文字都是可以编的,只是我不会编而已。云台山可以一去的,但现在天气太热,去了实在受罪,还是秋天再去的好。世界小姐真是不期而遇,意外收获而已。这篇游记其实有点四不像的,自己本不会写游记的,文词太少,不会描写。只是信手写来给自家人看看罢了,大家不要见笑地好。
这个游记,比偶和小白的“文词”多呢,信手写来就好。。。
我以前喜欢在文字上下点工夫,喜欢雕琢一下,结果搞得写起文来很费劲,现在干脆也是信手写来,让文字起到交流和表达的作用也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3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还有,涓涓如果想知道我怎么把文字变大和变色的,就点“编辑”进入,看一下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小白终于出现了,这几天去干了点何事?老实坦白地好。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红尘谦虚了。我正向红尘和小白学习中,自叹不如也。另:我今天一看贴子变好看了,便知为红尘妹所为,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4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下面引用由溪流涓涓2005/06/23 03:48pm 发表的内容:
小白终于出现了,这几天去干了点何事?老实坦白地好。嘻嘻.........
涓涓请客,俺就坦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初夏豫行

有次,俺也去了河南,是路过,啥也没写,也写不出,听别人说风景也是好的。谢谢涓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15:58 , Processed in 0.0864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