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4|回复: 21
收起左侧

[乡情]过去的事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2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涵馨在 2005/08/20 04:31pm 第 8 次编辑]

    ◆黄梅戏◆


         从小就喜欢听黄梅戏,即使明明知道自己五音不全,也时常在人少处尽情地哼两首小调。
         童年的记忆中,家乡中不管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这曲调。特别是老人,在劳作中哼歌是常有的事。同时我们也很早就熟知了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吴琼等黄梅戏演员。至今,《天仙配》里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也许人人会唱,《女附马》、《牛郎织女》的戏剧情节可能家喻户晓了。
         记得八十年代初,为了我学好英语,即使那时家境并不宽裕,爸爸还是狠狠心买了当时还算稀有的收录机。收录机来我们家的第一晚,全家人对着有两个喇叭长方形黑乎乎的大家伙,充满了好奇及惊喜。在爸爸按下录音键后,我们依次唱起了各自最为得意的歌曲,好记录我们曾经的歌喉。可在妈妈唱了一首黄梅戏“女附马”选段后,我们姐妹竟意犹未尽地随着咿咿呀呀地和了起来,很晚了还舍不得休息。
         放学的时候,若听到远远的清脆悠长或哀伤凄婉的黄梅调,我便知是爷爷来我家了。爷爷是个老黄梅戏迷,到我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黄梅戏的磁带。于是那一天,他老人家就将这些磁带A面B面翻过来调过去的反复放音。因爷爷年老听力不太好,音响很大,回到家果然看见爷爷正一旁陶醉地随着戏曲摇头晃脑呢。
         “黄梅戏”这个词,对我来说就是思乡的曲。我想,无论我走到哪里,系于我身心难以割舍的定有黄梅情结。


    ◆陈独秀墓◆


         我是在离开家乡去院校读书的时候方知曾是一代伟人的陈独秀先生的墓地就在离校不远的独秀山附近。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商量着择日一起去扫扫墓。
         一个温和多云的天气,因没有交通工具可达目的地,我们早上就从学校步行出发。一路上微风徐徐,只够二人并排行走的小土埂旁草青花嫩。许是此行目标是墓地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在路途中欢笑打闹,只是无言地欣赏春天带来的绿意和复苏的生命。快到墓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大片茂密的果园,桃花开始盛开。这情景缓解了此次我们去墓地刚开始不自然的压抑之感。
         我们穿过青翠挺拔的松杉树林,踏上石阶,陈独秀先生的墓冢便呈现在眼前。只见四周用白石条砌了石栏,石栏外围是一条狭窄的土沟,墓呈圆形,墓顶是土冢,墓碑上刻着“陈独秀之墓”五个字,石碑的背面刻着:“陈独秀先生1879年8月24日生于安庆,1942年5月27日卒于江津,1947年迁回安庆与高夫人合葬于此”。我们折了一些多叶的树枝,扫去墓碑上薄薄一层尘土及墓四周的杂物。然后将手中的鲜花放在墓碑前,深深鞠上一躬。伫立在墓前,想到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的墓地竟如此简朴、荒凉,心里感到沉甸甸的难过。
         前不久,看到了一些报导,陈独秀墓已重新修葺过几遍,今已非往昔。我想,不管墓地如何,还是有句话说得好——功在人心不在碑!


    ◆迎江寺、振风塔◆
      

         迎江寺位于长江边上,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从十里开外即能见其雄姿。而振风塔是迎江寺最具特色的建筑,又名“万佛塔”。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庆人,我还是念初中一年级时第一次去游玩的。来到迎江寺大门口拾级而上,见门上方题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有一个铁锚。当时觉得很奇怪,问及父母,方知这里面有一段民间传说:安庆城地形像一艘大船,迎江寺是船头,寺内高高耸立的振风塔是桅杆。有一年,朝廷任命一位姓彭的举人任安庆知府,可左等又等,一个多月过去了,也不见这位彭知府前来上任。原来这位彭知府听人说安庆像条船,不利于姓彭(蓬)的人做官,一旦“蓬”挂上了桅杆,安庆城就要漂到大海里去,于知府、百姓皆不利。彭知府转喜成愁,不去上任吧,这抗命不遵之罪又如何承担得起?为此,彭知府整日在家长吁短叹。彭母毛老夫人见儿子满脸焦虑之色,便询问缘由,听了儿子说出的顾虑后,想了想,道:“儿啊,你不用担心,我自有良策。看来安庆的官忌讳彭(蓬)字,我姓毛,娘与你一道去安庆,这毛(锚)把船栓住,不就平安无事了吗?”
         彭知府一听大喜,马上命人连夜打造两只大铁锚。第二天一早,彭知府和母亲各乘一副大轿,家人们套马驾车,装上这对大铁锚,前呼后拥赴安庆上任。进城后,彭知府径直来到迎江寺,将这对大铁锚安放在迎江寺正门台阶上,又进寺求神拜佛之后,才前往府衙接印。
         自此,安庆果然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迎江寺有别于其它寺庙的独特之处。
         在香火袅袅中,我们参观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和藏经阁。那袒胸露腹、张口憨笑的弥勒佛,让我也忍俊不禁;高丈余,身穿盔甲、气势凶煞的“四大金刚”也就是传说中的东方护国天王,南方增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给人一股震慑之气。十八尊敷金罗汉塑像,姿态各异、造型生动。我们虔诚地在佛面前逐一跪拜作揖,以求保佑一切平安顺利!
         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的振风塔,来前就听说过长江沿线自古就流传有“过了安庆不看塔”之说。仰望宝塔,共有七层,塔身平面形状为八边形,逐层收缩,象一直立的圆锥体。走进塔内,有石级直通塔顶。内共有168级台阶,塔门据说是按八卦图布局的,变化多端,大人拉着我们的手一刻不敢松,生怕在众多的游人里丢失了彼此。登上二层以后,里面笑语不绝,一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些人找错了门碰壁了,他们再随着有经验的人寻了门而上,其乐无穷。每层飞檐上的翘角都悬有一个风铎,江风吹拂铎声叮当,悠扬远送。当我们来到五层时,在只及我们小孩半身高的白石栏杆旁探身俯视下面,只见地上的人变得极小如蚁了。在我们惊奇的叫声中,爸妈却害怕我们玩得太兴奋而不注意安全,连哄带骗强行将我们带下了宝塔。当我们兴致未尽地离开还频频回首时,发现爸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工作后,又偶闻迎江寺内还有百余年历史的素菜餐馆,便和一朋友特意在大清早不吃早点来到这里。不同于一般的饭店,这里面陈设古色古香,早有爱起早的老人们捧着茶杯在里面享受早餐了。我和朋友临江而坐,各点了饺子、包子、炒里脊丁等,这些与外面的名称一样,可原料基本都是豆腐做起来的,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大龙山◆


         大龙山,以前当地人也有叫石树山,因为它以灵山石树为主要景色。远观象一棵大树伫立在群山之间,而石树是由千百块巨大的花岗石自然垒叠而成。其实大龙山钟灵毓秀,最为典型的为灵山石树、龙山秘谷、天井龙湫、日照峰风光和小龙会胜,堪称大龙山五绝。
         我所游玩过的大龙山,细究起来应该只是石树一景了,其它的只是眺望略感而已。
         九一年五月的一天,我和几个朋友打听着路线,乘坐公交车欲到大龙山一游。在车上,我们对售票员说“到大龙山”,售票员惊讶了一会,又问我们:“到大龙山哪里?”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了。这时,有一位中年男人,看着我们笑了笑,说:“看来你们是到大龙山去游玩的吧?该买票到石树山站点了。”我们听了此言,频频点头。
        车子行驶着,时间不长,我们就远远地看到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在层层山峰之间。还有许多巨石散布在山壑之间,巨石千姿百态,有的形若伏虎,有的状似卧牛,什么石猴、石狮、石盘、石仓、石树等。我们随着售票员的指点下了车,来到山脚下,首先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然后随着游人开始进入石洞。石树山是以粗大的树干顺狭谷直上,中间层岩互叠,石洞密布。我们沿树干攀援而上,穿梭于各洞之间。有的狭窄通道只容一人弯腰探过,有的需互相牵拉搀扶方能跃过,有的如行平地般坦然走过;一会儿泉水叮咚、阴暗潮湿,一会儿光线刺眼、微风徐徐,一会儿豁然开朗、笑语喧哗。经过危岩幽洞,终于到达石树之巅。我们攀上一块巨石,喘息着休息下来。此时,一阵阵山风吹来,片刻吹去登山流出的汗水,神清气闲起来。
         在山顶上吃点东西,用眼睛尽情饱览周围所有的景致后,我们在洞外寻找路迹下山,整个下山时间很快但很陡。看着一同上山的人有在一处下坡时滑倒滚下半坡中的痛苦模样,就不得不将身旁的大石块或树抓得更紧,一步一步小心地,却依然感觉在向山下小跑。 “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感慨随之而来。

    *******************************************************************************
    后记:
         过去,在闲瑕时我还去了其它可能名不见经传的景区或者公园,如菱湖公园、春光苑、狮子山公园、浮山、小孤山、江西的龙宫洞,还有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九华山。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去过的名胜美景。这些都有其各自特色,但有一点相同的是,我每到一处,都会感叹一句:清新,美不胜收。可是,在我每每对眼前景物情不自禁欢呼的时候,又怎会想到有的也许是自己此生唯一的经历呢?作为简简单单的地球上的一个公民,在景区大开发的今天,希望看到更多的是保护自然,而不是人工;在物欲横流的现代,希望有更美好的清新空气,而不是大片的环境污染和山林砍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20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凝月,因为工作忙我好久没来家乡了。见谅:)
    我好笨,编辑终是学不好,那些景点名我总是让它们不能变大点。另我也想图片放在中间好看些,可忙半天还是以失败告终,唉。
    这一篇乡情贴子,不知可否来得及参加你举办“乡情”的活动?
    我想“把悲伤留给自己”作为参加活动,而不参赛,你说呢?
    最后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1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涵馨2005/08/20 04:38pm 发表的内容:
    凝月,因为工作忙我好久没来家乡了。见谅:)
    我好笨,编辑终是学不好,那些景点名我总是让它们不能变大点。另我也想图片放在中间好看些,可忙半天还是以失败告终,唉。
    这一篇乡情贴子,不知可否来得及参加你举 ...
    涵馨太客气了,不论怎么说工作是第一位。谢谢涵馨带来的乡情帖子:)
    编辑上凝月是一知半解,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告诉我,我来试试看是否可以达到你所说的要求。
    那篇文字我觉得应参赛的,虽然带给人的是伤感,但是我知道是你用你泪水写出的心血之作。
    欢迎你多来这里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三在 2005/08/22 01:55pm 第 2 次编辑]

    似曾相识的往事,能写这么多,楼主的用心用力,让我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2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故乡的情,尽诉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4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简评]无论是写景或叙事,作者都能做到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层次清楚、紧扣主题;也无论是配图还是编辑文字,作者都能认真对待。足见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深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1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人人心中皆有,笔下却无。
    涵馨一路走过,散落一地珍珠。
    心灵手巧的你,仅仅用了一根细线,缀起一串串项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1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3/10 10:23am 发表的内容:
    人人心中皆有,笔下却无。
    涵馨一路走过,散落一地珍珠。
    心灵手巧的你,仅仅用了一根细线,缀起一串串项链。
    谢烟雨过奖,朴实话普通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朴实话普通说才显得自然流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3/13 05:42pm 发表的内容:
    朴实话普通说才显得自然流畅啊
    再汗一个~~~~~~
    这个季节,想念家乡的春光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1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安庆,当我知道了黄梅戏,“熟悉”了严凤英,就把安庆当成了最喜欢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书本里从周围的朋友里更多的了解了那里的人杰地灵。
    去过安庆两次,在匆忙的时间里游玩了狮子山、迎江寺、菱湖公园和莲湖公园。慕名前去了黄梅阁,黄梅阁荒芜的杂草显示的是黄梅戏的衰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涵馨、凝月去西江月看看都是错了惹的祸……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3/18 11:36am 发表的内容:
    安庆,当我知道了黄梅戏,“熟悉”了严凤英,就把安庆当成了最喜欢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书本里从周围的朋友里更多的了解了那里的人杰地灵。
    去过安庆两次,在匆忙的时间里游玩了狮子山、迎江寺、菱湖公园 ...
    那里的莲湖可能就是我说的春光苑吧,靠东面,离菱湖公园不远。姐姐看来游远的地方不少,下次来安庆一定要和我联系,我们散散步,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3/24 03:00pm 发表的内容:
       涵馨、凝月去西江月看看都是错了惹的祸……嘿嘿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3/24 05:34pm 发表的内容:
    什么意思?
    二位吓我一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馨馨,哼几段黄梅戏给偶听听,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2006/03/25 01:15pm 发表的内容:
    嘆為觀止,馨小姐姐真是讓我佩服!!
    怎么了?我吓一跳你就佩服了~~~ :em03: 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柏拉图2006/03/25 04:00pm 发表的内容:
    馨馨,哼几段黄梅戏给偶听听,呵呵
    图图,我五音不全啊,只会听不会唱,晕。不过介绍个人给你,就是凝月,她的歌声我听过(给好处费,我引你去偷听),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涵馨2006/03/24 09:20pm 发表的内容:
    那里的莲湖可能就是我说的春光苑吧,靠东面,离菱湖公园不远。姐姐看来游远的地方不少,下次来安庆一定要和我联系,我们散散步,嘿~~~
    第一次去安庆我是一个人,匆忙中去游玩了几个地方.第二次是全家三口人,那次去的时候有一位非常热心的向导,头一天领着我们欣赏了李萍和熊承龙主演的<天仙配>,第二天专程拜访了严凤英的老家罗家岭.等到第三次,应该是和徽山皖水的馨舵一起把臂同游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过去的事情

    下面引用由涵馨2006/03/25 04:07pm 发表的内容:
    图图,我五音不全啊,只会听不会唱,晕。不过介绍个人给你,就是凝月,她的歌声我听过(给好处费,我引你去偷听),嘿嘿。
    馨,这么快就打算出卖你的姐姐兼师傅了?
    偶要告诉你,要听可以,准备好晕药,还要准备好和120随时保持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16:48 , Processed in 0.0910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