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8|回复: 2
收起左侧

重读鲁迅随笔二——纷扰中的闲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门虫在 2005/08/21 07:41pm 第 1 次编辑]


  比之于狞厉冷酷的《野草》,《朝花夕拾》同样是一丛地狱边的小花。所不同的是,《野草》惨白得祟人心魄,像噩梦惊醒之后还残留的片段,令人冷汗淋漓;《朝花夕拾》虽则不是“带露折花”,但色泽鲜然,清香如故。然而鲁迅又说那只是受了“思乡的蛊惑”。
  百年茫茫成一梦,犹向梦中看落英。实际生活并不窘迫的鲁迅,其内心却总被纷扰的世事逼得“只余下苟活着残喘的一口气”。即便这残存的一口气,他也呼吸得不能痛快,还得从“血泊中挖出一个小孔来”。大多时候,他是执笔为矛,与智识阶级的“精英”们战斗,但稍得喘匀一口,他也会卸下坚硬的战甲,在无边夜色的庇护中,捡拾几片记忆的落英,但不是为了伤春,而是为了从纷扰中寻得一点闲静。
  这样的一点闲静对于他显得弥足珍贵。夜色仿佛一帖良药,战士满身累累伤痕在夜色的浸润下奇异地迅速愈合,闲静也就这样适时来到他的笔下,清泉一般汩汩而出。此时的鲁迅不是战士,他不再披坚执锐,不再用矛刺向茫茫的“无物之阵”,不再以看见血与血的交融为欣喜,而还原成一位平易的老人,向夜色细数着他儿时种种趣事。记忆总是在默默中进行连自己都觉察不到的选择,留下那些必要的,以满足心灵之需。
  他就在《朝花夕拾》捡拾着记忆,虽然连这记忆也是受了思乡的蛊惑,但终竟足以慰籍。此时的他亟需也给自己制造出一点暂时麻醉心灵的愉悦。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愉悦却需要他刻意寻找,寻找不得就聊且制造出来。于是,幻像的虚无终于也渗进他的这丛夕拾来的朝花里。这本身就是荒诞——既是夕拾,又何以能称之为朝花?然而鲁迅并不在乎这些,他已经无睱顾及夕拾的悖谬,而是全身心地关注着那个“朝”字,试图从这个字里看见早已不在的露水,并撷取一滴,算是浇灌一下日渐荒芜的心田吧。

  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小引中的这段话让我触目心惊,让我想起另一个学者一句话:生年唯欠一死。这是王夫之说的。不知为何,鲁迅要在后来写的小引中冒出这么几句话。也许在他编稿的时候也当了一回读者,在审阅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把阅读感受流露出来了。而这几句话置于集首,却让人心悸。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鲁迅随笔二——纷扰中的闲静

百年茫茫成一梦,犹向梦中看落英。实际生活并不窘迫的鲁迅,其内心却总被纷扰的世事逼得“只余下苟活着残喘的一口气”。即便这残存的一口气,他也呼吸得不能痛快,还得从“血泊中挖出一个小孔来”。~~~~~~~~~引用自然具体,且使文字更具有说服力~~佩服虫子的才华哈~~敬上月光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鲁迅随笔二——纷扰中的闲静

百年茫茫成一梦,犹向梦中看落英。——看的是落英,其实那也是表面,善于思考并有着敏锐直觉的鲁迅是在寻找如何唤醒沉睡的人。夜是静的,文字却是匕首,刺向沉静的黑夜。
在虫子的笔下感受回鲁迅,也是给思路带来清爽的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1 07:17 , Processed in 0.0677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