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4|回复: 5
收起左侧

[风土人情] [转帖]徐州历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雪融冰轻在 2004/03/22 08:15am 第 1 次编辑]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另:加一点上去,呵呵,汉朝的开国布衣皇帝刘邦生在徐州沛县丰邑--即现在的徐州丰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徐州历史

徐州简介:
徐州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食品、工程机械和建材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机械、化工、建材工业为支柱,煤炭、冶金、纺织、丝绸、轻工、皮革等行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工业体系。徐州号称“百里煤海”,煤炭储藏量36亿吨。
  徐州是国家和江苏省重要的农业基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10多个。生产优质粮、棉、蚕茧、肉牛、肉兔、山羊、水产品及水果、梨及银杏、板栗及白蒜、芦荟、牛蒡、山药、何首乌等水果和特种蔬菜。
  徐州是历史形成的区域性商贸都会和物资集散中心,为历代“商家必争之地”。近年来,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商贾云集,市场繁荣,2000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5亿元。商品流通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徐州向辐射淮海、沟通全国、连接国际的区域性商贸大都会迅速迈进。
  如今,870万的徐州人,正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在徐州112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历史的新篇章。富饶的物产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美丽的徐州正张开双臂热情地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2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徐州历史

徐州地理: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2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徐州历史

徐州人文

徐州古文化遗址极为丰富,唐代的任山古道,遗迹犹存;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刘林、花厅等遗址出土万件文物,精美罕见。共发掘古墓葬数百座,以汉墓为主,主要有土山汉墓(云龙山北麓),北洞山汉墓(北郊茅村),东洞山汉墓(下淀乡),刘注墓(拾屯小龟山)。徐州是汉画像石最集中地区之一,建国以来先后发现完整画像石墓近30座,散存汉画像石约400余块,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徐州名胜古迹兼有南秀北雄之长,云龙山、兴化寺及其石佛,九里山的白云洞,户部山的戏马台,以及俗称为“五楼”的霸王楼、彭祖楼、黄楼、奎楼、燕子楼,代表了徐州传统文化特色。古建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宫、兴化寺、文庙、权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门、吴亚鲁旧居、郭乐山旧居都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保护。
  在徐州的历史上,记载了许多领袖人物的光荣业绩和文人墨客的精彩诗篇:
(1)、彭祖
  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相传彭祖是黄帝的后裔。彭祖是著名老寿星,活了八百岁,善于导引气功养生,也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烹饪鼻祖。据说他关于烹调雉羹,进奉给尧帝受封而建立大彭氏国。市南郊有占地520亩的公园,命名为彭园,内有汉白玉石雕彭祖像,建有彭祖祠和大彭阁,成为海外彭氏后裔来徐寻根祭祖的活动场所。
(2)、刘邦
  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刘邦的故乡,其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刘邦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刘邦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刘邦”的说法。
  刘邦在三十岁时,在沛县治东一里的泗水上岸上担任分管治安的泗水亭长。八年的亭长生涯对刘邦意义重大,在此期间,他先后结识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一批人,这些人在他后来的政治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9月,刘邦在泗水河畔宣誓起义。此后,刘邦的势力不断壮大,经过八年的战争,抗暴秦、诛逆楚,终于建立了统一的大汉王朝。
  高祖十年,刘邦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酒酣之时,刘邦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
  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
(3)、项羽与戏马台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下相人。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公元前209年起兵吴中,联合义军,翦灭暴秦。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其像成于1987年夏,高285厘米,顶盔贯甲,足踏岩石,迎风而立,显得十分矜持、威严、刚愎、剽悍。
  戏马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历代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硅书院、耸翠山房、碑亭记等。
(4)、五里三诸侯
  在徐州,特别是沛县一带。一提到“五里三诸侯”,当地的父老乡亲便神采飞扬,津津乐道。所谓“三诸侯”是指汉初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他们的故居皆在今徐州沛县安国乡境内,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故称“五里三诸候”。
  王陵、周勃、灌婴都是汉初重臣,为刘邦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为巩固汉政权出了大力,都官到丞相。这只是个代表性的说法,秦初,徐州一带藏龙卧虎,人才辈出,风云人物、王候将相何止这三人!据统计,刘邦称帝后,封侯143人,其中徐州沛籍就有23人,如萧何、曹参、昌、樊哙等。
(5)、苏东坡
  徐州市区庆云桥东,故黄河南岸大堤上,矗立着一座双层飞檐的黄色高楼,歇山抱厦,光彩熠熠,这便是新修复的黄楼。
  历史上的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熙宁十年(1011年)四月,苏东坡由密州(山东诸城)调任徐州知州。苏轼在徐州一年又十一月,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
  苏轼到达徐州不过三个月,黄河泛滥,大水逼到徐州。苏轼亲荷畚锸,布衣草屦,结庐城土,过家不入。在他的组织、指挥和影响下,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避免了大水灌城的惨祸。苏轼“以身帅之,长城存亡”而战胜洪水的壮举,受到朝廷的奖谕,也深得徐州人民的感激与敬重。苏轼为了防止大水对徐州的威胁,一方面筑堤固岸,一方面加高城楼,元丰元年二月,动工在城东门档水要冲处建造了二层高楼,因为“水受制于土”,所以涂上黄土,取名黄楼,含有“土实胜水”的意义。九月九日重阳节,苏荔大宴宾客,举行典礼,奏乐庆贺黄楼落成,他高兴地写下《九月黄楼作》一诗留作纪念。从此黄楼成为徐州富有历史意义的名胜古迹。
  除黄楼外,徐州还留有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有同样是治水工程的云龙湖苏堤;东坡酒醉而卧,如今刻满诗词题赋的“东坡石床”;苏轼与云龙山隐士张山人共饮抒怀的放鹤亭;得名于苏轼《快哉此风赋》的快哉亭;黄河故道中的“现红岛”,传说是“苏姑娘舍身跳水,红妆现于黄水”而来。所有这些,无不寄托了徐州人民对苏东坡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6)、乾隆
  乾隆执政六十年,共到徐州四次,都是南巡途中路过而逗留的。主要目的是“阅河”,即实地考察黄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初,弘历乘船北上,弃舟登陆徐州。时值灾后不久,饥民遍野,瘟疫流行,一派凄惨景象。随驾大臣曾劝皇帝不必亲到徐州,乾隆力排众议,坚持来徐视察。他在《灾馀》诗中写道:“灾馀疠必行,古人言之矣,将为徐州行,大吏去宜止。去去关民瘐,宁忍夏避此”。乾隆皇帝此“民瘐”为重,不避瘟疫而亲临灾区,不能不说是一种勤政抚民的表现。
  在这次视察以后,乾隆指示地方政府兴建行宫,以便再来徐州时居住方便。乾隆行宫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乾隆对行宫非常满意,亲自为行宫撰写了两副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乾隆行宫的建筑在清末以后,大多已毁,现存有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如今这座昔日的帝王行宫已成为社会教育和民众娱乐场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2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徐州历史

徐州最有名的还是刘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3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徐州历史

徐州虽属江苏,但在长江以北,有典型的北方特色,俺每年都要去云龙山晃悠一下的。这、这江南水乡,和苏北关系似乎不大。咳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6 00:55 ,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