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8|回复: 13
收起左侧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14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名句译解
                 
                     一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
【译解】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译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三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译解】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大宗师》
【译解】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五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
【译解】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六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⑸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
【译解】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七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
【译解】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八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
【译解】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九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
【译解】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十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译解】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十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
【译解】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 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十二
不以物挫志。
——《庄子·天地》
【译解】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不可玩物丧志。

                     十三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
【译解】: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十四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天地》
【译解】: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
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十五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天道》
【译解】: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十六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
【译解】: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
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十七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译解】: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十八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译解】: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
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十九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译解】: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
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十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
【译解】: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二十一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
【译解】: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二十二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译解】: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二十三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
【译解】: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取不完。
物质可以无限分割。

                       二十四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
【译解】: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二十五
狙公赋 ,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子。齐物论》
【译解】: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二十六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齐物论》
【译解】: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
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二十七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养生主》
【译解】: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
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二十八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
【译解】: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
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二十九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译解】: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真朋友不言利。

                     三十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译解】: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三十一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庄子知北游》
【译解】: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
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三十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
【译解】: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三十三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译解】: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
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14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好东西,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2-1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从烟雨发来的《庄子》名句译解中,读出的是修身立德养性.前段时间凝月读过了<菜根谭>\<小窗幽记>和<幽梦影>,再品味烟雨的这帖,正好可以互为补充.老子有"上善若水"一句,应由此阐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2/22 05:12pm 发表的内容:
    从烟雨发来的《庄子》名句译解中,读出的是修身立德养性.前段时间凝月读过了<菜根谭>\<小窗幽记>和<幽梦影>,再品味烟雨的这帖,正好可以互为补充.老子有"上善若水"一句,应由此阐述了.
    凝月博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博学称不上,行走在网络上,遇到优美的怡情养性之句,凝月喜欢多留意:)
    如《菜根谭》中: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惟有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蝉    秋听虫声冬听雪
        春听鸟声 ; 夏听蝉声 ; 秋听虫声 ; 冬听雪声 ; 白昼听棋声 ; 月下听箫声 ; 山中听松风声 ; 水际听内乃声 , 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 , 悍妻诟谇 , 真不若耳聋也
    《小窗幽记》: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香;绘风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2/23 11:27am 发表的内容:
    博学称不上,行走在网络上,遇到优美的怡情养性之句,凝月喜欢多留意:)
    如《菜根谭》中: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惟有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推荐一下《围炉夜话》也是类似,有兴趣可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不错,记得和虫子认识的时候,他曾经介绍过,上次在联版,也有人以此四字入联.网上方面,凝月定会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2/23 11:54am 发表的内容:
    不错,记得和虫子认识的时候,他曾经介绍过,上次在联版,也有人以此四字入联.网上方面,凝月定会拜读:)
    宣传安徽文化,陶冶自身情操。我在搜集建安文学以及三曹的有关资料,改天专门发个专帖:“关于建安风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呵呵,曹操的诗我已基本拜读,去岁就有心做文,可惜一直懒惰.梅尧臣一文我从商报转载,因手边资料有限,所以也没有去写,今岁事务繁多,是否可以成文,也不好早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我改天给凝月提供一些为文的资料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2/23 00:01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曹操的诗我已基本拜读,去岁就有心做文,可惜一直懒惰.梅尧臣一文我从商报转载,因手边资料有限,所以也没有去写,今岁事务繁多,是否可以成文,也不好早诺.
    我正在搜集建安文学的有关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庄子的东西不错,诸子百家的言论各有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庄子》名句译解

    下面引用由无情枫叶2006/03/25 09:02pm 发表的内容:
    庄子的东西不错,诸子百家的言论各有其长!!
    许久不谙枫叶面,
    不知飘零到何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23:27 , Processed in 0.085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