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回复: 12
收起左侧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光中的詩,有着很重的自我生命反思感,这表明他对生命的看重;偶有在遣詞造句上,用戏谑的手法表达內心感受,也許人生总要点平衡吧。早期诗中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可能年事渐长,近期的作品都带着些沧桑,但却没有使读者阅读后有感伤。[/SIZE]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这是专家对于余光中诗的评价。初读他的诗,应该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了: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要认识汉字的都能读懂他的文字。用可以看见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比喻乡愁,把乡愁从距离和感官上慢慢拉开,深入主题,升华主题,既不张显突兀,又生动好懂,更没有技巧的卖弄。作为现代派的代表作,却不象当今的现代派诗歌故意揉碎文字进行重组或者矫饰文字,用意识流把握着诗歌的全局。[/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这个贴子最后由凝月无语在 2005/07/27 11:32pm 第 1 次编辑]

当我看见他的《碧潭》时,诧异于他的联想丰富:
【碧潭】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浆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由潭最后写到天上的牛郎织女,诗人的确是会产生联想。但是词句上,我却感觉他在试图为新诗做着某种尝试:第三行的“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中间的两个逗号,简短的短句在强调着罗曼史,遗憾吗还是在无奈,情绪是淡的,虽然诗句中再强调忧伤,不过不明显,要说有也不过是一丝。这里要关注的不是语句的心情,而是在语句的特色,“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和“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两个如果的运用,琉璃和蚱蜢这里意思我不是很明确,这或许就是新诗中要的朦胧感,需要的是意会,如果言传或许就是破坏了诗的境界。“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飞来蜻蜓,飞去蜻蜓/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看起来好理解,头脑也随着“飞”而在飞,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官在诉说,声音转到了看见的画面,一个虚飞转入到实飞。这就是余光中对于文字的巧妙驾御,但是这篇我感觉不如《乡愁》,文字上有些矫的感觉,不似《乡愁》的浑然,在文字的运用上和所做的尝试上,应是余光中的早期作品。[/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读他后期作品,没有不认识字的压力,没有不懂意思的压力,诗歌中张显出的灵光,不竟让人佩服他对于文字的细微处理,更佩服他在主题上的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就如《乡愁》的主题是海峡两岸的骨肉分隔,《白玉苦瓜》用瓜寓意饱经沧桑的母亲,没有过多的刻意,却使诗歌的内涵丰满立体。和那些强自呻吟内容平乏的诗歌比起来,恰如一泓清泉,带来了清新之气,涤荡着心灵。
  清雅的文字、平和的语言、质朴的风格是余光中的诗歌特色。古汉语发展到当今,一直受到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世界这个大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扬汉语的原有特色,同时又吸取西方的文化,不少文字工作者都在探索着追求着。如何做到中西合壁,余光中也在摸索着,所以早年的文字,他的风格多变,在技巧中下了很大的功夫。[/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暂时发这几段,估计有罗嗦和乱的地方。等凝月读透了后,在进行整理和归纳。可惜凝月的水平有限,只能写成这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8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暂发几段,我就先读几段。 :)
继续期待后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呵呵,凝月近来古今兼通,还出门进行了采风,自有精进,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也喜欢余光中的现代诗歌,凝月读懂他文字中的神韵,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看来我也要再深读一下了,谢谢凝月给我们分享她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先读~~~敬上月光酒~~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1 10:2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7-30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只知道《乡愁》,越来越读不了书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呵,在这里找到好多知音~~余光中,郑愁予,是慕云最喜欢的两位诗人。我在他们,特别是余大师那里,学到不少:)
    没有一柄兰桂的桨 可以这么直接
    击碎一池粼粼
    除非是风。从山的那边引渡
    《十年》(之一)
    折柳的身影 堆砌
    重叠 一池的蛙鸣竟然都沉默
    当爱成痴
    是否只有决堤才能渗透
    《十年》(之六)
    都没入秋光里了吗
    或者所谓爱情  还在滋长
    我不知风往哪一个方向走来
    迷惑  在一则北宋的小令
    解不开的结
    走不出的时间
    有些密码注定遗失  谁的手指
    在午夜不停画同一个圆
    《十年》(之七)
    一种浅浅的笑
    蜻蜓合上翼  轻轻
        莲就叹息着败去
    《十年》(之八)
    这些句子里,都有余光中的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回归——外行人眼中的余光中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0:08 , Processed in 0.0816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