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9|回复: 32
收起左侧

意翔斋记(随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人曾以意翔斋这个名字取笑我:“意既已翔之,又何来一斋以屈之?”友人的意见是嫌我的书斋太小了,实在不够让心意飞翔驰骋的。我回应他说,当时取这“意翔”二字其实只是与自己名字谐音,着实没有想到那么多的,既然已经颇为郑重其事地为书斋取了一个名字,还是不便朝令夕改,就延用下去,也只好让心意在斋里屈着吧。友人笑笑,无话。

  书斋虽已堂皇名之曰“意翔”,实则只是陋室半间。
  说是陋室,是因为我的书斋里其实并没有多少书的,区区数百册,粉墙半壁足矣。且不说那些藏书家书斋之煌煌,就说一些手头颇得宽裕、又爱好书籍的人,其藏书一般也上千册,相形之下,我的书斋就有些凄惶了。然而,于我自己而言,书斋虽说陋小,也可堪我时常练面壁之功,对着那一排排书脊兀自沉醉一番。说起这沉醉的样子,我自己没照过镜子不知是一副什么呆傻模样,妻子有见过,她说我这般时候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一个对着书脊就能发呆半晌的家伙。妻子的话半嗔半怜,不知怎的,我听来却十分受用。
  我的书斋是与卧室共用一间,除了半壁的书,加上木桌一方、木椅一张,也就是我的书斋了,说起来,书斋占到的空间还不到三分之一。书斋虽与卧房共处一室,却能相安无事,书归书,床归床,电视归电视。人一旦坐到书桌面前,背后俨然就立起一道无形之墙,隔开电视的喧哗,于小小书斋之内,独自一人静品书之芬芳无限了。

  前人有“容膝”之说,那意思是地方小到刚好只能容下一个屈膝而坐的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却很形象。试想,一个人屈膝坐于一小室,双手自然扶膝而垂,神色端和,这又是古人“触膝”闲谈时的模样了。在我的书斋里,对面端然坐着与我触膝交谈的是那半壁的书。我并不总是翻开一本书来看,有时候只是干坐着,目光游移于厚薄不一的书脊之间,从中看到余光中,看到张承志,看到李白和杜甫,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已经做古,有的还是洋人。中外今古,是没有时空差别的。我这时候想与谁交谈就与谁交谈,主动存乎我心,自由得很。这也就是意翔的状态,岂是半间陋室所能屈之?书斋之为斋,有实物之半间,更有心灵之无穷,可见书斋也是心斋。
  说到心斋,那到底是心囿于斋,还是斋容于心?这似乎又和庄生梦蝶是同一个道理。据说庄生某日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到后来却又不知是蝴蝶变成他、还是他变成了蝴蝶。庄生说得有点玄乎。其实说起来这就是神游物外的一种状态吧。当我处于书斋之内,心神却逸出书斋之外,接于千载,横乎六合,这时候真有点“莫非王土”的味道。一个人悠然冥然,瞬息之间,也能上穷碧落下黄泉的。

  《说文》里的解释:斋,戒洁也。这是“斋”最早的意思,指祭祀前整洁身心。到了后来才有书房的意思。在书房里一般是用不着祭祀,但整洁身心是有的,也延了一半的意思下来。就“斋”的字面(简体字)来说,“文而”,我觉得这个字简得很有道理。就书斋的斋而言,不正是文字的居所么。我的这半间书斋也同样是文字的居所,而我就在这居所里安居,时不时也遣吾之心意飞翔一下,以解身心之劳顿。
  这便是我的意翔斋,是为斋记。公元二○○五年,季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哈哈~~先敬上月光酒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让凝月想到的是“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心意在此间任意飞翔,好不快哉?
说到“斋”,突然冒出佛语中的斋戒来,虫子喜洁,用斋真是恰当之至了。不过,虫子能飞,希望这里不是笼子,束缚了虫子。玩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1 10:2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8-1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书斋的小,并不妨碍心意的飞翔
    相信虫子会在书香中,放飞自己的心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地一散人在 2005/08/15 01:46p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门虫2005/08/05 09:06pm 发表的内容:
      友人曾以意翔斋这个名字取笑我:“意既已翔之,又何来一斋以屈之?”友人的意见是嫌我的书斋太小了,实在不够让心意飞翔驰骋的。我回应他说,当时取这“意翔”二字其实只是与自己名字谐音,着实没有想到那么 ...
    欣赏,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天地一散人,凝月初见,有心旷感。
    天地间,浮生尔尔,人无非一蝼蚁过之行空。既云天地,心中自有一方天地。散者人疏懒也,不愿为仕途所累,不愿为红尘羁绊,如无潇洒情怀,焉得如此!
    观散人文,或淡或浓,言语自如,范子有云“不以物喜,不已己悲”,或哭或笑,与他人和妨,然达者几人,悟者又几人?大千万象,陋室一间,如散人之“双廉清幽处,一室翰墨香”,足矣!

    问散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地一散人在 2005/08/12 05:11pm 第 3 次编辑]


    问斑主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散人2005/08/12 08:17am 发表的内容:
    问斑主好...)
    昨日见散人有一文,未料凝月未及回,今日特来,既然不见,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5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地一散人在 2005/08/15 01:4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5/08/13 02:27pm 发表的内容:
    昨日见散人有一文,未料凝月未及回,今日特来,既然不见,郁闷~~~~~~~~~~~
    版主见凉,因见门虫美文,兴起一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6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散人2005/08/15 10:28am 发表的内容:
    版主见凉,因见门虫美文,兴起一和...
    散人名如其人,凝月感谢散人移步来到徽山皖水,后悔美文未能尽兴欣赏,憾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虫子这个书屋不怎么赚钱吧?
    我打算回去开个书屋~~卖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资料~~~加些文学作品,帮忙参考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此心境  容且大也
    想自己糊涂上十几载,却未有一书在握,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人文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1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你就不错了,还有半间地方可以叫书房。
    我的书房兼作客厅、饭厅、儿子的游艺室、杂物堆放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哈哈.简直是另一个陋室铭啦.门虫兄的书斋名字好听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意翔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s28521在 2005/09/09 08:20am 第 1 次编辑]

    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再次欣赏虫子美文,意外收获了散人佳作,这次我可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芜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翔斋记(随笔)

    多谢散人了:)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
                            斋室记名
          古人书斋记名,轩室馆堂,妙想迁得,不一而齐。余近日南
    迁西平村, 得素室三五间,择其面积最大者为书房,了吾夙愿。
    装修已毕,遂思觅书斋名,记为“一墨斋”,想其由来,兹录如下,
    以飨同好。
         昔东汉蔡邕《论书.九势》有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其怀
    抱,恣情纵性,然后能书……。” 一个”散“字,突显性情。至魏晋
    七贤稽康诸君更是“情之所锺,正在我辈。”……张芝“一笔书”,吴
    道子“一笔画”,千载之下,已成绝响。想其下笔时,风神潇洒,意
    气勃发,恨不复见矣。
        中国书画尚意,晋唐宋元名士多好墨戏,畅神写意,以寄情怀。
    清人论八大画作:“愈简愈远,愈淡愈真,天清壑古,雪个精神。”
    展玩其作,清逸郁勃之气扑人眉宇,真乃一墨大千,大家气象。
         道家有一元论:大道无门,浑沌生一,连绵不绝,以生万物。
    艺家多以此喻“天人合一”之境。石涛论画曰:一墨而下,尺幅管
    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故吾道一
    以贯之……。”此乃画道亦为治道也。故以“一墨”寓其意,乃名之。
       吾年近不惑,学不盈车,才无半斗,此一愧也。又平素喜好
    印石,偶见寿山精品(鸡血贵为石后,但只可供养,不耐把玩,久
    后易走血,故余敬而远之),爱不释手,却羞涩囊中,此二愧也。
    但转念半世之后,撒手西去,与其贪“千金”自累身心,不如求“一
    墨”自娱性情。余不及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之豪情,但无念于腰
    缠几何,却耻于胸无点墨,故亦以“一墨”自勉,以励志也。
         附:余少好金石,平日余暇,多流连于古玩商铺,偶见精品印石,
    顿觉眼前一亮,伫足观赏。老板精明,以为水鱼上钩,遂热情招
    呼,品茗交谈,尽出所藏,以探深浅。余亦乘机上手把玩,以饱
    眼福。久之,老板渐起疑心,视此水鱼乃假货耳。余亦心知,适
    时离去,以避不快,虽口称货色尚差,但实乃囊中羞涩矣。想十
    余年前曾刊印“家因买石贫”,如今尚未脱贫,奈何?想起陶公两
    句“帝乡非吾愿,富贵不可求”,且不如“双廉清幽处,一室翰墨香”,
    了尽天年,乃释怀。
    一墨斋灯下散记,时秋雨横窗

                                装修记
         自购房后,即忙于装修,欲甚简之。盖堆金填银,繁复豪华
    之举,余甚恶之。只喜素壁虚置,无吊顶,无饰边,一白到底。
    平日视之,似丈尺白宣,悬于四壁,引书画兴也,隐隐然觉水
    墨之气生焉。
        昔刘宋宗炳,性好山水,凡所游历,皆图于壁,抚琴动操,令
    群山众响,谓之“畅神卧游”。惜今人已多无此兴矣。
        余于书斋处,最是着意。选“和庭轩”书房用俱一套,书柜甚高
    大,满壁而立,尽藏余书。书桌临窗而置,面东,晨读时沐朝阳,
    甚惬。于另侧,置二三闲椅,地毯一张,地柜置墙边,上呈青花,
    古陶,青铜各一(尚无称意者)。素壁间,中置右军兰亭,两侧
    各一古梅立轴及甲骨卜辞,略有书香气息矣。窗帘乃两幅山水
    竹石(此帘乃妻为余选,心甚慰。于主房中,余择徽宗花鸟名册
    一幅,以感其恩),清逸淡远,犹其款记:“砚唱磊磊,笔歌萧萧,
    俯兹旧树,写我清高。余七十有六叟王无我题于竹轩。”余最爱之,
    盖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本欲自题一联:
    “双帘清幽处,一室翰墨香。” 实乃书艺尚浅,恐大方贻笑,遂罢。
    又于主厅二壁,今人多置书画,凡“大江东去,北国风光,山水,
    花鸟”之流,渐趋俗态。吾乃异其行,悬两巨幅印章“有所不为,
    万象更新,” 甚觉清爽也。
        及毕,心称意满,仰于地,神思悠悠。想经年来,为此三五间
    屋,劳累碌碌,不近书香久矣。望南墙书册,渐起愧意。是夜,
    刊一印,名曰“愧对南架三百册”,并款记“直欲向天借问,还我卅载
    光阴。长隐湖山,醉心艺事,了尽余生,何复人间,不其难乎?”
    且叹时运也,是为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12:17 , Processed in 0.0893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