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2|回复: 5
收起左侧

[风土人情] 【聊斋】(三)钱塘苏小是乡亲——随园诗人袁子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小楼和七月提到袁枚的《子不语》,突然想来说说袁枚。
     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20岁的袁枚被举荐,是两百多人中年纪最小的,虽落选,却从此扬名天下。四年后中了进士,做了几任知县,三十三岁就辞了官,筑随园,当了五十年的随园主人。
     关于袁枚壮年早退,当时曾有物议。他在《再答陶观察书》中说“今仆在官,官未必重;去官,官未必轻”,他说自己是“知难而退”,并非归隐。
     有人说他“枚仕虽不显,而备林泉之清福,享文章之盛名,百有余年来无及者”。
     在官场走过一遭的袁枚,与终身未曾进仕的蒲松龄,个人遭际既不一样,为文风格便也有别。就象七月所说那则司文郎的故事,感觉于滑稽突梯外,里面还隐有蒲松龄的愤懑;而袁枚的《子不语》,似乎更偏向于自娱自乐,也更恬淡自适些。

                           二
     袁枚有诗才,史称他“所为诗文,天才横溢,不可方物”,袁枚于诗,主张“性灵”,他有《自题》一诗“不矜风格守唐宋,不和人诗斗韵工。随意闲吟没家教,被人强派乐天翁。”
     他的诗风,与白乐天有些接近,洒脱而通俗。喜欢他的一首《秋夜杂诗》:
                前年桂花开,一雨天香过。
                今年桂花开,雨比前年大。
                自从栽桂来,逢开为雨破。
                天意竟如斯,对花还默坐。
                           
                           三
     袁枚之文亦可观,他自称“喜于论议”,比如他的《黄生借书说》,一句“书非借不能读也”,不管是不是爱读书的人都爱引用,已经深入“民心”了。
     但是喜欢的,还是他的《祭妹文》,里面有他的真性情,感人至深。(关于《祭妹文》,因为喜欢,写着写着就长了,行文也有些不一样,但又舍不得扔掉,另成一文,待会也一并发出。)

                           四
     袁枚著有《随园诗话》,评诗既有独到见解,里面好句亦多,比如“一杯清酒话松风”、比如“曲径松遮洞,岸深寺隐门”(似乎不对,有些记不清了)、比如“人影却输原上草,江南江北傍征衣”,再比如“有酒休辞连夜饮”、“新凉半床月,残醉一帘花”……不胜枚举。
     印象深刻的,还有诗话里记录的两则故事。
     故事一:
     袁枚在江宁做县令时,审理过一案子。一女子与丈夫合不来,私自逃跑了。审案时女犯吟了首诗“五湖深处素馨花,误入淮西估客家。得遇江州白司马,敢将幽怨诉琵琶”。袁枚怀疑是别人代写的,于是该女子以庭前枯树为题,当场写了首诗……
后来袁枚听了朋友的建议,认为此案判离既不合适,然而才女嫁给俗商,也是可怜,因而免了她背逃之罪,放她回去了。这个故事就题为《才女嫁俗商》。
     故事二:
     一女子效文君夜奔,事发后被卖给旗人军中,假装发疯。后意中人暗中托人把她赎回,终于结为夫妇,生一女而亡。她写过一首《长相思》“见时羞,别时愁,百转千回不自由……懒梳头,怕凝眸,明月光中上小楼,思君枫叶秋。”
     “思君枫叶秋”,这一句真是好。

                          五
     说了这么多,该来讲讲《子不语》了。《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说,但袁枚想说,就起了这个书名。后来他见元代已有题为“子不语”的小说,大概觉得没了创意,便把此书名改成了《新齐谐》。
     《庄子·逍遥游》里有“《齐谐》者,志怪者也”,可能这《新齐谐》的书名便出于此处,告诉大家,这部书主要是记录奇诡神怪之事的,你爱不爱看就随你了。但大家还是喜欢把此书称为《子不语》。
     袁枚文史兼通,交游又广,一本《子不语》之后,又写了《续子不语》,最为大家知道的是里面一则《沙弥思老虎》的故事,还被写成了流行歌曲呵呵。
     再来讲故事:
     小沙弥第一次下山,见到少年女子不知是什么,师父怕他动心,对他说:“那是老虎,会让你尸骨无存的。”
     但回到山上,小沙弥却忘不掉那老虎,对师父说:“一切物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六
     袁枚祖籍钱塘,是杭州人。
     西湖美极韵极,韦庄写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后,就不愿离去了,因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七月老师曾经论证过呵呵),袁子才则直接得多,他干脆镌了一枚章,告诉世人“钱塘苏小是乡亲”。
     苏小小便曾在西湖边居住,死于青春华年,只在人间度过19个年头。她有一首《同心歌》: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2005/1/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聊斋】(三)钱塘苏小是乡亲——随园诗人袁子才

又碰到这个人了---袁子才。来唐宋的一个好处就是经常能碰到“熟人”,本来以为快忘记,但是总是在不经意处碰到,在不经意处想到。
前段时间重读《浮生六记》,想到了他的女弟子和江南的女子的“诗性”生活,准备来讲芸娘的时候用到,还在聊天室和意翔说起过《清代闺阁诗人征略》。
前些天编排《诗经》当然要“温故”,写到《芣苢》当然不会少了听这位仁兄不屑地吟诵他的名句“点点蜡烛,薄言点之”了。
昨天说到《子不语》又提到了这个名字,本来还想起个题目叫《小小家乡人》说一些杭州人到“钱塘”去凑凑热闹,今天就看到了这句话。
喜甚,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聊斋】(三)钱塘苏小是乡亲——随园诗人袁子才

这样的文章建议发到个人文集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2-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聊斋】(三)钱塘苏小是乡亲——随园诗人袁子才

一时兴起写了些字,是看了小楼和七月的回帖后写的。因为平时喜欢看一些奇闻佚事,特别是一些诗话词话里的,看了之后有些记住有些忘记,所以与其说这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些零零散散的“辑录”,一开始并不准备往文集上发。
更侧重于交流吧,这也是论坛的好处,几位说得来的朋友不一定正好碰到,但能够通过文字交流,也是人生一幸事。特别有时自己感兴趣的事,蓦然之间竟然发现“共鸣”,喜悦难以言表。呵呵
借此向hii提个请求(假如没理解错误的话^_^),可否不限制帖子的风格和种类,大家畅所欲言,看帖时也是各取所需,可行?(这么请求还是有一些私心在的,因为,以后兴致来了,还准备跟大家往下聊呢~~)当然,假如不妥,也是会遵照执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2-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聊斋】(三)钱塘苏小是乡亲——随园诗人袁子才

    hii的意思是你的这个帖子放在水乡浪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聊斋】(三)钱塘苏小是乡亲——随园诗人袁子才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5/02/01 07:22pm 发表的内容:
    hii的意思是你的这个帖子放在水乡浪费了。
    明白着hii是帮文集来抢我生意的。。。
    给他一掌——化骨绵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4 10:31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