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6|回复: 38
收起左侧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未央歌在 2005/06/14 02:17pm 第 1 次编辑]


                          六 哥
         

                           
    是在一个论坛知道六哥的,这个论坛说是电影论坛,其实就是饭局通知,聚集着京城一帮文青艺青愤青颓青,在周末或者其他时间巧立个喝酒的名目,六哥发张饭局通知,于是一呼百应,一干人马从五指山下,通天河畔,高老庄里揪了出来,马啸山林,推杯换盏,有时还要开到好几桌。又或者什么人什么时候突然想喝酒了,招呼一声,于是选个地儿,红炉沽酒,能饮一杯无?
  
    六哥是饭局总舵主,年纪相若的人都招呼他老六,年纪小的则称呼他六哥。他也喜欢这个称呼,干脆把什么都跟六扯上关系。饭局归来,总要发张“饭局六件事”的贴记之。相识或不相识饭局同志,坐在一起相互温暖。六哥喜欢饭局,也是喜欢这种相互取暖的感觉吧?
  
    众人眼中的六哥是怎样的呢?作为饭局坐庄的,想必义薄云天,性情在外的。饭局里人说,他喝高了喜欢双手抱在胸前,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喃喃说道:我的心充满惆怅,而在KTV总是离不了罗大佑。罗大佑首次在上海开个人演唱会,他就是那一群专程从北京包机前往的一群人之一。写点东西也动不动引用罗大佑的歌词。六哥说,一个人活一辈子,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灵魂的故园和精神上的爱人。在找的过程中,看时间流过。
  
    六哥写了半书,叫《记忆碎片》,把他在网上发的读书泡妞打架麻将买碟的记忆碎片一股脑儿收了进去,副标题用的是: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在书中,念叨他们意气风发的青春,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被他掰的是有滋有味,可又那么实城,让人禁不住叫起好来,是八十年代的如歌的岁月,闪亮的日子常在他们这一代人心中吗?六哥说“向光荣的八十年代献上一曲朴素而嘶哑的赞歌,兼之向自己轻狂冲动青春期做一个留恋又抱歉的手势”,那些碎片是他们一代人生命中共同的基因密码,那些时间沉淀和证明了的东西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懂吧。于是同一年代的人说:闪开,让我们集体微醺。
  
    见过的人说六哥面相老,简直不象个文化人,开玩笑地说六哥象个包工头。有人说六哥的幽默是昆仑山上的一棵草。譬如他说朋友是干什么用的?是养着摧残用的。就是前面有雷区的时候让他上去趟雷,免得牺牲你自个。如果别人不给你面子,你就反过来给他一个巨大的面子,让他羞愧难当。说跟别人在一起——几头大茄子在喝酒。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六哥奖掖后进,帮论坛里的人出了好几本书,也曾让我把文章发给他看看。可总想自己写的不好,难入法眼,作罢。
  
    听说六哥离开了出版社,和人创办了报纸,六哥在网络浑名叫见招拆招,又自个嘲笑是见招中招。我不知道人生的这副牌六哥想摸的是十三不靠,而后否极泰来,有或者是摸起来就天胡,坐享其成,就象六哥说的胡斐的那一刀,劈向的结尾到底是A还是B呢?

                                            未央歌.北京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5-1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一个很有个性的六哥,其实男人在一起喝酒聊天,握手寒暄或喝酒后相互搭肩唱歌,一起走在星空下,也是让人羡慕的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这个六哥一定是生于六十年代,他的那本《记忆碎片》,副标题的意思是“我要讴歌我的青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这本书的副标题:“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在未央的指引下找到了六哥的《记忆碎片》看了其中的《麻将》,兴奋得想出粗口---“狗日的。”。
    转告六哥:“只有摸错的,没有打错的。”
    转告六哥:“金三银七。”
    转告六哥:“武汉麻将比北京麻将有意思得多。”
    先就这些,明天接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5-10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5/05/10 06:08pm 发表的内容:
    在未央的指引下找到了六哥的《记忆碎片》看了其中的《麻将》,兴奋得想出粗口---“狗日的。”。
    转告六哥:“只有摸错的,没有打错的。”
    转告六哥:“金三银七。”
    转告六哥:“武汉麻将比北京麻将有意思得多。 ...
    七月可真逗,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1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呵呵,这位六哥想来也挺逗,最近没什么时间,不然也找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如有世人说疯癫,不笑他人看不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昔闻坐井观天士,
    今有守株待兔贤.
    买珠还椟知己意,
    刻舟求剑魏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我写的书评:
    告别的年代(图)

    日期:2004-04-05 作者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记忆碎片》是一本关于青春记忆的碎片。作者说:“我们一直以为活的是未来,其实拥有的只是回忆”。在这些絮絮叨叨写得率性的碎片里,是关于校园、麻将、打架、读书、评书、电影、买碟等的记忆,作者说,他将记忆碎片的写作,当作一种休息,当做一份享受,当做一条自我救赎的路途,当作一段过往岁月的结语。
        文章的副标题是: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作者戏言自己为“六八式”(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长在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的一切,被作者以个人体验不无眷恋地娓娓道来,又不时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让人也不自禁地想到“那些花儿都到哪儿去了”?
        由于作者人近中年,年少的迷惘,理想的碰撞,时过境迁的沧桑,都被轻描淡写开来。他只是以闲着的姿态,不时拿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开涮,叙说他的成长碎片。或许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生活态度,或许你与他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书中成长的烙印照见各个时代的青葱峥嵘岁月,让人一口气读到底。
        罗大佑唱道:“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终究呀说不出口”。历史学家评论1969年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时说“一代人去那里相互问好”。似水流年,岁月留痕,作为一代人的岁月回望,难解的少年情怀,这本书定会让同年代人有很温暖的感觉——“道一声别离忍不住想要抱一抱你”,而作为一个“七九式”的青年,只能以此文向八十年代致敬,向用青春走过八十年代的人致敬,向书写八十年代的人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我也勉强算,神游八十年代吧。。。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您已经是“七九”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骨子里是86。。。书多是八十年代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有一首歌是: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如履薄冰的青春

    日期:2004-05-14 作者:王晓渔 来源:东方早报

      《记忆碎片》
        见招拆招/著
        作家出版社
      现在常说“1980年代人”,这个词语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指在1980年代正值青春的人,如当时的大学生或者没读大学的文学青年、思想青年、艺术青年,“青春”不是指年龄而是指精神状态,因为那是一个“返老还童”的年代;第二重指1980年代出生者,它与1970年代出生者都是“在场的缺席者”,即他们虽然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当时年幼无知,与之擦肩而过。“见招拆招”属于前者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往事与随想”,在1980年代追忆“反右”运动,在1990年代追忆“知青”岁月,现在则开始追忆1980年代。不过,每一代人的“往事与随想”又不尽相同,有红色记忆,有黑色记忆,也有青春色记忆。如果做一番简单地划分,关于“反右”和“知青”的生活多是“耻辱与苦难”,关于1980年代的记忆则是“光荣与梦想”。或许,再也没有哪一代人能够像1980年代的人们那样回忆自己的青春了!等我读大学的时候,听老师提及当年需凭结婚证购买学术著作,几乎怀疑他是在玩先锋小说家的“虚构”圈套。那是1990年代中期,学者们正在呐喊“还我人文精神”,读书人在大学校园如老鼠过街,打折的学术书无人问津,哪个书店老板胆敢查看顾客的结婚证,回到家老婆肯定要跟他打离婚证。
      现在常说“1980年代人”,这个词语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指在1980年代正值青春的人,如当时的大学生或者没读大学的文学青年、思想青年、艺术青年,“青春”不是指年龄而是指精神状态,因为那是一个“返老还童”的年代,比如我的老师们;第二重指1980年代出生者,它与1970年代出生者都是“在场的缺席者”,即他们虽然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当时年幼无知,与之擦肩而过,比如我。《记忆碎片》的作者“见招拆招”属于前者,书的护封上赫然印着几个大字:“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见招拆招”是一个网名,想知道他的真名也很容易,只需查看一下《大话西游宝典》的主编即可。
      《记忆碎片》共有10个碎片:麻将、校园、打架、毛片、评书、电影、买碟、电脑、读书、泡妞。这些碎片最早出现在网络上,等我看到《关于毛片的记忆碎片》时,作者的名字已经在转贴中遗失了,但那个帖子点击率极高,事隔多日朋友之间还会问候:“你看了么?”如果说衡量一个纸媒作者知名度的标准,是他的书是否被盗版;衡量一个网络写手知名度的标准,则是看他的文章是否已在流传中变成了“佚名”。虽然是碎片,这篇文章却点明整本书依然有着中心思想:“一边背诵着标准答案,一边背叛着标准答案,这就是我们如履薄冰的青春期。”“背诵”和“背叛”,绝然相悖的两种精神状态,就这样并存于他们的青春,让人想起沈尹默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相比之下,1990年代的大学生已经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他们更擅长写《关于作弊的记忆碎片》,王怡有篇文章叫《在作弊中慢慢成长》,可惜大多数人在作弊中慢慢衰老。让我们看看“见招拆招”笔下的作弊:他们的现代文学老师,专程赶到宿舍进行考前辅导,以免学生作弊也无从抄起,最后老师抬起忧国忧民的脸,看着一双双愚昧又茫然的眼,颇有感慨地说:“其实我教你们的,都是垃圾。要有人能重写现当代文学史就好了。”这作弊的口气是典型的80式,就像李白的“长江之水天上来”属于典型的盛唐气象。(当然,我并不鼓励作弊,就像我从不鼓励逃课一样,过去的学生逃课去图书馆,现在的学生逃课去逛街。)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记忆碎片》没有打造“八十年代神话”的意图,“见招拆招”也没有让文字充满那个时代惯有的庄严感。就像《大话西游》是一个“反神话”,这本书始终保持着一种适度的戏谑感。或许,“大话八十年代”比“八十年代神话”更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5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暴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下面引用由未央歌2005/06/14 02:27pm 发表的内容:
    如履薄冰的青春

    日期:2004-05-14 作者:王晓渔 来源:东方早报

    ...
    六哥最有特点,他还依旧么?未央,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前几天在北京和六哥\七月喝酒的晚上,是平生喝酒喝得最酣畅的一次,虽然喝的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还记得六哥初次打电话我:“兄弟,我老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物系列之----六哥

    呵呵,那时侯正好卷帘正好打电话过来,我对她说:你到北京来得见见六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21:57 , Processed in 0.0881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