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3|回复: 21
收起左侧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吟风听月在 2005/06/03 04:54pm 第 13 次编辑]


竹 里 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①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位于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山之口。
②幽篁(huáng皇):幽深茂密的竹林。
③长啸:撮口发出悠长而清亮的声音。这里指吟咏、歌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坐幽篁在 2005/06/03 04:01pm 第 2 次编辑]


    一、读诗之得

    【译文】

    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时而拨弄琴弦,时而发出高歌长啸。深深的竹林里没有别人能知道,只有皎洁的明月欣然来把我映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五言绝句一吟三咏之间,一幅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图徐徐展开来。

    竹林深处,无尘世的嘈杂,琴声绵长,歌吟舒畅,有如天籁,物我一体。可赏幽篁美景,复得弹琴长啸之乐,再邀明月相伴,兴甚至哉!若非心灵澄净之人,如何得这清幽澄静之景?若无恬淡脱俗之心曲,何来这忘情绝俗之妙音?尘世喧嚣与我何干?众生纷纭与我何扰?


    【赏析】

    1、全诗采用白描,遣字造句、写人描景信手拈来,看似平淡无奇。景惟“幽篁”、“深林”、“明月”尔,人也不过是“独坐”、“弹琴”、“长啸”而已,然而它的妙处也恰在此,短短四句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处幽居竹林的清幽绝俗,物与心会,情与景和,蕴含着别样的优美,这恐怕也是千年以来为后人所吟咏不绝的原因吧。

    2、再读下来,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弹琴”“长啸”反衬出竹林的幽静;“明月”的光影反衬出“深林”的昏暗。这里与南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3、全诗的结构十分严谨,首尾呼应,气脉相通。有“独坐”,便应之以“人不知”;有“幽篁”,便应之以“深林”;有“独坐”,便衬之以“来相照”,有“幽篁”,便对之以“明白”,短短20个字,浑然一体,读之回肠荡气,余音如“琴”如“啸”,袅袅不绝于耳,如何的匠心独运,意境悠远!


    【疑问】

    反复吟哦,掩卷长思。其实不管是“弹琴”也好,“长啸”也罢,总是“独坐”,因其“林深”,便也总是“人不知”,如此似乎应该有些孤清与哀怨?“明月”的造访似乎更是一种怀才不遇、无人能知的无奈?“幽篁”又是否暗喻着当局的浑浊与昏暗?

    而王维其人,隐居“独坐” 究竟是否自得其乐抑或有“人不知”之孤单凄清?是参禅礼佛、“万事不关心”之大悟或是心底仍盼着“明月来相照”、“蛰以待出”之虚势?是淡定的“我心素已闲”还是无奈的“勿谓知音稀”?

    让我们且来看看王维作此诗的背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坐幽篁在 2005/06/06 02:26pm 第 4 次编辑]


    二、诗人背景


    【王维生平】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曾官至尚书右丞。其父官至汾州司马,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王维自幼聪颖,9岁便能作诗写文章。开元七年(公元719年)19岁时赴京兆府试,中第一名解头;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王维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歧王李范的带领下干谒太平公主。(“干谒”者,古代谓推销自己。)一曲《郁轮袍》,数卷写就诗奉上后,多才多艺的王维赢得了胜利,扳动了张九皋,以二十之龄成为进士。开元九年(公元721年)21岁便考中状元。真可谓少年成名,春风得意。

    王维中状元后,即当上太乐丞(八品),开始了仕宦生涯,用自己的才干为皇室宫廷宴乐培养乐队伶人。王维的仕途生涯刚刚开始,本来应当是前途未可限量,但是就在这一年任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由此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从九品)。

    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后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兼判宫。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车辋川隐居。

    早年曾有进取之心,写过一些意气慷慨的诗歌,但思想里消极成分较多。张九龄罢官(公元736年)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于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晚年寄情山水,笃信神佛,通音乐,工书法,善绘画,多才多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作家。


    【评是论非】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最传秀句寰区满。”(杜甫)
    “无意之意”、“不着一字,渐可语禅。”(刘辰翁)
    “秋水芙蕖,倚风自笑。”(《诗人玉屑》)
    “在泉为珠,着璧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殷璠《河岳英灵集》)
    “右丞通于禅理,故语无背触,甜彻中边,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番木瓜也,酒之于杜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赵殿成)
    “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澈,水镜渊亭,洞鉴肌理,细现毫发,故落笔无尘俗之气。”(吴宽)
    “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他的长处短处都在这里。”(闻一多)


    【王维诗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  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坐幽篁在 2005/06/06 02:37pm 第 7 次编辑]


    三、独坐之谈


    独坐平素读书,自惭是不求甚解、不寻根究源的典型。读王维亦然。读他的五言七言,或感慨,或共鸣,或欢笑,或落泪,如斯种种,只是当作一种邂逅,喜欢了也便喜欢了,记在笔下,烙在心间,自此不会忘记。但不会去引经据典,溯根求源,定要追究出他是真的大隐澈悟,或只是“出世为入”;是真的闲适恬淡,或只是“消极避世”,只是单单地喜欢那些句子。

    因此,与其说喜欢王维,不如说是喜欢王维的诗句。
    此番老师们布置了作业要求精读,自恃一向勉强算是个好学生,少不得遍寻材料,将王维翻了个底儿朝天。当史载的王维与独坐心中的王维“对对碰”,难免心中平添几分沉重。

    早慧的王维十七岁便得佳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后还有众多如“红豆”、“阳关三叠”、“老将”、“桃源”等传吟至今的绝世之音,但素来笔为心声,每一时期他的代表诗作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当时的心曲。

    少年得志,“妙年结白,风姿都美”的王维在《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中,举手投足皆雅致,有“兴阑啼鸟唤,坐久落花多”的美句。然初入仕途的他便卷入了政治的倾轧中,因“舞黄狮”事件被贬济州(黄狮:"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于是年方弱冠的王维也初尝了颓废的滋味:“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纵有归来日,多愁年鬓侵”。

    济州几年里,他心境多凄苦,除了与“早岁同袍”的挚友祖咏的分别时“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曾游历了齐、鲁、冀一带,和道士、隐者、贤者、庄叟都有过交往,“支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 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蒙”、“ 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十年人事转变,当经历了发妻去世,好友去世的王维再回长安继少年的梦想时,他已长成了一个渐明世事的成熟男子。此时,文人宰相张九龄高涨了他的政治热情,他毫不犹豫地坦率自荐:“贱子足够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惺惺相惜,张欣然接纳了他,于是“曲水流觞,把酒吟诗”,维稍慰怀。

    然而此时又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扳转历史道路的人物:李林甫。张九龄在对垒中败下阵来了,开元盛世(713-741)走向了天宝危机。李上张下,旧党羽纷遭打击,王维自然也被赶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便只能纵情猎事,寓怀于诗,遂有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梅尧臣评曰:“上句言佞人在位,小人不见言也。下句言君子行正道,随直言得罪而轻也。”)和“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只道天凉不言愁呵。

    不惑之年的王维又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短短二十字,回肠荡气,令我辈感动不已。之后,他便于“独善其身”,买了宋之问的辋川别墅,不问政事,优哉游哉了。此篇所选《竹里馆》便是《辋川集》水水组诗中的一首。不用多说,清幽绝俗的文字下蕴藏着怎样的一颗心,想来自是不言而喻了。辋川的岁月或许是不肯同流合污的消极逃避,但是作为王维还能如何呢?文人的生存尔。

    到安禄山改变了历史后,,王维被带到了洛阳,囚于菩提寺中,环刃交加,他想逃过去,“服药取痢”,但是身为“天下文宗”的他,是安禄山所不肯放过的,在刀剑下,王维接受了给事中的“伪职”,也因此倍受后人指责,鄙其人乃至弃其文。但设想一下,那段“伪暗”的岁月,于他心中必定是痛苦万分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时再朝天?”中,他的政治立场其实是极其明确的,大唐是他的天。从此以后,王维真正沉溺于佛理与山水之中。

    梳理完了这一段历史,不禁掩卷长叹,雍容、风雅、宁静、澄净的王维在独坐心中并无丝毫改变。字为心声,多少豪情壮志,多少意气风发,多少怀才不遇,多少无奈逃避,人生多少不得已,终换一个“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尔。

    在唐宋最初取ID为“独坐幽篁”,只因简单的喜欢。或有人问:“独自坐在竹林里,未免太孤单凄清了吧?”,呵呵,其实在我,感受月夜幽林,乐则弄弦,感则长啸。四下空明澄净,怡然自得,尘事暂抛,满享独坐之乐。化用庄子的话:子非独坐,焉知独坐之乐?

    另独坐在此鉴赏取图的时候,发现历代画家多绘以书生(多以老年男子)在竹林里弹古琴。虽表达出了王维寄情自然的恬淡闲适,同时也有种淡淡的幽冷孤清。当看到了章翠英的这幅画,不同眼前一亮。她说“昔人写此诗,类皆作须眉。余今偏画一美人,自觉另有一种清静幽冷境界”。她的推陈出新,也受到了钱老(君陶)的赞赏:“……当然写人物是很有意思的,但写仕女又未始不可。……如在这种境界中画一妙龄女子坐着弹琴,更能使画在产生潇洒脱俗的气氛,与画一书生,其情趣全然不同。写古人诗意,应理解诗的内在情趣,表现出来可因人而异。不必拘泥于俗套。”

    十分喜欢这幅幽篁仕女图,今日得了这样的话语,分外深以为然,且为自己的怠惰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懒人如独坐读书,可以不问渊源,信马由缰,任意驰骋。(当然,诸君莫效,当知其所以然也)。一曲《竹里馆》,宁可理解为:赏“幽篁”美景,有“弹琴长啸”之兴,怀皎洁“明月”之心,不作“人不知”之愁苦,且将真情寄山水,自得其乐也。



    呵呵,告一段落。妄言请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楼主这一篇写得精呀。编辑得也绝对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6-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散步回家,来看看,不错,喝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6-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独坐幽篁2005/06/03 01:08pm 发表的内容:
    三、独坐之谈
        与其说喜欢王维,不如说是喜欢王维的诗。
    呵呵,该回家用晚餐了,下周一继续~~~~~~~~~~
    一顿饭,吃两天,佩服^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一直都喜欢幽谧的竹林,想起太多儿时与竹相戏的快乐……
    以前常常在字聊看到独坐幽篁的名字,只是觉得静静地,却原来就是水乡的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6-4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5/06/03 11:15pm 发表的内容:
    一直都喜欢幽谧的竹林,想起太多儿时与竹相戏的快乐……
    以前常常在字聊看到独坐幽篁的名字,只是觉得静静地,却原来就是水乡的丹,问好:)
    午夜,问候依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4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赫赫,又是一首对月邀觞,青山相引的。
    总觉得不是滋味。
    我觉得还是甚悲,“弹琴复长啸”--总觉得弹琴时复长啸的,其意已不在琴,心中必有杂念。古弹琴者必意与音游,物我同化。或许,或许.还是寂寥吧。只是寂寥的如此清雅,还是让人羡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弹琴长啸之际,却见一轮明月如知音~~~~无奈中也还有欣慰~~敬上月光酒一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6/03 06:28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这一篇写得精呀。编辑得也绝对的美!
    独坐妄言,铁马见笑了~~倒是多谢铁马提出了这等上好的建议,让我等可以认真学一回唐诗,真正获益匪浅,水乡也兴起学习之风呵:))
    至于编辑是要感谢吟风滴,格式是要感谢七月滴,资料是要网络滴,阅读是要感谢大家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朝雾之小草花2005/06/03 10:17pm 发表的内容:
    散步回家,来看看,不错,喝茶去~~~~~~~~~~~

    宁儿的树叶子茶声名远扬,丹想像中其清香不啻江南的“吓煞人香”哦。何当同举杯,共此一轮月啊?

    问好六月的宁儿并全年快乐(宁儿语气,象吧?吟风来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5/06/03 11:15pm 发表的内容:
    一直都喜欢幽谧的竹林,想起太多儿时与竹相戏的快乐……
    以前常常在字聊看到独坐幽篁的名字,只是觉得静静地,却原来就是水乡的丹,问好:)
    是呵,郎骑竹马日,妾弄青梅时。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赫赫,这个“以前”确实好久了哦。如是说来,亦是故人呢,问好老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空谷清音2005/06/04 05:12am 发表的内容:
    赫赫,又是一首对月邀觞,青山相引的。
    总觉得不是滋味。
    我觉得还是甚悲,“弹琴复长啸”--总觉得弹琴时复长啸的,其意已不在琴,心中必有杂念。古弹琴者必意与音游,物我同化。或许,或许.还是寂寥吧。只是寂寥的如此清雅,还是让人羡慕啊
    已简单梳理了王维生平,对于他的“寄情山水”,想来自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尔:))
    是,此意境为摩诘山水诗中所常见。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或“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或“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雅致之外,总是清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流浪之鸿2005/06/05 04:00pm 发表的内容:
    弹琴长啸之际,却见一轮明月如知音~~~~无奈中也还有欣慰~~敬上月光酒一杯~~
    多谢月下的月光美酒~~
    是啊,无人但有幽篁明月相伴,独坐但有弹琴长啸之兴。素月皎皎照“我”心,你道“苦中作乐”也罢,“我”自绝俗不凄清!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5/06/03 10:48pm 发表的内容:
    一顿饭,吃两天,佩服^_^
    端地佩服自个,周末两天终天控制住了自个的手和脚,莫有上网,翻了两本不错的书。(一本重读,一本新遇。)赫赫~~
    说到一顿饭,丹好象还欠吟风等(等包括谁就不知道了。。。)一餐扬扬州福满楼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6-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下面引用由独坐幽篁2005/06/06 12:42pm 发表的内容:
    端地佩服自个,周末两天终天控制住了自个的手和脚,莫有上网,翻了两本不错的书。(一本重读,一本新遇。)赫赫~~
    说到一顿饭,丹好象还欠吟风等(等包括谁就不知道了。。。)一餐扬扬州福满楼哦:)
    晕,这个不知道,到时候就怕坐不下^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楼主才华横溢,自叹不如,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且将真情寄山水——王维·《竹里馆》

    楼主啊,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0:47 , Processed in 0.0932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