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2|回复: 11
收起左侧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绿叶青青在 2005/05/13 07:08pm 第 2 次编辑]

   
     徐海东(1900一1970) 名元清,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师斥责,愤然退学,进窑场学艺,跟随父兄,以窑工为职业。
     1925年春,与共产党员宁积堂、李树贞同去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按照党的安排,到湖北二师(直系军阀刘佐龙部队)当兵。勤学苦练,操课为全连第一,被提升为中士班长。1926年4月,南下广州,参加北伐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三营九连代理排长。8月参加汀泅桥战斗,率领1个排歼灭吴佩孚4个炮兵连,受师传令嘉奖,晋升正式排长。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6月徐海东按党组织的指示,离开部队回乡闹革命,被中共黄眩县委派到河口区担任农民自卫军大队长。“七·一五”宁汉合流后,徐海东返回徐家窑,以窑工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先后在徐家店、上屋湾和邓喻咀建立党支部。10月带领13人袭击夏店雨坛寺“缉私营”,缴得步枪7支,建立农民自卫军。11月15日徐海东率自卫军驰援黄麻起义,在黄安县城遏见副总指挥吴光浩。带去的人枪被编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徐奉命返回重新组织农民武装。1928年秋,任中共黄陂县委常委、军事部长兼夏区区委书记。农历腊月30日,组织、领导了夏区“年关暴动”。暴动很快遭到国民党的镇压,徐海东亲属被杀害17人。徐海东带领自卫队员转移到黄陂塔尔岗一带,组织游击队,坚持武装斗争。
    1929年底,徐海东任第五教导队队长兼党代表。1930年5月爆发蒋、冯、阎中原大战,鄂豫边区革命武装迅速发展,徐海东先后任赤卫军独立营营长、补充第六师师长、鄂东警卫二团团长。1931年3月,任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率部往来穿插于“赤区”、“白区”之间,给致以重创。敌畏之如虎,因呼之“徐老虎”。11月红四方面军组成,徐海东任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1932年2月第三次反“围剿”,该团守横川、豆腐店一线,会敌20多个团压来,战斗十分激烈、残酷,终以众寡悬殊,前沿阵地吃紧。徐海东甩掉棉衣,带头冲杀。经3天3夜苦战击退敌人大小20多次冲锋。坚持至第四天下午,红军全线反击,敌人溃退。10月张国煮率中央分局、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徐海东率七十九团在西界岭完成掩护任务后,.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转战至英山与皖西道委书记郭述申、东路游击司令刘士奇会合,成立鄂皖工作委员会,组建东路游击师,任副司令兼师长。后改编为红二十七军,任七十九师师长。为了避敌锋芒,司令部采纳了徐海东“返回苏区,保存实力”的建议,率部掉转头来,打回鄂东。11月29日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二十五军,任命徐海东为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兼七十四师师长。
     1933年3月徐海东率领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在郭家河、二道河歼敌一O四旅两个团,俘敌3000多人,缴获长短枪2000多支。4月在潘家河、杨泅寨与敌十三师、三十一师激战,歼敌1个团又4个连‘红军声威复振。5月初,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围攻七里坪。徐海东分析当时敌我势态,提出反对意见,未被采纳。结果,围攻七里坪43天,红军伤亡3000余人。6月13日夜,部队撤围向皖西转移。10月红二十五军又由皖西打回鄂东。途中,徐海东患重病,与特务连随队撤离,被敌堵阻于潢麻公路东侧,与主力隔离。徐海东当机立断,于高地以号声联络,集合被阻散的其他连队,得1000余人,重返皖西与郭述申之八十二师会合,组成二十八军。徐海东任军长,郭述申任政委,坚持皖西斗争达半年之久。初战石门口,歼敌独立三十四旅1个团,俘敌干余;再战狗鸡岭、双河山之间,歼敌四十五师1个团;三战金家寨,打垮敌独立五旅,击毙敌旅长;四战葛藤山,歼敌五十四师两个团大部,俘敌官兵1000余人,活捉敌师长柳树春。
     1934年4月红二十八军和红二十五军在商城豹迹岩会师,,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任.氏,并被补选为省委委员。吴焕先为政委。这时,蒋介石以张学良的东北军15个师又3个独立旅的兵力向红军压来,徐海东、吴焕先用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战略战术,突破敌人四道防线,转移到鄂东北。11月红二十五军遵照党中央指示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长征。徐海东从工作出发,一再谦让,改任副军长,以中央派来的程子华任军长。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豫陕省委。4月20日蒋介石又调集东北军8个师24个团、杨虎城4个旅11个团,肖之楚1个师6个团,共41个团,由杨虎城统一指挥,“围剿”新辟根据地。省委采纳了徐海东“避强击弱、先疲后打”的战略战术,乘东北军新到,由徐海东带领部队突出包围圈,先向北,后转东南,日行百余里,拖着敌人走。6月16日袭击鄂豫陕边要塞——荆紫关。得到充分补给后,又候然而去,4天急行军560里,进入陕南黑山街,设伏于袁家沟口,全歼陕军警备一旅,活捉旅长唐嗣桐。7月初北出终南山,进逼西安,关中震动。旋获悉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准备北上。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留少许部队坚持陕南游击战争,主力西征,迎接党中央。9月7日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北根据地豹子川,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因政委吴焕先牺牲,程子华重伤,决定徐海东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任政委。18日红二十五军到达永坪镇,与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全军7000余人。10月红十五军团初战劳山,歼敌一一O师大部,俘敌3700多人,—毙敌师长何立中。嗣又乘胜强攻榆林桥,消灭敌一O七师4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北上。11月初,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到甘泉道佐铺红十五军团总部,接见徐海东、程子华、任命徐海东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下旬,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并肩战斗,取得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丰L”。
     l936年2月,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夜渡黄河,进入山西,威逼太原。5月中旬,又奉命西征,配合左路军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l 2月7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7年8月徐海东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带领六八七团从左翼展开突击,配合兄弟部队,歼灭日军1个师团。10月参加晋东南粉碎日军9路围攻及驰援太原战斗。1938年6月,指挥町店战斗,歼灭日军1个联队,毙伤近千人。10月15日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列席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9年9月15日随同刘少奇奔赴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并先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华中局委员。12月驻南京、明光、蚌埠日伪军数干人,窜扰滁县、沙河、全椒一带。徐海东率部与之激战3昼夜,歼敌l 60余人,击毙日指挥官毛高十穗。粉碎日军对皖东南的第一次“扫荡”。嗣以长期艰苦、紧张的战斗生活,徐海东积劳成疾,病倒在皖东战场。1946年8月奉命到大连休养。
     全国解放后,徐海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发表《保卫红色土地》、《会师陕北》、《奠基礼》等回忆录,主持编写《红二十五军战史》。1969年4月经毛泽东主席提名,带病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大会主席团委员,当选为中央委员。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大有功的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给徐海东加上种种“莫须有”罪名,进行迫害。l 969年10月20日,身患重病的徐海东被强行“疏散”到郑州城郊。1970年3月25日含恨逝世。1979年1月25日党中央予以平反昭雪。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这个贴子最后由绿叶青青在 2005/05/13 07:07pm 第 1 次编辑]


     项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出身工人,1921年冬参加中华全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分部工作。1922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任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总干事,负责总工会和各地工会的筹建组织工作。1923年2月任京汉铁路罢工委员会总干事,是二七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6月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后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长。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昌后,任湖北省总工会组织部长、武汉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参加反击夏斗寅叛变的斗争。1928年春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不久赴莫斯科出席党的六大,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随后参加了共产国际六大。1929年11月,在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成为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31年1月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1月,在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后代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副主席。1934年夏任赣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赣南军区司令员。lO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中央根据地的军民继续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武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0月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先后组织部队向苏南、苏中、皖东挺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在突围转移过程中被叛徒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 刘华清(1916~  ) 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1929~1934年,任湖北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游击中队长、陂安南县塔尔岗少共区委书记、八里湾区委书记、陂安南县军区指挥部少共团委书记,红安中心县军区指挥部团委书记,鄂东北道委会秘书,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交通队指导员、参谋、秘书、秘书科科长。1934~1937年,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政治部敌工部科长,红七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三十一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红三十一军干部大队长兼政委。1937~1941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秘书主任、师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师供给部政治部主任。1941~1945年,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平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鲁豫六分区副政委、冀南军区第七支队政委。1945~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政委,二野三兵团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49~1951年,任二野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政治部主任。1951~1954年,任二野十军副政委,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4~1958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学习。1958~1965年,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
     1965~1966年,任六机部副部长、部党委常委兼第七研究院院长。1966~1975年,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1975~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国防科委副主任。1979~1982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1982~1987年,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1987年,任中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全国党代表会议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十三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十四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年,李先念率领300余名青年加入红军,历任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受党中央派遣重返大别山,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历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鄂豫边区党委书记。1945年被选为党的七届中央委员。
  抗战胜利后,成立了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成功地指挥了中原突围战役。1947年以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副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
  全国解放初期,李先念兼任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武汉市委书记和市长、中南局副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主持湖北省党政军全面工作达五年。
  1954年,调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
  1976年,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李先念是主要决策人之一,为从危难中挽救党、挽救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7年,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李先念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
  1983年李先念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88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同志在北京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这个贴子最后由绿叶青青在 2005/05/13 07:01pm 第 1 次编辑]


     董必武(1886-1975)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二次革命”失败后,考入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攻读法律,参加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参加反袁斗争,曾两度被捕。后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1920年同陈潭秋等成立了武汉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武汉区委执行委员。国共合作后,参加筹建国民党湖北省各级党部的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董必武去苏联学习。1932年回国后,任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中央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代理主任,中央党校教务长、校长,工农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统战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第七至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同志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收入《董必武选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早期革命家——恽代英
     恽代英 (1895~1931) 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江苏武进县人.
     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18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五四”运动后,创办利群书社和共存社等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曾任中华大学附属中学主任、安徽宣城第四师范学校教导主任、四川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和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员。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长,主编《中国青年》,并兼任上海大学教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曾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1930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1年 4月29 日在南京英勇就义。 恽代英为引导青年走革命的道路,抵制资产阶级教育思潮对青年一代的侵蚀, 抨击了形形色色“教育救国” 论者的谬误;他揭露国家主义派“总想拿国家观念来压倒阶级观念”、“反对阶级争斗”,却从不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相互勾结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压迫。国家主义派“开口闭口总说教育救国”,但中国的根本问题是经济不独立,而“要求经济的独立,终必须经过一番政治革命”。恽代英指出,徒提倡教育“于救国全无益处”,即便学习技术科学,亦不能救国,因为技术科学“自身不能转移时局”,不能改变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性质。 恽代英对帝国主义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他指出教会学校“既不向教育部注册备案,亦从不受中国教育团体的干涉”,是对中国教育主权的侵犯。在所谓“国际亲善”的名义下,教会学校向学生灌输“宗主国”思想,以培植其在中国的势力。帝国主义办教会学校花的钱,只不过是“购买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代价”。但恽代英又告诫教会学校的青年,应当注意划清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同他们政府之间的区别;对人民要亲善。他呼吁教会学校青年们联合起来,“扑灭教会教育的毒焰”,掀起“民族精神的怒潮”。 恽代英还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学校,充塞着“洋八股”的内容,又采取压制学生个性的方法。他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指出它最大的弊病是“教师太劳,学生太逸”,使学生不能有一点创造力。他反对对学生施行体罚,因为体罚“不能使人改过,只能使人隐匿过失”,而且有伤于学生的生长天机。他主张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放任而随时加以诱掖指导”,而旧学校的考试方法是在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课文。让学生 “关起书本来,默记书中的语句”,并不能测定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准。正确的考试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的教法和使学生通过复习学过的材料,鼓励他们作出新的论断。 “教育问题正和一切问题一样,非把全部社会问题改造好了,是不会得到解决的。”这便是恽代英教育思想的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早期革命家——施洋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 1889年6月13日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为寻求革命真理,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次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学习法律。1917年,毕业后加入武汉律师公会,即被选为副会长。他的收入大都用来保障人权,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称为“劳工律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武昌学生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举行示威游行和罢课,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施洋一面将被军阀惨杀的学生送法庭检验,一面向律师公会建议提起公诉,要求严惩凶手,并于6月12日组织商民罢市。9月,施洋在京与各地代表协商发起组织全国各界联合会,任该会的筹备委员。11月10日,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诲宣告成立,施洋被选为联合会评论部部长。
  1920年4月,他发起组织“平民教育社”,被选为总务主任,参与创办7所平民学校并参加陈潭秋、黄负生、刘子通创办的革命刊物《武汉星期评论》工作。
  1921年1月,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时,被聘为法律顾问。这期间他组织领导汉阳钢铁厂、英美烟厂等企业工人罢工并取得胜利。6月,军阀王占元的军队在武昌城内开枪洗劫商店住户,引起武汉人民的强烈不满。施洋以湖北各界联合会的名义,连发讨王通电7次,向全国宣布王占元的罪恶,提出驱王“自治”的主张。在“驱王自治”斗争中,组织湖北临时政府和湖北自治军,施被推举为省务院秘书。10月,王占元被逐后,施洋即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12月1日,汉口车行老板勾结租界当局,随意提高人力车租金,遭到工人的反对。第二天,施洋和林育南根据党的指示组织“汉口人力车夫同业工会”,指挥数千车夫罢工7天,获得完全胜利。
  1922年6月,施经许白吴、项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9日,粤汉铁路工人举行罢工,岳州站由郭亮领导,武昌徐家棚站由林育南、施洋领导,罢工17天,以反动当局被迫同意工会所提条件而获全胜。9月23日,施洋到上海参加全国司法会议,会议期间, 他见到孙中山并与之对政治问题交换看法,赞同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0月10日,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成立,他担任该会的法律顾问,凡工人在法律上的有关事务,他都负责处理。
  1923年1月,汉口英国烟厂因无故开除女工而引起工人罢工,施洋挺身为工人说理,向英国资本家作斗争,“颇尽赞襄之力”。由于有施洋的正确领导,使前后30多天的罢工斗争以英方资本家同意接受工人所提条件而胜利告终。在武汉领导工人罢工斗争的同时,施洋同项英、林育南、张浩等积极投入京汉铁路总工会的筹备工作。并率湖北工会代表团出席2月1日在郑州召开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后,施洋积极参与其组织、领导工作。2月7日晚,施洋被军阀肖耀南逮捕下狱,2月15日清晨在洪山脚下英勇就义。刑场上,他慷慨激昂,面对军警和民众大声疾呼:“我只希望中国的劳动者早些起来,把军阀、官僚、资本家和你们这般替他们作走狗的人,一起都食肉寝皮厂、“我不怕人,不怕事,不怕死,堂堂正正做人,反对强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万个施洋!”。身中二弹,仍高呼“劳工万岁!”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
  1923年8月,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汉口人力车夫为表达对施洋的哀思,在各码头设祭,数千车夫跪地痛哭并扶灵位游行,场面悲壮。1924年2月,为纪念施洋殉难一周年,林育南主编了《施洋先生纪念录》一书。同年,上海《民国日报》出了施洋纪念号。
  1927年,“二·七”4周年时,武汉群众同国民革命军70万人举行“二·七”4周年纪念大会。会后,武汉各界群众为施洋、林祥谦等“二·七”英烈扫墓并在江岸举行“二·七”烈士纪念大会。后编印出版《“二·七”四周年纪念特刊》、《“二·七”死难烈士施洋纪念特刊》。1933年,周恩来在纪念“二·七”斗争十周年时撰写了《今年的“二·七”纪念与中国工人阶级的中心任务》一文,指出“二·七”烈士的英勇斗争是“中国大革命前的启盟运动”,“灿烂了大革命中的光荣历史”。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二·七”纪念大会上高度评价:“施洋同志的牺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是最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同年7月,为纪念“二·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中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遗体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由江岸铁路分工会立“施洋先生之墓”碑。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
  1957年1月,董必武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贻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土俦”。1958年,江岸修起“二·七”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二·七”烈士纪念碑,毛泽东亲书碑名。在烈士家乡,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57年5月,竹山县人民委员会给施洋夫人居家赠挂“烈士之家”巨匾,室内正厅悬挂烈土遗像和生平事迹简介供后人瞻仰和凭悼。1993年5月,中共竹山县委、县入政府在县城中心竖起5米高的烈土铜像,大理石座基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其题的词。同时,组织编写出版《施洋传》、《施洋烈士文集》,以启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军事家——王树声
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分队长、大队党代表,鄂豫游击区总预备队总指挥,红一军第一师支队长、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第十一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西路军副指挥,红九军军长。参加了长征。
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正当委员,嵩岳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为现代军事家之一。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月7日病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这个贴子最后由绿叶青青在 2005/05/13 07:20pm 第 2 次编辑]


     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吴仪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1962年4月入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1956-1962年 西北工学院国防系、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学习
     1962-1965年 兰州炼油厂车间技术员、政治部办公室干事
     1965-1967年 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生产处技术员
     1967-1983年 北京东方红炼油厂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
     1983-1988年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
     1988-1991年 北京市副市长
     1991-1993年 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93-1997年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7-1998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2002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2002-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陆续添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8-6 20:0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5-1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楚天地杰人灵,
    谢谢绿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1 11:5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2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名人介绍(近/现代)

    谢谢绿叶青青,固起来,有空我会续。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22:44 , Processed in 0.0862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