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86|回复: 29
收起左侧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老乡好~!小弟现在身在青海已有半载,很想家啊~!今日初来[中原大地],很想与各位老乡交流交流.现推荐一篇,望喜欢
梁祝故里汝南行

    一、为了解开一个谜
梁祝故事天下传,传播最力属江南。曾闻汝南是故里,我心有疑三十年。
“文化大革命”前,我从朋友那里听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省的汝南县。这个说法既让我感到特别惊奇,也使我产生了很大的疑问。自幼我就从大人们口里听到梁山伯、祝英台的传说,知道梁祝同学三年、同床三载,结下深厚情谊。等梁山伯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时,祝英台已要嫁人了。为此梁山伯悒郁而亡。祝英台出嫁路过梁坟哭祭时,坟墓裂开,祝英台一下扑了进去,于是这对情侣的灵魂化作一对蝴蝶飞了出来。多么神奇的故事,多么迷人的传说啊!我相信,世间所有幼小的心灵,听过这美好的传说,都会像我一样,留下永远也抹不掉的印象。后来,从小人书和电影里知道,这美妙的故事发生在江南,我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江南那湖光山色、草清水绿的环境,与梁祝那奇思妙想、亦真亦幻的风流韵事,确实十分和谐。因此,当我听到我们中原腹地的汝南是梁祝故里时,不免又惊又疑:难道这是真的吗?后来,每逢研究学问查找资料时,总有意无意地寻找梁祝故里在汝南的记载。可惜近年看到一些有关梁祝传说的考证文章,指出有史料记载的多为江浙一带的上虞、会稽、宁波、江都、杭州和清水(甘肃)、舒城(安徽)、林镇(河北)、嘉祥(山东)、曲埠(山东)等,独少有汝南。近年,我又翻阅汝南府志,清代以前关于梁祝传说竟无片言只语。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心中的这个梁祝故里之谜,不仅没有揭开,反而疑问越来越大了。汝南究竟有没有梁祝传说,说梁祝故里在汝南究竟有没有根据呢?在好友的帮助下,今年终于有机会亲赴汝南走访,对梁祝故事在汝南的传说,有了一些真切的见闻。
二、有鼻子有眼的传说
梁祝故里在汝南,不载史志凭口传。乡民口悬无字书,欲知根底到民间。
在市文化局黄局长的带领下,我随车去汝南县。汝南古称“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有名的天中山、开元寺、悟颍塔、小南海等名胜古迹皆在此地。但我最感兴趣的自然是梁祝故里。揭开我久悬的心中之谜,是我此次汝南走访的主要目的。
在汝南县文化局领导的热心帮助下,我不仅看到了一些有关梁祝故事的资料,与当地有关工作人员和专家也进行了座谈,听到了大量梁祝故事在汝南流传情况的介绍,还到县文管会看了从传说的梁祝墓中发现的汉代墓砖和墓门。1996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为汝南梁祝传说录了专题片《千古绝唱出中原》,由周涛同志解说。县文化局的同志特意找到这个专题片让我观看。片中那有关梁祝故事的精彩评价、有关景物的实录以及当地许多群众对梁祝传说朴实而又生动的描述,使我在未下去前就对汝南梁祝传说有了一个形象而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使我到传说中故事发生地走访的热望更加迫切。
车出县城南门,沿通往湖北的一条公路南行30公里,就到了马乡镇,这一带就是传说梁祝故事的发生地。
汝南流传的梁祝故事有头有尾,相当完整,故事情节和全国流传的普遍说法大致相同——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书院读书,在曹桥与梁山伯相遇,二人话语投机,志趣相近,遂结芝兰之好,同到书院念书。三年后,英台奉父命归家。梁山伯送别路上,祝英台用隐喻的语言向山伯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而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领会。待到山伯醒悟,为时已晚,祝英台要被其父嫁给马家了。梁山伯闻讯悒郁身亡,临死让家人把自己埋在祝英台出嫁的路旁。祝英台出嫁时,到了梁山伯墓前哭祭,撞柳树而死。因此,后人编写这一故事时也常称“柳阴证”。
走访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这里的传说不同于普遍说法的地方,也即汝南传说中最为独特、最值得深究的部分。一、主要情节都有实指的发生地。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结拜的曹桥,读书的红罗书院,祝英台被逼嫁的马庄,梁山伯、祝英台的坟墓等个个有所指、件件有实地。全国其他梁祝传说发生地多的是梁祝读书地或坟墓而已,均没有汝南如此全面而具体。二、汝南传说中,祝英台不姓祝,而是字音相近的朱姓。三、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并未合葬,而是各有一墓(从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该墓中的文物可知,其墓年代久远,在晋汉之间)。全国普遍流传的梁祝故事中的“扑坟化蝶”之说,在汝南有所不同,难道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的汝南人会不知道普遍的说法吗?这里最大的可能,就是梁祝传说不是外地传入,而是土生土长,根基牢固。所以当地人临风而不动,见异而不迁,坚持故事原创的本色。所以,汝南传说特异之处,显示了它本身具有的原创特色,充分表现了故事原发地的重要特征。因此,这次实地查访,既使我感受到了接近原汁、原味、原样的民间传说,更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我国历史文化建设的贡献,并为此写下一首小诗:“官府文人少问津,乡民代代传至今。不加雕饰味至纯,古朴无华更显真。”
三、古老的“爱情山”、“爱情水”
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地方叫“台子寺”,也叫“红罗山”,地处马乡西南的和孝镇。传说中古时这里是“红罗书院”。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9公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南9公里,两家到书院的路必经曹桥(也有叫草桥)。
红罗书院坐落在红罗山上。山不算大,像是人工堆砌起来的,周围取土后形成了环绕四周的水池。远远望去,一丘突起,绿树掩映之中透出许多房舍,在蓝天白云的映托下,确也给人几分静穆、神秘的感觉。这座山上现在是所小学校,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在这里自由学习和生活。当年祝英台为学习而女扮男装的麻烦,现在是毫不存在了。但在传说中,当年祝英台女扮男装在此读书,可也费了周折。梁山伯、祝英台读书期间同吃、同床、同劳动(担水等)、同读书、同游戏。在这种环境里,祝英台要在长达三年里不被人发现真正性别,难度实在够大了。也正因为此,才留给人们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传说中编织了一个个浪漫的情节,使梁祝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这里生根发芽。祝英台是个调皮的女孩,睡熟时无意间常把手脚放在山伯身上。一次,英台换湿衣服时,细心的师娘发现了她的女儿身,为防意外,特意在梁祝同睡的床中间放上“界碑”。书院四周水池里常常游动着许多鸳鸯,同学们比赛用土块砸鸳鸯取乐。英台身单力薄,土块扔得不远,受到同学们取笑,说她像小女孩一样。作为师兄得梁山伯总是护着她,宽慰她。红罗山上无水,吃水用水都要靠人到山下去挑。水井离山有百米远,中间要过一座小石桥,还要登上几十个台阶。轮到英台挑水,自然也就少不了山伯的帮助了。现在,梁山伯、祝英台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竖有一块牌子,上写“梁山伯祝英台取水处”。人们常说,劳动可以建立感情。我猜想,当年梁山伯、祝英台井中打水时,在井中一定会映出一对稚气的笑脸。他们打出的水一定是既甘甜又清凉,那水里含有他们的欢乐和友情,是浇灌他们感情之树的清泉水。如果说,红罗山可以算作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山”的话,那山下的古井不也可以叫做古老的“爱情井”了吗?这井里应该有永不枯竭、永取不尽的“爱情水”。
红罗山上有许多残砖断瓦,说明着这里历史的久远。一棵差不多两人合抱的粗大枯树,以硕大苍迈的形象,为这座山的古老作着最后的见证。在山下古井旁,我遇到了一位荷锄的老人。老人给我讲述了许多红罗山的故事,说唐代时这里的和尚曾救过唐王,唐王登基后,为报恩,拨给这里款项修建寺庙。因此,这里也叫报恩寺。提起梁山伯、祝英台的老师、师母,老人向东南方指着说“那里有他们的墓。”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望去,确可看到两座高高的土丘静静地立在远处,守护着这古老的书院。
四、谁砸了祝英台的墓碑
英台抗婚从山伯,马家轿中空如也。
千古遗恨今犹在,英台新碑断三截。
祝(朱)英台的家朱庄在马乡镇之南,祝英台被逼要嫁的青年叫马文才,其家乡北马庄在马乡镇之北。古时候有一条北到汴京、南达湖广的官道,把这三个地方连了起来。马乡镇居于两者之间。祝英台出嫁马文才,马乡镇是必经之地。梁山伯临终嘱托家人,把自己的坟墓选在马乡镇北的官道旁,也就是想在祝英台出嫁时再看她一眼。梁山伯的墓址在官道之西。祝英台出嫁途中死祭山伯,其家人就把她的坟墓选在官道之东,和山伯墓一路之隔。为什么没有和“合葬化蝶”的普遍说法吻合,使两墓合在一起呢?当地的解释是,古代封建意识浓厚,总认为不是明媒正娶就不是正当的婚姻。按封建礼教来说,祝英台是马家媳妇,与梁山伯公开埋在一起多有不便。但又考虑到梁山伯、祝英台的生前愿望,就隔着官道并排而埋。当地有一句顺口溜传得很远:“梁山伯、祝英台,埋在官道路两沿。”大路两边都有一条很深得沟渠,按当地人得说法“鬼不过水”,人们不愿因为渠水隔断梁山伯、祝英台得来往,特意修了“一步三孔桥”,便于两人走动。桥就在离墓不远得一个“丁”字路口,渠水也就在桥下交流。关于梁祝没有合葬得原因,当地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实际上是梁祝合葬了,但因碍于封建礼教,另修一空坟,以遮人耳目、虚应故事。无论如何,汝南的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就和全国其他梁祝传说的地方有明显的不同。
当地人对梁祝的爱情是肯定的,对他们的悲剧也是同情的。每年二月三时,按当地的风俗,也给梁祝墓祭奠。七月十五“鬼节”时,当地人要到梁祝墓上送灯,为梁祝招魂照路。也许是对祝英台以死抗婚争取婚姻自由的真挚感情十分崇敬的缘故吧,据说过去在祝英台的坟前,人们还建了一座“白衣阁”加以敬奉,又因为“有求必应”,十分灵验,香火也相当旺盛。
世间的事情总是复杂的,爱恨情仇总是相连,有人爱,也就有人恨。当年,祝英台不从马家婚姻,死在马家迎亲路上,马家空轿而归,这是令马家扫兴丢面子的事情。马家对梁祝有点不满,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据说,在马家所在的村庄北马庄,梁祝的故事是从来不许演唱的。还有说,从此,马庄和朱庄两村互不通婚。最有趣的是,我这次到梁祝墓前观看,两座墓前都有1996年才竖起来的墓碑。梁山伯坟前的碑完好无损,而祝英台的碑则被打断成了三截,歪在地下。祝英台惹了谁呢?是什么人砸了她的墓碑呢?难道这件事还会和马家的那个千古遗恨有些牵连吗?由此笑拈如下小诗一首:“既为传说莫当真,对号入座何其蠢。大动肝火无来由,谈古应做局外人。”
五、土味十足的农家曲
农家眼光农家心,乡间口语地方音。
乡民传唱梁祝事,土味野趣更动人。
中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文艺丰富活跃。中原腹地的汝南,自然更得文化风气之先。除了剪纸、年画、社火、面塑、绣花、木雕、石刻等民间文化形式外,戏剧、曲艺艺术在这里更为流行。仅就马乡来说,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坠子、鼓儿词、丝弦道、花鼓词、民歌等,都在这里流传。这些地方艺术自然少不了演唱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如豫剧《梁山伯下山》、《红罗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剧《梁山伯攻书》、《梁山伯送友》,二夹弦《梁祝》、《红罗山》,越调《梁山伯送友》、《马文才迎亲》,以及曲艺方面的河南坠子《英台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弦书《英台担水》、《英台辞学》、《英台扑墓》,豫东琴书《梁祝姻缘》,大调曲子《梁祝》等。在马乡,一些民间老艺人如唐巧、张咣当、沈海林、梁光腿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能演唱戏剧《祝九红要嫁妆》、坠子书《梁山伯下山》、花鼓戏《十八相送》等。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千古绝唱出中原》专题片中,马乡的一些新、老民间艺人还曾采用地方艺术十足的乡音,尽情演唱那动人的梁祝故事。
梁祝故事在我国许多艺术形式中都曾演唱,且都取得丰硕成果。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越剧舞台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不仅轰动全国,而且饮誉中外。但是,河南民间艺术中的梁祝文化,却因其受中原民俗文化影响,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有别于外地艺术,乡言土语的运用,使其具有地域特色,更具通俗性、平民性、乡土味,具有很高的独立品格和价值。正像汝南梁祝传说一样,我省许多地方文化在旧社会不被重视,封建文人也轻视它,很少有人问津。但正因此,才得以保留了大梁乡民的创造,他们的理想、愿望、爱好、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保存。对以汝南为代表的河南梁祝文化价值,最早发现和推崇的要数著名学者冯沅君(河南籍)教授。她在1932年上海书店《民俗》第93期登载了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五首流传豫南的民歌,并提出梁祝传说“以河南为中心”的主张。建国初,著名诗人和学者何其芳先生也对河南本的梁祝戏剧本加以赞赏和推崇。被称作《朝阳沟》之父的著名导演、剧作家杨兰春,一向看重民间文化,在回忆《李双双》“洼洼地里好庄稼”唱词的创作时,曾谈到民间文化的影响,并以惊人的记忆力背诵了河南“梁祝”戏中的一首名段:“走一洼又一洼,洼洼地里好庄稼。高的是秫秫,低的是棉花,不低不高是芝麻,芝麻地里带打瓜。按个籽出个芽,拖个秧打个花,坐个扭儿结个果,黑籽红瓤满堂沙。有心摘给大哥用,还恐怕你吃出甜头连根拔。”与温文尔雅小生装扮的越剧祝英台相比,这段唱词塑造的祝英台则更了解农家生活,更贴近农民的心,因此也就更受农民欢迎。
六、梁祝墓前的遐想
红罗书院绿成荫,梁祝墓前蝶纷纷。
口碑确确风物在,千年古话抵万金。
站在梁祝墓之间的古道上,极目望去,之间高高堆起两座大墓之周围尽是望不到边的庄田。通往湖北的这条官道虽未废去,却因新路建在一里之外,当年车水马龙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祝英台墓前的“白衣阁”也荡然无存,只留在老人们的记忆里。再想到红罗书院四周断了水的池,泥土杂物填塞的井,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我们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多有多的难处,经济条件所限,把古迹胜景保护起来就力不从心,再上档次与世界文化接轨又从何谈起?可喜的是,驻马店市和汝南县的领导很有眼光和胆识,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自上世纪末就展开了对汝南梁祝故里的调查、资料的收集、景点的维修,成果相当显著。刘怀廉、张庆灵、刘康健的观察报告《千古绝唱出中原》以及马紫畏的研文《梁祝中原说》,都是当时考察、研讨热潮的具体结果。它们在全国众多纪念地的梁祝文化之中张扬了汝南梁祝故里的说法,为中原争得了荣誉。然而,梁祝文化抢救保护、发扬广大的活动,各有关的地区在同一时期都有开展,无形之中也形成了一场竞赛。比较起来,我们汝南对梁祝文化的抢救工作不仅力度不够,而且明显后劲不足,没有持续下来,其成果和外地相比差距很大。以宁波梁山伯庙为例,北宋时已有官吏(明州郡守李茂诚)撰写《义忠王庙记》,载入明嘉靖《鄞县志》,比起我们汝南来,在历史记载上先胜一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梁祝文化抢救活动中,他们着手早,规划好,力度大,持续久。尽管起步时,他们的旧址条件更差——解放初梁山伯庙已因当地建造粮店而被拆除,“文革”期间梁祝墓又因当地办砖窑场取土而被挖掉。可以说,他们是在庙不在、墓不存的情况下开始重建和恢复的。但1985年春他们开始修复开发后,不仅重建了恢弘的梁山伯庙,而且新建了石碑坊、墓道、梁祝墓、百龄路、夫妻桥等,成了占地120亩规模宏大的以爱情为主题的乐园——梁祝文化公园,成为旅游胜地,曾多次举办“梁祝文化节”。1999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中原梁祝婚俗节,海内外几百对新人和“金婚”、“银婚”夫妻在此共叙爱情新篇。他们还创建“梁祝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研讨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全国性的梁祝文化资料收集和研究,近期出版的四大卷《梁祝文化大观》,他们功在其中,真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站在稍显冷清荒凉的梁祝墓前,我并不失望悲观,且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因为十分令人感到欣慰和兴奋的是,听说现任市、县领导班子对汝南梁祝故里维护开发工作十分重视,决心接过前任领导班子的担子,沿着他们开创的路子,继续开展这一工作。只要总结好自己的经验,学习外地的做法,搞好调研,充分论证,做好规化,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搞下去,汝南梁祝故里一定会有新的面貌。我被这美好的前景所鼓舞,脑子里也不断涌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当一个全新的既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景观出现时,我们还记得眼前这景象吗?我们拿什么去向后人述说它的今天呢?想到此,我赶忙拿起相机,把眼前景色拍了下来——以免日后会因现在的疏漏而遗憾.
(作者系河南省计生学院院长、教授,省剧协副主席    郭光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5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这个贴子最后由文清心在 2004/12/15 06:51pm 第 1 次编辑]

#Moderation Mod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5 width="73%" border=3><TBODY><TR><TD width="100%" background=http://wtv-zone.com/BannerzRus/3tbacks/mojo31.jpg><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7 width="100%" background=http://wtv-zone.com/BannerzRus/3tbacks/ani3.gif border=1><TBODY><TR><TD width="10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width="100%" background=http://wtv-zone.com/BannerzRus/3tbacks/mojo32.jpg border=1><TBODY><TR><TD width="10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ackground=http://wtv-zone.com/BannerzRus/3tbacks/mojo34.jpg border=3><TBODY><TR><TD width="100%"><CENTER>[move]欢迎萧泊零羽回家!请多指教! [/move]<BR><BR><BR><BR></CENTER></CENTER></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FORM><B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width: 590px; height: 490px; z-index: 1; left:0px; top:100px" id="layer1"><BR>  <object width="900" height="358"><BR>      <embed src="http://bg.cn898.net/fh/2/501.swf" width="650" height="600" quality="hig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menu="false" wmode="transparent"></embed></objec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好感动啊~~~谢谢清心姐姐~~`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5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呵呵,希望弟弟常回家看看哦,不要哭了,掉眼泪奏不帅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月河共影2004/12/15 10:13pm 发表的内容:
欢迎萧泊零羽.梁祝是四大传说之一,现在全国各地大凡和梁祝有点联系的,都在打梁祝牌,目的是提升知名度,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我省的汝南也要在梁祝上做文章啊.
是啊.~所以还要请当地政府和各位老乡们多多努力啊~~~~~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我刚看过萧泊的主页,弟弟真的很小,不过很了不起啊。
欢迎小弟弟常回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春江如蓝2004/12/16 03:21pm 发表的内容:
我刚看过萧泊的主页,弟弟真的很小,不过很了不起啊。
欢迎小弟弟常回家看看!
谢谢姐姐夸奖~弟弟这不是来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師傅你好了不起哦﹐那么多人喜歡你﹐偶像哩﹗﹗﹗
能否悄悄告知徒兒您多大了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快樂天使2004/12/16 05:11pm 发表的内容:
師傅你好了不起哦﹐那么多人喜歡你﹐偶像哩﹗﹗﹗
能否悄悄告知徒兒您多大了三?
呵呵,妹妹他是你师傅么?这么小,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文清心2004/12/16 05:14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妹妹他是你师傅么?这么小,呵呵~~
姐姐﹐你曉得偶師傅多大是嘛?能不能告訴偶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呵呵,萧弟弟应该超不过20吧,不知道是不是^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你们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说了,我怕快乐天使知道了我的年龄不肯认我做师傅啊~~55
你们偷偷看看我的资料不就知道啦~~~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呵呵,有志不在年高啊!弟弟的才华不是年龄所限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谢谢姐姐夸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萧泊零羽2004/12/17 12:3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姐姐夸奖~~

啊師傅87年的﹐偶要暈了﹐好小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快樂天使2004/12/20 10:55am 发表的内容:
啊師傅87年的﹐偶要暈了﹐好小哦~~
是啊~~~~汗~~~~~~那你还肯不肯认5做师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呵呵,这样的好师傅哪里去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萧泊零羽2004/12/20 01:17pm 发表的内容:
是啊~~~~汗~~~~~~那你还肯不肯认5做师傅啊~~~~~~~~
既然認都認了就不后悔了三﹐清心姐姐說的好有志不在年高﹐偶認了﹐師傅~~~~~~~~~~~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下面引用由快樂天使2004/12/20 04:35pm 发表的内容:
既然認都認了就不后悔了三﹐清心姐姐說的好有志不在年高﹐偶認了﹐師傅~~~~~~~~~~~呀
西西~~还是妹妹乖,亲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祝故里汝南行--作为对各位老乡的见面礼:)

幸福~~~~~~~~~~~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0:51 , Processed in 0.0931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