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1|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黔城文学纶贯(四)——作者:心照不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株山谢家,则是清朝本土文学的又一中坚力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代,一直到民国,均屡出能人,并且著述颇丰。特别是嘉庆、道光时期的以谢光篪、谢光藩、谢光第兄弟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团结了山东诸城庶吉士以翰林宰黔阳的王金策邑侯、任山西省汾州府永宁州知州的长坡王继贤等名流在身边。之后,又有光绪、宣统及民国时期的谢祖乾,身边聚集了清宣统己酉科拔贡生广东候补直隶州州判王汝霖、任职清广东的陈庆臣州牧、任职清中书科中书湖南省视学湘乡朱杞、任职清九门提督的黔阳黄忠浩、任职民国黔阳县长的南社诗人凤凰田名瑜、任职民国黔阳县长的张其雄以及芷江富商诗人及书画家曾淡人、黔阳施荫堂大令、黔阳危耀奎正郎、黔阳向环溪少尉、黔阳杨荫樾、黔阳冯家泽等诸多名家。
   
    苏园,位于湖南洪江市治黔城镇北。是建立在清雍正初年的古代园林建筑群。集苏州园林与湘西园林的风格于一炉,是当地著名的园林建筑群,仅次于本邑之烟溪的“月怖园”。因为“月怖园”是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的爱国英雄邱式耔的家,所以,名答当地,向有名流来访。如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的爱国英雄、曾为四川巡抚使的钱开少在削发为僧(即大错禅师)后,游历湘西时,曾前往凭吊。后来,历届邑官亦前往拜访。邱式耔的后裔,也是人才辈出,多有著书以传。
  
    在雍正初年,原恩贡生、侯选教谕、例赠修职郎、龙标书院及朗溪书院讲席、邑绅谢家瓒第四子太学生谢天相,离开圣塘湾(现为黔城火车站),来此建立。之后,历代均有修缮。到同治、光绪年间,由龙标书院讲席,邑绅兰圃老人谢祖乾大肆扩修,新建了“芝玉草堂”、“颐楼”等建筑,开辟了“春草”池塘,“甘泉”井,种植了许多乔木在周围以作为护卫,构成了天然的“世外桃源”胜地。
  
    苏园大门,勒有石匾,上泐谢祖乾的《苏园》一诗。至今尚在。背后有大片竹园呈合围状。园有竹诸种,另有乔木多种,风景极佳。是历来为当地人景仰的地方。
  
    苏园历来人才辈出,九代书香,成为本地望族。仕宦代代有人。构成了泱泱人文景观,向为当地看重。
   
    圣塘湾祖谢家瓒(1675—1750),字维侯,号清塘。赋性温良,笃学嗜古,树品端方,声烂於时。屡试冠军,举孝廉方正,领乾隆元年贡生,诏试博学科鸿词举,不赴应。候选教谕,掌教郡邑各书院十余载,人称“儒林模范”,仕宦宿儒多出其门。恒为有司钦重,登门顾问。郡邑公事争持,经公一言即若。远近咸服其德,尊为邑中狂澜砥柱。先世祖居烟竹冲,由公移居圣塘湾。建屋二宅,置产千余亩。倡首出资修各处庵庙路桥,及设地方公学族学。殁时郡邑官绅亲吊于闾。郡守董思恭诔曰:“文行矜式”。邑侯张四教诔曰:“东山留辉”。学师荣大顺等诔词悼恸亲切。教谕袁淑先撰有传及《芳躅吟》。生康熙十四年乙卯正月初十日午时,殁乾隆十四年己巳四月二十五日午时。世寿七十四岁。(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文学》)
   
    谢家瓒好古笃行,久主龙标书院,多所成就。性介而和,屡为有司钦重,而无一语及私。曾孙仁宏、光楚等,以明经官学师,皆其遗泽云。年七十六终。郡守董思恭亲吊其庐,诔曰:“文行矜式”。教谕袁淑先《芳躅吟》赞其云:“大雅久云殁,情深古调弹。此间徵砥柱,何处有狂澜。尹姞衣冠旧,交流管鲍难。素梧霑叶露,余照月团团”。(同治八年《沅州府志·人物传·黔阳县》载、同治十一年《黔阳县志·人物传·宿儒传》载)
   
    苏园始祖谢天相(1717—1789),字帝衡,太学生。广西试用县丞。恩贡生、侯选教谕、例赠修职郎、龙标书院及朗溪书院讲席、邑绅谢家瓒第季子。生於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二十日未时。乾隆丁巳年(1737),离开祖居圣塘湾,始迁土门而居,来此建立苏园。以后奕叶相承,子孙繁衍,仕宦代代有人。苏园因人才辈出,成为本地望族。九代书香,构成了泱泱人文景观,向为当地看重。殁於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正月二十四日未时。葬大冲头陈茶园。年七十三。(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迁徙》)
  
    第二代祖谢仁寀,字慎齐,增生。以子光藩监生加同知衔,诰封奉直大夫。性纯孝谨慎。父病,躬侍汤药,不解带伴寝者月余。厥后捐馆。公理家政,常恐贻父母。不令名,惟耕读是务。(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孝友》)
第二代祖谢仁宏,字含万,乾隆四十六年贡生。初署长沙府学,旋授东安县教谕。品端学粹,天性孝友。父母忌辰,每悲咽不食。两弟先殁,幼侄八人俱赖以成立。卒年九十四岁。其三子光楚,亦贡生,廉肃自守,署江华县教谕,后授永兴县教谕。言方行矩,皆有教泽。又从侄谢光篪,岁贡生。生性和而介,善引掖后进。主龙标书院讲席,一时有“纯儒”之称。(同治八年《沅州府志·人物传·黔阳县》、同治《黔阳县志·人物传·宿儒传》、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宿儒》)
   
    第三代祖谢光藩,监生,加同知衔,邑增生谢仁寀长子。其弟光第(1792—1882),字及三,号宏顺,附生。(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宿儒》)
  
    第三代祖谢光篪(1778—1846),字仲书,一字砚农。邑增生谢仁寀次子。诗人、经学家、教育家。笃志尚德,敦品力学。自幼笃谨厚性,聪颖好读。未成年即贯通经史诸子百家,诚辄冠军。受之於狄文涛学使补弟子员,旋食君饩,恒列优等。习举子业,叠赝乡举七焉。诸城庶吉士王金策邑侯以翰林宰黔阳,特赏其“文公余辙”匾额。乙未贡成,领道光十五年郡贡生,侯选训导,铨道州教谕及任茶陵州学正,敕赠修职郎。主讲龙标、朗溪等各书院讲席,善引掖后进,必以品学兼教。凡肄业士经其指绶者,恒破壁飞去。一时有纯儒之称,邑中士绅能以学行见重者,论者谓秉先生之教也。赴闱七荐不售。著有《诗书经解》、《耕经堂诗》、《古文辞》等。《沅州府志》及《黔阳县志》附有“宿儒传”。生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辰时,殁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四日辰时。邱茂桢撰有《仲书先生墓志铭》。(同治八年《沅州府志·人物传·黔阳县》载、同治十一年《黔阳县志·人物传·宿儒传》载,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宿儒》)
   
    第三代祖谢光第(1792—1882),字及三,号宏顺,附生,邑增生谢仁寀季子。生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十三日辰时,殁光绪八年正月初五日。(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宿儒》)
  
    王继贤,字翰城,黔城长坡村人。幼聪慧,十二岁应童子试,曾两度入长沙岳麓书院受业,由禀贡生赴京都入国子监。受工部侍郎何凌汉的器重,延至其家授业子孙。不久以便补导援列入任中书科中书,前后达14年,道光二十三年,(1841),任山西省汾州府永宁州知州。州人好争讼,不重视文化,初到任时,参加文学考试的仅一百多人。乃兴办学堂,以俸薪资助学员生活和灯油费,并教他们做诗、写文章、练习书法,使该州成为文风很盛的地方,处理争讼及违法事端,判断公正廉明。两次解送河南饷银,著有《南河纪游诗草》两卷。在任5年,殁于任所,终年58岁,运灵柩回黔阳时,人民涕泣相送。朝庭追赠为奉直大夫。生平工书法,在京城一带享有盛名,高丽国(今朝鲜)多次遣派使臣前来购求,为其书写的“继美凌烟”四个大字,誉满邻国。在永宁州存有他临写的《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序》、《九成宫》、《千字文》等石刻,州人把它嵌入关圣庙的墙壁。又自撰《石室文书法》、《爱书僧记》、《听月泉记》、《诗竹杂刻》等。黔城芙蓉楼存有其“妙画鸿戏秋江水,佳句风行晓苑花”石刻。
  
    第四代祖谢宗倜(1800—1862),字伟仁,一字喜亭,号意如。光篪公长子。赋性明敏,幼读诗书,即晓大义,父最钟爱之。及长,作文语多清真,有明季清初诸大家风。应试屡列前茅。惜有手疾,不能楷书,院试则见屈焉。事亲至孝,问寝视膳,无间寒暑。先意承志。父母卒,啜粥庐墓三年。暮年病将易簀。主讲邑之龙标书院讲席。著有《醉花窗》诗集四卷。 生嘉庆庚申九月初五日巳时,殁同治壬戌十二月二十八日亥时。享寿七十八岁。光绪戊申冬,有中书科中书、湖南省视学、湘乡朱杞为之撰有《伟仁先生墓表》。(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孝友》)
  
    第五代祖谢德树(1835—1911),字宝山。邑绅。喜欢读书,赋性刚直。顾大局,讲大义,善善恶恶。凡遇不平鸣经,先生无不解者。维持地方公私事怨,不辞耆、不惧衰,尽心竭力为之。不称先生德者,鲜矣。先生喜吟咏,当六十大庆,与向环溪少尉、危峻卿正郎、陈庆臣州牧、施荫堂大令及邑绅族儒唱有《桃觞集咏》一卷。时值清鼎将革,忧时世之变,忧虑成疾,一病而殁。生道光乙未年五月二十三日丑时,殁民国元年十月十三日未时。民国二年上巳日,有宣统己酉科拔贡生、广东候补直隶州州判王汝霖为之撰有《宝山先生墓志》。(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德行》)
   
    在《清史稿•列传》第二百五十七《黄忠浩传》载:黄忠浩,字泽生,湖南黔阳人。通经术,嗜读儒先性理书。以优贡生入赀为内阁中书。主沅州讲席,锐意地方利弊,建西路师范学堂,劝民植桑育蚕,尤颛志矿业。陈宝箴、赵尔巽先后抚湘,设矿局及公司,采平江金矿、常宁水口山铅矿,至今称厚利,皆其谋也。
  
    光绪二十一年,以东事筹防,募乡勇五百人入鄂,守田家镇炮台。总督张之洞一见重之,调领武靖营,驻洪山。二十三年,治军长沙,统毅字军,军故征苗旧旅,日久窳敝,不可用。宝箴纳其议,别募威字新军,俾主之。二十六年,之洞檄募师勤王。二十八年,徙驻岳州,缉新堤土寇,平之。再入赀为道员。赴日本参观大操,归,益详练战术,知兵名大着。明年,尔巽檄综湖南营务处,统忠字旗五营。其冬,母忧去职。
  
    逾岁,广西降匪陆亚发陷柳州,湘边大震。起忠浩率所部援桂,直捣梅寨,用少击众,寇大创,降敕褒嘉。寇奔福禄村,村故瑶地,箐壑深岨,中有危涂垂线缕,容一人行。忠浩乃短衣芒蹻,徒步深入。会天酷暑,郁为瘴疠,兵士死相继,忠浩亦遘膨疾,然治军勤如故,寇卒不敢近。捷上,授狼山镇总兵,请终制,改署任道员授总戎,特例也。是时岑春煊驻桂林,檄与议军事,奏署右江镇。服阕,予实授。未几,乞假去。再至湖北,尔巽留综营务处,兼统全省防军,荆襄水师受节度。
  
    宣统二年,从尔巽入川,署提督,乞归。三年,京师开全国教育会,忠浩与焉。争铁路国有为非计,议大浚洞庭湖,纾湘菑,议论侃侃无所挠。还长沙,值巡抚余诚格新莅官,党人谋日亟。诚格虑新军有异志,以中路巡防十营属之,不就。诚格下席揖请至再,不获已,始受事。甫三日,鄂乱起。九月朔,新军变,将入城,协统萧良臣遁,防军为内应。忠浩方晨谒,随诚格出,抚谕至再,势汹汹不可遏,要诚格为都督。诚格从间道出,召水师,水师亦变。诚格投江,左右援之,不得死。忠浩犹留署,火起,护弁强之出,及门,遇乱兵,被执,胁降不从,劫之走,刃伤臂及股,至小吴门城楼,遂遇害。家人奉丧归葬,缘涂设奠者数百里。着有《黄黔阳诗抄》。
  
    第六代祖谢祖乾(1872—1941),字祯原,一字兰圃,号钟灵。诗人、画家、书法家、金石家,教育家。河南候补知县。同治十一年壬申五月二十三日卯时生。历任龙标书院讲席、黔阳县仁区局长、黔阳县学务委员、黔阳县农会会长、黔阳县文献委员等。曾经应南社社员凤凰田名瑜邀请参加南社。诗、书、画、印,并称“四绝”。晚年逸居苏园颐楼,吟诗、绘画、围棋、抚琴、赏月、饮酒,自得其乐。著有《龙标耆旧文集》、《龙标耆旧诗集》、《颐楼文草》、《颐楼诗草》、《兰圃诗画》、《画兰百咏》、《芝玉草堂读书录》、《味兰轩诗抄》、《三代遗咏》、《苏园杂记》等十种书。民国三十年(1941)三月十四日,预知时至,奄然坐化。(1985年黔阳《谢氏族谱·人物传·文学》)
  
    清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诞生黔阳县苏园。在雍正初年,原恩贡生、侯选教谕、例赠修职郎、龙标书院及朗溪书院讲席、邑绅谢家瓒第四子太学生谢天相,离开圣塘湾(现为黔城火车站),来此建立苏园。之后,历代均有修缮。到同治、光绪年间,由龙标书院讲席,邑绅兰圃老人谢祖乾大肆扩修,新建了“芝玉草堂”、“颐楼”等建筑,开辟了“春草”池塘,“甘泉”井,种植了许多乔木在周围以作为护卫,构成了天然的“世外桃源”胜地。苏园大门,勒有石匾,上泐谢祖干的《苏园》一诗。至今尚在。背后有大片竹园呈合围状。园有竹诸种,另有乔木多种,风景极佳。是历来为当地人景仰的地方。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夏,苏园颐楼落成,撰《颐楼新成偶书贴壁》:
  颐楼新建筑,高隐洁无尘。对月成知己,焚香友古人。
  诗书清气骨,花鸟爽精神。静与兰同臭,苏园有逸民。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秋,与陈庆臣游株山碧泉山,撰《光绪癸卯秋碧泉山感怀》:
  城东有古刹,散步爱幽凉。岁久松尤茂,泉清草自芳。
  秋兰熏客座,夜月照禅床。慷慨忧时局,僧家意味长。
附录陈庆臣《次兰圃君原韵》:
  一官游粤峤,离别在新凉。冠盖非吾愿,芝兰羡尔芳。
  清樽高士酒,明月故人床。待到还乡日,耆英结社长。
宣统二年(1910)庚戌夏,游株山荷叶庵,作《荷叶庵记》:
    镡城东北七里,诸山环绕,圞团僻幽。中有塘,广约二亩许。屡蓄荷。钱叶溢水面,清香扑鼻,碧圞可爱。
  
    明万历间,高逸谢公见而异之,笑相谓曰:“夫草木之所香者,花也;而叶能清熏,其惟荷欲?”味乎荷叶之香,僦塘西百步筑别业以居之。距居十数武,錾一小池,亦种其荷,名曰“荷沼”,放生养鳞其中。池西北高垂老梅二株,红白竞放,映水流香于宅。池东南筑一小阁,名曰“琴阁”。常与堂弟上拔抚琴围棋其间(按:上拔公于明季时任江南宁国府知府,明亡遂隐于宁国府,其子孙皆籍于斯焉),清心练智。阁前供石一、木芝一,古劲苍老。左右列桂、菊、兰、蕙数十本。窗外苍松、古柏、修竹、桃、李之属,相护而映。日与高隐雅人谈机论道、琴棋茶会于此,大都味夫荷叶之香也。
   
    公有异志,尚佛学,隐姓匿名,与方外交游,受异人修真术,老故无嗣。于崇祯间,坚志诚意鸠工修神像,以产供香火。易家,手擗为庵,修真事佛,以终余年。佛右为公遗像,庵后即公墓也。公隐名不传。后人书志桑梓,以“桑正公”私谥。原其爱荷喜叶生香,故以荷叶名塘,而更名其庵焉。此地美风水,颇僻幽。昔余曾祖光篪公尝假馆教育造士。
   
    道光甲申秋,邑候王金策太史常屏驻从,过访余曾祖,游息其间,于茶罢琴余,咽菊吟诗,有“牵驴寻野菊,伴鹤醉群芝”之句。自来文人游览,志士苦修,爱彼幽静,萃聚于此。嗣后我族相期永守公泽,奕叶馨香,更有望于后来者。
                        宣统二年夏 兰圃谢祖乾撰  
宣统三年(1911)辛亥嘉平月,作《苏园》勒于苏园大门门楣:
  主人性本逸,以苏名其园。园外栽松竹,园内筑堂轩。
  有楼幽且洁,敞牖而掩门。室有风月会,门无车马喧。
  诗画医其俗,兰菊祛其烦。浮云轻富贵,隐此疑桃源。
  主人有真趣,兴尽时忘言。
民国三年(1914)甲寅春,欲归隐苏园,作《欲隐》:
  欲隐无赀可买山,颐楼高卧闭柴关。
  占晴课雨情偏暇,錾井耕田意自闲。
  赖有诗书医俗气,频将花草洗愁颜。
  从今学得痴愚诀,哪怕人间笑我顽。
民国十一年(1922)壬戌,五十初度,有《五十初度书怀》八首:
       一
  草堂戚友闹悠悠,婿女诚仪一概收。
  厨下荆妻忙不住,笑携孙子拜千秋。
        二
  回思岁月快如梭,亏我百年忽半过。
  历尽艰辛尝尽苦,哪堪时局再磋磨。
        三
  连年海内闹风烟,时势英雄造大千。
  料是生灵多孽障,纷纷尘雾蔽青天。
       四
  趋求名利总无缘,境过牵缠五十年。
  想是今生亏造化,难鸣枉负祖生鞭。
        五
  读书不遂负恩深,枉费椿庭训望心。
  同日申生无限感,空留蒲酒怅而今。
        六
  承欢菽水庆萱堂,慈竹恒春喜欲狂。
  但愿年丰兼岁吉,苍颜矍铄永康强。
        七
  万里归来思退隐,十年目的建颐楼。
  销闲花草诗书画,意外虚名不强求。
        八
  一家生计任儿曹,内外忍和要耐劳。
  处世立身当守法,诸凡慎谨更为高。
同时有许多佳宾作诗相贺。包括南社诗人凤凰田名瑜、芷江富商、诗人、书画家曾淡人以及黔阳诸儒宿等。
黔阳向同均,字葆生。作五律《赠谢君兰圃五十初度》:
  龙标高雅士,独守谢公贤。三绝诗书画,一春山水田。
  才华含不露,道德老尤坚。并世真无几,临风忆郑虔。
南社诗人凤凰田名瑜,时任黔阳县长,到席祝贺,作五律《赠谢君兰圃五十初度》:
  未老才名在,布衣自足尊。画能清有骨,诗好淡无痕。
  薄宦殊堪笑,孤怀得共论。何时容载酒,一醉味兰轩。      
南社诗人凤凰田名瑜,字个石。湖南凤凰清沙湾人,幼孤贫,学于南门外洞庭坎上。田兴恕形声与个石均为南社词人,书法诗词道德文章为湘西增升光耀。乡人咸尊为楷模也。历任黔阳县长等,率九届。解放军入城,即向南下部队委派之宋之兴县长办理移交,手续轻简,大军经过调查研究,早知其为人,旋即握手同意了结。遂以灰布小包袱皮裹砚台一座,毛笔二支,蓝布长袍,飘然告别县衙,借居于北门考棚左厢房内,时为一九五○年夏日。居平安里多年,家仅小灶一台,破床一张,墙如筛眼。一世文学,无桌,无墨,无砚笔,无纸,寥落如此已数年。有子承尚,幼为全县品学之冠,解放初因历史瓜葛远徒甘肃劳改囚农。后刑满释放,念及不逾矩之年已过。天地虽大而人寿有涯,闻已申请留场工作。文革后万里远行,探望亲子,逝世于大荒。
芷江富商、诗人、书画家曾淡人,作五律《赠谢君兰圃五十初度》:
  听罢蕉窗雨,焚香一卷开。宛如摩诘画,深羡谪仙才。
  潇洒云中鹤,清超雪里梅。挑灯频细读,不厌百千回。
黔阳危耀奎,字峻卿,作七绝《赠谢君兰圃五十初度》两首:
  吟诗作画兴悠然,高卧颐楼静若仙。
  清福人间君独占,白云深处乐无边。
  时艰年荒百感生,平平王道少人行。
  嗟予老病兼疏懒,未访盘阿畅叙情。
黔阳杨荫樾,字竹秋,作七律《赠谢君兰圃五十初度》:
  展卷如闻笑语香,主人风月费评量。
  丛兰浥露清芬远,池草生春世泽长。
  招隐已酬元亮志,伤时且学嗣宗狂。
  羡君事事成幽赏,一曲高歌乐未央。
黔阳冯家泽,字春泉,作七律《赠谢君兰圃五十初度》:
  渊源家世梦池塘,高筑颐楼似小仓。
  每对青山怀谢眺,哪堪白首老冯唐。
  林泉揽胜输君乐,桃洞寻源愧我忙。
  从此乡关千里隔,何年来访故人庄。
民国十五年(1926)丙寅冬至后三日,组织“兰阶会”,作《兰阶会序》:
   曩太傅谢文靖公问诸子侄曰:“子弟何以预人事,而欲使其佳?”侄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庭阶耳。”嗣后文经武纬克强秦于淝水中,兴晋室。其言果验。
我族世国世家积德绵延,由来旧矣。宣统二年,尧臣弟卸八寨同知回。明年以道员入都引见,途至武陵,因武汉倡战革鼎,各地响应,死难多人,纷纷扰攘。

   民国建元,尧弟罢志退隐。日与族邻辈乐叙林泉。又明年冬至,族耆以梨园子弟演孝颂德,庆祝祀事。且以尧弟解组归来,开筵乐叙,飞觞宴饮不己。如我昆季彬彬纯雅,事先祖而畅叙天伦,虽兰亭群贤之叙桃李园群季之乐,有过而不及者,“三三”、“三四”、“后昌”各会,相继承欢,余兴未阑。干约述卿、述叔及尧臣弟、香生弟、干臣弟、明山侄暨族人等,各携青蚨三竿,以二十人续创一会,名曰“阳生”。赖明山权息七稔,以母子金,置炉回溪田家坡祖坟边,田两亩七分,立簿册名,作永久计。

   乙丑岁忽遭兵燹,将簿毁残,当事茫然慨焉,无何共默识之。思欲补簿誊记其由,问叙于我。我偶书缘起,以晓后之来者,“阳生”之名或不利而遭毁焉,余更名“兰阶”。盖欲厚望我叔侄昆仲,积德兴学,努力进步,以继玉树家声,雍雍济济,恒叙兰阶之意焉尔。
民国十有五年丙寅冬至后三日 兰圃祖乾敬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壬申,作《槠山竹枝词》六首:
       一
  谢姓宅第满槠山,五里圣塘及老湾。
  合有良田三五万,生员廪贡出尘寰。
 
        二
  三三五五步逍遥,览胜寻幽绿荫桥。
  芳店玄诗角酒罢,闲于井畔话渔樵。
        三①
  文芹武泮试常增,德泽书香尽艳称。
  炮烛辉煌金鼓闹,元宵竞放秀才灯。
        四②
  碧泉洞口水长流,把洞颜宗司白牛。
  三月神鱼朝岳转,回参古佛喜优游。
        五③
  太守争传上拔公,左琴右剑有高风。
  宦游江浙不回返,桃竹园荒草不丰。
        六④
  学伯原来住土门,门墙桃李尽温存。
  龙标主讲开风化,殁作黎平府太尊。
注:①乾隆间,谢姓文人称盛。元宵,每秀才一名,作龙灯一卷,名至数十卷。
  ②相传碧泉潭时有神鱼闹水涝,被颜宗师施法治住。潭边建有碧泉庵。
  ③上拔公住桃竹园,好琴棋。有挽世才。任江南宁国府知府,宦游不归。
  ④世说光篪公殁后,其门生丁某,曾见公往黎平上任城隍。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上巳日,参加纂修族谱。作《谢氏黔城北祠五修族谱序》:
  从来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省、县之有志,以纪事之实,使未见未闻者,观其列纪,稽其本源,考其事实,其义一也;事不实则不纪,纪不详则亦不纪;而事有可纪,有不可纪;有当详纪,有不当详纪。昔孔子有云:“与其诧其空言,不如见诸实事之深切着明也。”
  然则方足以达族人,心述庭训,德合时世,义不负祖宗、神明之存,使后之来者,稽则可亲,考而无疑,观而有感也。如晋之《乘》、楚之《俦杌》、鲁之《春秋》。《乘》与《俦杌》未闻其传,唯《春秋》经孔子笔作,以正人伦,传之万世。由是观之,子师以正,孰敢不正。今当五修家乘,宜采正实事,补其缺略,删其荒诞,合其法制,详而志之,以备后世之考。
  我祥卿公于宋季时,由南宫来治黔东,作守镇远。会遭国难,不二臣元,避乱于沅州路,见黔阳山明水清,风俗淳美,侨寓西门。归途被兵阻塞,因而隐斯籍焉。至四传芳、茂两公,卜居槠山,嗣传廿余世,经六百年余,枝愈别,人愈繁,亲者愈疏,有苏东坡“途人”之感。况三十余年来,萑苻为患,旱灾交迫,各房丁口,逃亡过半,兵燹之余,久之甚难稽焉。族人有忧之。房叔述乡、族叔秉之暨志轩弟、赓生侄寄以五修谱议,辛未冬至日,长幼咸集,举乾协修其谱,襄任纂修。
    盖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实。周晋自六朝时而上,谱之于国,非诸侯不可得而谱。下及唐宋,谱之于家,士、庶得而谱焉。故欧阳氏、苏氏创诸谱系,以纪世族。纂者,集也,祖述先人之泽,传之后世也。杨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班固纂尧之绪、武之赞、太皇之季、文王之绪,事虽殊,其义一也。纂修谱牒,责莫大而重焉。干驾下无文,何敢以蹈庸妄?且惧以见闻拙滞,力有不逮、智所不能,难达其旨。既辞不获,自忖度,此系人子应尽之事,又不敢以不敏辞,遂竭力尽心,简牒残笥,考诸遗文、年谱,苦心仇校,缺者补之,略者详之,荒诞者删之。采访生殁、稽查事实、继续世系,汇稿付之梨枣,日事编辑,以督其成。越明年,壬申梓将告竣。谨志数语,附于原序之末,以告后之来者。
    中华民国二十之有一年上巳日
    十九世孙纂修候补分县祖乾撰 
民国二十五年(1936)仲秋,作《苏园记》。有山阴王晋评论。
      苏  园  记
 邑东北隅,距城七里许,俗呼土门。有苏园者,主人先世故居地也。其园之翠然超莽苍中者,山势奔腾,四围凹而中凸也。脉由蕉坡来,临至忽起一山者,则峰峦之起伏也。左萦右拂,而地连跌三峡者,斯园之结构也。旁出堡坞,有若北辰者,斯园之门户也。诸山来朝有若藩篱者,斯园之护卫也。面南朝峰,靠北依峦者,斯园之向背也。园后松竹茂林,佳木繁荫者,“苏山”也。园前池井良田,耕可供食者,“苏陇”也。园中林壑美,野蔬香,结茅以栖息者,“芝玉草堂”也。左有池曰“春草”,种莲半亩,清涟可濯也。右有楼曰“颐楼”,陈书满架,翰墨生香也。楼头抚景,气、象僻幽,额书“风月栏”也。楼下莳花,兰、蕙清贞,题为“味兰轩”也。春则惠风和畅,桃、李芳菲,秋则明月皎洁,桂、菊清芬。青者松,绿者竹,艳者梅,香者兰。诸果百花,随时竞秀,四时之景不同也。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
    清季隐者僦此筑园而居,作主人以颐养晚年也。主人之隐,慨时局之变,人心失德,乏力以换救之也。或涉水横流濯足,叹无澄清之智;或游山清风满袖,常怀出世之想也。或读于园,诗书之味,清而厚也;或耕于园,菽粟之味,淡以长也。有时客来,觥筹交错。或鼓琴,余音袅袅;或围棋,逸响丁丁;或画笔纷披,而歌声清绝者,有宾王之乐也。无事啸傲,月白风清。或养性,逸情幽静;或题画,兴趣超脱;或邀妻评花;或抚孙课字,有天伦之乐也。既而山花献瑞,野鸟助吟。无事静坐,坐息则睡,羲皇之世、葛天之民,主人不得而知也。主人谓谁?龙标谢兰圃也。
   ——民国二十五年仲秋
附:王晋评《苏园记》
  此记有名义,有山水,有建筑,有布置,有出产,有乐趣,层层入胜,是人间天上善享清福者有之,而园何其佳丽、何其幽雅,而主何其高超、何其洒脱!得庐陵之味者,自不减醉翁之神。疏疏落落,涉笔成趣,令我羡之,不胜佩服。
    ——山阴者香弟王晋拜读
  
另外有七绝作品《九日月下对菊独酌》、《答问》很有特色。
      《九日月下对菊独酌》
  桂花开罢菊花黄,日薄风清满院凉。
  水果盘中添碟蟹,又从月下醉重阳。
     《答问》
  鸡犬桑麻有古风,桃花杂乱李花中。
  途人若问行踪地,家在湘西潕水东。
  生平于地方教育、佛教,皆尽心尽力,多有贡献。其诗、书、画、印被称为“四绝”。
  民国三十年(1941),预知时至,奄然坐化。着有《龙标耆旧文集》、《龙标耆旧诗集》、《颐楼文草》、《颐楼诗草》、《兰圃诗画》、《画兰百咏》、《芝玉草堂读书录》、《味兰轩诗抄》、《三代遗咏》、《苏园杂记》等十种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6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黔城文学纶贯(四)——作者:心照不宣

人才多呀,我在想,现代人回到古代,能做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2 20:29 , Processed in 0.0747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