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2|回复: 27
收起左侧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26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弃剑焚书在 2004/04/27 08:47am 第 2 次编辑]

婺源如画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张国兴
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浙西相接,素有吴中楚尾称。婺源属古徽州,解放后划归江西省。婺源之美,首推山川之迷人。境内峰峦重叠竞秀,峰谷幽深秀丽,涧溪清澈碧透,森林花木相杂。满目葱茏处,奇峰、怪石、古树、驿道、凉亭、廊桥、溶洞融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让每一位来自喧闹城市的人得到赏心悦目的享受,激起无限的遐想而流连忘返。据婺源文联汪主席介绍,婺源自唐宋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文人墨客留下难以数计的诗词佳句,仅灵岩洞府一地就有宗泽、朱熹等名人的刻墨2000多处。
    婺源如画,明清式古建筑乃是一绝。在婺源,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山川,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精巧的飞檐、翘脊和砖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无不向您倾诉岁月流逝的过去。官宅、府第、祠堂、民居等明清建筑,或前堂后堂先后序列,或数十户栋连片,均由一式的青石板相衔。即使今人建造的公寓、酒楼和民舍,也按县政府要求,均为清一色的明清式建筑,与昨天的建筑浑然一体。
    放眼山川,青天白里日,霞光雾色中,一处处山林,一条条街坊,是一栋栋黑白分明、怡然自得、古朴淡雅的明清建筑,它们与一座座青山,一湾湾绿水,一方方蓝天,一朵朵白云构成了婺源一幅幅美妙的明清风俗画。
    婺源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沱川理坑村的官宅府第,游山、思口和延村的明清古建筑群,风格独特,造型典雅,在哪一处建筑旁,都能让人欣赏半天。如画的婺源不但“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而且享有“书乡”美称。婺源自唐开元年间建县以来俊才辈出,灿若星汉。如,闻名遐迩的当数大理学家朱熹、文学家朱弁、篆刻家何震、音韵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现代学者胡适等等。走进小桥流水人家,轻抚长满苔鲜的高墙,轻叩刻满图画的花窗,好客的主人都能讲述一个个“连甲三殿撰,七里四翰林”,“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动人故事。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当您置身于婺源的青山绿水之间,那种柔静与安宁,那种空旷与深远,那胜似桃花源的美景,会让您的烦恼、欲望、忧愁等抛之脑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历代题咏
颂涵虚洞
(唐)独孤筠
高树猿啼乱水声,寻幽不觉洞中行。
骊龙宿处云常暗,羽客归时路自明。
别后已迷丹灶火,回来犹认玉童名。
从今已去朝金阙,便觉人间五百生。 
题莲华洞
(唐)独孤筠
路回千曲绕芝田,羽客相携访谪仙。
石窦嵌空唯有迹,灵龛隐轸莫知年。
来居洞里长无死,不出人间自有天。
更欲不眠吟至晓,恐惊龙动起愁烟。 
游通元观
(唐)胡常侍
山崖古洞出尘寰,问讯真人得纵观。
丹熟已随仙鹤去,鼎深惟有老龙蟠。
铁船过海源流远,玉柱擎天星斗寒。
劈破莓苔认诗句,录归传作画图看。 
砚山行
(宋)黄庭坚
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峦如斗蚁。
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
龙尾群山耸半空,居人剑戟旌幡里。
树接藤腾两畔根,兽卧崖壁撑天宇。
森森冷风逼人寒,俗传六月常如此。
其间石有产罗纹,眉子金星相间起。
居民山下百余家,鲍戴与王相邻里。
凿砺磨形如日生,刻骨镂金寻石髓。
选堪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
磨方剪锐熟端相,审样状名随手是。
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
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
遂令天下文章翁,走吏迢迢来涧底。
时陈三日酒倾醇,祓祝山神神莫鄙。
悬崖立处觉魂飞,终日有无难指拟。
不知造化有何心,融结之功存妙理。
不为金玉资天功,时与文章成里美。
自从元祐献朝贡,至今人求不曾止。
研工得此赡朝餐,寒谷欣欣生暗喜。
愿从此砚镇相随,带入朝廷扬大义。
写开胸臆化为霖,还与空山救枯死。 
龙尾砚歌
(宋)苏轼
黄琮白璧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宝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净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平别。
题福山洗心泉
(宋)胡侃
岩根石溜自涓涓,一见尘劳顿洒然。
惟有开山老尊宿,无心可说亦无泉。
 
徐虞部以龙尾石邀余品笔
(宋)蔡襄
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
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题卿云洞
(宋)张大直
个中别是一乾坤,蔼蔼祥云拥洞门。
天柱遥知锁金阙,绛桥仍想接昆仑。
仙人幻出珊瑚木,玉女装成锦绣墩。
石室霜台更奇绝,桃源从此不须论。 
又行浙岭路中
(宋)权邦彦
一抹冷云遮半岭,千重古木满岩隈。
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
鹰隼翻空何事击,猿猱缘壁为谁哀?
此行步步山寮界,归雁诗图相对开。 
度芙蓉岭
(宋)朱松
幽泉端为谁,放溜杂琴筑。
山深春未老,泛泛浪蕊馥。
娟娟菖蒲花,可玩不可触。
灵根盘翠崖,老作蛇蚓蹙。
褰裳踏下流,濯此尘土足。
何当饵香节,净洗心眼肉。
余功到方书,万卷不再读。
岁晚穷名山,灵苗纵穿劚。 
对月思故山夜景
(宋)朱熹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舟泊山溪
(宋)朱熹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 
题朱绯塘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过五岭
(宋)汪藻
蜀道如天世路稀,那知五岭与云齐。
登临直上凌霄去,仰视何妨稳步跻。
仁杰思亲聊税驾,王尊念国欲鞭蹄。
往还勿谓兹山险,更有无穷万丈溪。 
题晦庵亭二首
(宋)马廷鸾
其一
翁书河汉明,人文快宣朗。
翁名嵩岱高,在在足标榜。
其二
紫阳阙里居,朱塘今泗洙。
谁其董仲舒,复此修吾书。 
题桃溪十景
(宋)滕塛
石门孤月一轮冰,峭壁飞泉瀑布声。
碧井曲池春水冽,金山万卷晓云轻。
桃花流水松壝雪,岸柳垂阴芳桂荣。
犹记河阳花县好,山门此景亦天成。 
九日登方山
(宋)滕璘
知君夙昔爱登山,特地相携上峻峦。
岂但登高如杜牧,故应访旧忆朱宽。
凝眸直欲小东鲁,振袂如将近广寒。
幸有酒樽供笑语,不愁归路十分难。 
砚歌
(宋)汪宗臣
娲炼补天余此石,织女支机留不得。
中涵元精外直方,太真捧出花栏北。
声价百倍重金銮,玉蟾呵露星斗寒。
翠蛟彩霓落吾手,同文四海回春澜。
凤咮鸲眼俱下座,五纬聚奎际其可。
清风明月任消磨,一片刚肠犹是我。 
花桥
(宋)岳飞
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
十年争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
题齐山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赢得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观未足,马蹄催送月明归。 
青罗洞
(宋)张舜臣
峰峦缥缈倚青云,古往今来事可询。
歙地洞中名已旧,唐贤石上墨犹新。
烟霞解锁无尘迹,花药能留不老春。
公出桃源本仙裔,清游宁惜驻雕轮。 
咏星垣八景
(元)胡炳文 
其一
锦屏春色
方山峨峨万山丛,红红紫紫开东风。
谁遣罘罳倚半空,为嫌下界尘埃蒙。
提起韶华千万叠,移来蜀城眩奇绝。
千工百巧花自如,万古一机天不裂。 
其二
绣水秋波
星源沄沄从此来,迤俪湾北势欲回。
水面无风自成豰,星溪此观何奇哉。
化工妙手无不露,刺破练溪能几步。
世间儿女巧已多,楼头针线月中度。 
其三
龙井晓云
华光殿东泉有灵,下穴空洞神功冥。
当时忽见苍虬精,年年箫鼓来相迎。
五风十雨今年好,灵物不要人祈祷。
非烟非霞腾清晨,五色祥光焕晴昊。
其四
仙岩夜月
谁凿太阴开四洞,蟾光照破人间梦。
灵岩千层石髓香,金鸡一唱岩花动。
白玉柱边眠苍虬,绛花桥下行青牛。
我来绝爱读书堂,石园水冷天风秋。
其五
北寺晚钟
日斜一路红栏杆,日落西山苍翠寒。
云深不见招提境,一声两声起林端。
遥渡前溪声欲绝,溪上渔舟撑未歇。
众鸟栖定树头云,一僧归踏松间月。 
其六
西湖水榭
蚺城谁筑溪之涯,层楼簇簇排人家。
两岸春风好杨柳,一池霁月芙蓉花。
香屿清风远方觉,淤泥不染尘不着。
小亭红瞰碧波心,著我中间看飞跃。 
 
其七
廖坞鹤烟
一泓香泉流不涸,一洞幽花自开落。
夜半月明松上声,知公乘云下廖廊。
公去不知几何年,公归犹认丹炉烟。
炉烟已冷春风喧,花流洞口泉涓涓。 
其八
朱塘鸥雨
鸣凤不肯鸣晚洲,鸥鸟相随九曲幽。
星源是公鲁洙泗,东池历历梦中游。
一夜水痕高几许,鸟也忘机淡无语。
朝来晴碧更好看,天光云影源头水。
题石耳山
(明)汪焕
碧桃烟暖晓猿啼,海日浮光泰华低。
仙子应怜行客远,片云载雨下吾溪。
 
登大鄣山
(明)汪循
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
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白云有脚乾坤合,远水无波日月浮。
谁识本来真面目,乍晴乍雨几时休? 
题高湖双洞
(明)余绍祉
何用结茆屋,双岩尽好居。
宜禅宜炼药,一住一藏书。
定有仙人馆,新题处士庐。
萧然天地外,或者可容余。 
题密山
(明)游震得
开门面青山,青山青不了。
云连千嶂深,水傍危亭绕。
椿萱翠色多,兰桂冰霜少。
坐观万化工,独酌闻啼鸟。 
题石耳绝顶
(明)游芳远
石耳山头望大荒,海门红日上扶桑。
山连吴越云涛涌,水接荆扬地脉长。
春树抹烟迷近远,晴虹分字人苍茫。
蓬莱咫尺无由到,独立东风理鬓霜。 
登平鼻岭
(明)许月卿
冉冉晴岚渍客裾,跻攀直上接层虚。
落花啼鸟山逾寂,片石长松画不如。
绝巘岿然凝晚照,白云深处是吾庐。
缅怀当日太行路,今古行人覆几车。 
冲麓村居
(清)齐彦槐
芳郊雨初霁,桑者意闲闲。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
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薄暮东皋望,归来自闭关。
平桥印月
(清)齐彦槐
半规浮水半规沉,试上青山瞰碧浔。
游客不知桥倒影,只疑明月浸溪心。 
环溪丝柳
(清)齐彦槐 
清溪如带复如环,家在溪头第几湾。
但使一湾栽一柳,也应无数鸟绵蛮。
题冲山六景
(清)齐彦槐
其一
太平窝
前朝曾此避干戈,风景虽佳奈乱何?
珍重青山一壶酒,太平时入太平窝。
其二
观音合掌
仿佛天平一线天,两崖高矗翠微巅。
是谁呼作观音掌,片片飞云结宝莲。
其三
藏云洞
重岩覆穴辟蜂房,百窍玲珑漏日光。
多少苍生望霖雨,懒云偏向此中藏。
其四
邀月台
卧波桥影倒清潭,倚石遥窥皎镜三。
传说谪仙台上醉,长留明月印溪南。
其五
凭虚阁
碧磴盘空得未曾,天然楼阁势崚嶒。
山灵似念诗人老,绝壁皆缠万岁藤。
其六
揽胜亭
满眼芙蓉入画屏,摩崖字灭古苔青。
登龙踞虎吾犹健,他日重寻揽胜亭。    
婺源道中
(清)王友亮
隔坞人家叫午鸡,幽深不让武陵溪。
白沙翠羽一双浴,红树画眉无数啼。 
过五岭
(清)王廷桂
五岭嵯峨齐太素,布袜芒鞋趁蹇步。
竟日崎岖拾级登,层峦叠嶂长卷雾。
行行未已再行行,路转峰回似有情。
雨态烟姿千万状,宛如足下白云生。
曲折逶迤上复上,行人如蚁旋来往。
只为山深多乱流,泉声不断闻清响。
我怀学士彦章翁,登临一度羡无穷。
又怀通议韦斋老,芙蓉重玩菖蒲功。
登皋舒啸闻风起,风景落渠诗句里。
坐我蓝舆陟岭巅,举头红日去天咫。 
登天都绝顶
(清)余杲
半壁凭兹杖,千盘始至巅。
江湖入眼小,天地迫身连。
壑里楚吴霸,岩中木石仙。
峰头霜净尽,皎日迥孤悬。  
题古樟图
(民国)方克和
尺幅苍然肖写真,古樟画里远传神。
灵根借得南山寿,蔚气疑逢亘古椿。
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
无关胜似虹关景,八百余年论废兴。 
婺源
(二 首)胡绩伟
其一
鄣公岭下婺江源,赫赫茗眉碧山川。
龙尾红鱼书香县,阳关快马再加鞭。
其二
文公阙里出书生,处处苦读又勤耕。
红色鲤鱼游华夏,龙尾砚石誉东瀛。 
题龙尾砚
刘海粟
鸾刀夜割黑龙尾,碾着端溪苍玉子。
花雕铁面一尺方,紫霞红光墨花飞。 
题龙尾砚
启功
砚务千年久,良材此日多。
案头增利器,笔底发讴歌。
肤理牛毛细,雕镌槠叶过。
手摩一片石,盘礴想山阿。 
题龙尾砚
李铎
婺源宝石胜青螺,文理璸瑥润可磨。
玉德金声苏子美,瓜肤豰理老人摩。
雁湖眉子珍情绝,龙尾金星逸品多。
碧云色夺端州紫,久誉瀛寰古有歌。  
望江南
(六首)
王世襄 
其一
婺源好,乔木见人文。一亩偃柯低覆地,十寻直干耸凌云,树以晦翁尊。 
其二
婺源好,灵洞说涵虚。高下七层仙侣窟,琳琅千载古人书,芦笛愧难如。
其三
婺源好,故宅与崇祠。砖石门楣雕舞凤,樟楠梁栋琢蟠螭,心仰鲁班师。 
其四
婺源好,博物有新楼。面水依山形地美,左瓷右砚思情幽,妙品不胜收。 
其五
婺源好,龙尾砚珍奇。星灿金银繁若夜,纹呈罗豰细如丝,供我学临池。 
其六
婺源好,风物喜清新。鄣炭泥炉烹绿茗,吴盐瓷钵荐朱鳞,愿作紫阳人。 
嘉会新开婺水头
史树青
嘉会新开婺水头,轮蹄驿路正中秋。
少时曾拜朱元晦,老生难忘江慎修。
灵洞环山留墨宝,藏珍面水起重楼。
赤鳞绿茗齐丰产,真见龙光射斗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庐山的茶,婺源的伞,铅山的女子不用G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彩虹桥
   
    清华“彩虹桥”横卧于清华镇上街,初建于宋代,以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1米,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组建而成,木板铺设桥面,木椽青瓦结顶,廊亭两侧有栏杆和坐凳,供行人观赏憩息。此外,附近还有唐代苦槠、方塘等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雾中秀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野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侧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内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美景系列报导之四——嫩绿、明静、古朴、神秘的婺源

嫩绿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4-19 10:39 , Processed in 0.0849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