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东云水在 2006/04/19 00:30am 第 9 次编辑]
土地上的尘埃系列之我的爷爷奶奶 题记:土地人人生几许坎坷?平淡或悲惨的命运相续承载了多少代?我无从得知。在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上,我只能感知或掀起那成封历史尘埃中的一点一滴,而永怀! 奶奶的嫁妆
奶奶生于何年哪里人氏?记忆中如梦般遥远已无从索得。奶奶似乎也很少提起,嫁鸡随鸡的观念很蒂固。道德伦理给相应时代的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值得庆幸,我还记得奶奶的姓氏,及如她苍老面容般古老的嫁妆!
奶奶身处的地域有个古怪的习俗,嫁女时陪嫁家里最古老最悠久的物什,而不是新置的。奶奶讲起往昔,脸上总荡漾起少女般的情怀。我想每个时代的少女都有同一个美丽的梦。奶奶的嫁妆陪嫁自她奶奶的奶奶,略记应是明末清初的什物了,具体以无法考证。一衣柜,一梳妆台,一纺线板,也许还有一些小什在我记忆里遗失。所有的嫁妆都清一色漆黑,没有镂刻,没有堂皇的装饰,简单而平民化,深深土地人的写照。衣柜一人多高两人宽,分三层,上层双开门,门里中间做并排两个抽屉,抽屉上下留空,抽屉上订有布条,以便拉出(也许布条只是替换了丢失的“把手”)。门转处做木橼嵌于柜里,以至于稍力大就会把门拉掉。每扇门订上“铜吊”,相对应,方便拿捏开合。衣柜里面正中间有一隔板,靠外一处可以活动,中间也订上了布条,用于掀起此板在下面存放物品;梳妆台更是简洁,如一写字台,半人高,并排有两个抽屉。抽屉上也订有和衣柜上一样的“铜吊”,只是每个抽屉上有两个,一长一短,但刻有一些简单的花纹。拿下抽屉,下面是一个可以存放东西的空间;我想和纺锤型的纺线板一起的应还有一套织布设备,可惜我只能想象它们!
奶奶的嫁妆很厚重,常用的地方磨的溜光,幼时的我“折磨”它们久时会浑身冒汗。也许时间久远它们漆黑的身影略显苍白,就如奶奶满头的银丝,慈祥而安宁。那几枚“铜吊”最能证明岁月的流失!伴随奶奶嫁妆的开合,它们总是铿锵有声!橙黄而古朴的模样,总让我遐想许久……奶奶的这些嫁妆,至今保存尚好,也无虫蛀!似对先人的惦念,似对悠悠历史的述说……强烈撞击我的眼膜,蔓延我的灵魂。
奶奶劳作的一生,如她的嫁妆一样默默无闻,毫不起眼。也许奶奶也有梦,也许她的梦仅是伺候自己的男人,艰辛的耕作,过完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一生!也许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个女性,她们没有根。她们的根只是伴随自己的嫁妆而迁徙,直到一坯黄土……
奶奶年轻时,是否“富有”过?是否“幸福”过?我不知道。可奶奶一生仅剩的财富,就是这几件普通嫁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是怎样一个生活场景?……我无从得知。
但我知道,奶奶晚年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是富有的!当奶奶用年迈的身骨撑起孙子一片快乐的天空时,她幸福的微笑;当奶奶把苦难的记忆酝酿成典故引起孙子无限好奇时,她幸福的微笑;当奶奶把除恶惩奸的神话故事娓娓叙来激起孙子举起幼小的拳头时,她幸福的微笑;当奶奶把土地人善良的种子深埋于孙子心底时,她幸福的微笑……那是精神财富的一种,谁说不是最宝贵的呢?
奶奶的面容最终在成人的孙子身前消逝。伴随她无数的苦难也已落入历史的尘埃,化为永恒的回忆……我仅能以简单的文字和残缺的记忆,表述奶奶她们那代女性的善良、向往和悲哀!
也只能以奶奶仅剩的嫁妆做为缅怀!
爷爷的微笑
苦难的岁月,男人会用身体撑起一片不倒的天空。而爷爷不光用身体,也用微笑支起了这片天!那微笑如胶似漆般深刻脑海,无法抹去!
记忆里爷爷似乎没皱过眉头,总是那一贯浓浓的充满爱意而慈祥的微笑,在心头萦绕!爷爷身体不高还微微驼背,可我愿意想象爷爷年轻时的容貌;那被生活所压弯的身躯,使我愿意想象爷爷一生到底发生了多少故事……
爷爷出身在一个大家族,还算是有点土地的大户。兄弟五人,堂兄妹众多,妯娌无数。爷爷排行老三,也是除了奶奶我所认识的他这辈唯一的亲人。土地人特有的诚实善良让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周而复始,数千年不变。从奶奶处得知抗战期间,侵略者时常骚扰爷爷所在的村庄,可这些善良的平民依然卑微的活着,把苦难埋藏心底。在此间,爷爷失去了很多亲人。其中因历史的原因,五爷被抓了壮丁,有说战死,有说逃亡台湾。总之这个家族不在完整,我辈将有一个永远的遗憾得不到答案。一个不堪回首的岁月……一直延续到饥荒时代的来临,人可以流血流泪,但不能无食。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的年月是可怕的地狱。当树叶、树皮、草根……被吃尽,甚至开始吞咽观音土,在死尸纵横野里的时候,人们开始了大逃亡……
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我所能感知的家族故事。爷爷奶奶一生无子。在那饥饿的年代,他们携上我父亲兄弟俩及父亲的堂妹,开始了千里寻食之路(父亲是过继给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并非亲身,以至可亲可敬可叹,在《父亲的伤疤》中有相关内容)。在那些逃亡的人群中,爷爷也许算得上幸运,也许命运所至。他们背井离乡,在我出生的村落安家。这里同样善良的人们接纳了他们这些异姓人,给了他们一所草棚。当父亲的堂妹,也就是我姑姑,看到这里满树绿叶,幸福的跳跃,流泪。幼小的她对生命无限的向往,终于在这里得以延续……
居住在风雨飘摇的草棚,善良的村民不时会把不多的食物拿来接济爷爷他们,可对于正成长的父亲他们无疑是杯水车薪。爷爷的压力可想而知!也是在此时,十几岁还是少年的父亲选择了行伍,为爷爷减轻负担。尽管如此,在那时生活一样沉重。编框、耕田等等我无法想象只要是谋生的手段,都被爷爷发挥的淋漓尽致。伴随父亲他们的成长,一栋土坯房也竖立了起来。全家人终于有了躲风避雨的住所。当那个饥饿的冬天过去,迎来春天的时候,父亲他们也已长大成人,可爷爷的背却永远的弯了下去……
爷爷无怨无悔,他豁达善良,那永恒不变慈祥的微笑是最好的诠释!爷爷爱烟,闲暇休憩时,他那长长的旱烟会不停的被装上揉碎的烟沫,一股股青烟把苦难的岁月飘散……绽放出永恒迷人的微笑!
在我记忆中,爷爷在轮椅上过完余生。当我啃着白面馍,吃着大米饭时,爷爷幸福安详的看着我微笑,那“微笑”在我年幼的记忆中定格,一直伴我成长!爷爷他一生“幸福”的含义终于在我们身上得以释放……
当春天到来时,先人已逝久远,可遗留的总会如花儿般在脑海绽开!那骨子里的血液浓浓地,化也化不开的亲情,总让我很温暖很怀念!
爷爷先奶奶去逝,当我成年,遵奶奶弥留之言与爷爷合葬一墓。生同苦难,死同一穴,永不分离!我可敬可亲的爷爷奶奶,在这个春天我以最尊敬纯洁的灵魂祷告:愿你们平凡伟大的一生在天堂得到永生!逝者已逝,留着的依然让人缅怀……
谨以此文奠:天下所有已逝可爱可亲的先人!
[wma]http://count.f4666.com/故乡的原风景.mp3[/w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