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2|回复: 4
收起左侧

古人过年为何要放爆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一来,中国人过年,无论乡野都市,无论贫穷富贵,都有个习俗,那就是燃放爆竹。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就记载:“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 此习俗起于何时?目的又是什么?
  最早记载放爆竹的是汉东方朔《神异经》,而且目的是驱鬼。《太平御览》卷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引《神异经》云:“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名曰山(臊)[魈]。以竹著火挂烨,音必,扑也。而山(魈) [魈]惊惮。《玄黄经》云,谓此鬼是也……”唐《异闻录》载:“李畋居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中,鬼乃惊循,至晓,寂然安贴。”故唐刘禹锡《畲田行》诗有云:“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则明确了什么时候放爆竹驱鬼:“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除了初一,还有除夕。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竹子放在火里一烧,就会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因而谓之爆竹。宋《瓮牖闲评》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但在唐代,爆竹并不叫爆竹,叫爆竿。清翟灏《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唐来鹄《早春》诗有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到了宋代,人们利用纸卷火药来做爆竹,代替火烧竹子。宋周密《武林旧事·岁除》云:“至于爆杖……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清翟灏云:“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据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刻的《浏阳县志》载:“后人卷纸作简,实以硝磺,名曰爆竹……”
  当然,它的主要作用依然是为了消灾去邪。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云:“除夕爆竹通宵达旦,所以震发春阳,消除邪厉也。”因此,鲁迅在其《伪自由书·电的利弊》中很有感触地说:“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10 银子 +10 收起 理由
水凝凝 + 10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幼时,年年春节都会凑兴放爆竹。
节前后,到处都是卖爆竹的摊点,各式各样的爆竹让人眼花缭乱得心甘情愿把零钱都送上。
从买到爆竹那一刻就已经迫不及待想燃放了。那星星点点的闪光劈劈啪啪响着,至今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燃放的爆竹为数也不算少的,却从未深究为何要燃放的内里个因。
大人燃的爆竹感觉意义上和小孩烧的爆竹不一样,什么驱鬼敬神那是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家的只为图乐,玩得开心就每天期盼着新年的到来。如今,早已没了这种年味。或许是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的原因,或许,是岁月蹉跎人渐长,幼时心境早已成为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2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路过,已阅。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2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路过,已阅。嘿嘿~~
夭夭一笑 发表于 2009-3-21 14:20
嗯~~~留步,请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4 15:21 , Processed in 0.0703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