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9|回复: 0
收起左侧

2008 四川大地震 诗词集 作者:犀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 四川大地震 诗词集 作者:犀利


巴山默默,蜀水呜咽,天灾人祸,哀哉百姓 2008-05-14 00:03:19

山摇惊四海
地震撼五洲
恶讯传天际
呼号响全球

动时山移位
移时水断流
寒光摄心魄
霹雳鬼神愁

万民一朝去
唯有哀思留
生命犹悬系
援救险中求

天公应自愧
快将雷雨收
海内连筋骨
天涯共此忧!



【渔家傲】 家园


昔日家园何处是?谁识断壁残垣里。
人命原来轻似纸!
平生泪,能淹多少伤心事?

蜀水凄凉呜咽泣,巴山悲惨添坟地。
不信亲朋终已矣。
人不寐,唯恐错过重逢日。


北宋流行歌曲。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剑器近】 法网

恨天雨,似泪水、凭何能住。
记天地倾翻处,命轻取。
震灾户,侧耳谛、仍闻嘱语,
千千不瞑之目,怎能去。

霾雾,阳光当正午。
春风卷动,却唤起、欲抑不平絮。
焉得丝迹语平民,未知发难时,救多人命些许。
不为虫蛀,恶棍黑心,只待铮铮证据。
可能慰祭黄泉路?!



【剑器近】

《剑器》,唐舞曲。杜甫有《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近”为宋教坊曲体之一种,如《祝英台近》之类皆是。《宋史·乐志》:“教坊奏《剑器曲》,一属‘中吕宫’,一属‘黄钟宫’。”此当是截取《剑器曲》中之一段为之。九十六字,前片八仄韵,后片七仄韵。音节极低回掩抑。



【长亭怨慢】 痛定思痛


冷风起、幽思如絮,遍地灵堂,万家千户。
几度悲伤,几重哀痛,恨曾去?
命何轻弃,终不解、宁如许?
痛定问苍天,老百姓、缘何遭此!

忿怒,想天良泯灭,肆虐生灵无数。
生离死别,此后路、向谁托付?
泣去者、枉送生灵,叹公正、谁同民主?
念寂寂冤魂,化作浮云千缕!


【长亭怨慢】
姜夔自度“中吕宫”曲。其小序云:“予颇喜自制曲。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全阕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五仄韵。,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满江红】 补金瓯 步 满江红 岳飞

天府之国,阳春日,人勤未歇。
一刹那、地移山动,号呼凄烈。
百里尘埃无静土,千村哀恸惊天月。
不堪念、一夜变白头,伤悲切。

强国梦,犹未懈。
崛起志,何能灭?
有莘莘华夏,补金瓯缺。
海内殷勤亲骨肉,寰中炽热炎黄血。
看大潮、涌涌入江天,终不阕。


【满江红】

《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姜夔改作平韵,附着于后,则情调俱变。



【潇湘神】 两首


汶川流

汶川流,汶川流,汶川能载几多愁。
借问万魂何所去?焉得春日似悲秋?


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冷风呜咽寄哀思。
忍看紫竹多泪迹, 还从今日忆生时。


【潇湘神】

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文集》卷八。二十七字,三平韵,叠一韵。



【六州歌头】 2008 四川大地震

山摇陆陷, 大地撼穹隆。
浑水涌, 尘烟笼, 蔽晴空,
一时中, 地震连天动, 真恶梦,
伤亡重, 民心痛, 环球怔, 举国惊!
生命无辜, 更妇孺翁妪, 学子玩童!
问天良何在, 取命忒轻轻,
别死离生, 太匆匆!

域中万众, 军民竞,
生死共, 此心同。
雨雾重, 危显勇, 路难行, 竟谁功。
自有天兵降, 危难里, 见英雄。
灾难重, 全球动, 拄将倾。
四海炎黄, 情义重天地, 血肉深情。
待云飞天净, 旭日又东升, 温暖融融。


【六州歌头】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 ”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激壮声情,有繁弦急管、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



【十六字令】  四首 子弟兵


兵。
千日嗷嗷待请缨,
及行日,万众瞩雄英。

兵。百姓期期盼救星。
无忧虑,上阵子弟兵。

兵。
敢向横绝险路行。
三军过,石破亦天惊。

兵。
天降神兵显威风。
临危处,舍命救苍生。

【十六字令、苍梧谣、归字谣】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七律】 西望

西望家山叹未停,
但悲不见九州宁。
一年冻雪回乡路,
万里风烟火炬程。


雪域魑行神鬼怒,
巴山地裂世人惊。
何缘华夏横遭此,
谁遣福音慰我膺。


【七律】 西望

西望家山叹未停,
但悲不见九州宁。
一年冻雪回乡路,
万里风烟火炬程。


雪域魑行神鬼怒,
巴山地裂世人惊。
何缘华夏横遭此,
谁遣福音慰我膺。




【天仙子】 题李月 真实的童话

  天地静默,夜凉如水,乐声响起。全世界的目光,都随着光柱,投射在一个名叫李月的女孩身上。
  她坐在轮椅上,右脚穿着红舞鞋,双臂缓缓张开,在夜空中曼妙而舞。。。。。。



【天仙子】 题李月 真实的童话

再见青天梦已残,
青天不似震前蓝,
巴山弱女志何坚。
重起舞,
梦终圆,
演绎人间凤涅磐!


注:根据 韦庄 平韵 【天仙子】整理

【天仙子】
唐教坊舞曲。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金奁集》入“歇指调”,所收为韦庄作五首,皆平韵或仄韵转平韵体。《花间集》收皇甫松二首,皆仄韵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张子野词》兼入“中吕”、“仙吕”两调,并重叠一片为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5 09:51 , Processed in 0.1226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