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光 于 2009-5-30 22:17 编辑
中国军网5月28日广州电 记者孙学宝报道:广州军区参加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的大型音画《使命》,以史诗品性、磅礴气势、创新呈现、震撼视听,给祖国六十华诞和回归祖国母亲怀抱十周年的澳门献上了一份辉煌壮丽的礼物。
《岁月》、《使命》、《祝福》三个篇章构成了音画《使命》的独特魅力,生动描绘了澳门的风雨历程和澳门社会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方针指引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现了驻澳官兵忠诚祖国、履行使命、守卫澳门、爱澳亲民的思想情怀,全剧贯穿了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张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大幕拉开,瑰丽的夜空星光灿烂。雕塑家站在巍峨的大三巴下,仰望星空,打量这座饱经风霜、见证历史的建筑,陷入了创作的沉思……凝重的音乐响起,雕塑般的英雄群像屹立于舞台中央,一下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400年间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长路夜漫漫,九州雨未歇。多少年离散,相思梦不灭。”一曲荡气回肠的合唱《四百年的梦想》营造出跨越历史的沧桑感。
延伸着的情绪,离散中的悲欢,男子现代舞《望海》演绎了一种撕心裂肺的悲恸和悲壮。“海风吹,云儿飘,茫茫秋水,雾渺渺。东望洋,西望洋,望穿天涯,路迢迢。”独唱《澳门谣》、情景舞蹈《风雨大三巴》作为第一幕《岁月》将离散同胞深切思归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也鲜明地召示出“待我中华好儿女,重振河山朝天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着力锻造驻澳门部队官兵牢记嘱托、不辱使命的高尚情怀是第二幕《使命》的生命线。独唱《一九九九》将澳门回归祖国的喜悦之情化为壮志豪情,如同经久不息的黄钟大吕,在澳门上空回荡。舞蹈《塑》、合唱《使命》、表演唱《澳门你好》直抒胸臆,用铿锵的词章、雄壮的韵律和磅礴的气势,形象地表达出视使命为生命、视承诺为责任的高尚情怀。歌舞《你来到我们中间》,取材于国家领导人深入驻澳门部队视察这一历史瞬间,“您问我们想不想家,是否常把亲人挂牵。又问我们习不习惯,这里的风雨和冷暖……您来到我们中间,情与情相印啊,心与心相连。战士只有一个心愿,跟着您坚定的步伐,我们大步迈向美好的明天。”让人听得热泪奔涌、喜泪盈眶,将军人承载的责任、凝结的情感、涌动的赤诚,进行了别样的表达,艺术地彰显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使命追求。
第三幕《祝福》表现了澳门更美好的美好祝愿。男子舞蹈《驻澳兵》取材于澳门部队官兵的军姿军容,精心提炼的肢体语汇和队形意象,诠释了驻澳门部队威武、文明、胜利之师的夺人风采。军人铁骨也柔情,只是因为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他们的情感就更内潋、更深沉。这种深沉的爱,在舞蹈《莲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悠扬的乐曲,曼妙的舞姿,深埋心底的爱恋,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多种情感的交织凝结成了澳门民众最深爱的莲花,激情诠释了战士的情怀和对澳门明天的美好祝福。歌舞《澳门之恋》、《祝福澳门》更是将对澳门同胞的美好祝福演绎成了至爱深情,以舒卷大气的曲调全面烘托出驻澳官兵对祖国无限忠诚和对澳门无限热爱的真挚情谊。
音画《使命》的创作手法值得称道。它以一雕塑家为贯穿线,通过雕塑家对澳门回归前后历史的追溯与思索,透过雕塑家的艺术眼光与视角,舞台上将依次呈现出澳门的悠远岁月、回归的激动心情、驻澳部队威武文明之师的风采等元素,从而体现了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中得到繁荣与发展。这是编创人员饱含对祖国的挚爱、对盛世的赞美、对艺术的追求的倾情之处、心血之笔。歌与舞、情与景、动与静的矛盾是历次歌舞晚会的难点,但《使命》结合得也比较好,它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以情感和音乐元素联结各个篇章,珠珠串联,环环相扣,自然清新。晚会舞美设计独具匠心,比如开场时瑰丽多彩的澳门夜空,还有大气磅礴的艺术雕塑,生动逼真的澳门场景,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由于参演人员多,最多时达到了200多人,通过动作的协调一致、高度统一,呈现出的气势非常宏大、非常壮观。
音画《使命》中刻画的雕塑家对艺术的追寻,正是人民子弟兵对使命的追求和实践,正是因为使命的延伸展示了和平的份量,十年的白莲花才能开了还在开,美丽的澳门明天才会更加璀璨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