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5|回复: 83
收起左侧

[灌水闲聊] 夜话故纸酒尚温(之18,赤壁决战天下,9.25更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盲剑客 于 2009-9-25 08:11 编辑

蜀地



盲老有次听到重庆一个崽儿说鸟个政治方面的谣言:“传薄总督履任时,今上赠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偶一直觉得这个是假的,今上语录,又未发煌煌圣旨,何所据而言,是不?8过最近咱们的国相嘱澳新任崔总督也以左传言子赠,偶就想,恩恩,这样看来,也可能是真的咯。但仔细一想,可能还是假的,是谣传。因为就算要强调蜀的重要性,在如此和谐的局势下,也不会以乱治这样的定语来说明。


这句话最早入书于明末清初人欧阳直公的《蜀警录》,不过其实际传播的历史应该更早一点。前几天又看到这句话,就翻了翻历史,发现到是比较确切的一句。《北周书》上也说蜀人“贪乱乐祸”,这个大概是从民风上来说。但看看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大乱时代,川蜀一带的地缘军事政治确实很值得玩味。



虽然蜀地人杰地灵,山河之固冠于中华,但以川蜀为基地成功夺天下的几乎从来没有。刘邦虽说是封在这里,但也是以汉中关中为基地和大本营才成功的。刘备的战略本来应该也是相当有优势的,可惜丢了荆州,失去保持进攻态势的前方要地。后来的割据者基本都沿袭了这一套路,凡在外围没有相呼应力量的,基本上都是偏安一隅,直到最后被消灭。


不过作为防守,川蜀一线,确实也相当难以突破。首先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人,有人可聚兵,战乱时期,中原大地基本上都是人口锐减,相对而言,川蜀人口一般比较多些。其次是外围天险,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后来,交通,特别是大规模战争所需要的交通从很大程度上扼制了进攻方的锋锐。


因此,一般而论,川蜀作为战略后方问题不大,但作为进攻基地,交通也会同样限制己方。


那为什么最后那些割据势力最终都被消灭了呢?单纯从地缘角度看,一旦中原鼎定,举全国之力制蜀,河山之险便不足凭借,因为可由进攻方向多角度选择,蒙绕道入蜀就是极好的例证。


吴汉、刘备、邓艾、桓温、朱超石、张献忠等不管从哪个方向用什么方式进蜀地,只要到达成都平原,基本上都是百分百成功拿下蜀地。我经常很不解,几万长途奔袭的轻兵,少的只有几千,一无外援二无后勤三无重装,怎么可能每次都成功?成都作为割据势力的蜀地首府,防备兵员防御体系应该都是很好的嘛,坚壁清野,囤兵坚城,再从外围后路包抄,应该不难守卫。这个可能还是和信心士气文化认同等有关,全国都统一了,就这一小块,不如投降算球。


反过来,在抵抗异族侵略方面,蜀地是很值得夸赞的。满、蒙、日来的时候,蜀地抵抗之坚决,牺牲之巨大,无以伦比。特别是抗元时候,全国都或降或被占,甚至中央政府都已经被灭绝的情况下,孤城抗暴不屈不降的在蜀地到处都是。连元的老大也折戟沉沙在这里鸟嘛。


蜀地内战外行,几千轻骑就可以拿下,外战内行,玉石俱焚遍地涂炭也木关系,偶以为除了地缘军事原因,和民风关系很大。蜀人承平日久,对自然的看法和道家思想的熏陶使得对天命什么的政治玩意兴致不高,谁当老大都是一样,差球不大多,打个鸡鸡内战,出切争个鸟天下,反正这里都已经是天府了,是不。但儒教思想的教育以及蜀地民间一直保留的血性(这个可能和巴蜀文化中一直存在的蛮荒刁顽方面有关)又决定了在抵抗外族方面,被杀光也不会投降的气节。这种气节很多时候读来听来都令人泓然欲涕。


有个鸟人写了篇穿越打仗的,其中提到蜀地,“蜀,国之脏腑,不可不深重。”偶很以为然。同时,对“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有了一点体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20 银子 +20 收起 理由
悠悠猫儿 + 20 + 20 .........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个沙发,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好看。
不过巴蜀也有因战乱人口剧减的时期,因此才会三番五次湖广填四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窗纱飞扬 发表于 2009-8-13 07:34


我惊得屁滚尿流。纱纱,你不简单啊,这都知道?
忘了这句是谁说的了,印象中好象是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盲剑客 于 2009-8-13 17:10 编辑

爱加班的老板是危险的





雍正批条子的时候,用词浅显易懂,又有点风趣,如:“此人是大花脸” 或“此人寿限长着呢,不要怕他自杀” , “上天怎么给了你一张人皮, 你辜负朕”。历史上风趣好搞潮的老大其实还有很多,最出名的可能是刘邦,他讨厌人家,就把别人的帽子拿来撒尿。


老大们的搞潮,有时可能只是调剂下心情或者舒缓下压力,但有的就属于完全胡闹了,这方面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说明。明朝有个老哥封自己为将军,然后亲自出马去砍人,说来这事很好耍。老大跑边关溜了一圈,可能是觉得打仗很过瘾很好耍,还想再去。但你老大自己出切耍,官僚们不干了,又是上书谏言什么的,估计万言书啥的也很多,整的心情大坏。他怕官僚们阻拦,就悄咪咪跑鸟,早晨大家一上班,靠,老总不在了。急的什么似的,这事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算一起严重的政治事故。官僚们加急通知边关,万不能放皇帝哥哥出去。边关守将也比较傻眼,拿到通知,听还是不听,放还是不放,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作为下面的小球,碰到这种事情,估计都是觉得捏了个烫丸。相对而言,偶到以为跟这样的老板,虽然经常会被整的很难过,但不大可能被史书记一笔“下狱,死”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老板的性格应该是比较开朗豁达的,只要不犯严重错误或者在政治上敌对,被弄的可能应该不太大。


有些老哥就比较难跟了,太祖MR.朱应该算一个,汉明帝,金那个末代很勤快的皇帝,朱由检等应该也是很难跟的娃娃。老板一天都在加班,你个打工的敢玩忽?而且太勤快的老大一般来说,都比较爱怀疑人,因为事事躬亲,说明事情很多,又不分权,才会很忙,很勤快。为什么不分权?皇帝也是人,木有人天生热爱工作的(秦始皇例外,工作狂人,天生干这行的,而且无比热爱),背后的原因,一是无人可用,二是用之则疑。


普通人互相猜疑下,不外乎八卦八卦或者日决几句,最高权力者一怀疑,那就比较事情大了,后果很严重。“下狱,死”这句出现在历史书上的频率和比例就一定比较高。而且,怀疑这鸡毛是个很难量化的玩意,有木有实际反革命行为和言论根本不重要,有动机或者可以安上动机就可以鸟。


再说自己很勤快的老板一般都性生活不谐调(放着三千佳丽不去睡,加班看文件,完全有理由怀疑之),脾气比较暴躁严苛,可能一点小错误也会引起雷霆之怒,再加上一怀疑,“此心殊不可论”。乖乖,开除炒鱿鱼走人就算是比较愉快的结局了。


所以,假如可以选择,偶会选个很爱搞潮的崽儿来跟,因为比较有人味。而那些一脸严肃,随时强调要团结奋斗,不要骄傲,要爱民如子等满嘴政治口号的高调老板,跟着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那些爱自己加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窗纱飞扬 发表于 2009-8-13 15:34

纱纱总是时不时地让人惊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惊得屁滚尿流。纱纱,你不简单啊,这都知道?
忘了这句是谁说的了,印象中好象是吴起。
清虚道德真君 发表于 2009-8-13 15:41

道士,你家纱纱颇懂帝王之道啊,你要好生伺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盲公的史论别出心裁,另有一番看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26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8-1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1.盲老分析蜀地人很有道理,2.历史读来也是很有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惊得屁滚尿流。纱纱,你不简单啊,这都知道?
    忘了这句是谁说的了,印象中好象是吴起。
    清虚道德真君 发表于 2009-8-13 07:41


    你看了楼主的帖子吗?嗯!~

    最后一句,我感觉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盲剑客 于 2009-8-14 17:29 编辑

    怕老婆的八卦



    隋文帝有次悄悄宠了一个姓尉迟的美人,之所以要悄悄地,是因为他老婆独孤皇后可能会耍独孤九剑,因而“后宫莫敢进御”。我靠,老杨是男人也,每天看着后宫的鲜花而不能摘,处在诱惑之中天天看AV而必须练习武当童子功,境界何其凄楚。


    这事可能做的不够机密,独孤皇后还是发现了,于是趁文帝在前朝上班的时候,在后宫杀了这个胆敢勾引哀家老公的小三子。文帝差点疯掉,然而天子一怒,却不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是象个忧郁的中学生一样离家出走:“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高颖、杨素等大臣追来,文帝哭:“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可能,这是自由一词的最早出处。


    文帝一代雄主,果决精明,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而且最主要的是以九五之至尊,竟然被老婆欺负到哭,如此程度,读来让人啼笑皆非。历史上有很多雄才大略的人物都很怕老婆,这事儿比较难以理解,理论上说,外敌可破,社稷可治,何必惧怕一个野蛮女友?


    如果,盲翁处文帝地位,安查亲信,散其羽翼,削弱外戚,打击太监,调亲信警卫军,一切妥当,然后以人民的名义祖先成法的名义等等正大理由,废后再说。而且这一切,偶还不亲自操作,自然有拍马屁的切上书,切策划,切执行,废后的时候,俺还得掉点眼泪,曰:祖先成法,人民呼声,干部要求,国家威望等,不得不然。从此,后宫,乐土矣,让宫女们一会排成S一会排成B都行。


    不单是九五至尊有怕老婆的,国家总/理,国/防部长大将/军怕老婆的也不少。王铎出兵抵御黄巢,带着小老婆当军中慰/安妇,聊解沙场寂寞,大老婆闻讯追来。王总/理慌了,问幕僚:夫人北至,黄巢南来,何以安处?幕僚也搞笑,答:不如降黄巢。名将戚继光为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鼓勇欲杀妻扬威。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发誓欲杀之。未己,夫人至,见大帅,昂然曰:唤我何事?戚帅色变汗下,曰:请夫人阅兵。这两位估计都是在老婆积威之下怕惯了,一旦老婆发怒,条件反射地是如何幸免或者被减轻处罚,压根木有反抗压迫的斗争念头。


    很多时候,看看这些怕老婆牛人们的光辉事迹,真的想不大明白。盖传统上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体制上有一夫多妻的保证,理论上有三从四德七出什么的依托,环境上有宗法家族的支持......看来还是他们自己的心理原因造成的。开始也未必是真怕,可能怜惜老婆青春年少,可能爱老婆貌美如花,可能要靠老婆娘家的一些势力,可能感激老婆的同患难,可能尊重老婆的才干知识,可能感谢老婆生了儿子太子啥的等等,一让再让,让到后来自己都形成了思维定势,连为啥要怕老婆都搞不明白了,只知道俯首陪欢的纯怕了。


    啥事情成了习惯就不好办了,其实文帝还是有救,至少他君权在手,内心里还以不自由为苦,具备了追求自由的觉悟、动机和能力,只要下决心,收拾个把老婆应该不成问题。有的比较杰出的同志就比较难了,一是木觉悟,以怕老婆为乐,M心理比较突出,有的虽然想做S,但怕到后来,老婆掌握了各方面的主动,虽有心无能为了。唐高宗就是例子,刘邦也是,把这个难题都留到了自己死后,交给自己的接班团队来处理这些问题。木觉悟的以汉成帝、唐中宗、王景为最,绿帽公然顶着也不发飙,靠,小球也不至于此塞,只能说他们可能M心理严重。


    金陵春梦还是侍卫官杂记里也记了段宋美人接受蒋求婚时,要求蒋必须同意她婚后和前男友继续交往。蒋大怒,后从之。这个的真实性就不晓得如何了,至于我朝,恩恩,还是不八卦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很喜欢怕老婆的男人~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地方方言,有些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26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8-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了楼主的帖子吗?嗯!~

    最后一句,我感觉很不错。~
    窗纱飞扬 发表于 2009-8-13 22:37
    他没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26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8-1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戚继光的老婆武功比他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没看,~~~
    张丹枫 发表于 2009-8-14 05:59


    他真能灌啊~~~~~~~~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盲剑客 于 2009-8-16 17:15 编辑

    开会的一种风度



    孝灵皇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董卓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欲立之,为能胜史侯否?人有小智大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刘氏种不足复遗!”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引佩刀,横揖,径出。卓以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绍县节于上东门,逃奔冀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


    横揖是个什么样子的姿势,偶想了很久也只是大概觉得,可能是双手抱拳为礼,刀横放在肘腕部,要不就是双手握刀,但还是以作揖行礼的姿势。有个伙计解释是把刀横过来,然后给大家一揖,当然也可能是这个样子。


    不管是哪种姿势,刀和礼是都同时具备的,由此,可以看出豪门大族对子弟素养的训练。


    袁绍和曹操当时都列名西园八校尉,虽然作为中央新进分子(约等于北京卫戍司令或中央警卫部队最高长官),但当时情况下不论部队人员装备数量战斗素质组织动员能力都不能和野战方面军董卓并论。


    废立皇帝之事的政治方面详细,谈起来就比较复杂,偶们以后再议论,这里偶觉得可资借鉴的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的一些做法。


    透过上面这段文字,政治方面姑且不论,仅仅是过程就可以看出董卓确实缺乏一种领袖方面的气质。开会,而且是政治方面的高层决策战略性会议,应该相当有准备吧,与会者大致会有什么反应,他的政治立场如何,一个观点抛出来,谁支持谁反对应该心里有数吧。都支持了下一步怎么办,是不是需要发表个声明或者通电类文献,反对了是下来交换意见还是拉拢同盟者声讨等等手腕都一点看不出来,反到是毫无准备,又听不得反对意见的浅薄和政治上的不成熟表露无遗。


    有反对意见那也很正常,会议嘛。作为事实上的会议主持者,现实权力中的一哥,总得有点风度吧。笑笑,要求大家继续发言,授意自己的亲信出来吵吧,把自己摆到裁判者仲裁者的位置去或者干脆宣布兹事体大,大家回去研究研究,改日再议,给自己一些转圜的余地。


    我靠,他不,他按剑,他叱“小鸡吧,你要咋子!再批跨,弄死你~”。古惑仔里蒋天养教育黎胖子抠脚丫那句比较适合他:你是一个大哥也!下次来这种高级地方拜托先穿袜子。


    好,既然流氓了干脆就流氓到底,喊上一嗓子:奉先何在?估计袁公子也得去午门走一遭了,然后顺理成章满门抄掉袁隗袁术等等,再将斗争扩大化一下,将西园八校尉定性为反革.命集团,连曹哥也跑不脱了。从重从快从严地打击一大批反对分子,就算除恶不尽也至少起到惩治首恶和教育群众干部的作用嘛。按剑呵斥告诉对方劳资想砍你,但你也一亮刀就木砍鸟,无疑告诉对方几方面信息:1、矛盾是你死我活的,2、不可协调,其他中间分子少乱说乱动,3、我对你是有顾忌的。站在袁绍立场,你又想杀我又怕我,操!我他.妈凭啥不和你干一干。


    袁绍这时候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勃然,一是进一步阐明政治立场的坚定,二是告诉对手偶并不怕你,有种单挑啊,大不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嘛。在对方使用侮辱性语言的时候并木有降低自己的素养回敬对骂老贼,老鸡吧什么的,而是继续客气地称董公,充分展现了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个人气度。引刀,引是拉的意思,你只是按住剑,偶干脆亮出来,战斗意志的展现嘛。言罢,径出,表现轻蔑无视的同时,不忘一揖,这种礼貌客气,既坚持原则与藐视对方又尊重对手人格的态度,所体现的世家子弟风范很让人赞叹。而且说完就离开,表面上看是不屑,是很酷的样子,而实际作用上也回避了正面冲突的可能,给大家留下了思考和冷静的时间,这招也比较圆滑成熟大气。县节上东门,表示不恋栈,决绝而去,又告诉对手和公众,偶来去利落,政争出自公心。


    西方有一句名谚,叫做“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意思是“天鹅绒手套里有一只铁拳”。人对同类的威慑,至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你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力量,但你看不见所在,不知道其力量或打击将来自何处。至于明火执仗,拿着刀剑,声嘶力竭喊打喊杀的主儿,那是很下作的,市井流氓所为也。对比之下,董袁水准的高低很显然了。


    士族、豪门、世家这些词,一般而论和偶们比较遥远,不过他们的做派和风范还是很有味道的。魏晋风度偶以为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放达无羁俊逸飘洒,在政治素养待人礼仪方面似乎也有所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子老弟说这个字很专业,这里要先声明一下,当然不是,事实上离正规军大概50条街那么远,也就是一儿童团,砍砍消息树,送送鸡毛信啥的,连游击队都算不上。





    数据



    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治通鉴·卷十三 汉纪五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馀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而无实,不闻其过,陵迟至于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辨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而靡,争为口辨而无其实。夫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帝曰:“善!”乃不拜啬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治通鉴·卷十四 汉纪六


    之所以引用两段,是因为男一号是同一个人------偶们的大汉文皇帝BOSS。而且这两段的情节虽然不大一样,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汉文帝是个工作作风比较细致的同志,检查工作的时候喜欢用数据说话。第一段大致意思是书/记问总/理:咱们今年GDP多少啊,国民幸福指数多少啊,总/理答不上来。问常务副总/理,常务副总/理陈平同志其实也答不上来,不过他比较能忽悠,答:统计局管这些鸡毛。书记不爽了:那你管啥子?副总/理继续忽悠:俺在您的英明领导下,辅助您而已,平时就是开开会划点圈吧。上悦。


    接着,文帝参观国家自然保护区,问主管林业的陕西林业厅长:有多少鸟?多少华南虎?多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口气问了十几个数据,厅长都不能回答,养华南虎的饲养员(大致享受镇坪县副处级待遇)熟练地回答出来,当然,考虑到林业厅的一贯作风,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其实很值得怀疑。但文帝很喜欢数据,看列崽儿罗列数据熟练得很,立诏组织部,打算现场办公,火线提拔为厅长。旁边一娃,大喝:且慢。列不能提拔理由若干,终于这个业务熟练的同学还是木提拔成。


    同样是问数据,其实这里仔细一分析,还是不一样的,这涉及到干部选拔标准和程序问题。作为高层干部,在于全面完整地领会上级的伟大思想和战略部署,然后去用人行政耳,具体业务完全可以不那么熟悉,所以,常务副总/理陈平同志的辩护理由是成立的。


    但作为业务归口管理的部门就不一样了,因此将那个厅长下岗是合情合理的。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嘛。但在任免程序上是有些问题的,作为总书/记,直接用最高批示提拔一个副处级,容易干扰正常的干部任免程序,其影响和后期效果可能会很麻烦。


    因为中国干部眼睛一般只会向上看,所以,上面的一举一动,他们都非常关心,非常揣摩上意。皇上破格提拔了一个数据掌握很好的人,这个风向一定会被狗仔队透露出去的。于是天下随风而靡,学统计,背数据,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虚报GDP,搞政绩工程,所有政治将一律数据化。当然,那样一来,黄仁宇所希望的数目字管理,将提前很多年实现,也可能是件好事。


    只是这事一旦成了常态,首先,皇上将直接掌握副处级以上官员的任免,考虑到公务员队伍的庞大,这是一个海量的工程。其次,皇上将陷入各种各样各种统计口径的报告中,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千头万绪的事务,至少要银河五代巨型机可能才处理得了。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甄别那些真实的数据,考虑到一贯的浮夸风,这将是皇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了,不管怎么说,业务数据熟练的那位饲养员最后木被提拔,接下来的结局,偶想一定是比较糟糕的。关键时刻只显自己本事,不把直接上级的利益考虑好,不注重集体形象只突出个人,皇上一走,你还在林业厅混饭,你叫厅长怎么看。以勃总/理那样的涵养下来还要埋怨副总/理陈平“君独不素教我对!”,怎么可能期待咱们的上林尉厅长同志从实际出发注意业务素质走群众路线呢。


    那么,正确地做法是什么?一是和厅长保持高度一致,知道也不说,当然这样比较危险,万一皇上更生气,陪厅长一起掉脑袋的可能是有的;二是说一部分,但强调华南虎因为是纸版的,所以损耗比较快,厅长不能掌握数据完全是自己木及时汇报的责任;三还是说完,但一定要歌颂厅长,比如圣上明查,厅长大人关心职工福利和待遇,保护区的多项工作做的还是很扎实的,在厅长大人的带领下,全体同志干劲十足,厅长大人平时忙着指导大家的工作又关心大家的福利,还经常给老乡家挑水,让大家木有后顾之忧,偶之所以取得点小成绩和厅长的关心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体现和谐的数据当然很重要,数据的和谐也很关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bylionfay 于 2009-8-17 13:10 编辑

    体现和谐的数据当然很重要,数据的和谐也很关键啊。
    简言之,和谐最重要....单看哪种时候选哪种解释了.......
    大英帝国又该笑了,,谁说咱没宪法,谁都效仿咱的不成文宪法,咱开万国之先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5 22:52 , Processed in 0.1670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