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2|回复: 22
收起左侧

减字木兰花一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8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恁香盈袖,寂寞不同风雪斗。无意争春,凭占娇柔十二分。
因何怅怅?看舞朔风成绝唱。醉忆峥嵘,堪说襟怀一片冰。

恨春迟到,难耐风徊寒料峭。冻土悄融,蠢动无声寂寂空。
枝头渐绿,待唱燕归相识曲。一捧香泥,遐想开播杜宇啼。

凭他落日,混沌暮云遮太白。夸父休书,堪笑徒劳一意孤。
暝弥叠嶂,醉上高楼吟朔望。不解嫦娥,独守蟾宫寂奈何?

补天无望,纵有楼台高十丈。莫道移山,不见夸娥二子搬!
谁教填海?空使流芳千百载。啼血堪悲,怎奈春风唤不回!

须知怎样?充数吹竽吾可象!问欲何如?驽马牵来作的卢。
尤怜此物? 大雅附风乖学舌。谁辨其非?狐假尊前亦虎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9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版主似乎基本的用韵常识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版主似乎基本的用韵常识都没有。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09-9-9 05:05

谢谢指出!我是老老实实查的用的《词林正韵》,这一组减兰曾受老版主孤鸿指点,我知我的东西词味不足,希望先生指出我错在那里,好让我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梅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蟒斑竹的这组减兰格律韵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词的好坏,个人斗胆说几句,就是拓展不够。用词有时有点硬伤。其余都很好。管窥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石头没砸在正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蟒 于 2009-9-10 06:58 编辑

谢过落寞兄的中肯点评。
同时,年近花甲的老野蟒惭愧,作为版主似乎基本的用韵常识都没有,让唐宋蒙羞,让大家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头不砸人 于 2009-9-10 22:34 编辑

会否用韵,不是仅仅说,所用之字可否在《平水韵》或《词林正韵》相关地方找到,那要求实在太低。关键要看,所用之韵读来有否韵味。如先生大作:

“冻土悄融,蠢动无声寂寂空。”
“补天无望,纵有楼台高十丈。”
“莫道移山,不见夸娥二子搬!”
“须知怎样?充数吹竽吾可象!”
“尤怜此物? 大雅附风乖学舌。”
“谁辨其非?狐假尊前亦虎威!”

韵味何在?

更应提到的是,有些网友发来大作,不说韵味了,基本韵脚用得都多有进一步商榷的地方,野蟒兄却往往视而不见,对这类作品随意叫好。作为版主,这不仅对网友并无好处,也对论坛不十分负责。

野蟒兄年近花甲,大家是该尊老。不过,那主要是在公共交通让座一类地方。学术是公器,诗词论坛是公共论坛,但问对错,不问年龄。

最为重要的是,我之所以不客气地进行批评,主要因为野蟒兄是版主。版主水平高低,态度严谨与否,关系到论坛本身的水平与发展。吾不敢有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寞红尘 于 2009-9-10 08:45 编辑
会否用韵,不是仅仅说,所用之字可否在《平水韵》或《词林正韵》相关地方找到,那要求实在太低。关键要看,所用之韵读来有否韵味。如先生大作:

“冻土悄融,蠢动无声寂寂空。”
“补天无望,纵有楼台高十丈。” ...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09-9-10 07:22

对于石头兄的严谨我深感钦佩。但是我不知道石头兄的作品依据什么韵,我是按照平水韵的。另外我想石头兄是把词韵和诗韵混淆了。诗韵窄,除非首句借韵发声,其余的很严格,当然至于孤雁入群那是很少见的了。但是对于词来说很宽的。譬如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叶通用。如上 物属于入声五物韵部,舌属九屑。
石头兄摘句的另外几个,石头兄可以自己去查下平水韵或者词林正韵,我不再复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没有细读石头兄的质疑,深表歉意。
韵味这个东西其实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我经常也有凑韵迹象。话说回来,我们对于古典诗词其实多在表象的相似,内在的东西还需要很长时间磨练阅读。对于现代人是不可能如古人那样去钻研的(专业人士除外)。石头兄有时间可以去菊斋那里看看,或许可以这样说,网络高手几乎都去菊斋的。湖南诗词协会会长熊老也经常在那里。
话远了,不过我真诚的希望每个爱好古典文学的都能有石头兄的这种严谨,对于石头兄的这种求学以及质疑态度再次感谢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石头兄的严谨我深感钦佩。但是我不知道石头兄的作品依据什么韵,我是按照平水韵的。另外我想石头兄是把词韵和诗韵混淆了。诗韵窄,除非首句借韵发声,其余的很严格,当然至于孤雁入群那是很少见的了。但是对于 ...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9-10 08:40
版主可能还没有看明白石头先生的话,按我理解,是说野蟒版主的用韵没问题,只是选择的韵写出来的词没有词味,这一点我是有同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是良辰美景时,好梦如月月如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1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奈春风唤不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2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头不砸人 于 2009-9-12 22:52 编辑

红尘兄,谢谢你耐心的批评与鼓励,还有菊斋的推荐。我倒不认为,一定只有某个地方才聚集了所谓高手。何况,现如今到底有多少高手,还单说。我来诗词论坛,时间不算多,但满目看到的都是,成天泡在坛子上的一些有闲人,占山为王,互相吹捧,“某偶”啊,“某版”啊,叫得人肌肤上的小疙瘩,一丛未灭,一丛又生。

真的,我有时候想不通,不就是有人在网上呆的时间长点嘛,不就是占据了一个虚拟的版主职位嘛,居然会有那么多人来吹牛拍马,“某版某版”地叫得那么甜蜜蜜,宛如现实生活中叫“某局”“某处”一样。

红尘兄,诗韵论坛也不必妄自菲薄吧。像羊之羽这样的,放到哪里,其识见都不低。像那位小姑娘写的《旅怀》,稍微改改,丢到哪里,还都是好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2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头不砸人 于 2009-9-12 00:50 编辑

此外,“熊老”因为年龄,叫“老”表示尊老。但没有必要因为“会长”头衔,便格外多出一层意思。

还是那句话,学术是公器,诗词论坛是公共论坛,但问是非,不问年龄,不问出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尘兄,谢谢你耐心的批评与鼓励,还有菊斋的推荐。我倒不认为,一定只有某个地方才聚集了所谓高手。何况,现如今到底有多少高手,还单说。我来诗词论坛,时间不算多,但满目看到的都是,成天泡在坛子上的一些有闲人 ...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09-9-11 23:04

怎么说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羊兄和我认识算是很长了,我神交已往但没有深谈,深憾,羊兄的见识才学我是很佩服的,至于鄙人做这个位置是想给自己锻炼下,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水平有限,希望石兄体谅,海涵。我介绍的坛子愿意去当然好,博取众家之长,没时间或者兴趣当然也无所谓,至于熊老我发几个他的作品石兄自己去体会好了:)

七夕客中州

赢得梅花一世缘,今宵输与鹊桥仙。

情非物种痴难割,菊是秋魂瘦可怜。

呼月酒倾南北盏,近河诗续溯洄篇

飞鸿莫起沧波叹,守到蛮荒影自圆。

鬼节回乡祭祖有作

赚取清霄一羽凉,远随云雁度潇湘。

村前祭鬼牲牢熟,壁下分镰豆黍黄。

秋水不留当日影,晓风争识满头霜?

乡民漫解天恩厚,故事翻新到老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来自己的识见确实很陋——这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二来我的才学更是很浅——想想自己以前所发的文字便也自知了:)

    所以只有狂汗了。。。。。。并多谢诸位青眼。有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几首作品来说,个人蛮喜欢第一首。虽说表面写梅是浅了些,但好在末句兜了回来,形成似与不似之间,即既写梅也写“我”。于表面写梅的浅处里涵了“我”的些许历世经验或感慨,也算是对作品厚度的一种弥补。或许对于作品来说,本应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3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头不砸人 于 2009-9-13 20:41 编辑

    谢谢红尘兄发来熊老的大作。的确,作品处理上是很老到。但我还是喜欢不起来。原因在于,过于老到,情字上就让人感觉有所欠缺了,读来多少有些应景的味道;所谓技胜于情者吧。尤其是,意象过于陈旧了,一两千年来,诗人们已经用滥了,如梅花、鹊桥、情-痴、菊-秋魂、瘦、月、酒、飞鸿、沧波、清霄、云雁、潇湘、秋水、满头霜。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那位小姑娘之类的作品,虽然手法上可能略微嫌嫩,但感情真挚,意象也不承袭。

    此外声明一下,前面我所言版主及其版迷们,是指菊斋以及许多其他论坛的,与红尘兄没有任何干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以为确是不能因为“老”就格外的加以青眼。版主所引的两首,于我个人来说觉得并不很出色。要说喜欢的也有,第二首“秋水”一联,算是蛮多慨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0:28 , Processed in 0.1476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