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极光
收起左侧

字里行间的唐朝(精彩历史文章长篇连载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6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6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女人看男人会说帅不帅
大女人看男人会说靓不靓
老女人看男人会说强不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4 11: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就唐朝事多,杀兄逼父当皇帝。
    只不过世民兄占了儒家忠孝仁义的"仁"字,才流芳百世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就唐朝事多,杀兄逼父当皇帝。
    只不过世民兄占了儒家忠孝仁义的"仁"字,才流芳百世的哈
    挥剑决浮云 发表于 2010-9-16 21:06

    是啊,所以我说“仁”的前提是“勇”,“勇”的最高境界是“狠”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代隋自立

    王世充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除掉了洛阳城内的敌对势力后,就积极准备与李密大战一场。他和李密之间只能通过一战来决雌雄。

    至于这一战的结果,就不用多说了。

    虽然杨广没能等到王世充击败李密的这一天,杨侗却看到了,加上连他本人的小命都操在王世充手里,只能对王世充唯唯诺诺。王世充的权势可说是炙手可热。

    王世充把他的家搬到了政府办公大楼里。他在政府大楼门外设立了招聘启事,如果有符合条件的人才就可以前来报名了。他招聘三类人员,分别是行政、军事、司法类。招聘不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只要你有真本事就行。

    于是乎,很多身处民间的有才之士纷纷前来,期望能够一展抱负。王世充此时体现了与民同乐、不摆架子的优良作风。不管多么琐屑的事情,他都亲自过问。

    而在他的军营里,上到生老病死,下到士兵拉肚子,他也如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士兵们嘘寒问暖。他的士兵们应该都很感动。

    不过,还是有人从他如此卖力的表演中,看出了他的虚伪。至于为什么说他虚伪,史书中倒没有具体描述。从他以后的表现来看,他的虚伪是不需要做太多解释的。

    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一个人的不安。

    这个人身为名义上的皇帝,对王世充身居高位,却又大肆收买人心的做法感到忧虑。当皇帝和手下的强势大臣产生了矛盾,结局一般就是来一场PK,两虎相争,必有伤亡。

    以前西汉的外戚王莽篡位,就是因为太过强势和汉平帝发生了矛盾,最终毒死了汉平帝。至于唐朝晚期,一些太监身居高位后,也很有些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亲手杀害皇帝,另立新君。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太监大多数没有后代,他们也可能自己篡位当皇帝。

    现在,王世充和杨侗的情形也类似于此。该怎么办,杨侗看着眼前的王世充,决定出手了。

    杨侗下诏让王世充进宫,诏书上说,爱卿王世充有镇抚四方,击溃顽凶之功,朕有此良将深感欣慰,特此赐御膳以示嘉奖云云。

    王世充也有点感动,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令皇帝有点不安了。

    王世充在杨侗面前吃完了御赐的饭,装作非常好吃的样子,事实上,御膳应该也的确非常的好吃。

    两个人都笑眯眯的,杨侗笑的尤其灿烂。

    吃完了饭,继续很和睦的说些你忠臣、我明君之类的肉麻废话,然后,王世充就回家了。回家后没多久,他就突然呕吐不止,呕吐到全身脱水。他终于明白了,杨侗赐给他御膳的真正目的。呕吐完了,王世充居然没死,这点倒是出乎人意料之外。也许,杨侗只是想警告一下王世充。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隋唐时期由于没有工商质检部门,杨侗下毒时买到的毒药是假货,伪劣产品。

    王世充发誓再也不吃御膳了,再也不见杨侗了。他们两个人从此绝交。既然你不仁,莫怪我不义,王世充开始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了。他握紧拳头,仰望上苍,看那神情像是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即使我没种,我也能假装有种啊!

    很多趋炎附势的人物,看出了王世充的想法。他们努力的迎合着王世充的想法。王世充以前经常拍杨广的马屁,现在轮到别人拍他的马屁了。因为王世充,才是真正罩着洛阳城的人。

    有个道士,名叫桓法嗣,他不好好的在道观里念他的清虚道德经,凡心大动,也想拍下王世充的马屁,而且他还有一点装神弄鬼的本事。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本《孔子闭房记》,上面画着一个人拿着一根竿子在牧羊。然后,他极具想象力的解释说,隋朝的皇帝姓杨,而一根竿子就是一根干子,干下面加一,就是王字。这本书是在说,姓王的人要赶走羊(杨)。

    这通乱七八糟的解释真是鬼才信。但是王世充,偏偏就信。或者说,他心里不信,但是表面上也要很虔诚的认为这是上天的暗示。

    如果你们不能理解王世充为什么要假装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解释,我来打一个比方。比如前苏联时期,某人要入苏联的伟大的党,那他肯定得要相信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也就说,大家都是共产,贫富差距不是那么的大。或者说,即使他明明在心里表示怀疑,但他表面上也得假装相信。

    要是他公然表明不相信共产主义,你说,他能入得了党吗?

    经过这样一个比方,你就应该明白:原来,桓法嗣讲的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话,为什么王世充必须得相信了吧。

    当然,桓法嗣搞的那些名堂不止这些,我们选取重点。

    王世充听了桓法嗣的话后,说了一句很有政治觉悟的话:“此乃天命也。”然后,他让这个道士当了一个负责提供建议的官(谏议大夫),应该类似于现在的总统安全、经济、法律事务或者其他什么事务顾问吧。

    你替我捧场,我给你官做。大家各取所需,很公平的交易。

    王世充既然认为天命所归,他肯定要得瑟一下。他暗中指使段达,就是那个投靠了他,结果出卖了元文都的人,去劝说杨侗识相点。

    杨侗估计正在后悔:“假冒伪劣产品,真是坏了朕的大事啊!”

    这时,段达带着几个沆瀣一气的大臣们进来了。这个见风就倒的墙头草,对着他曾经的主子说,上天不会固定的选择某个君王,王世充功德盛大,希望陛下您让位给他,学唐、虞那些杰出圣人的样子。(原文的大意就是如此别扭,唐、虞就是尧、舜。)

    杨侗很愤怒,他算是见识了什么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面对着这些逼他退位的大臣,他像一个愤青一样,大义凛然的严词拒绝。他忘记了,他的诏令其实也是可以伪造的,他的拒绝实在没有任何意义。

    王世充一看杨侗不肯同意退位,就只好伪造了一份退位诏书。武德二年(619年)四月,他正式在含凉殿里把杨侗给废了。随后,他即位为皇帝,建元开明,国号为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写这些小鸟文,,实在没什么意义,开始八八荒原的性取向,这个问题比较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女人看男人会说帅不帅
    大女人看男人会说靓不靓
    老女人看男人会说强不强
    ~~~~~~~~~~~~
    荒原 发表于 2010-9-16 19:07
    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写这些小鸟文,,实在没什么意义,开始八八荒原的性取向,这个问题比较重要。。
    极光 发表于 2010-9-17 18:51
    小鸟文可以有,这个也可以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历史的小细节,小掌故,哈哈哈,这就是哥哥的性取向了,当然这个性取向,是性情的取向,妹妹们不要误会啊,哈哈哈
    说到底,历史还是由人创造的,这里的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民群众,关键要看这个人怎么去发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其实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而那个人要想成为群体灵魂,当然就是通过宗教神秘主义了,老百姓就爱这个,无论古代还是近代,能成为领袖的,首先就要在精神上去统领老百姓,什么明教,五斗米教,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这个党,那个派,都是这个目的,为那个人服务,给无集体意识的群众设置一个灵魂,这样就可以组成一支庞大的力量了,如此而已,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老板老是催偶续。。但是偶续也是要时间的哇。。

    容偶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的目标,,是吸取盲剑客,盲大侠的文学营养。。


    偶正在努力的看盲大侠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8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不顶等于犯罪,我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窦建德

    王世充的命运其实是和另外一个人物连在一起的。

    让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人物,窦建德。

    窦建德生于河北邢台,他年轻的时候给人的评价就是仗义。仗义这个词,伴随了他一生。

    他家里薄有资产,应该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种点田,收点粮食,交点田租,日子也还过得去。而他周围的一个乡亲,日子却过的很艰难,家里死了亲人,却无钱安葬。窦建德当时正在田里耕种,听闻了这件事,很同情他的乡亲的遭遇,于是他把耕田的牛给了那户人家,好让他的乡亲卖了换点钱安葬亲人。

    至于他没了耕牛,是不是自己亲自充当耕牛,套上犁耕田,那就无从考证了。

    由于他为人颇为仗义,在乡里之间的威望比较高。他父亲死后出葬,前来送葬的人有一千多人,并且全都是自愿的,而不是因为窦建德是某某局长。

    他在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攻打朝鲜的战争中,被选为一个两百人小队的队长,相当于一个营级干部。后来他们县上有个叫孙安祖的剽悍之人,也被选入了军队中。但因为孙安祖家里被大水冲了,妻子都饿死了,所以当不起兵,想要免除兵役。

    家穷就当不起兵了,是不是有点奇怪?那是因为府兵制的兵士,征发时需要自备兵器、粮食。

    孙安祖去好言好语的到县令那里去上访,反映他遇到的实际困难。县令不跟他讲道理,一顿鞭子就劈头盖脸的抽过来,一边抽,一边说:“叫你丫的上访!叫你丫的上访!不要说你是一个屁民,你就算是湖北政法委领导的老婆,只要敢上访,也照打不误!”

    如果县令抽的是一个胆小怕事的良民,倒也没什么,但他抽的是彪悍的孙安祖,这就有点玄乎了。他这一顿鞭子等于要了自己的命。

    孙安祖同志彪悍劲儿一上来,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县令就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孙安祖充当了一回好汉后,还得面对一个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躲避法律制裁。总不能自首吧!

    他也听闻了窦建德素有仗义之名,就去找了窦建德。窦建德果然不负仗义之名,冒死把他藏匿在家中。

    窦建德听了孙安祖的光荣事迹后,比较赞赏,觉得他是个可以做大事的人,有胆量,有魄力。窦建德对孙安祖说,他老是这么当逃犯也不是个办法,男子汉大丈夫当建立一番事业,岂能整天东躲西藏。

    而窦建德心目中的事业,就是趁乱世之际,当个山寨大王。如果有可能,顺便再搞个压寨夫人。当然,后一句纯属本人意淫,因为窦建德早就是已婚人士。

    窦建德指导了孙安祖如何具体的创业。孙安祖决定啸聚山林,到高鸡泊开创自己的事业。

    那么高鸡泊到底是什么东东呢?你可以想象一下水浒传里的好汉老巢——梁山泊,就能得到启发了。

    窦建德亮出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很快就帮孙安祖招揽了几百名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一些不肯参加侵略朝鲜战争的逃兵。孙安祖领着他们在高鸡泊中做起了那无本的买卖。而窦建德并没有参与进去,他属于咨询师那一类型,只提供建议,不参与具体运作。

    以前的窦建德,只是一个很本分的农民。此时的窦建德,也不过是一个即将带着手下两百号人上战场的炮灰。他遵守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全没有孙安祖的彪悍。

    他的顺从,是因为他有家有口。而造反,是要被灭族的。他爱他的家人,不忍陷他们于万劫不复之地。一旦他失去了他所最在乎的一切,他天性中与众不同的气质方才得以充分显露。

    窦建德的思想是侠义,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而不考虑是否违背了法律。但他的所作所为,从表面上来看完全没有叛逆的迹象。从现代法律观念来看,在孙安祖没有到案之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犯了窝藏罪。

    但那个混乱时代,是不需要讲究证据的。凭主观断案,这就足够了,大不了再加上刑讯逼供。

    河北邢台当地官员认为,天下大乱,到处有人起来造反,打家劫舍,其他地方都遭了抢劫,唯独窦建德所在的县没有遭抢劫,那么这个窦建德肯定有问题。他该不会和盗匪串通了吧?

    他们的这个推理,当然没必要向窦建德调查取证。他们这么认定后,接下来的做法就相对比较简单:将窦建德的家属统统抓起来,全部处死,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

    窦建德一夜之间,从一个拥有和美家庭的幸福顺民,变的一无所有。他所最在乎的一切,全部毁在了一个不讲究证据的推理上。

    窦建德愤怒了。他想哭,却哭不出来;他想哭诉,却无处哭诉。“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既然没有了家,那还在乎什么?

    他带着手下的两百人的小队,投奔了附近的著名造反人士高士达。

    他从一个顺民,完成了向一个旷世豪杰的蜕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持续关注中,希望楼主排除万难,一直写到唐末,如果能写到清末,那就更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26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再看,喜欢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窦建德大爷是哥哥很喜欢的人物之一,为朋友两肋插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可是窦建德真的做到了,更可贵的是,即使不是朋友,遇难了,他也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仗义助人,这就是有一颗侠义之心了,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熊猫级的国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奋斗史

    窦建德投奔了高士达之后,被封为司兵(应该是统领军务的职官),而高士达自称东海公。看样子他们都是小毛贼,从他们的封号上可以看出,他们实在没什么太大的野心。

    后来,他曾经收容过的朋友孙安祖在帮派火拼中,被另一个更大的帮派给歼灭了,孙安祖把生命献给了他所从事的事业。孙安祖手下发展起来的几千人,也被窦建德等人收纳了。经过一系列的兼并和扩大规模,窦建德所在的帮派达到了两万多人。

    这样的规模,即使在隋末的帮派中不能挤进前十名,进入个五百强应该不成问题。

    进入了大社团,他的能力开始慢慢显露。

    大业十二年(616年),河北涿州驻军指挥官郭绚,率领一万多人来围剿高士达。高士达自感能力不行,因此将反围剿的事务全权委托窦建德。窦建德临危受命,让高士达负责看家,自己带了七千精兵对抗郭绚。

    但凡有点军事才能的将领,打仗基本上不靠纯粹的肉搏,而靠智取。窦建德也不例外。他在临战之前,想到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类似于三国演义里黄盖所用的计策,用苦肉计,然后诈降。

    严格来说,窦建德所用的苦肉计比较假。因为他的苦肉计的确很苦,但不是苦了他,而是苦了一名无辜的妇女。

    高士达宣布窦建德因为和自己产生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带军叛逃。高士达在军中当众处死了窦建德的妻子。随后,窦建德派人送了封信给郭绚,说愿意和郭绚一起联手灭掉高士达,以报杀妻之仇。

    而这名被处死的所谓窦建德的妻子,其实是一个被窦建德的帮派强抢过来的民女。很遗憾,窦建德这样的人,为了击败郭绚,害死了一个无辜的女人。这让我不由的想起盲剑客的一句名言:任何时候,蚂蚁都是痛苦和悲哀的。

    郭绚接到信后,居然没有丝毫的怀疑,就相信了。也许,之前杀妻的震撼效果实在太明显了,不由得郭绚不信。郭绚和窦建德定下日期,准备里应外合,击破高士达。自此之后,郭绚的部队就开始懈怠下来,认为稳操胜券。

    窦建德带着人,在郭绚懈怠的时候,给了他一针清醒剂。郭绚被打的狼狈不堪,慌不迭的逃跑,没跑都远,就被窦建德的人马追上了,身首异处。

    有了如此成绩,窦建德在社团中,以后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他能取得这个成绩,和他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比如,他在帮派中,不搞官僚主义,不搞特殊待遇。工作起来,很认真很勤奋,或者形象一点,就是拿起刀来砍人绝不偷懒。每次工作完后,休闲活动绝不是单独呆在包间里,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去。

    这样一个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人,谁能不爱戴,谁能不心甘情愿的为之效力?

    窦建德如果努力表现,离社团老大的位置应该不远。但是,上苍也许认为窦建德晋升的速度还是太慢,他决定来一次急剧的变革,让窦建德彻底的取代不怎么突出的高士达,通过一次惨痛的失败。

    窦建德和高士达等人的社团,引起了隋朝政府的注意。隋朝管理马匹的官员(太仆卿)杨义臣剿灭了高鸡泊附近的一股盗匪后,就盯上了他们。

    杨义臣是隋军中的一名杰出将领,用窦建德的话来说,他是隋将中唯一一个知道如何用兵的人。能博得对手的赞叹,说明杨义臣真不是盖的。

    针对杨义臣即将进行的围剿行动,窦建德向高士达提出建议,暂避敌人锋芒,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方式,打了就跑,拖着敌人转。等敌人被转的晕头转向的时候,再实施战略反攻。

    应该说,窦建德的建议非常正确。他的这个建议和一千两百多年后的毛泽东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提出的建议颇为类似,可惜他碰到的也是和王明一样的高士达。

    高士达通过前面几次小胜利,有点骄傲自大,犯了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他这次拒不采纳窦建德的建议,让窦建德留下来看家,自己亲自率领精兵,迎击杨义臣。

    可能他想,既然窦建德能够率兵击败隋军,他应该也能。凭什么功劳都让窦建德抢了去?

    但是,打仗是勉强不来的。他不是窦建德,以前不是,现在肯定也不是。

    所以,当五天以后,杨义臣率领的隋军,狂扁了高士达一顿,并将其击毙后,你们不会觉得意外。

    窦建德也不觉得意外,他早在战前就料到了高士达的失败。他留了一手,保存了自己带的一百多名精锐骑兵。通过这些保存的实力,他在高士达战败后,攻取了河北饶阳,并随后召集了高士达溃散的余部。

    窦建德取代了高士达,同时整个帮派也遭到了重创。窦建德带着手下为死去的高士达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体为高士达穿丧服,来哀悼这个不怎么出色的老大。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失去了高士达,帮派发展的速度反而比以前更快了。在窦建德的领导下,帮派势力最终发展到了拥有十万名训练有素的职业打手。高士达在天之灵,对此也可以含笑九泉了。他的死,并非毫无价值。

    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势力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称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称王和称帝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称帝实际上是不再承认自己是隋朝人,窦建德终其一生,始终没有称帝。即使在隋朝正式灭亡以后,他也谨守此原则。

    窦建德最终的称号是夏王。

    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和别的帮派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穿的是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别的帮派坚持以造反为己任,每攻陷一个城池后,统统杀掉当地的隋朝官员。他们在当良民的时候,肯定也被官员欺负过,如今,他们站起来了,杀掉以前欺负他们的官员似乎也顺理成章。

    然而,窦建德却并没有这么做。要说他的全家几乎都被隋朝官员屠杀殆尽,如果开个批斗会、诉苦会什么的,他的苦大仇深,绝对会技压群雄。他之所以不杀抓获的隋朝官员,是因为他的目标,已经不仅仅限于当个山寨大王了。

    他开始设想更宏伟的蓝图。

    如果每到一处,都要杀掉官员,那么窦建德所攻打的城池必定不会投降,只剩下拼死抵抗这一条路。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而王者之道在于攻心,能让他们主动投降岂非善策?

    何况隋朝官员并非个个都罪该万死。官员在当官之前,也是普通的民众,两者之间并没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那么深刻的阶级仇恨。

    窦建德在称王后,遇到了隋将薛世雄的讨伐,他轻而易举的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紧接着,他开始攻打河北河间,打算立为根据地。

    但是河间是个异常坚固的城池。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愣是没有攻克。结果从这一年的七月后,一直打到了明年的三月,河间这座他们想象中的根据地,依旧在隋朝政府的控制中。

    窦建德没辙了,守卫河间的隋朝官员王琮更加没辙。王琮清楚的知道,遭遇围困这么久,城中极度缺乏粮食,再这样下去,只能玉石俱焚了。

    这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终于令事情有了转机。

    义宁二年(618年)的三月份,杨广被杀了。消息传来,王琮带着河间城里的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为杨广举行了默哀仪式,深刻缅怀这位给他们发工资的最高领导人。

    窦建德此时表现了他人道主义的一面,派使者进入河间城中,和王琮等人一起致哀。这个举措,软化了王琮抵抗的决心。

    王琮知道自己率领官兵抵抗了窦建德这么久,一旦投降,就很有可能像其他地方的隋朝官员一样,成为泄愤的工具,死的极惨。但是城中的情形,实在不容再有拖延,再拖的话, 估计就只能人吃人了。他看到窦建德派人来吊丧,从中也看出了窦建德并非一般匪类。

    于是,他决定投降。

    也许他认为,用他和手下官员的命,换取全城百姓的命,应该很值。

    王琮带着手下官员,穿着白色的丧服,绑着双手,来到了窦建德军营门外。窦建德亲自解开了绑在王琮手上的绳子,亲切的慰问他。然后和他谈起了杨广的覆亡,一起痛哭流涕。

    虽然窦建德很优待王琮这个俘虏,他的部将们可不这么想。他们唯一想到的,就是泄愤,就是替在攻城战中死去的弟兄报仇。正如王琮所担忧的,他们的确很想折磨死王琮,用一种很残忍的方式——烹杀。

    窦建德严厉的驳斥了部将们报复的思想,作为一个仗义的人,他敬重义士。窦建德认为王琮是一个义士,所以他下令,敢对王琮采取不利的人,将受到灭族的严惩。

    他也没有为难河间城中抵抗的军民。他相当理智,他在维基百科上得到的评价是:从不屠城。这一点,在杀人如麻的年代,尤为可贵。

    窦建德也很能分得清国家和政府的区别,虽然他很憎恨这个杀害了他几乎所有亲人的政府,但是,他还是很热爱这个国家——隋。这一点,在他以后的岁月中体现的特别明显。这和他仗义的本质,是分不开的。

    什么是义?义难道就是古惑仔里的镜头,社团兄弟被欺负了,操刀就砍过去?

    我想不是的,从窦建德所做的事,我认为,义具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询问他的手下官员们,可以讨伐杀害杨广的宇文化及否。窦建德给出的讨伐理由是,我们出生即是隋朝公民。现在隋帝被宇文化及杀了,宇文化及就是所有隋朝公民不共戴天的仇人,一定要干掉他。

    他的手下官员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窦建德诛灭此贼,实在是大大的有义气。

    很显然,诛灭宇文化及,不仅仅是有义气那么简单,这其中也有政治目的。但是政治目的不能掩盖仗义的本性,否则当时有实力讨伐宇文化及的人不止他一个,而偏偏就他想讨伐。

    很快,猖獗一时的宇文化及,在被李密痛扁之后,遇到了命中真正的克星。

    窦建德一鼓作气,兵锋直逼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部队溃败的速度比股市崩盘的速度还快,堪称兵败如山倒。宇文化及眼看实在不行,采取了防御态势,集中全力的守着山东聊城。

    窦建德的部队,现在应该称为夏军。他们上次在河间遭遇不利,貌似不怎么擅长攻城战。那么这次,难道也要打上个一年半载,等宇文化及被身边的人杀掉?

    哦,NO!

    宇文化及在聊城城头遥望城下的夏军,心里很坦然。他仔细的计算着城中的储备,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应该能支持很久。夏军再厉害,也只是在城下装大尾巴狼,吓唬吓唬人,他们怎么可能攻破那么厚的城墙。

    那么厚的城墙,难道真的让人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那么厚的城墙,是有办法击破的,只是在河间的夏军没有找到那种方法而已。这一次,聊城的宇文化及,就不那么幸运了。

    宇文化及正在无聊的发呆时,看见城下远方有黑乎乎的木塔一样的东西在缓缓移动。这倒是让人很疑惑,他定定神,睁大眼睛,注视着那个木塔。

    那个木塔越来越近,渐渐的能让人看清了。等看清了城下到底是什么东西之后,宇文化及倒吸一口冷气,浑身都在发抖。他看到的是当时最具威力的攻城利器——抛石车!

    没错,你们肯定在很多电影中看到过古代战争中用以攻城的抛石车。如果实在没看过,建议你们看看指环王,兽族部队攻打人族堡垒时就用到了这个东东。

    不过中国的那个抛石车就是一个架在车上的巨大绞盘,利用人力投掷,而不是西方那样使用重力。

    来到聊城城下的抛石车,四面合围了整个城池。夏军不停的装载着巨大的石块,用抛石车投掷到城墙上,或者抛入城中。每一块巨石,都能深深的震撼坚实的城墙壁;每一块巨石,落入城中,都能造成重大伤亡。事实上,被巨石砸中后,应该只有亡,没有伤。

    聊城在这样持续的进攻中,毫无招架之力。城头上被打的都没有了守卫的士兵,撞开城门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攻入城中后,窦建德前去拜见了城中的隋朝萧皇后,口中称臣,态度很恭谨。

    不过对待宇文化及那帮人,他可不那么恭谨了。他把参与杀害杨广的人,包括但不仅限于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等人,全部处死,并把他们的脑袋悬挂在城门上。

    而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则被关在囚车里,押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处斩。

    窦建德掌握了山东一带的控制权了。

    至此,唐和当时并存的郑、夏,成为三足鼎立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窦建德也很能分得清国家和政府的区别,虽然他很憎恨这个杀害了他几乎所有亲人的政府,但是,他还是很热爱这个国家——隋。这一点,在他以后的岁月中体现的特别明显。这和他仗义的本质,是分不开的。

    就凭这一点,我真想给窦建德大爷加上英雄的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确实也担得起,我想英雄的心中是有主义的,是有“道”存在的,而不仅仅是野心和血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4 02:02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