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90|回复: 123
收起左侧

[摄影天地] 海派画家“四大名旦”部分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上画派“四大名旦” 是指江寒汀(1903-1963年)、张大壮(1903-1980年)、唐云(1910-1993年)、陆抑非(1908-1997年)。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和大致相同的艺术经历和绘画风格,又长期寓居上海卖画为生,故近代学者及绘画史研究者把他们称之为“四大名旦”。他们卓越的绘画艺术成就,引起当今画坛及收藏界海风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下面将他们的情况分别论述如下:
   
    ◆ 江寒汀
   
      原名荻,笔名江鸿、上渔,号寒汀居土。江苏常熟人。16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28岁开始卖画为生,中年流寓上海,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江寒汀是当代海派花鸟画第一人,为近现代海派小写意花鸟最重要代表画家,名列“江南四才子”之首(亦称“海上花鸟四大名旦”)。谢稚柳先生说:“江寒汀花鸟清丽温静,尤多写生,后学之土,翕然从风。”(摘自《海上名旦》前言)
   
      江寒汀自小纵观宋、元名迹,悟其谨严、放纵之情,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擅长,尤其描绘各种禽鸟,独开生面,堪称绝技。江寒汀为了更好地掌握鸟的特点和造型,在家中养有许多鸟类,长期观察写生,终于写成20余丈长卷《百鸟图》传世名作,成为花鸟画史上的美谈。张大干曾赞誉:“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江氏山水近清代华嵒一路,笔墨老到,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构图稳健,对虚谷、任颐的画风深有研究,偶尔仿制,几可乱真。有“江虚谷”之称。其花鸟画传世名作有《杜鹃鹦鹉》、《白鹰》,除《百鸟图》长卷外,亦有《花果长卷》、《拟古花鸟册十二开》(西泠印社出版)。196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红梅图》。中国美术馆收藏有《饯春图》,另有《石榴山雀》、《棕榈小鸟》分别入选第二、三届全国美展。画集收录了江氏山水画代表作《瘦西湖上小金山》、《清庐隐居图》等。
   
      江寒汀解放前多采用小写意画法;50年代开始采用简笔淡彩的大写意画法,风格更趋成熟。可惜天妒英才,江寒汀在1963年因病去世,享年仅60岁。吴湖帆先生为他写下了一幅挽联:“一山桃李同时发,千里湖湘人洒新。”
   
  ◆ 张大壮
   
      原名张颐,名张心源,字养初,号养庐,别署富春山人;后更字养初,号养庐。浙江杭州人。为章炳麟(太炎)外甥。幼喜绘事,1916年到上海,随李汉清学恽派花卉,又从汪洛年习山水。1920年入商务印书馆任美工,次年有幸为大收藏家庞元济“虚斋”管理书画,故有机会临摹和细观大量古人名迹,艺事大进。1945年执教于中华文艺书画院。1946年执教于行余书画社。1954年入华东美协。1956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7年因当时不准画山水花鸟,改画蔬果。为中国美协会员、美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出版有《张大壮画集》。他的绘画艺术,宗法恽寿平没骨法,兼取黄筌、徐熙,所作妍丽清润,秀美动人;晚年渐涉徐渭、陈淳、朱耷等人,笔墨老辣,纵放洒逸;喜绘蔬菜、虾蟹之类,生动活脱,别具韵致;偶作山水,近王原祁,生涩清劲。
   
    张大壮的传世名作有《白莲》、《海鲜肥》、《螃蟹》等,用笔用色,精工巧丽,富有自然生态之趣,又有时代生活气息。
   
    ◆ 陆抑非
   
      初名翀,字一飞,江苏常熟人。1937年入“梅景书屋”后,吴湖帆先生为其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1979年胃癌切除,沉疴获痊,复号“甦叟”。室名崇兰草堂、闻莺馆。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西泠印社顾问、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市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青年时期曾师家乡李西山先生习绘画,遍习临摹清末画家张子祥、沙山春、任伯年、陆廉夫等诸家名作,心窍遂开,为今后走上绘画的道路打下了基础。18岁在苏州桃坞中学升高三的暑假时忽患咯血(肺动脉因做俯卧撑运动过度而破裂),经常熟虞山三峰寺养病三载,幸得获痊。22岁随双亲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曾在一家花边洋行打图样,到煤炭行秤炭记帐,到同德医学院当教务处职员,为“笺扇庄”画册页,生活极其艰苦。后幸得良师陈迦庵(陆廉夫的学生)指点,绘画大有长进。1934年经亲戚钱月岚先生介绍与苏州文物大鉴赏家孙伯渊先生之妹孙淑渊女士缔结良缘。1937年入“梅景书屋”,深得吴湖帆先生器重,从此奠定了以中国画为生的艺术道路。
   
      陆先生内兄孙伯渊昆仲、教师吴湖帆皆为海内著名鉴赏家、收藏家。孙氏之“集宝斋”所藏宋、元、明、清名迹数百件;吴氏之“梅景书屋”则汇其祖父吴大激、外祖父沈树镛、妻伯父潘祖荫三家碑帖于一身。非翁浸淫于此环境中,耳濡目染,废寝忘食,朝夕临摹,穷研不倦,卓然成家。30年代,先生之艺术成就已享誉于沪上。
   
      抑非花鸟画取法南田、新罗,既从崔白,又法赵昌,并悉心研习王渊、张中、林良、吕纪涉其所长,旁及白阳、青藤。又于孙吴二家饱览名迹,深入钻研,“先师古人”,并注重从自然中汲取创作之素材,重视写生,而“后师造化”,从而形成了兼工带写、清健明丽、工而不滞、艳而不俗的风格。晚年后“以书入画”,至老弥笃,苍老不失其曲雅,洗练不失其浑厚。其作品工笔、写意、没骨、兼工带写、翎毛草虫、花果树石无所不长。陆氏代表作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九节兰》、《富贵寿考》、《一池春水》等。画集中收录的《荷净纳凉图》于仇英似与不似之间,为陆氏早年山水画中的代表之作,画中细小人物的刻画和描绘惟妙惟肖、自然传神。 抑非之书法亦极富个性,早年以晋唐人手;中年得力于文征明,其书法兼具华秋岳之遗韵;晚年穷研怀素、孙过庭,并效法于米芾、黄庭坚,以“画法入书法”形成了跌宕多姿、爽健奇崛之风格。晚年有《陆抑非行草长卷》等问世。
   
      非翁晚年有《画语录》,见于各类学术刊物,总结了书画创作之心得。其“獭祭而成”,“写意应从严谨来”,“取、舍、借、变”,“以画入书、以书入画”,“上通传统、中通心源、下通生活”等论点深得书画文艺界人士叹服。王朝闻先生评论说:“非翁‘三通’三句话,胜过有些人拖泥带水的三十万字”。
   
  ◆ 唐云
   
      学名侠尘,号药城东厚,晚署大石、老药,画室大石斋。浙江杭州人。幼承家学,一生勤奋好学,博取众长,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道路,有着艰苦历程。唐云先生17岁前主要临摹古画及画册,19岁时任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国画教师。1938年迁居上海,先后在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后弃教职专事创作,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或参加联合画展。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文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和代院长、名誉院长。出版有多种画集行世,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唐氏醉心于石涛、八大、新罗、扬州八怪、赵之谦、吴昌硕等的研究和收藏,同时还以收藏曼生壶而著称于世。正因为有着良好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和刻苦努力,唐云在传统作品中吸取精髓,悟其玄奥,而在生活中吸取情逸和气息,最终铸成自己面目,饮誉画坛。
   
      唐云,早年、中年时期画风清新、飘逸、灵秀、潇洒,晚年作品老笔纷披、纵横奇崛、拙朴逸放兼之,有一种刚柔相济、雄秀兼蓄,厚实而不板滞,沉雄而不霸悍的风格。唐云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花鸟画的形式和技法。他的代表作很多,如早年的佛像和山水,晚年的雄鹰和松鹤,荷花翠鸟等等。
   
     海上画派“四大名旦”冲破封建正统“保守复古”思想的束缚,突破了文人画理论所囿困的形式,探索新形式和主题,尝试新的技法,创造了清新、活泼、奔放自然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使画坛呈现出繁华而生动的新局面。他们的作品正好适应市民阶层的思想和审美趣味,达到“雅俗共赏”的目标,所以他们的作品深受广大市民和收藏家的喜爱。下面请欣赏海派画家“四大名旦”部分作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寒汀 作品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6-15 05:11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